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多次法临床疗效的初步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华春清 李海如 +1 位作者 胥亚兰 陈燕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495-497,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与多次法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前牙及前磨牙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和充填后1周内的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根管治疗术后... 目的比较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与多次法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前牙及前磨牙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和充填后1周内的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根管治疗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一次组为28%,两次组为34%(P>0.05);术后1年一次组治愈率为93.1%,两次组为94.5%(P>0.05)。结论一次法治疗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与多次法近期临床疗效相同,而且疗程短、经济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一次法 术后疼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胥亚兰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7期658-65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疼痛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治疗
下载PDF
38颗全脱位上颌恒前牙再植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华春清 李海如 胥亚兰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研究38颗全脱位上颌恒前牙再植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外伤性全脱位前牙再植术预后的因素。方法33例38颗外伤全脱位上颌恒前牙,清洗后原位再植,复位固定,术后1、3、6、12、24个月定期随访观察,必要时辅以根管治疗等措施。结果38颗全脱... 目的研究38颗全脱位上颌恒前牙再植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外伤性全脱位前牙再植术预后的因素。方法33例38颗外伤全脱位上颌恒前牙,清洗后原位再植,复位固定,术后1、3、6、12、24个月定期随访观察,必要时辅以根管治疗等措施。结果38颗全脱位牙再植成功31颗,失败5颗,失访2例,保存率86.11%。结论牙再植的短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对外伤性全脱位恒前牙再植,应尽量缩短伤后就诊时间、保存于生物相容性介质中;同时必须加强牙再植相关知识的宣教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再植 全脱位恒前牙
下载PDF
双洞形离体双尖牙的抗折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亚明 佘斌 +3 位作者 李海如 葛建华 胥亚兰 金爱萍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10期459-460,共2页
目的研究双洞形离体双尖牙的抗折裂性能。方法120颗完整的离体双尖牙,随机分成A、B、C、D共4组。A组为对照组,不制备洞形;B组制备耠面洞;C组制备邻颊(舌)面洞加耠面洞(以下简称双洞形);D组制备邻耠洞;B、C、D组模拟根管治疗... 目的研究双洞形离体双尖牙的抗折裂性能。方法120颗完整的离体双尖牙,随机分成A、B、C、D共4组。A组为对照组,不制备洞形;B组制备耠面洞;C组制备邻颊(舌)面洞加耠面洞(以下简称双洞形);D组制备邻耠洞;B、C、D组模拟根管治疗后行银汞充填,用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离体牙实验模型进行抗折裂负荷测试,绘制各组牙折裂过程的压力变形曲线,分析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C组的抗折裂性能高于D组,D组牙齿开裂后立即破碎,而C组牙齿在开裂后并不立即破碎,仍然具有承压能力,一般要2—3次开裂后才完全破碎;B组牙齿开裂后也立即破碎,但抗折裂性能略高于C组;A组的抗折裂性能明显大于B、C、D组。结论制备双洞形的离体双尖牙抗折裂性能优于制备邻耠洞的离体双尖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洞制备 抗折裂性能 压力变形曲线
下载PDF
离体前磨牙邻面颈部龋一种新洞型抗折裂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亚明 佘斌 +3 位作者 胥亚兰 李海如 葛建华 金爱萍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对邻面颈部龋一种新洞型及传统洞型进行抗折裂负荷测试,并对新洞型与传统洞型的抗折裂性能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颗完整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B组制备成牙合面洞,C组制备成邻颊(舌)面洞+牙合面洞(即新洞... 目的对邻面颈部龋一种新洞型及传统洞型进行抗折裂负荷测试,并对新洞型与传统洞型的抗折裂性能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颗完整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B组制备成牙合面洞,C组制备成邻颊(舌)面洞+牙合面洞(即新洞型,简称“双洞型”),D组制备成邻牙合面洞,模拟根管治疗后行银汞充填,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测试机对离体牙进行抗折裂负荷测试,测试各组实验牙折裂时的压力强度值。结果牙体折裂时的压力强度均值分别是:A组4 523.17 N,B组2 357.41 N,C组2 343.25 N,D组1 784.22 N。经统计学分析:C组抗折力明显高于D组,C组与B组抗折力接近,B、C、D抗折力明显低于A组。结论新设计的“双洞型”抗折力优于传统的邻牙合面洞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磨牙 双洞型 邻[牙合]面洞 邻面颈部龋 抗折裂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海如 郑健 +2 位作者 陈亚明 唐桂红 胥亚兰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272-273,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68例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RL水平的改变。结果 26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血清PRL水平升高(P<0.01);30例术后血清PRL值>17.1μg/L... 目的 研究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68例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RL水平的改变。结果 26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血清PRL水平升高(P<0.01);30例术后血清PRL值>17.1μg/L的患者中有28例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P<0.01)。结论 血清PRL升高提示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血清 患者 PRL 催乳素 预后 升高 影响 变化 水平
下载PDF
舌癌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健 李海如 +5 位作者 唐晓梅 陈亚明 华春清 武建霞 胥亚兰 吴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在舌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IA法检测33例舌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RL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PRL水平升高(>17.1μg/L)12例,其中10例术后复发或转移;术后14例升高,其中13例复发... 目的探讨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在舌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IA法检测33例舌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RL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PRL水平升高(>17.1μg/L)12例,其中10例术后复发或转移;术后14例升高,其中13例复发或转移。结论血清PRL水平升高在舌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连续监测血清PRL水平可早期发现舌癌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催乳素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健 李海如 +2 位作者 陈亚明 唐桂红 胥亚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78-80,共3页
研究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催乳素 (PRL)水平的变化。采用RIA检测了 79名健康者和 6 8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PRL水平。结果表明有 38.2 % (2 6 /6 8)的患者血清PRL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男女患者、各病变部位血清PRL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 ... 研究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催乳素 (PRL)水平的变化。采用RIA检测了 79名健康者和 6 8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PRL水平。结果表明有 38.2 % (2 6 /6 8)的患者血清PRL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男女患者、各病变部位血清PRL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有部分口腔鳞癌患者存在高PRL血症且可能成为口腔鳞癌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催乳素 性别 病变部位
下载PDF
双洞型根管治疗磨牙邻面颈部龋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亚明 陈立梅 +3 位作者 李海如 葛建华 胥亚兰 金爱萍 《交通医学》 2007年第4期464-465,共2页
目的:对邻面颈部龋两种不同洞型制备后根管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152例患者,160颗患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制备成邻颊(舌)面洞+面洞(双洞型);B组制备成邻面洞,根管治疗后行银汞充填。结果:A组与B组在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目的:对邻面颈部龋两种不同洞型制备后根管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152例患者,160颗患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制备成邻颊(舌)面洞+面洞(双洞型);B组制备成邻面洞,根管治疗后行银汞充填。结果:A组与B组在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功率较高。A、B组在根管治疗失败病例中失败类型有差异,B组牙折裂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新设计的"双洞型"在邻面颈部龋的根管治疗中,由于抗折裂性能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颊(舌)面洞+[牙合]面洞 双洞型 邻[牙合]面洞 邻面颈部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