-
题名普京与普京主义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艾伦·林奇
张品(译)
潘登(译)
公安(译)
-
机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
-
出处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9,共8页
-
-
关键词
普京总统
20世纪90年代
主义
政治权力
叶利钦时代
俄罗斯
普京时代
自由民主
-
分类号
D75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B516.5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普京政权交接问题和俄罗斯外交
- 2
-
-
作者
艾伦·林奇
代丽华(译)
张品(译)
张静(译)
-
机构
弗吉尼亚大学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主任
不详
-
出处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7年第2期17-23,共7页
-
文摘
历史上俄国领导人的政治任期与俄的国际地位有一定的相关性。俄政权交接制度化程度较低,往往影响到国内和国际稳定。考虑到普京任内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其政权交接问题对俄外交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2008年普京离任,其外交方针将保持延续性,即普京的接班人将继续一方面把欧亚中部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着力点,另一方面努力保持与G7为代表的发达世界之间的和谐。受种种结构性因素制约,如果将来的权力交接出现失控,不排除普京时代的外交进程中断的可能。
-
关键词
普京
俄罗斯
政权交接
2008外交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美国与中苏联盟(1950-1965年)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艾伦·林奇
-
机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伍德罗·威尔逊政治学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
出处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90,共30页
-
文摘
战后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美国东亚政策的历史性和决定性的失败。美国对中国相继采取接触政策(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打入“楔子”)、极限施压政策、核武压力等,目的都在于分裂中苏同盟。然而,在中苏同盟实际破裂之后,美国方面却没有及时、正确地认识到,这就有了后来越南战争的升级。美国国内政治的逻辑,使得其对待在欧洲的共产主义(区别对待)和在亚洲的共产主义(坚决遏制),截然不同。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亚洲地区高度程式化,并日益固化为其国内政治中的“冷战公理”,虽明显充满偏见,但无人能加以挑战,因为代价太高。尼克松-基辛格政府抓住越战失利的机会,加上二人对美国国内局势的掌控和高超的外交技巧,才得以短暂实施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不过“冷战公理”的根系仍在。
-
关键词
中美苏关系
中苏同盟
美国外交
亚洲冷战
-
Keywords
Sino-U.S.-Soviet Relations
Sino-Soviet Alliance
U.S.Diplomacy
Cold War in Asia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俄罗斯背景下的自由主义与民主的二律背反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艾伦·C·林奇
余华川(译)
刘军(译)
-
机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主任
-
出处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自由主义与民主并不是按照西方尤其是美国所希望的模式发展。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在后共产主义俄罗斯的背景下表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俄罗斯自由主义的希望已基本消失,但俄罗斯政治的发展并不是不民主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不自由的民主”的发展模式。
-
关键词
俄罗斯
自由主义
民主
二律背反
-
分类号
D75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