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民建施工中的节能措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本文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出发,结合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特点及实际需求,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工民建施工节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施工节能过程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并针对施工具体环节列举了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希... 本文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出发,结合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特点及实际需求,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工民建施工节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施工节能过程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并针对施工具体环节列举了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希望能为相关承建单位提高工民建施工效率与质量、节省工程造价成本、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提供帮助与启发,为创建绿色节能型社会、促使国家走上一条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与民用建筑 施工 节能措施
下载PDF
神经网络对C()中函数的偏差估计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庭藩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1-75,共5页
利用构造性的方法研究了以Sigmoidal函数为激活函数的单隐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对C()中函数的偏差估计.
关键词 逼近 神经网络 Sigmoidal函数 连续性模
下载PDF
工资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天津市部分大中型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3
作者 吕作红 童隽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5-17,共3页
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搞好企业内部分配问题,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企业走向市场,逐步形成... 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搞好企业内部分配问题,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企业走向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决定工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制度改革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调查报告 大中型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职工 法律 天津市 工资管理体制 管理干部学院
下载PDF
良渚文化简述
4
作者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19-126,共8页
杭州,旧名禹杭、余杭。有文献可考的历史较晚。关于她的早期历史,相传夏禹治水,会诸侯于会稽,至此舍杭登陆,因名禹杭;无余主越,又名余杭。不要说远古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仍是“一种若明若昧的感觉,有文献不足微也的遗憾。”然而,50... 杭州,旧名禹杭、余杭。有文献可考的历史较晚。关于她的早期历史,相传夏禹治水,会诸侯于会稽,至此舍杭登陆,因名禹杭;无余主越,又名余杭。不要说远古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仍是“一种若明若昧的感觉,有文献不足微也的遗憾。”然而,50年前杭州古荡新石器时代遗址,尤其是良渚遗址的发现,将这一地区的历史提前至四、五千年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 福泉山 马家浜文化 玉器 随葬品 崧泽文化 文物 墓葬 张陵
下载PDF
带蒂皮瓣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2
5
作者 张铁良 +8 位作者 马宝通 阚世廉 张建国 于建华 金硕 孙杰 林枫松 崔玉杰 马晓冬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43例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38例,女5例;年龄7~63岁,平均35岁;皮瓣面积4cm×3cm~25cm×15cm。采用9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43例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38例,女5例;年龄7~63岁,平均35岁;皮瓣面积4cm×3cm~25cm×15cm。采用9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1/3合并膝关节前及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2)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3)带隐神经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前足足底缺损1例;(4)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5)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6)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7)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8)外踝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9)足内侧远端带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处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43例皮瓣中有37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5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铁良 马宝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1997年6月~2002年3月,对13例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腱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5cm...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1997年6月~2002年3月,对13例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腱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5cm×6cm。结果13例腓肠神经皮瓣中11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2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4年,皮瓣质地满意,有保护性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即使在下肢血管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也可成活,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腱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皮神经 腓肠神经逆行 岛状皮瓣 下肢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7
作者 梅晓龙 曾宪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8-533,共6页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35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撬拨复位Ilizarov支架固定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1岁,平均...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35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撬拨复位Ilizarov支架固定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1岁,平均(34.46±10.21)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例,Ⅲ型8例,Ⅳ型3例;软组织损伤Tscheme.Gotzen分度:2度9例,3度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3.59±12.07)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3例,Ⅲ型15例,Ⅳ型4例;软组织损伤Tseheme—Gotzen分度:0度13例,1度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病例跟骨解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患侧跟骨Bhler角支架组(27.77°±2.86°)小于钢板组(30.45°±3.45°),Gissane角支架组(131.23°±3.92°)大于钢板组(127.82。±4.65°),轴位角支架组(19.23°±2.20°)小于钢板组(22.64°±5.14°),足跟宽度支架组[(33.61±3.43)mm]小于钢板组[(36.05±3.26)mm],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跟骨长度支架组[(63.23±5.67)mini&于钢板组[(63.59±4.58)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伤至手术时间支架组[(4.77±0.83)d]少于钢板组[(6.68±1.84)d],手术出血量支架组[(45.00±6.04)m1]少于钢板组[(292.95±43.66)m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支架组[(9.31±1.38)周]小于钢板组[(9.82±1.4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一后足评分,支架组为34-97分,平均(83.69±21.05)分,其中优7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76.9%(10/13);钢板组为37-97分,平均(7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跟骨 骨折
原文传递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8
作者 马宝通 张铁良 +2 位作者 张建国 于建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8例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及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其中3例皮瓣的血管筋膜蒂上保留1.5cm...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8例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及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其中3例皮瓣的血管筋膜蒂上保留1.5cm宽的皮桥,作为切开隧道的顶部,这样可避免皮瓣蒂经皮下隧道时血管受压。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6cm×5cm,平均9cm×6.3cm。结果7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满意。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即使下肢受区皮肤血运条件差的患者也可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修复术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髌骨骨折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30
9
作者 郑玉晨 张金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77-1881,共5页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对于髌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仍然存在争议。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伸膝结构完整的髌骨骨折,而手术指征为伸膝结构不完整或骨折分离移位>3 mm和关节面错位>2 mm的。张力带技术是应用最广...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对于髌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仍然存在争议。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伸膝结构完整的髌骨骨折,而手术指征为伸膝结构不完整或骨折分离移位>3 mm和关节面错位>2 mm的。张力带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其内置物有很多并发症。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空心钉加张力带、Cable-Pin系统、钢板、小切口微创治疗和髌骨部分切除等。本文旨在对髌骨骨折治疗进行综述,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Ilizarov外固定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30
10
作者 马宝通 +4 位作者 阚世廉 庞贵根 师红立 方广文 赵志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5...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0~58岁,平均40岁;皮瓣面积6 cm×5 cm~15 cm×10 cm。[结果]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33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14例获得了骨性愈合,创面一期修复,炎症未再复发。1例皮瓣部分坏死,炎症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平均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6.5个月。平均去除外固定支架的时间为7个月。[结论]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可以有效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感染骨折 不愈合 外固定 皮瓣
下载PDF
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21例报告) 被引量:28
11
作者 方广文 +1 位作者 曾宪铁 师红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8年8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1岁。骨折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7例,3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2例,均予肱骨近端锁定钢...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8年8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1岁。骨折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7例,3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2例,均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诊6~24月,平均1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疗效评分系统评定,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只要重视肩袖损伤的修复,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肱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畸形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爽 +1 位作者 石博文 沈义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5-312,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8年1月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21例...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8年1月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21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26~65岁,平均43.9岁;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5 cm^10 cm×9 cm;软组织缺损距手术时间2.5~240.0个月;马蹄足畸形平均-38.9°(范围,-25°^-66°),平均活动度7.1°(范围,0°~18°)。21例患者均行Ilizarov外固定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术后2周开始调整外固定架,逐渐缓慢矫正马蹄足畸形。术后随访皮瓣成活情况,并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nternational Club Foot Study Group, ICFSG)评分标准评价马蹄足畸形矫正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应用腓肠神经皮瓣15例,隐神经皮瓣6例;皮瓣大小7 cm×6 cm^11 cm×10 cm。其中17例一期行皮瓣转移,4例于初次皮瓣切取回植术后2周行皮瓣延迟转移(3例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采用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患者术后获得8~96个月,平均20.3个月随访,其中19例皮瓣术后完全成活,2例腓肠神经皮瓣远端边缘浅层坏死,经切痂、清创、换药后顺利愈合。4例患者外固定期间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经换药及口服抗生素后治愈。所有患者马蹄足畸形均得到矫正,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平均22°(范围,8°~38°),ICFSG评分(5.67±3.09)分,较术前(30.81±3.63)分明显减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5,P=0.035);其中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24%(20/21)。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感染复发,患足畸形矫正,均能正常足跟着地行走。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外科皮瓣 马蹄足畸形
原文传递
Taylor空间支架矫正创伤后膝内、外翻畸形 被引量:21
13
作者 马宝通 +2 位作者 王宏川 方广文 师红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SpatialFrame,TSF)矫正创伤后膝内、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精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TSF矫正26例创伤后膝内、外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9-62岁,平均39岁;...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SpatialFrame,TSF)矫正创伤后膝内、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精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TSF矫正26例创伤后膝内、外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9-62岁,平均39岁;创伤后膝内翻畸形20例,膝外翻畸形6例。21例行胫骨高位截骨,3例行股骨髁上截骨,2例同时行股骨髁上和胫骨高位截骨。安装TSF、测量支架的安装参数后截骨。术后7-10d,根据电子处方,每天3次调节TSF支架上的可伸缩螺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0-3mm。结果经过7-35d调节,20例畸形得到一次性完全矫正,患肢的胫骨、股骨力线恢复,肢体的成角、旋转和短缩畸形均得到矫正。6例尚残存轻微成角和短缩畸形,经第二次4-10d的支架调整,畸形矫正。截骨处新骨生成和矿化良好,术后2.5-6.0个月去除外固定架。术后随访12-60个月,畸形无复发。术后11例发生针道感染,经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1例去除外固定架后1.5个月发生股骨远端截骨处再骨折,经保守治疗骨折愈合。无一例患者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和继发性马蹄足畸形。结论TSF矫正创伤后膝内、外翻畸形疗效确切,精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截骨术 膝关节 畸形
原文传递
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宝通 +5 位作者 阚世廉 张建国 庞贵根 师红立 方广文 赵志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骨折的疗效及其评价。[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骨折,男11例,女4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岁。车祸... [目的]研究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骨折的疗效及其评价。[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骨折,男11例,女4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岁。车祸伤8例,摔伤5例,挤压伤2例,15例都是闭合骨折,其中9例小腿远端和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挫伤。从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2~7d。[结果]15例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0.5个月。15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带架时间4.5个月,本组15例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短缩、成角和旋转畸形,3名患者发生针道感染,通过口服抗生素治愈。4名患者去除外固定架后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踝关节背屈平均减小5°,跖屈减小10°。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软组织感染和骨髓炎的发生。[结论]环形外固定架可作有效治疗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 胫腓骨 骨折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蔡成阔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6-192,共7页
骨缺损通常由创伤、感染及骨肿瘤导致。目前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牵张成骨技术、带血管蒂骨移植技术及截肢等。各种方法因手术适应证不同、手术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Masquelet技术的出... 骨缺损通常由创伤、感染及骨肿瘤导致。目前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牵张成骨技术、带血管蒂骨移植技术及截肢等。各种方法因手术适应证不同、手术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Masquelet技术的出现为解决骨缺损提供了一个简单安全、更具成本效益比的解决方案。Masquelet技术主要包括体内形成诱导膜和诱导膜内植骨两个步骤:对骨缺损部位彻底清创,清除感染及坏死组织,对骨折进行足够稳定的固定,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填充骨缺损部位,感染性骨缺损需根据感染部位细菌培养药敏结果使用含敏感抗生素的骨水泥;第一次手术后6~8周,纵行切开诱导膜,小心移除骨水泥,填充自体松质骨并缝合诱导膜。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发现,诱导膜是一种高度血管化、富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等多种生长因子的生物膜,可促进骨的再生及修复。Masquelet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多个部位的创伤后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也可为颌面外科解决骨缺损问题提供治疗思路。Masquelet技术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再发感染、移植骨吸收、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等。通过对Masquelet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骨缺损 et技术 治疗方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水泥填充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在治疗骨折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方广文 吕廷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5-827,共3页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应用进展 骨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外固定辅助内固定矫正膝关节周围畸形 被引量:15
17
作者 石博文 +3 位作者 沈义东 刘亚斌 郭峰 马信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辅助内固定即时矫正膝关节周围畸形的疗效和精准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外固定辅助内固定术中即时矫正15例(17个骨节段)膝关节周围畸形患者资料,男6例,女9例;年龄21~60岁,平均39岁;膝内翻畸形9例,... 目的探讨外固定辅助内固定即时矫正膝关节周围畸形的疗效和精准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外固定辅助内固定术中即时矫正15例(17个骨节段)膝关节周围畸形患者资料,男6例,女9例;年龄21~60岁,平均39岁;膝内翻畸形9例,膝外翻畸形6例。1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缩畸形,即肢体不等长,短缩长度为5~22 mm,平均12 mm。术中均使用单边外固定支架作为辅助的临时固定;截骨确定力线恢复满意后,经皮插入钢板或髓内钉;截骨端内固定物固定牢固后再拆除辅助用的外固定支架。结果 术中15例患者中7例单纯行股骨截骨,6例单纯行胫骨截骨,2例同时行股骨和胫骨截骨;2个骨节段经皮插入髓内钉固定,15个骨节段经皮插入钢板固定。所有患者矫正畸形角度7°~22°,平均12.5°;其中膝内翻9例,矫正畸形角度10°~22°,平均17.6°;膝外翻6例,矫正畸形角度7°~13°,平均10.4°。截骨部位骨愈合时间2.5~5.0个月,平均3.5个月。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3个月。机械轴偏移由术前8~55 mm,平均34.8 mm,纠正至术后0~15 mm,平均5.93 mm;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由术前66°~82°,平均76.1°,纠正至术后84°~90°,平均87.5°;胫骨近端内侧角由术前68°~80°,平均76.8°,矫正至术后86°~89°,平均87.8°。术后15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深部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结论 外固定辅助内固定技术既有微创、方便调控的优点,又避免了患者长期佩戴外固定支架的痛苦和并发症,可以精确、安全地术中即时矫正下肢膝关节周围的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膝外翻 外固定器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外固定架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宏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车祸、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常造成SchatzkerⅣ、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及膝关节不稳定。与摔伤等低能量损伤所致的SchatzkerⅠ、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经早期手术内固定后多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不同,早期切开复位内... 车祸、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常造成SchatzkerⅣ、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及膝关节不稳定。与摔伤等低能量损伤所致的SchatzkerⅠ、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经早期手术内固定后多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不同,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率高、预后差拉。。因此,对于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需要采用不同于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年来外固定架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原文传递
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 被引量:8
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沈杰 +39 位作者 陈林 董世武 傅景曙 官建中 何洪波 侯春丽 侯志勇 李刚 李杭 刘凤祥 刘雷 马锋 聂涛 覃承诃 石健 孙东 孙立 王光林 汪小华 王志强 吴宏日 邢军超 许建中 徐永清 杨大威 于腾波 袁志 张文明 赵枫 郑佳状 周大鹏 朱晨 朱跃良 谢肇 吴新宝 张长青 唐佩福 张英泽 罗飞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感染性骨缺损是指伴有感染或在骨感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缺损,需要外科干预,但治疗过程繁琐而复杂:既要控制骨感染又要修复骨缺损,有时还涉及复杂的软组织重建,任何环节未达到相应的目标都可能导致整体治疗失败。因此,感染性骨缺损一... 感染性骨缺损是指伴有感染或在骨感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缺损,需要外科干预,但治疗过程繁琐而复杂:既要控制骨感染又要修复骨缺损,有时还涉及复杂的软组织重建,任何环节未达到相应的目标都可能导致整体治疗失败。因此,感染性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彻底清创、植骨或骨搬移、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外科清创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基石,而清创范围、骨缺损重建时机和方式长期存在争议。随着膜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在有效感染控制和快速缺损修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开始关注膜诱导技术,但因忽略骨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其疗效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并发症。为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组织国内骨科领域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从感染性骨缺损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手术过程及术后管理和康复等方面提出推荐建议,为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清创术 骨移植 指南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建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并伴有多种精神行为症状。随着疾病不断进展,患者逐渐丧失自我照料能力,在晚期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对患者自身、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并伴有多种精神行为症状。随着疾病不断进展,患者逐渐丧失自我照料能力,在晚期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对患者自身、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AD患病率逐年提升,根据本团队的调查,截至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AD患者患病率达到3.94%,共有AD患者983万人,占所有痴呆患者的65.23%[1,2]。另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中国AD患者每年的花费用为1 677.4亿美元,并在2050年预计达到1.8万亿美元[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治疗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