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瘦煤Na_(2)CO_(3)溶液催化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翠兰 金永传 +3 位作者 赵泽 赵歌 梁杰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6,共8页
为探索贫瘦煤地下催化气化的可行性,以质量分数为8%的Na_(2)CO_(3)溶液为催化剂,制备尺寸为1 cm正方体的陕西王村斜井煤矿贫瘦煤进行催化热解实验,并与原煤热解特性进行对比,对气体产物进行测试以及对失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 为探索贫瘦煤地下催化气化的可行性,以质量分数为8%的Na_(2)CO_(3)溶液为催化剂,制备尺寸为1 cm正方体的陕西王村斜井煤矿贫瘦煤进行催化热解实验,并与原煤热解特性进行对比,对气体产物进行测试以及对失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煤热解过程中,当热解温度较高时,煤样在CO2气氛下的最终热解失重率要比在N2气氛下的最终热解失重率提高3%(质量分数,下同)~5%;与原煤热解相比,负载催化剂后的煤样进行热解时,负载不同质量的催化剂,最终失重率可增加1%~5%,反应活化能降低22%~76%,且随着负载催化剂添加量的增加热解反应的最终失重率也增加;产生的气体组分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明显的增加,且氢气产生的温度也有所延后;质量分数为8%的Na_(2)CO_(3)催化剂对煤样的热解反应有较为明显的催化效果,且催化效果随着负载催化剂质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瘦煤 热解 催化 失重率 活化能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污染物富集和迁移规律——以王村矿煤矿为例
2
作者 王皓正 梁杰 +3 位作者 陈世琳 赵泽 赵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0-248,共9页
为了解煤炭地下气过程中污染物的富集和迁移规律,作为评估地下气化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依据之一,对王村煤矿贫瘦煤地下气化进行了模型试验,搭建了气化模型试验台,模拟实际地下气化过程。对于污染物析出规律的研究,利用重铬酸盐法... 为了解煤炭地下气过程中污染物的富集和迁移规律,作为评估地下气化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依据之一,对王村煤矿贫瘦煤地下气化进行了模型试验,搭建了气化模型试验台,模拟实际地下气化过程。对于污染物析出规律的研究,利用重铬酸盐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氧气浓度下COD、氨氮、挥发酚的浓度,结果表明,当氧气体积分数大于60%时,污染物析出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在80%富氧浓度时,气化区特征污染物挥发酚质量浓度为105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2.09×10^(3)mg/L、COD质量浓度为1.11×10^(4)mg/L;对于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研究,首先利用RTR-1000高温高压综合岩石测试系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水在底板岩层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常温状态下水在底板岩层渗透系数为4.4169×10^(-8)cm/s,100℃条件下渗透系数为5.0238×10^(-7)cm/s;常温至500℃条件下气体在底板岩层渗透系数在1.373×10^(-9)~1.059×10^(-8)cm/s。之后将之前得到的实验数据及地质、煤质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和参数,利用Visual Modflow 4.1对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模拟计算年限为50 a,结果表明污染物迁移主要发生在气化结束10 a内,污染物迁移最大面积为3515.73 m^(2),水平面横向最大迁移距离为10.3 m,纵向扩散距离为5.4 m,垂直方向上污染物向底板的最大渗透深度为1.3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煤炭利用 污染物富集和迁移 渗透系数 扩散距离
下载PDF
草甘膦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杰 +4 位作者 习本军 彭春雪 刘渊 王晨晔 王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3-1244,共12页
草甘膦[N-(磷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除草活性高的有机磷农药,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液成分复杂,有机物和盐含量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度大。本文综述了2000年至今焚烧、高级氧化、吸附、化学沉淀和膜分离技术等国内外处理草甘膦废液... 草甘膦[N-(磷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除草活性高的有机磷农药,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液成分复杂,有机物和盐含量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度大。本文综述了2000年至今焚烧、高级氧化、吸附、化学沉淀和膜分离技术等国内外处理草甘膦废液主要工艺的原理、性能和优缺点。焚烧、高级氧化技术及生化法处理草甘膦废水的选择性较低,不利于草甘膦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吸附法普遍存在吸附剂吸附容量小的问题,开发吸附量大、成本低廉且易循环利用的吸附剂是草甘膦废液处理工业应用的发展方向。化学沉淀法在高盐、高总磷和高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废水环境中分离性能优异,但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污泥,需进行二次处理。采用膜组合方法对废液进行除杂浓缩,可有效回收有价产品,截留有害物质,但因废水成分复杂,单独使用膜技术处理草甘膦废水不能完全达到处理指标。液膜、聚合物包容膜等新型膜技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在草甘膦等农药行业中高盐有机废水的绿色经济处理和有价物高值回收利用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废液 焚烧 高级氧化 吸附 化学沉淀 膜分离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