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书记扶贫与农村领导力供给 被引量:103
1
作者 王亚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7,共6页
第一书记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对于增加农村领导力供给和保障精准扶贫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公共领导力视角,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当前我国"第一书记"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一书记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对于增加农村领导力供给和保障精准扶贫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公共领导力视角,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当前我国"第一书记"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要谋局长远,在提高第一书记的领导力水平、充分发挥其对乡村治理和精准扶贫贡献的同时,也要重视制度和文化建设,培养农村人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农村领导力的内生性供给,为贫困地区乡村社会"良治"和精准脱贫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力 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 良治
下载PDF
第一书记、公共领导力与村庄集体行动——基于CIRS“百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9
2
作者 苏毅清 +1 位作者 张明慧 王亚华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65,156,共15页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着公共治理危机,大规模选派第一书记驻村能提升村庄的公共治理水平吗?本研究从集体行动理论出发,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CIRS)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着公共治理危机,大规模选派第一书记驻村能提升村庄的公共治理水平吗?本研究从集体行动理论出发,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CIRS)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以农户在灌溉事务中的参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第一书记及其公共领导力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并基于西南地区SY村的田野个案,探讨了第一书记的公共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书记能够显著地提升村庄集体行动能力,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融入村庄社会的第一书记具备相对较高的公共领导力,通过在村庄社会重建信任和再造权威,建立起集体行动的基础,继而借助于国家资源的输入,通过资源整合与策略化动员,促成村庄集体行动的达成,提升农村公共治理水平。这一研究首次实证检验了公共领导力对于集体行动的影响,丰富了集体行动理论的内涵;并实证评估了第一书记政策的实践价值,对于缓解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治理危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书记 集体行动 公共领导力 公共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定量测度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4
3
作者 王亚华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102,共10页
公共服务动机是解释公共部门雇员行为的理论基础,受到了政府部门与公共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以官僚组织中的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鲜有文献针对我国基层自治中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进行讨论。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 公共服务动机是解释公共部门雇员行为的理论基础,受到了政府部门与公共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以官僚组织中的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鲜有文献针对我国基层自治中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进行讨论。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对于提升乡村公共领导力、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绩效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基于James Perry的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开发适用中国本土的问卷,选取东、中、西部各一个县,针对所有行政村村主任和村支书开展公共服务动机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定性访谈资料,定量测度其公共服务动机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在年龄、性别、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收入认知和工作满意度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和因果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认识,并且为转型期乡村治理中如何促进乡村干部公共服务动机、提升乡村公共领导力水平,从而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干部 公共服务动机 公共领导力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脱贫攻坚中的基层干部职业倦怠:现象、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亚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5,共7页
中国已经进入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基层干部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影响基层扶贫干部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扶贫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成败。本文基于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了... 中国已经进入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基层干部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影响基层扶贫干部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扶贫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成败。本文基于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了当前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从个体特征、工作特征、职业环境和组织管理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克服和积极预防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基层干部 职业倦怠 公共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公共服务动机、领导力与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亚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62,共13页
基层扶贫干部的职业倦怠受公共服务动机(PSM)与领导力(Leadership)行为影响,特别是心理动机与行为选择这两个维度。研究发现:决策吸引力动机(ATP)、自我牺牲精神动机(SS)显著地负向影响职业倦怠,同情心动机(COMP)显著地正向影响职业倦怠... 基层扶贫干部的职业倦怠受公共服务动机(PSM)与领导力(Leadership)行为影响,特别是心理动机与行为选择这两个维度。研究发现:决策吸引力动机(ATP)、自我牺牲精神动机(SS)显著地负向影响职业倦怠,同情心动机(COMP)显著地正向影响职业倦怠;变革型领导力(TFL)、整合型领导力(IPL)显著地负向影响职业倦怠,交易型领导力(TCL)与职业倦怠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研究结果一方面为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加强和提升基层干部的领导能力、筑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动机 领导力 职业倦怠 精准扶贫
下载PDF
公共领导力供给、国家赋权与制度重构——第一书记治村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23
6
作者 《行政科学论坛》 2017年第11期16-23,共8页
为应对流出性衰败所导致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危机,中国采取了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制度举措。第一书记发挥其公共领导力优势,依托于国家赋权,对村庄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进行重构,将来自顶层的制度... 为应对流出性衰败所导致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危机,中国采取了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制度举措。第一书记发挥其公共领导力优势,依托于国家赋权,对村庄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进行重构,将来自顶层的制度设计转变为基层的政策产出,促进了农村公共治理绩效的提升。但是第一书记治村在有效整合治理资源、增强乡村治理能力的同时,又产生了基层社会对第一书记治村的路径依赖,反过来逐渐瓦解了村庄事务的公共性,消解了乡村政权原先的公共治理能力,导致第一书记治村的制度悖论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导力 制度 治理 第一书记
下载PDF
中国科研人力资本补偿:问题、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薛澜 汝鹏 +1 位作者 韩菲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7-1351,1430,共6页
人力资本是科研活动中最宝贵的资源,科研人力资本的补偿力度深刻影响着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行为,乃至决定着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产出水平与产出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科研人力资本补偿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科研人员... 人力资本是科研活动中最宝贵的资源,科研人力资本的补偿力度深刻影响着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行为,乃至决定着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产出水平与产出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科研人力资本补偿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科研人员工资收入低、人力资本双轨制以及重物轻人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中国科学研究的长期发展,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保障性拨款比例过低、工资管理政策未能做到分类指导以及与时俱进、科研劳动价值尚未得到足够尊重等。本文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科研人力资本补偿体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 人力资本补偿 保障性拨款 双轨制
原文传递
中国精准扶贫实践的溢出效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亚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7,共9页
中国精准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溢出效应。本文在分析我国精准扶贫成效和梳理有关文献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总结了中国精准扶贫的政治溢出... 中国精准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溢出效应。本文在分析我国精准扶贫成效和梳理有关文献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总结了中国精准扶贫的政治溢出效应、组织溢出效应、经济溢出效应、社会溢出效应与文化溢出效应。我国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用好精准扶贫的溢出效应,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完善乡村振兴制度设计,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变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溢出效应 公共治理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评述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亚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尽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科技也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不高,核心技术领域缺乏重大突破,现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明显不足,无法...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尽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科技也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不高,核心技术领域缺乏重大突破,现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明显不足,无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引领和支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不足。梳理并评述了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领域的研究论文,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应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文化情境,未来可以从乡村治理结构上去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存在的困境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 制度 社会文化 乡村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汝鹏 王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94,共8页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本、生存之源。中国城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高潮,随之而来的用地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存在政策执行偏差、缺乏完备市场机制、造成农村社会风险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科层制传递易产生误差、街...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本、生存之源。中国城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高潮,随之而来的用地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存在政策执行偏差、缺乏完备市场机制、造成农村社会风险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科层制传递易产生误差、街头官僚自由裁量过度、产权模糊阻碍市场运作、委托代理衍生道德风险等。为此,需要采用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管理监控、改进宣传方法拓宽政策覆盖、健全流转市场、完善保障体系等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流转 问题 政策
下载PDF
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基层党组织治理中的领导力逻辑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Z期22-24,共3页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能否成功推进,这也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精英自上而...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能否成功推进,这也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精英自上而下的政治吸纳,强化对基层经济、社会团体的组织嵌入尤为必要和迫切,对于促进基层治理中领导力的内生性供给、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吸纳 组织嵌入 基层治理 领导力
下载PDF
基层民主、公共领导力与政治信任——基于CIRS百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7年第4期71-81,共11页
"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成了当前不少扶贫干部对农民的认知,农民何以缺乏政治信任?本文采用2015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CIRS)百村调查的样本数据,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在精准扶贫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 "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成了当前不少扶贫干部对农民的认知,农民何以缺乏政治信任?本文采用2015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CIRS)百村调查的样本数据,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在精准扶贫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制度背景,在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次从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村庄公共领导力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作用。本文认为,当前必须加强和创新反贫困治理的制度设计,严格落实基层民主与法治,加强村庄公共领导力资源培育,完善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政策执行与政党意识形态建设,重视农村社会资本建设,培育村庄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为长期和稳定的政治信任奠定基础,巩固执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农民 反贫困 执政安全
原文传递
制度路径融合激活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机制——基于嵌套制度体系分析框架
13
作者 苏毅清 覃思杰 《中国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184,共24页
政府主导、自由市场与农户自组织三种制度路径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可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难以被激活。本文基于嵌套制度体系分析框架剖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案例,揭示了... 政府主导、自由市场与农户自组织三种制度路径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可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难以被激活。本文基于嵌套制度体系分析框架剖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案例,揭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具体激活机制。研究发现:政府主导、自由市场与农户自组织三种制度路径的融合,需要以制度路径与治理情境的匹配为前提条件,由此实现以不同制度层级规则互动为本质的制度路径融合。不同制度层级规则的互动使嵌套制度体系获得结构上的稳定性与应对冲击的韧性,进而改善影响集体行动的关键要件,并最终实现集体行动的激活。基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激活机制,本文进一步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激活机制是由"制下市场"这一制度模块单元所驱动的。因此,无论具体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情境如何,实践中只有成功构建"制下市场"制度模块单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集体行动才有望得到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嵌套制度体系 农户自组织 集体行动
原文传递
集权的复合治理:理解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新视角——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与内在机制》
14
作者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24年第1期239-242,共4页
由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一直以来,对贫困问题的解决通常被视为国家治理水平的体现(燕继荣,2020)。中国减贫实践的成功不仅印证了中国自身选择的脱贫攻坚战略的正确性,而且用无可辩驳的事... 由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一直以来,对贫困问题的解决通常被视为国家治理水平的体现(燕继荣,2020)。中国减贫实践的成功不仅印证了中国自身选择的脱贫攻坚战略的正确性,而且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在贫困治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形成的机制,对我国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突出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脱贫攻坚 治理理论 实践路径 政策启示 文化自信 无可辩驳
原文传递
“千万工程”的制度设计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莉 于珊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87,共11页
2003年,浙江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千万工程”的成功蕴含着丰富的制度设计思想与原则。通过明确权责主体、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了有用的制... 2003年,浙江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千万工程”的成功蕴含着丰富的制度设计思想与原则。通过明确权责主体、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了有用的制度供给,确保监督有力和约束规范有效促进了有力的制度执行,通过分类化解冲突、凝聚人民共识、动员多方力量提供了有用的制度保障制度供给、有力的制度执行和有效的制度保障三位一体合力为“千万工程”的行动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制度设计理论 人居环境整治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下载PDF
双管齐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领导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亚华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0,共5页
当前我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需要加快推进,增加乡镇政府的公共领导力供给需要"双管齐下",即"内生性"提升和"外源性"注入两种方式同步推进。
关键词 乡镇政府 公共领导力 内生性 外源性
原文传递
水权市场研究述评与中国特色水权市场研究展望 被引量:59
17
作者 王亚华 吴佳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100,共14页
水权水市场改革是我国水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我国水权市场尚未发育完成,水权交易还未成体系,更缺乏水权交易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有效运作的水权市场,需要具备产权明... 水权水市场改革是我国水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我国水权市场尚未发育完成,水权交易还未成体系,更缺乏水权交易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有效运作的水权市场,需要具备产权明晰、计量监测技术支撑、监管制度完善等多方面的条件,同时也会受到交易成本、第三方效应、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从已有的水权交易模型来看,国内学者基本上是沿用了西方发展起来的水权交易模型,很少考虑中国国情因素。总体来看,国内水权水市场研究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缺陷。第一,在水权市场发展的规律研究方面,过于强调市场的作用和市场制度本身,对水权市场运作的内在机制认识不足;第二,在水权市场的国际经验借鉴方面,过于强调个别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水权市场发展的教训和伴随的问题认识不足;第三,在水权交易和市场制度建设过程中,过于强调理想意义上的自由市场模式,对国情条件的制约和中国特色的因素认识不足。当前亟需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系统探索中国国情因素对水权市场构建的影响,重点揭示中国特色的水权市场制度体系特征,提出中国情境下的水权交易模式、交易规则、水权监管制度以及与国情条件相适应的水价政策。通过理论集成和知识创新,增进对中国特色水权市场制度的理解,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治理 水权 水价 水市场 中国特色
下载PDF
公共事物治理的集体行动研究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51
18
作者 王亚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31,共14页
“公地悲剧”是人口和资源环境管理面临的经典问题。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围绕治理“公地悲剧”的学术探讨中,诞生了公共事物(Commons)治理的新兴学科方向。开展有效的集体行动是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的关键,集体行动理论由此成为公共... “公地悲剧”是人口和资源环境管理面临的经典问题。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围绕治理“公地悲剧”的学术探讨中,诞生了公共事物(Commons)治理的新兴学科方向。开展有效的集体行动是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的关键,集体行动理论由此成为公共事物治理知识体系的精华。文章评述了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集体行动理论进展,通过对集体行动的概念、经典理论框架、具体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系统梳理,为人口和资源环境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文章还分析了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和前景,认为推进中国情境下的公共事物治理研究,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第一,聚焦中国特色的制度环境和本土实践,开展更多中国情境下的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第二,关注城市社会和数字时代的新兴公共事物,推动城市空间和数字空间治理的集体行动研究;第三,重视集体行动中的微观个体行为与动机,积极运用实验方法,引入行为心理学视角,探究集体行动的微观机制;第四,应对新技术给公共事物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增进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公共事物治理理论、方法和政策上的不断提升,可以为解决中国情境下的“公地悲剧”问题做出越来越多的知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公共事物 公共治理 集体行动 奥斯特罗姆
下载PDF
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过程与实践经验 被引量:38
19
作者 王亚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55,205,共16页
当代中国的精准扶贫成就令世界瞩目,是值得深入总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本文基于精准扶贫政策文本提炼了35项政策工具,全景呈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做法。中国精准扶贫成就的取得建立在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上,这一体... 当代中国的精准扶贫成就令世界瞩目,是值得深入总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本文基于精准扶贫政策文本提炼了35项政策工具,全景呈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做法。中国精准扶贫成就的取得建立在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上,这一体制以先进理念指引精准扶贫道路,以科学方法推进精准扶贫施策,以多种工具提升精准扶贫成效,通过理念指引、方法施策、工具推进"三位一体"共同创造了脱贫攻坚的卓越成效。精准扶贫实践探索出来的减贫道路,为中国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精准扶贫 政策过程 公共治理
原文传递
劳动力外流、农村集体行动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27
20
作者 王亚华 苏毅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187,219,共16页
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因大规模劳动力外流所导致的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下降问题。基于国际集体行动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农村灌溉集体行动为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外流影响农村集体行动的深层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外... 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因大规模劳动力外流所导致的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下降问题。基于国际集体行动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农村灌溉集体行动为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外流影响农村集体行动的深层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经由抽离村庄领导力、破坏村民积累社会资本、削弱农民的村庄归属感,以及降低农民对农业资源的依赖性等中介机制,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产生综合性负面影响;但是,劳动力外流对村庄的领导力、村民间的社会资本、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以及农民对农业资源的依赖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理论上可以通过政策调节来缓解甚至扭转。研究结论为制定乡村振兴的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集体行动 劳动力外流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