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喻红叙事——与女画家喻红的对话 被引量:4
1
作者 可文 《艺术生活》 2007年第4期62-63,共2页
这里的文本与视觉像两股平行的能量。社会历史的重量和人性的固执坚韧,是哪一方在催促着生活?《目击成长》,喻红的个人画展这样标题。
关键词 画家 视觉像 美术家 喻红 照片 自画像 毛主席去安源 个人画展 现实主义手法
下载PDF
从政治角度的转向
2
作者 可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具体问题 社会工作 政治派别 男女平等 存在论 政治角度 社会学 政治观点 关系问题
原文传递
方力钧 抵抗符号
3
作者 可文 《缤纷》 2016年第7期108-112,共5页
提起方力钧,人们眼前立刻能浮现出他典型的"光头泼皮"形象。相对于他"当代艺术家"的头衔,似乎他更适合被冠以"中国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符号"这一称呼。而他与这个潮流中其他艺术家共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方式——玩世写实主... 提起方力钧,人们眼前立刻能浮现出他典型的"光头泼皮"形象。相对于他"当代艺术家"的头衔,似乎他更适合被冠以"中国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符号"这一称呼。而他与这个潮流中其他艺术家共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方式——玩世写实主义。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了吗?即使没有完全吞噬,我们的自然情感、价值判断也大面积地被观念符号以理论的形式扭曲着,或掩盖着。当然,我们也会需要一些观念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钧 完全吞噬 当代艺术家 艺术潮流 超现实 话语方式 广东美术馆 我们小时候 价值判断 布面油画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视野内的哲学文化观──评《哲学与文化》
4
作者 可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唯物史观 文化观 社会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 “后现代” 文化问题 存在论 知识论 现代自然科学
原文传递
毛焰与托马斯
5
作者 可文 《荣宝斋(当代艺术版)》 2011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毛焰是他画的那些肖像人物的旁观者,还是创造者?也许所有的肖像画都是画家的创造物,不过,毛焰的肖像画与他的对象距离更远。所以,毛焰的这些画面并没有提供判断或一种乐趣,
关键词 托马斯 肖像画 旁观者 创造者 画家
原文传递
诗化:美学之路
6
作者 可文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为什么美学所解释的审美经验与我们的实际经验很不相似?为什么美学所解释的艺术不像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和艺术是心灵的一种生活,我们在这种生活中存在.我们在经验中得到了美和艺术,但在理论中失去了它们.一维特根斯坦在一次美学讲... 为什么美学所解释的审美经验与我们的实际经验很不相似?为什么美学所解释的艺术不像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和艺术是心灵的一种生活,我们在这种生活中存在.我们在经验中得到了美和艺术,但在理论中失去了它们.一维特根斯坦在一次美学讲演时说:“美学是个大题目…….”美学的确应该是与真理、道德并列的大题目,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但从实际的研究情况看,美学却是个小题目,因而被大多数哲学研究者所轻视.从研究规模上看,美学不像是个学科,倒像是某个专题.但在中国的状况似乎有些异常,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原本有着强烈的审美倾向,甚至认为这种审美倾向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其原因是中国由于“缺少宗教”,因此只能在审美追求中注入最高目的.按这种解释,审美活动应该是中国文化中最热烈的活动,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解释包含着一个错误,即把“缺少宗教”做为一种理由.中国文化中确实缺少宗教,但中国并不因此而不完整,这就像人类没有长出三头六臂,但不因此就觉得缺少三头六臂.不存在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是存在的东西的原因或理由.中国文化的审美倾向不见得是“根本的”精神,很可能是在儒家文化收敛心性的压力下所产生的一条放纵心性的精神出路,它意味着另一种精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 西方美学 审美经验 审美关系 中国文化 维特根斯坦 艺术批评 形而上学 “表现” 审美活动
原文传递
对话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力钧 可文 《东方艺术》 2006年第3期2-15,共14页
  震撼    舒可文(以下简称"舒"):记得1998年,西方一个很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进行100年现代艺术回顾,入选的全是大师,而那次画册封面用的是你的画作,迄今为止,你已经称得上中国在国际上最具明星地位的...   震撼    舒可文(以下简称"舒"):记得1998年,西方一个很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进行100年现代艺术回顾,入选的全是大师,而那次画册封面用的是你的画作,迄今为止,你已经称得上中国在国际上最具明星地位的艺术家了,运气和机会为什幺如此垂青于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作 博物馆 博物院 文化机构 画家 美术家 戈雅 画风 栗宪庭 杨少斌 艺术家 方力钧 宋庄 迁徙 迁飞
原文传递
吃茶去
8
作者 黄锐 罗伯特 +17 位作者 程磊 费菁 李彦华 朱钧 唐昕 冯博一 黎静 布朗 易介中 苍鑫 方振宁 莫建伟 奈沃 马岩松 李振华 可文 郑连杰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7年第3期13-35,共23页
黄锐: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作品,这个作品名字叫"吃茶去","吃茶去"是一个禅语。唐代赵州和尚,他是禅宗里所承认的宗师,他的弟子经常问他一些问题。有一天有一个弟子问他,什么是佛。赵州和尚说,"
关键词 艺术家 中国当代艺术 作品 艺术空间 策展人 当代文化 中国艺术 展览 美术馆 非盈利
原文传递
方力钧访谈:关于旅行,关于痛(上)
9
作者 方力钧 可文 《当代美术家》 2015年第6期66-71,共6页
一、舒可文:你是最近画水墨画越来越多了,还是一直画?方力钧:我跟水墨接触的机会一直没断过。在以前基本上接触不到所谓真正的艺术创作,但是即便是在大字报上画刘少奇,王光美,画人头狗身子那种,基本上也都是用墨材料比较多。小时候,一... 一、舒可文:你是最近画水墨画越来越多了,还是一直画?方力钧:我跟水墨接触的机会一直没断过。在以前基本上接触不到所谓真正的艺术创作,但是即便是在大字报上画刘少奇,王光美,画人头狗身子那种,基本上也都是用墨材料比较多。小时候,一些老师们搞宣传栏的时候就是用这套材料,还有一些比较美好的风景画或者是工农兵,也是大量的水墨作品。小的时候画画也没有别的专业的教材。读中专的时候学习陶瓷,水墨的训练就变得非常系统了。它不仅仅是必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钧 可文 王光美 水墨作品 用墨 艺术创作 线描 工笔人物 我自己 工笔重彩
下载PDF
方力钧访谈:关于旅行,关于痛(下)
10
作者 方力钧 可文 《当代美术家》 2016年第2期76-81,共6页
方力钧在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旅行,旅行中的地理、风俗、人情包括艺术样式,部成为一种特别贴合的呈现方式展现在艺术家的视野。文化生成过程中的种种外来因素、地方因素、及人为的因素都在实地的考察中呈现出一种脉络,而且蕴含了一种... 方力钧在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旅行,旅行中的地理、风俗、人情包括艺术样式,部成为一种特别贴合的呈现方式展现在艺术家的视野。文化生成过程中的种种外来因素、地方因素、及人为的因素都在实地的考察中呈现出一种脉络,而且蕴含了一种在地的生命力。方力钧用对于生命力的触感和痛感来感受人、人群及我们的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水墨 旅行
下载PDF
甲午海战中国为何会输
11
作者 可文 《晚晴》 2014年第7期18-20,共3页
甲午海战结束后,战争赔款使清政府的独立财政几乎破产,大量举借外债,使中国的财政、经济和新的通商口岸以及内河新航线进一步被外强控制,半殖民地的状况急剧加深。被寄予希望30年的洋务运动进入了死胡同:坚船利炮连一向不以为意的日本... 甲午海战结束后,战争赔款使清政府的独立财政几乎破产,大量举借外债,使中国的财政、经济和新的通商口岸以及内河新航线进一步被外强控制,半殖民地的状况急剧加深。被寄予希望30年的洋务运动进入了死胡同:坚船利炮连一向不以为意的日本都应对不成,迫使中国重新检讨和确定富国强兵的方向;而随后的"戊戌变法"又遭失败,彻底把中国逼向了革命的方向。而这笔赔款在日本则充当了现代工业的起爆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险,推动日本成为一大强国,并从此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影响延续整个20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海战 中国 世界政治格局 战争赔款 半殖民地 举借外债 通商口岸 洋务运动
原文传递
形而上学的性质
12
作者 可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17,共6页
各种思想或知识都有着一定的前提或根据,穷尽所有的根据后达到的只能是无法解释的终端的思想基础,对这个思想基础的反思形式便构成了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正误,只能通过对其思想方式的考察来加以间接的证明。真正合理的形而上、学是一... 各种思想或知识都有着一定的前提或根据,穷尽所有的根据后达到的只能是无法解释的终端的思想基础,对这个思想基础的反思形式便构成了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正误,只能通过对其思想方式的考察来加以间接的证明。真正合理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没有结论的思维形式,虽然它也作出各种回答,但这些回答并不是结论和判断,毋宁说,它只显示人类思维的纯粹方向和无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思想基础 经验世界 有效性 主观主义 超验世界 无限性 命题 知识系统 人类思维
下载PDF
暧昧不只是风格
13
作者 可文 《天涯》 2000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关键词 艺术评论 方力钧 绘画 油画
原文传递
画面前的交谈暧昧不只是风格
14
作者 可文 《美术之友》 2005年第2期48-53,共6页
关键词 力钧 画水 艺术语言 现代艺术 创作动机 就是你 艺术问题 意义结构 真实感受 往前走
下载PDF
有待
15
作者 可文 《中国艺术》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人有时寻求丧失,是为了通过某种方式,消除那使他浑浊的东西。——法国诗人热内1.知识、经验、词、行动和愿望相互重叠着、丰富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更威武、更理直气壮。因为,它们也会是相互对抗的,而愿望在其中常常渐行渐远。在苏... 人有时寻求丧失,是为了通过某种方式,消除那使他浑浊的东西。——法国诗人热内1.知识、经验、词、行动和愿望相互重叠着、丰富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更威武、更理直气壮。因为,它们也会是相互对抗的,而愿望在其中常常渐行渐远。在苏新平的实践中,这种对抗似乎对他更起作用,不然他不会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保留着一些迟疑和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愿望 对抗 实践
下载PDF
陈文波推介词 发亮的表面文章
16
作者 可文 《美术文献》 2015年第3期20-25,共6页
陈文波自称是“都市的卧底”,所以他专长于挖掘城市中那些被文学性掩盖的视觉细节,或者说那些不被视觉所重视的部分。这些东西经他一画,城市里的桩桩件件,如立交桥、药片、卫生纸、钥匙串诸如此类,都显示出一层幻觉的诗意。在陈文... 陈文波自称是“都市的卧底”,所以他专长于挖掘城市中那些被文学性掩盖的视觉细节,或者说那些不被视觉所重视的部分。这些东西经他一画,城市里的桩桩件件,如立交桥、药片、卫生纸、钥匙串诸如此类,都显示出一层幻觉的诗意。在陈文波最近参加的“非聚焦”展览上,他最新的一批绘画被介绍为“都市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文波 介词 文章 文学性 立交桥 卫生纸 都市 视觉
原文传递
文本的有限性与经验的无限性
17
作者 可文 《美术馆》 2020年第2期164-165,共2页
当我在思考此次论坛的主题“策展与时代”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与时代的联系是什么?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时代的图像、信息的无限丰富性。我看到艺术家徐震、杨振中、黄奎共同发起的艺术项目《吞图》时,花费了很长时间去理解。这件... 当我在思考此次论坛的主题“策展与时代”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与时代的联系是什么?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时代的图像、信息的无限丰富性。我看到艺术家徐震、杨振中、黄奎共同发起的艺术项目《吞图》时,花费了很长时间去理解。这件作品令我困惑。《吞图》希望让人了解到更多信息,但它到底是作为信息还是作为线索存在?杨振中在谈到这件作品时也表示,在数码时代,每个人都积攒了大量图片,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与垃圾具有同样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印象 数码时代 杨振中 无限性 有限性 丰富性
下载PDF
意大利设计的谜语与证据
18
作者 可文 《艺术生活》 2002年第4期10-11,共2页
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或许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乌贝托·艾科 1953年派克骑一辆小摩托车遍闯罗马,后面坐着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公主。那辆摩托车的细腰如黄峰,小轮子被挡泥板盖住了一半,它... 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或许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乌贝托·艾科 1953年派克骑一辆小摩托车遍闯罗马,后面坐着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公主。那辆摩托车的细腰如黄峰,小轮子被挡泥板盖住了一半,它的形状旨在远离游击队交通工具及与大型汽车竞赛的传统,而后成为战后便捷的代步工具,因而一时成了年轻人身份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设计观念 工业设计 设计师 小摩托车 套设计 设计理论 建筑师 思想体系 后现代
下载PDF
方力钧访谈:关于旅行,关于痛(中)
19
作者 方力钧 可文 《当代美术家》 2016年第1期79-83,共5页
方力钧在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旅行,旅行中的地理、风俗、人情包括艺术样式,都成为一种特别贴合的呈现方式展现在艺术家的视野。文化生成过程中的种种外来因素、地方因素、及人为的因素都在实地的考察中呈现出一种脉络,而且蕴含了一种在... 方力钧在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旅行,旅行中的地理、风俗、人情包括艺术样式,都成为一种特别贴合的呈现方式展现在艺术家的视野。文化生成过程中的种种外来因素、地方因素、及人为的因素都在实地的考察中呈现出一种脉络,而且蕴含了一种在地的生命力。方力钧用对于生命力的触感和痛感来感受人、人群及我们的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水墨 旅行
下载PDF
硬伤
20
作者 可文 《东方艺术》 2012年第9期98-99,共2页
当他把如墙一样铺展开来的木版用墨涂黑之后,意味着将自己掷入了一种无边的晦涩之中,他之前的工作、以及对他的工作形成挑战的种种艺术观念,就都被深埋在这一片黑暗之中了。原来的工作思路被中断,对于挑战也无所谓迎战和迎合,甚至... 当他把如墙一样铺展开来的木版用墨涂黑之后,意味着将自己掷入了一种无边的晦涩之中,他之前的工作、以及对他的工作形成挑战的种种艺术观念,就都被深埋在这一片黑暗之中了。原来的工作思路被中断,对于挑战也无所谓迎战和迎合,甚至本想表达的事情也消失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观念 晦涩 用墨 意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