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568
1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中国是一个人均生态财富较低的国家,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挑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本篇论文对绿色发展的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以及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性分析。从功能界定上讲,绿色发展观是第二代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均生态财富较低的国家,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挑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本篇论文对绿色发展的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以及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性分析。从功能界定上讲,绿色发展观是第二代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在机制分析中,论文构建了绿色发展的"三圈模型",分析了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共生性和交互机制。其中,绿色福利是绿色发展的目标,绿色财富是绿色福利和绿色增长的基础,绿色增长是绿色财富累计和绿色福利增进的手段。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绿色增长有赖于有效的绿色增长管理。在发展战略上,论文探讨了绿色发展能力(包括识别能力、投入能力和评估能力)和绿色发展战略(包括绿色规划、绿色金融和绿色财政)。绿色规划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战略引导,引导各级地方政府放弃GDP本位主义,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地方发展规划的实践中。在政策工具上,充分运用绿色金融和绿色财政政策,引导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对中国发展而言,绿色发展战略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战略,而是一个必须要遵循的发展战略,是全面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等五大建设的抓手。最后,论文给出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绿色发展规划、强化绿色投入以及突出绿色政绩考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增长 绿色财富 绿色福利
下载PDF
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 被引量:528
2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5,共12页
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投资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溢出效应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在许多文献中得以验证,而国内有关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和溢出效应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收集中国各省份1988—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验... 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投资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溢出效应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在许多文献中得以验证,而国内有关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和溢出效应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收集中国各省份1988—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三大网络性基础设施(即交通、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能源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主要是由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低所决定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将会继续加速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从而形成未来我国持续、稳定高增长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外部性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479
3
作者 胡鞍钢 马伟 鄢一龙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亚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环中亚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亚欧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拓展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征表现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系列转型:从消极性... 中亚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环中亚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亚欧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拓展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征表现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系列转型:从消极性战略防御到主动性战略进取;从单一性边疆安全到多维度全面合作;从内政外交相分离到内政外交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当代经贸合作升级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性质上,它是集政治经济、内政外交与时空跨越为一体的历史超越版;在内容上,它是集向西开放与西部开发为一体的政策综合版;在形成上,它是历经几代领导集体谋划国家安全战略和经济战略的当代升级版。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打造陆上战略大通道,全力升级中国西进战略,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规划:在战略框架上,要以"上合"为主、多机制并进;在战略步骤上,要先易后难、稳扎稳打;在战略内容上,以经贸为主、多维度推进。通过安全稳定、经贸发展、公共外交等领域的大力合作,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与民心相通的区域大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 向西开放 中亚经济带 环中亚经济带 亚欧经济带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450
4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82,共11页
利用2008年中国交通部省际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普查数据,本文在引力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以此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2008年中国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处于6—21之间,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之间... 利用2008年中国交通部省际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普查数据,本文在引力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以此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2008年中国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处于6—21之间,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比较接近;(2)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的区域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则边界效应越低,说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中国区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促进了省际之间的贸易增加。所有这些均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一体化 引力模型 边界效应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 被引量:348
5
作者 郑京海 胡鞍钢 《经济学(季刊)》 2005年第2期263-296,共34页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正在背离比较优势的原则?今后中国是否要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组成部分的测算。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性质和近几年来的...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正在背离比较优势的原则?今后中国是否要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组成部分的测算。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性质和近几年来的变化趋势,以便为相关政策讨论提供一些实证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1978-1995年期间经历了一个TFP高增长期(为4.6%);而在1996-2001年期间出现低增长期(为0.6%),其变化的具体特征为:技术进步速度减慢、技术效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P 中国经济 技术效率 生产率增长 中国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模式 步速 相关政策 转变
原文传递
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 被引量:293
6
作者 胡鞍钢 李春波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0-81,共12页
本文提出了知识贫困的概念 ,并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论述知识贫困、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的定义、度量和相互关系。文章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知识贫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仍有大量的人口处于知识贫困状态 ,而且知识贫困存在严... 本文提出了知识贫困的概念 ,并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论述知识贫困、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的定义、度量和相互关系。文章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知识贫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仍有大量的人口处于知识贫困状态 ,而且知识贫困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在新世纪 ,知识贫困将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知识资源是贫困地区最稀缺的资源 ,也是其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贫困问题 知识贫困 知识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 被引量:261
7
作者 周立 胡鞍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74,共15页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978— 1999年金融资产相关比率 (FIR)及其他指标的计算 ,文章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特征。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中国金融业一直代行着财政功能 ,并在 90年代中期超过了财政的平衡作用 ,中央财政能力的下...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978— 1999年金融资产相关比率 (FIR)及其他指标的计算 ,文章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特征。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中国金融业一直代行着财政功能 ,并在 90年代中期超过了财政的平衡作用 ,中央财政能力的下降是以中央金融控制能力的上升为前提的 ,中国牺牲了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保证了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行。只有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 ,改善政府治理结构 ,将政府在财政能力上的缺位变为到位 ,在金融发展上的越位变为归位 ,才能真正启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发展 地区差距 市场开放 政府治理 金融改革
原文传递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 被引量:243
8
作者 胡鞍钢 杨韵新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8,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 就业模式 非正轨就业 就业结构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 被引量:237
9
作者 王绍光 胡鞍钢 丁元竹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3期26-33,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社会形势 问题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 被引量:304
10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3,共10页
本文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还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一个巴罗类型的增长模型以及对该模型进行分解,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 本文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还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一个巴罗类型的增长模型以及对该模型进行分解,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向中东部地区趋同,其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原文传递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被引量:288
11
作者 胡鞍钢 郑京海 +2 位作者 高宇宁 张宁 许海萍 《经济学(季刊)》 2008年第2期933-960,共28页
近年来,一些生产率模型已经开始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中国省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方向性距离函数为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省级生产率绩效度量中的“技术效率”指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名。我们的研究经验... 近年来,一些生产率模型已经开始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中国省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方向性距离函数为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省级生产率绩效度量中的“技术效率”指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名。我们的研究经验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模型,既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又继承了传统生产率分析技术的系统性和结构性框架,相对于目前流行的直观的绿色GDP推算方法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被引量:281
12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48,共15页
进入 90年代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与此同时出现了全球新的贫富差距 ,即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国际互联网普及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知... 进入 90年代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与此同时出现了全球新的贫富差距 ,即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国际互联网普及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知识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以及通讯技术引进水平是影响一国国际互联网普及水平的重要因素。面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新的国家治理 ,从而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速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转型 ,不断缩小与“信息富国”的信息差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差距 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 经济全球化 世界 贫富差距
原文传递
中间品进口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中国证据的研究 被引量:278
13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75,共24页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质量提高的贡献高达55%,其在中间品进口促进行业出口质量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产品质量 制度环境 资源再配置
原文传递
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12
14
作者 胡鞍钢 吴群刚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1,共13页
农业企业化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讲 ,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 农业企业化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讲 ,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要依赖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制度的兼容程度 ,以此判断是否能促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农业企业化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制度变迁。在这一过程中 ,土地要素流转问题、企业资金问题、企业家来源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央及地方政府应以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其基本出发点 ,引导农民实行经营规模的转变 ,积极、稳妥地启动和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现代化 农业企业化 农村改革 政策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 被引量:271
15
作者 刘生龙 王亚华 胡鞍钢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4-105,共12页
本文应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估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通过建立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的计量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 本文应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估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通过建立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的计量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发而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建议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在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当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政策法规人文等软环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增长 区域收敛 差分内差分
原文传递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255
16
作者 胡鞍钢 方旭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共7页
人人参与,人人健身,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健身对富民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发展指标进展良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实施成效明显。"十三五"规划全民健... 人人参与,人人健身,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健身对富民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发展指标进展良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实施成效明显。"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的基本思路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为203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身体素质和健康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 体育改革 体育消费
下载PDF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被引量:195
17
作者 过勇 胡鞍钢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9,共9页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 ,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 ;并对行政垄断 ,主要是行...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 ,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 ;并对行政垄断 ,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最后 ,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 ,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租经济学 中国 行政垄断 腐败机理 市场经济 经济转型 经济损失规模 租金耗散 法定垄断
下载PDF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 被引量:175
18
作者 胡鞍钢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54,共19页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胡鞍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既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如果说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的话,那么如何解决占总人口12以上的劳动人口就业问题...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胡鞍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既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如果说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的话,那么如何解决占总人口12以上的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号任务。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增长率 就业政策 中国 劳动力
原文传递
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 被引量:225
19
作者 胡鞍钢 联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12,110,共12页
民族问题始终是事关国家统一、人民团结、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顺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潮流,善于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吸取其失败教训,与时俱进地推动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民族问题始终是事关国家统一、人民团结、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顺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潮流,善于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吸取其失败教训,与时俱进地推动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促进国内各民族交融一体,不断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切实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促进中华民族繁荣一体发展,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大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问题 民族交融一体 实现路径 长治久安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185
20
作者 卢中原 胡鞍钢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49-55,共7页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轨的进展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成功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可供利用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变量对经济发展的成功可能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轨的进展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成功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可供利用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变量对经济发展的成功可能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的指标,运用统计检验和计算机仿真模型,来分析市场化改革对物价上涨、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以及市场化改革同经济稳定发展存在什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 改革 中国 经济运行 价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