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MM卫星探测的夏季青藏高原降水和潜热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傅云飞 刘奇 +3 位作者 冯沙 李跃清 刘国胜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年第1期8-18,共11页
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气候变化及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探测结果、GPCP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降水和潜热特点。GPCP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它的东南部,7月... 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气候变化及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探测结果、GPCP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降水和潜热特点。GPCP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它的东南部,7月和8月雅鲁藏布河谷及其以东的横断山脉地区降水显著,平均最大雨强达7 mm/h;而TRMM测雨雷达(PR)探测结果指出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存在一降水大值区,强度近3 mm/h;GPCP给出的地表降水率较TRMM测雨雷达探测结果高出一倍以上;夏季高原西部的平均降水率小于4 mm/h(GPCP)/2 mm/h(TRMM PR)。TRMM PR探测的统计结果分析表明,高原降水云"雨顶"(Storm Top)较周边地区高出2 km^4 km,如同"塔"状分布。研究结果还指出因地表海拔高,TRMM PR的降水类型分类方法不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根据降水廓线的特征,文中定义了青藏高原三种降水类型:深厚强对流、深厚降水和浅薄对流,并通过标准化廓线方法,指出了不同类型降水廓线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周边地区降水廓线的差异。文中还给出了高原夏季总潜热分布及平均廓线,指出了高原潜热平均廓线与周边地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高原降水具有强烈的日变化,降水峰值出现在午后地方时16点左右,这些降水多以零散块状水平分布,而在垂直剖面上呈"馒头"状分布。统计结果还发现青藏高原上对流活动较周边地区活跃,高耸的对流活动所形成的"云塔"如同"天梯",使得低层大气中的高水汽含量和低臭氧含量空气向高空输送,进而造成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低层水汽大值区和臭氧低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TRMM卫星 降水结构 潜热结构
下载PDF
TRMM卫星探测青藏高原谷地的降水云结构个例分析 被引量:55
2
作者 傅云飞 李宏图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6,共9页
利用TRMM卫星测雨雷达探测反演的降水廓线、红外辐射温度、微波高频辐射亮温和闪电资料,并结合数字地形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1999年5月4日13:05(UTC,下同)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山谷及附近地区(29.49°N^30.13°N,95.08&#... 利用TRMM卫星测雨雷达探测反演的降水廓线、红外辐射温度、微波高频辐射亮温和闪电资料,并结合数字地形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1999年5月4日13:05(UTC,下同)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山谷及附近地区(29.49°N^30.13°N,95.08°E^96.89°E)的降水云结构。结果表明,该降水云团为特殊地形强迫而引起的一强对流降水;强对流降水云团水平范围约20km,它自谷地向上呈“蘑菇”状向上水平展开;最大降水率位于谷中云体下部,超过100mm.h-1;在谷地上方该强对流降水云团云体向下风方向延伸,形成下风方向大范围的弱降水。结果还表明,强对流降水云团中剧烈变化的地表降水率也反映在云团云顶红外辐射温度和云体微波辐射亮温的变化上。此外,虽然闪电附近云顶高度和云中的含冰量相差甚小,但闪电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和发出的辐射能量却十分不均。降水事件的天气背景分析表明,降水发生前13h内,高原500hPa一弱低压槽东移引起的大气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及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是此次降水事件发生的大气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TRMM卫星 降水云结构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基雨量计观测与星载测雨雷达探测降水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鹏 傅云飞 +4 位作者 冯沙 曹爱琴 杨元建 李天奕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2-835,共14页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上搭载的测雨雷达(PR)探测结果和中国40°N以南地区约430个台站雨量计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1998 2005年中国南方地区这两种降水资料气候分布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降水资料在2.5°空间水平分辨率上,所...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上搭载的测雨雷达(PR)探测结果和中国40°N以南地区约430个台站雨量计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1998 2005年中国南方地区这两种降水资料气候分布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降水资料在2.5°空间水平分辨率上,所描述的中国南方降水率气候分布在多年年平均和季平均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降水率极值和极值区范围大小等细节上两者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地面雨量计结果相对PR结果偏高,其中中国南方50%以上地区两者相差在1 mm/d以内、30%的地区两者相差在1-2 mm/d,夏季差异可超过2 mm/d。对两种降水资料差异的原因分析表明,地面雨量计空间分布密度是影响两者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当格子内雨量计超过6个时,两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7;夏季两种降水资料的相关性都比其他季节差,不论格子内的雨量计数量多与少;对流降水多发地区,两种降水资料之间的差异大于层云降水多发地。利用PR探测结果对夏季青藏高原多年月平均降水率分布及高原东、西部的降水特点的分析表明,6月高原东部出现2 mm/d左右的降水区,而在7和8月1 mm/d的降水区域基本覆盖了除高原西部以外的整个高原,其中高原中部地区出现降水率近3mm/d的大值区。月降水距平的时间演变表明,高原降水偏少月份要多于偏多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测雨卫星 测雨雷达 雨量计 降水率 青藏高原
下载PDF
GPCP与中国台站观测降水的气候特征比较 被引量:20
4
作者 许吟隆 傅云飞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74,共12页
文中利用GPCP降水资料和中国大陆740个台站雨量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1980—2000年中国大陆范围内两者的异同。平均降水率分布结果表明:在中国台站雨量计分布密集地区(100°E以东)两者的多年年平均、季平均和月平均降水率分布... 文中利用GPCP降水资料和中国大陆740个台站雨量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1980—2000年中国大陆范围内两者的异同。平均降水率分布结果表明:在中国台站雨量计分布密集地区(100°E以东)两者的多年年平均、季平均和月平均降水率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即均能表现自春季至冬季中国大陆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伸展,然后向东南后退的气候变化特点。对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西南的降水距平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表明,两者的月距平随时间变化也具有很好的相似性,相关系数均超过0.8。差异分析还表明,由于中国降水季节性变化和台站雨量计密度不均匀,造成春秋冬三季节GPCP和台站雨量计之间的差异较小,而夏季差异较大。总体上GPCP有过高估计降水率的趋势。在GPCP逐月降水资料既能很好地反映出100°E以东中国大陆降水的气候分布,又能很好地表示出上述地区降水量异常变化的基础上,我们利用GPCP降水资料对青藏高原和中国大陆西北地区西部降水分布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期青藏高原西部降水偏多,而90年代后降水量减少;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总体偏少,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P 雨量计 降水率.
下载PDF
Climatology Comparison Studies of Precipitations Between GPCP and Rain Gauges in China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吟隆 傅云飞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6年第3期322-333,共12页
The 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 (GPCP) monthly rainfall data and the rainfall records observed by 740 rain gaug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re used to analyz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recipi... The 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 (GPCP) monthly rainfall data and the rainfall records observed by 740 rain gaug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re used to analyz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recipitation in China in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980 to December 2000. Results expose significantly consistent rainfall distributions between the both data in multi-year mean, multi-year seasonal mean, and multi-year monthly mean. Departures of monthly rainfall for each dataset also show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an over 0.8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indicates small differences of both datasets during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but relative large ones in summer. Generally, the GPCP has trend of overestimating the rainfall rate. Based on above good relationship of both datasets, the GPCP data, are used to represent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Northwest China. Results indicate positive departures of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in the west part of Tibetan Plateau in the 1980s and negative departures after the 1980s. For the west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alysis illustrates precipitation decreases a little, but no clear variation tend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precipitation 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 (GPCP) rain gauges
原文传递
Mg合金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46
6
作者 曾荣昌 柯伟 +2 位作者 徐永波 韩恩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73-685,共13页
分析了当前 Mg及 Mg合金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简要介绍了 Mg合金及其合金化的特点、常见种类及其使用范围和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特征;着重阐述了 Mg合金的腐蚀问题及其防护方法;并详细介绍和讨论了Mg合金在电脑和汽车工业上... 分析了当前 Mg及 Mg合金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简要介绍了 Mg合金及其合金化的特点、常见种类及其使用范围和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特征;着重阐述了 Mg合金的腐蚀问题及其防护方法;并详细介绍和讨论了Mg合金在电脑和汽车工业上的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最后,对Mg合金研究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防护 汽车工业 镁合金 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PSCAD的光伏阵列和MPPT控制器的仿真模型 被引量:86
7
作者 宇航 +2 位作者 严干贵 李军徽 陈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1-64,共4页
基于光伏模块直流物理模型,在PSCAD仿真环境下,开发了光伏阵列仿真模型。此外,考虑到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光伏阵列的影响,开发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器仿真模型,保证光伏阵列在任何当前日照下... 基于光伏模块直流物理模型,在PSCAD仿真环境下,开发了光伏阵列仿真模型。此外,考虑到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光伏阵列的影响,开发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器仿真模型,保证光伏阵列在任何当前日照下不断获得最大功率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仿真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实际物理装置的特性与功能,可以用于光伏发电并网及储能方面的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 PSCAD仿真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有源滤波器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65
8
作者 周有庆 +2 位作者 刘宏超 胡楷 曾晓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为提高有源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流误差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给出最佳的电压矢量切换,使电流误差控制在滞环宽度以内;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消除相间影响,并且其实现简... 为提高有源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流误差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给出最佳的电压矢量切换,使电流误差控制在滞环宽度以内;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消除相间影响,并且其实现简单,无需复杂的矢量变换。在降低开关频率条件下,既有较好的电流响应速度,又能有效限制电流误差,改善电流跟踪性能。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电流跟踪 电压空间矢量 滞环电流 控制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叶水势、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被引量:73
9
作者 罗永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21,共7页
采用盆栽水分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水势、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以期揭示其对土壤水分胁迫的气孔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苜蓿叶水势、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随水分胁迫加剧... 采用盆栽水分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水势、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以期揭示其对土壤水分胁迫的气孔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苜蓿叶水势、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随水分胁迫加剧而降低,三者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特征,日平均值表现为充分供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最低叶水势随土壤水分降低而降低;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叶水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当叶水势为-4.68 MPa或Tr为3.27 g.m-2.h-1时,气孔开始关闭;在充分供水和轻度胁迫下,Tr越高,叶水势越低,且Gs随着Tr增加而增加。叶水势的变化除受土壤水分影响外,还与叶片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水分胁迫 叶水势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下载PDF
埋地管道在近中性pH和高pH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 被引量:56
10
作者 方丙炎 王俭秋 +2 位作者 韩恩厚 柯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综述了埋地管道经典型的高pH应力腐蚀开裂(高pH SCC)与近十多年来发现和研究的近中性pH应力腐蚀开裂 (近中性pH SCC)的异同,影响因素以及机理,最后展望了埋地管道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管线钢 应力腐蚀 开裂 阳极溶解 氢脆
下载PDF
近40a甘肃省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0
11
作者 罗永忠 郭小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1-229,共9页
根据甘肃省69个气象站1971—2007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全省温度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气候驱动力,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根据甘肃省69个气象站1971—2007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全省温度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气候驱动力,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温度生产潜力显著增加,降水生产潜力略有减少,平均气候生产潜力为733.86 kg.hm-.2a-1,呈逐渐减少趋势。区域差异性明显,呈东南—西北递减,陇南山区>陇东高原>陇中高原>甘南草原>河西走廊,气候生产潜力以1997年为转型年。增湿和增温均有利于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但增湿增益更为显著,另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研究区气候生产潜力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经验正交函数 时空特征 甘肃省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董国锋 +3 位作者 王小军 刘兴荣 张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1-203,共3页
从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三重目标出发,在甘肃秦王川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亏缺下(土壤含水率为60Z~65%田间持水量)苜蓿产量较充分灌溉(土壤含水率为65%~70%田间持... 从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三重目标出发,在甘肃秦王川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亏缺下(土壤含水率为60Z~65%田间持水量)苜蓿产量较充分灌溉(土壤含水率为65%~70%田间持水量)没有显著差异,而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含量与其余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值均达到了最大,分别达2.10kg/m^3和13406.7u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水分利用率 品质 苜蓿
下载PDF
水分亏缺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13
作者 张芮 李有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张掖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大田采用膜下调亏滴灌试验方法,在苗期、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分别进行不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分梯度:田间持水量的75%、60%、45%),观察分析制种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反应。结果表明,拔节-抽穗期缺水抑制叶面积的扩... 张掖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大田采用膜下调亏滴灌试验方法,在苗期、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分别进行不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分梯度:田间持水量的75%、60%、45%),观察分析制种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反应。结果表明,拔节-抽穗期缺水抑制叶面积的扩展,造成植株矮小,产量降低;抽穗-灌浆期胁迫影响制种玉米库容建立,籽粒小,千粒重低;苗期-拔节、灌浆-成熟期缺水对产量影响甚微;持续或交替水分胁迫严重抑制叶龄进程,显著降低产量。据此提出了在拔节-灌浆期充分供水,成熟期减小供水、保持适度的水分亏缺的制种玉米节水高产水分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调亏滴灌 制种玉米 产量
下载PDF
小管出流亏缺灌溉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芮 +1 位作者 李毅 杨阿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08-113,共6页
为揭示小管出流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小管出流灌溉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亏水对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外观和营养品质的影... 为揭示小管出流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小管出流灌溉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亏水对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外观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延后栽培葡萄耗水模系数占到50%以上,该阶段亏水减产幅度达32.53%;着色成熟期亏水可提高葡萄总糖含量、减小可滴定酸含量,葡萄营养品质总体最优;而果实膨大期亏水则导致葡萄果粒质量减小、酸涩度加重、花青苷含量降低。表明设施延后栽培葡萄产量与品质对各生育期亏水的敏感性不同,深入研究其规律对实现葡萄节水调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温室 果实 产量 品质 耗水规律 小管出流
下载PDF
不同微润灌溉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何玉琴 +3 位作者 张芮 张金霞 李有先 姚名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569,共4页
以膜下滴灌作对照,共设5个处理,研究了微润灌溉条件下不同埋设深度、间距和压力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润灌溉的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趋势异于膜下滴灌;玉米茎粗、株高和产量随耗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膜下滴灌(CK)的产量最高,与... 以膜下滴灌作对照,共设5个处理,研究了微润灌溉条件下不同埋设深度、间距和压力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润灌溉的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趋势异于膜下滴灌;玉米茎粗、株高和产量随耗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膜下滴灌(CK)的产量最高,与微润灌溉处理有极显著差异,分别比T1、T2、T3和T4高33.13%、34.48%、26.82%和63.94%;微润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较膜下滴灌高,各处理无极显著差异,最高的为T2处理,且与膜下滴灌有显著差异;微润灌溉有利于玉米籽粒发育,使籽粒饱满,百粒质量增加;在不同的微润灌溉处理下,微润管的埋设深度、间距和压力对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压力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最大,间距对耗水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压力 埋设深度 间距 玉米 产量 灌水量
下载PDF
青霉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孙宪昀 曲音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6-740,共5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中的一些种类不仅能分泌组成齐全、酶活较高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而且具有易培养和生长快的优势.本文就国内外对青霉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包括菌株的选育、纤维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中的一些种类不仅能分泌组成齐全、酶活较高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而且具有易培养和生长快的优势.本文就国内外对青霉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包括菌株的选育、纤维素酶系的特性与合成调控,以及基因分析与克隆.同时介绍了斜卧青霉纤维素酶系的生产与发酵工艺,以及酶解过程分析等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纤维素酶 合成调控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延后栽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芮 +6 位作者 王旺田 吴玉霞 牛黎莉 张晓霞 高阳 陈娜娜 马奇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05-113,共9页
为寻求最佳的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水分调控阈值,将延后栽培葡萄划分为萌芽、抽蔓、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设3个供水水平(即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65%-90%、55%-80%),开展了上述3种供水水平下葡萄果实生... 为寻求最佳的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水分调控阈值,将延后栽培葡萄划分为萌芽、抽蔓、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设3个供水水平(即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65%-90%、55%-80%),开展了上述3种供水水平下葡萄果实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延后栽培葡萄有2个明显的高、低峰膨大周期,第1个高峰期出现在膨大期前16 d,平均横向和纵向膨大速率分别达到0.747和0.959 mm/d;葡萄横径2次膨大高峰出现在膨大期第44-52 d,纵径比横径推迟1 w,平均膨大速率只有0.134 mm/d,比横向小0.063 mm/d。抽蔓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和开花期中度胁迫处理的膨大速率在果实膨大初期表现出了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中后期则出现了复水补偿结束后的再减小过程。萌芽期中度胁迫处理对提高葡萄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有利,其值分别达到36333、7.69、10.27 kg/m^3,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处理次之。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下,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葡萄糖、总糖等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P〈0.05)。综合考虑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果实品质等指标,最佳延后栽培葡萄水分调控处理为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即着色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90%、其余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该研究可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土壤水分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水果 生长 延后栽培葡萄 粒径膨大 产量 水分生产效率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膜上灌春小麦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丽娟 张新民 +2 位作者 王小军 单鱼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3,共5页
依据膜上灌春小麦大田试验资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处理不同土壤水分亏缺水平对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差异较大,覆膜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温度在全生育期始终较高,日最高土壤温度较露地... 依据膜上灌春小麦大田试验资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处理不同土壤水分亏缺水平对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差异较大,覆膜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温度在全生育期始终较高,日最高土壤温度较露地丰水处理高9.8℃,而覆膜丰水、轻度与中度水分亏缺处理日最高土壤温度依次较露地丰水高6.4℃、4.6℃和1.7℃;受不同因素影响,三叶期和灌浆期各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较大,日变幅分别在2.1~11.4℃和2.4~13.5℃之间;在不同土层中,各处理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大致沿深度递减,0cm土壤温度日变幅最大,为34.6~40.9℃,25cm处土壤温度日变幅最小,为3.0~3.5℃,0~5cm处除覆膜轻度和中度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处理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将对膜上灌春小麦土壤温度调控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下载PDF
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合法性问题 被引量:25
19
作者 余敏友 孙立文 +1 位作者 李伯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9-147,共19页
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国际法律秩序的前途与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命运。通过对美国武力反恐政策与实践在国际法学界引发的争议、国际法上自卫权规则和安理会授权武力强制措施的适用性、国际恐怖主义泛滥对自卫权理论... 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国际法律秩序的前途与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命运。通过对美国武力反恐政策与实践在国际法学界引发的争议、国际法上自卫权规则和安理会授权武力强制措施的适用性、国际恐怖主义泛滥对自卫权理论和规则的发展方向的影响 ,以及联合国在武力反恐中的作用等问题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现有国际法理论和规则并不完全支持武力反恐 ,但是完全排除受害国使用武力反恐既不合理也不可行。为了既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又不滥用武力 ,现行国际法和联合国体制都需要改革 ,以建立一个由和平措施和武力措施共同构成的反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恐怖主义 合法性 国际法律秩序 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 武力反恐政策 国际法 自卫权 联合国宪章
原文传递
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0
20
作者 韩建勤 李继东 +4 位作者 罗萍 王习韫 张斌 马丽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707-3708,共2页
目的对比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到该院就诊的7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患者为氯沙坦组,另外35例患者缬沙坦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的血尿酸和血压... 目的对比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到该院就诊的7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患者为氯沙坦组,另外35例患者缬沙坦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的血尿酸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氯沙坦组平均血尿酸(489.6±52.35)μmol/L,平均血压(105.2±6.8)mm Hg;治疗前缬沙坦组平均血尿酸为(496.1±53.78)μmol/L,平均血压为(107.1±3.6)mm H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沙坦组平均血压(95.63±8.2)mm Hg;治疗后缬沙坦组平均血压为(96.53±8.9)mm Hg;治疗后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沙坦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291.3±19.9)μmol/L,缬沙坦组血平均尿酸水平(466.7±48.8)μmol/L,氯沙坦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低血尿酸水平作用优于缬沙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缬沙坦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