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荣宝 王成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辅助诊断 成像原理 临床应用 图像算法 图像处理 CAD
下载PDF
双倾斜角度CT扫描在肺部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少辉 荣宝 +2 位作者 王粮钢 陶自坚 钟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肺末梢结节不同角度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12例原发性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横轴位CT扫描及双倾斜角度CT扫描。从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征、血管关联征、空气支气管征像等方面... 目的 探讨肺末梢结节不同角度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12例原发性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横轴位CT扫描及双倾斜角度CT扫描。从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征、血管关联征、空气支气管征像等方面,观测肺末梢型结节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并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作比较。 结果 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血管关联征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达100%,空气支气管征66.66%,胸膜凹陷征83.33%:而常规横轴位CT扫描空气支气管征显示仅1例,显示率为8.34%;胸膜凹陷征显示率亦低,显示不清楚达5/12(41.66%)。 结论 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比较,影像学特征表现显示更明显,特别是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的显示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空气支气管征 显示率 轴位 胸膜凹陷征 结节性病变 肺部 诊断价值 血管 常规
下载PDF
胸痛与非胸痛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仝开军 荣宝 +2 位作者 倪青 何永胜 金元贞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4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CTCA检查的105例患者按主诉分为胸痛组和非胸痛组,回顾性比较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斑块阳性病...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4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CTCA检查的105例患者按主诉分为胸痛组和非胸痛组,回顾性比较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斑块阳性病例数、斑块性质、节段数目和管腔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胸痛组56例,冠状动脉斑块阳性者45例,共176节段,其中非钙化斑块77节段、钙化斑块64节段、混合斑块35节段,0级狭窄患者11例、1级狭窄33例、2级狭窄6例、3级狭窄6例;非胸痛组49例,冠状动脉斑块阳性者23例,共69节段,其中非钙化斑块44节段、钙化斑块17节段、混合斑块8节段,0级狭窄患者26例、1级狭窄18例、2级狭窄1例、3级狭窄4例。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P=0.07);2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P=0.52);胸痛组冠状动脉斑块阳性病例数显著高于非胸痛组(χ~2=12.79,P<0.001);2组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P=0.02);2组冠状动脉斑块节段数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P<0.001);2组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P<0.001)。结论 CTCA检查显示,胸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阳性例数和节段数目、管腔狭窄程度均高于非胸痛患者,斑块性质构成也有所不同,因此CTCA对于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血管造影 胸痛
原文传递
腹部CT个体化扫描参数的临床研究和剂量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荣宝 何永胜 +2 位作者 仝开军 章聪 周华飞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由于腹部脏器间密度差较小,实质脏器内病灶如肝实性结节多为等低密度等原因,均对图像噪声(SD)有一定限制,扫描剂量是影响SD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腹部增强CT具有大范围、多时相重复扫描的特点[1],其扫描参数和图像质量受体型影响较大[... 由于腹部脏器间密度差较小,实质脏器内病灶如肝实性结节多为等低密度等原因,均对图像噪声(SD)有一定限制,扫描剂量是影响SD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腹部增强CT具有大范围、多时相重复扫描的特点[1],其扫描参数和图像质量受体型影响较大[2].据文献介绍,腹部扫描的辐射剂量约为8 mSv[3],为年平均本底照射的2.5倍左右.为保证影像质量,把有效X射线剂量降到最低,笔者对腹部MSCT扫描参数、断面参数、体格参数及图像质量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自动曝光控制(AEC)系统的分析,探讨腹部CT个体化扫描参数的确定以及AEC系统噪声指数、参考mAs设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参数 腹部CT 剂量优化 临床研究 个体 AEC系统 自动曝光控制 临床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与阴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CT图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诗亚 荣宝 +2 位作者 王秋珏 周兆金 王韵彪 《安徽医学》 2019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和阴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影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马鞍山市中医院及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82例AS患者,根据HLA-B27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其中阳性组145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和阴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影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马鞍山市中医院及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82例AS患者,根据HLA-B27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其中阳性组145例,阴性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骶髂关节CT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①骶髂关节CT诊断分级:阳性组Ⅱ级40例、Ⅲ级72例、Ⅳ级33例;阴性组Ⅱ级24例、Ⅲ级11例、Ⅳ级2例。②骶髂关节CT征象检出率:两组患者在关节面硬化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改变及骨性强直等方面检出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LA-B27阳性和阴性AS患者骶髂关节在CT影像学表现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尘肺并发肺癌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登花 张守才 +2 位作者 马建设 荣宝 唐云霞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尘肺并发肺癌的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特点,提高尘肺并发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58例尘肺并发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特征及不同尘肺期别和尘肺不同类型阴影并发肺癌特点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尘肺并... 目的分析尘肺并发肺癌的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特点,提高尘肺并发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58例尘肺并发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特征及不同尘肺期别和尘肺不同类型阴影并发肺癌特点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尘肺并发肺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与尘肺并发肺部感染和并发肺结核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易于混淆。其特点是感染迁延不愈、反复少量小咯血、顽固性胸痛、血性胸水、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早;尘肺并发肺癌与尘肺期别不成正比;影像学特点是肿瘤阴影呈膨胀性生长,分叶状,倍增时间50—65d;50例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的类圆型团块阴影,密度较浓,均匀,边缘清楚,有毛刺,肿块内未见钙化;8例中央型肺癌形成为由肺门向肺内突出的阴影,常伴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和支气管感染等。结论尘肺并发肺癌的x线胸片具有一般肺癌特征,肿块好发于左上肺和右中下肺野,周围型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肿瘤 放射摄影术
原文传递
螺旋CT不同机型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仝开军 荣宝 张克健 《安徽医学》 201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不同机型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应用GE HiSpeed NX/I 2层螺旋CT机(2 SCT)和GE 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机(64 SCT)各进行133例胸部平扫,通过客观上测量计算主动脉腔内CT值、室间隔与房室腔CT值差以及主观... 目的探讨螺旋CT不同机型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应用GE HiSpeed NX/I 2层螺旋CT机(2 SCT)和GE 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机(64 SCT)各进行133例胸部平扫,通过客观上测量计算主动脉腔内CT值、室间隔与房室腔CT值差以及主观上肉眼是否能明确分辨室间隔与房室腔、主动脉腔壁与腔内密度差别,比较和分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各主、客观指标来探讨螺旋CT不同机型胸部平扫对贫血诊断的价值。结果主动脉腔内CT值与血红蛋白定量值呈明显正相关(r2 sct=0.82,r64 sct=0.90,P=0.00),室间隔与房室腔CT值差与血红蛋白Hb定量值呈显著负相关(r2 sct=-0.71,r64 sct=-0.81,P=0.00)。不同机型贫血组和非贫血对照组主动脉腔内CT测量值、室间隔与房室腔CT值差比较(2 SCT:t值分别为12.17、-11.08,64 SCT:t值分别为13.14、-1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以主观指标房室腔低密度征联合客观指标主动脉腔内CT值≤36 Hu作为胸部CT平扫判定贫血的指标,统计分析全部266例患者结果表明其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98.6%,总的符合率为89.8%。结论利用螺旋CT不同机型胸部平扫通过肉眼观察房室腔低密度征联合测量主动脉腔内CT值可以作为较可靠判断是否贫血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脏
下载PDF
个体化低剂量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姚海权 荣宝 仝开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人继发性肺结核病人,初次以常规剂量100 mAs检查,短期复查时根据病人体质量指数(BMI)将病人体型分为瘦、中等、肥胖三种,分别应用30 mAs、40 mAs、50 mAs扫描。以常...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人继发性肺结核病人,初次以常规剂量100 mAs检查,短期复查时根据病人体质量指数(BMI)将病人体型分为瘦、中等、肥胖三种,分别应用30 mAs、40 mAs、50 mAs扫描。以常规剂量100 mAs为对照,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组胸壁肌肉、肺部CT值、噪声(SD)大小及结核病灶的影像学征象。结果:常规剂量组CT容积剂量指数11.2 m Gy,剂量长度乘积(363.16±36.09)m Gy·cm,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14.90±0.78)m Gy、(159.41±30.22)m Gy·cm(P<0.01)。2组病人胸壁肌肉和肺的CT值、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胸壁肌肉SD值与常规剂量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2组病人树芽征、肺实变及磨玻璃、结节、条索、网状、空洞、纵隔淋巴结、胸膜增厚粘连、胸腔积液、钙化病变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指导的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继发性结核有重要临床价值,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继发性 体质量指数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金元贞 仝开军 +3 位作者 荣宝 尹毅 崔方博 童贤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方法收集165例胃癌术前平扫及三期增强资料,对CT发现的991枚淋巴结与手术病理、术后CT复查对比,回顾性分析胃癌区域淋巴结径线和CT值等对转移的诊断价值。根据淋巴结短径大小分为5级,1级短径≥2mm... 目的探讨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方法收集165例胃癌术前平扫及三期增强资料,对CT发现的991枚淋巴结与手术病理、术后CT复查对比,回顾性分析胃癌区域淋巴结径线和CT值等对转移的诊断价值。根据淋巴结短径大小分为5级,1级短径≥2mm、2级≥4mm、3级≥6mm、4级≥8mm、5级≥10mm。结果165例胃癌发现区域淋巴结共991枚,平均淋巴结数目为6.01±3.7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45.9%,区域淋巴结短径大小与转移正相关,r=0.436,P<0.001,提示不同短径级别的淋巴结转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924,P<0.001;以短径6mm为阈值诊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81.8%,阴性预测值64.6%。178枚转移淋巴结平均短径(10.00±5.08)mm,平均长径(13.99±6.81)mm,与阴性淋巴结均存在差异(P<0.001)。转移淋巴结的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均高于阴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平均CT值分别为(28.96±15.16)HU、(55.94±22.23)HU、(72.37±25.25)HU、(69.65±22.12)HU。以平扫平均CT值>20HU诊断转移的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35.5%。结论以淋巴结短径6mm及平扫CT值>20HU为阈值对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 短径 CT值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荣宝 程刘兵 罗潇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78例,评估内容包括结节数目、大小、密度、轮廓、钙化、强化,以及腺体体积、颈部淋巴结和周围侵犯等情况。结果本...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78例,评估内容包括结节数目、大小、密度、轮廓、钙化、强化,以及腺体体积、颈部淋巴结和周围侵犯等情况。结果本组78例,单发结节37例,多发结节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甲状腺腺瘤22例,甲状腺癌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结节大小、密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数目、轮廓、钙化、边缘强化,以及腺体体积、密度、增大淋巴结和周围间隙改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特点及腺体与周围结构关系和颈部淋巴结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心脏血管瘤一例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1
作者 仝开军 荣宝 程刘兵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心脏血管瘤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现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l例心脏血管瘤患者诊治过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总结心脏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 心脏血管瘤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 影像学分析 影像学特征 国内外
原文传递
颈部旋转体位下V2段椎动脉与横突孔相互关系的CT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超 周涛 荣宝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1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旋转体位下椎动脉形态的变化与横突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自2015-01—2017-12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确诊的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颈部中立位、左旋45°位及右旋45°...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旋转体位下椎动脉形态的变化与横突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自2015-01—2017-12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确诊的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颈部中立位、左旋45°位及右旋45°位进行扫描,记录左右侧V2段椎动脉面积、横突孔面积、椎动脉外缘-横突孔外缘距离、椎动脉内缘-横突孔内缘距离、椎动脉面积占横突孔面积比。结果 颈部左旋45°位时,左侧V2段椎动脉内缘-横突孔内缘距离、右侧V2段椎动脉外缘-横突孔外缘距离较颈部中立位时明显减小;颈部右旋45°位下,左侧V2段椎动脉外缘-横突孔外缘距离、右侧V2段椎动脉内缘-横突孔内缘距离较颈部中立位时明显减小;颈部左旋及右旋45°位时,左侧与右侧椎动脉面积占横突孔面积比均较中立位时减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颈部旋转体位下椎动脉管腔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管腔狭窄及血流持续不足可能是引起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 横突孔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颈部旋转体位
原文传递
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荣宝 《罕少疾病杂志》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SAT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CT表现。评估内容包括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增强程度、腺体边缘及颈... 目的探讨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SAT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CT表现。评估内容包括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增强程度、腺体边缘及颈部淋巴结情况。结果依病变形态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弥漫型5例,分布于两侧甲状腺,同时累及峡部4例。呈弥漫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局限型3例,其中一侧单发结节1例,两侧多发结节2例,累及峡部1例。结节大小0.7~2.2cm,密度多低于骨骼肌,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均呈明显或轻度不均匀强化,强化边缘不清。局限与弥漫型并存1例。所有甲状腺体积均增大,腺体边缘清晰,颈部未发现增大淋巴结。结论SA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亚急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元贞 荣宝 +2 位作者 张正方 童贤周 施万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1期61-63,76,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MS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资料,并将CT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18例患者共18个间质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胃8例、十二指...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MS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资料,并将CT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18例患者共18个间质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胃8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5例、肠系膜3例;良性6例,交界性或潜在恶性7例,恶性5例;肿瘤大小2~18cm,小于或等于5cm者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大于5cm者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小片或大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胃部间质瘤可见黏膜溃疡形成,肿块内伴发气体者1例,伴有钙化1例,2例伴有转移。结论 MSCT能显示更多的诊断信息,在GIST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鼻骨骨折CT分型及其与临床分型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荣宝 仝开军 +1 位作者 罗潇 姚选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CT分型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110例鼻外伤患者经MSCT诊断为鼻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侧别、骨折线形态及骨折断端错位成角程度,以及合并鼻中隔骨折及相邻部位骨折分为四型。Ⅰ型:...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CT分型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110例鼻外伤患者经MSCT诊断为鼻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侧别、骨折线形态及骨折断端错位成角程度,以及合并鼻中隔骨折及相邻部位骨折分为四型。Ⅰ型:单侧和(或)双侧鼻骨线性骨折,无或轻度错位成角。Ⅱ型:分两个亚型,Ⅰ型的基础上出现骨折线明显错位成角为Ⅱa型,单侧和(或)双侧鼻骨粉碎性骨折为Ⅱb型。Ⅲ型:Ⅰ、Ⅱ型伴鼻中隔骨折,分两个亚型,不伴发周围骨折为Ⅲa,伴发周围骨折为Ⅲb。Ⅳ型:Ⅰ、Ⅱ型伴有鼻骨周围骨折但不伴鼻中隔骨折。明显错位成角定义为断端移位>1/2、塌陷或上翘≥45°。将CT分型与临床分型进行比较,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加权Kappa统计量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分型由高到低依次为Ⅳ型、Ⅰ型、Ⅲ型及Ⅱ型,形态和部位:(1)单侧39例,双侧71例;(2)鼻骨线性骨折71例,无明显移位成角52例,有明显移位成角19例;其中单侧35例,双侧36例;(3)粉碎性骨折39例;单侧4例,双侧20例;一侧线性另一侧粉碎性15例;(4)伴鼻中隔骨折29例;(5)合并其他骨折57例。CT分型:Ⅰ型24例;Ⅱ型14例,其中Ⅱa型11例,Ⅱb型3例;Ⅲ型29例,其中Ⅲa型11例,Ⅲb型18例;Ⅳ型43例。将Ⅱ型和Ⅲ型中的两个亚型合并后与临床分型比较,经配对计数资料的加权Kappa统计量检验,Kappa=0.740,P=0.000,CT分型与临床分型一致性较好。结论通过CT分型,能够准确描述鼻骨骨折的复杂情况,对骨折的临床处理和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MSCT对门脉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断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元贞 荣宝 +1 位作者 张正方 刘富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2期91-92,95,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PVT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 12例CT平扫均可见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充盈缺损和主干增粗、扩张,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腔内稍高密度影,...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PVT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 12例CT平扫均可见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充盈缺损和主干增粗、扩张,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腔内稍高密度影,及增强血管狭窄或腔内充盈缺损、"线样征"、"靶环征"等特征。同时可见肠壁增厚(12例)、肠壁异常强化(8例)肠系膜水肿增厚(3例)、腹腔积液(3例)等间接征象。结论 MSCT根据PVT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三维重建 门静脉血栓
下载PDF
髋臼位相与开口形态学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多层螺旋CT的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荣宝 罗潇 何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33-638,共6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髋臼杯的位相、大小型号选择不当可导致髋臼假体固定失败。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分析髋臼位相与开口形态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髋关节正常者63例126髋,在CT三维重组VR图像上去除股骨头观察髋臼前后壁的形态,在MPR标...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髋臼杯的位相、大小型号选择不当可导致髋臼假体固定失败。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分析髋臼位相与开口形态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髋关节正常者63例126髋,在CT三维重组VR图像上去除股骨头观察髋臼前后壁的形态,在MPR标准冠状位和横轴位上测量髋臼中心层面髋臼前后壁高度差、前后径、前倾角、上下径、横径、外展角,比较左右侧、男女性别及相同性别不同年龄参数的差异,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髋臼位相与开口形态学参数的关系。结果与结论:髋臼前唇形态分为曲线型(54/126,44.44%)、平直型(30/126,23.80%)、不规则型(22/129,17.46%)及成角型(18/126,14.28%)。不同侧别和不同年龄髋臼位相及开口形态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的髋臼上下径、前后径明显大于女性(P<0.01),但前倾角和外展角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女性前倾角与髋臼前后壁高度差、上下径与前后径均呈显著正相关,外展角与横径呈明显负相关。前倾角与前后壁高度差高度相关,与前后径呈明显低相关,数值上前倾角≈前后壁高度差;男性前后径与上下径、横径呈明显正相关,女性外展角与前后径呈明显正相关。其余参数相关不明显。髋臼位相与开口形态学参数有一定相关性,两者的相互匹配,对髋臼假体的设计及全髋关节置换计划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图像与影像 髋臼 形态计量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肺炎少见CT表现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昌保 荣宝 《罕少疾病杂志》 2005年第3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肺部真菌感染 肺炎 CT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2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荣宝 何永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烟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仝开军 荣宝 程刘兵 《安徽医学》 2015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比较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差异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105例患者分为两组,5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PGA组),51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RGH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图像... 目的比较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差异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105例患者分为两组,5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PGA组),51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RGH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图像质量、冠状动脉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扫描时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主动脉CT值等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PGA和RGH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97±1.24)m Sv、(14.37±1.59)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A组较RGH组有效辐射剂量减少约72.4%。PGA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36段,RGH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02段,两组间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分级评分、平均评分、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A相比RGH,辐射剂量明显减低,且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