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批1型单纯疱疹病毒溶瘤活性测定国家候选标准品的研制
1
作者 秦玺 胡金 +7 位作者 李永红 史新昌 丁有学 毕华 韩春梅 郑红梅 饶春明 梁成罡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3-670,共8页
目的:研制首批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溶瘤活性测定国家标准品。方法:按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相关要求,分别进行HSV-1溶瘤活性测定液体标准品和冻干标准品的制备和质量检测,并使用热加速试验进行... 目的:研制首批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溶瘤活性测定国家标准品。方法:按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相关要求,分别进行HSV-1溶瘤活性测定液体标准品和冻干标准品的制备和质量检测,并使用热加速试验进行稳定性考察,以U-2 OS细胞/CCK-8法分别在3家实验室对标准品的溶瘤活性进行协作标定。对比研究液体标准品和冻干标准品,选择其中更为适用的1种作为国家标准品。结果:制备的2种HSV-1溶瘤活性测定标准品的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其中冻干标准品水分含量为1.09%,分装精度为0.15%。稳定性试验结果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初步预测液体标准品溶瘤活性在-70℃下降低10%需7.7年;冻干标准品溶瘤活性在-70℃下降低10%需6.1×10^(5)年,其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3个实验室协作标定进行了共21次测定,液体标准品的溶瘤活性值几何均数为7.08×10^(4)U·mL^(-1),冻干标准品的溶瘤活性值几何均数为1.82×10^(4)U·支^(-1)。HSV-1标准品原液在冻干后溶瘤活性由7.08×10^(4)U·mL^(-1)下降至3.03×10^(4)U·mL^(-1),但因其溶瘤活性在预稀释100倍后仍然出现良好的S型量效关系曲线,并不影响它作为标准品使用的要求。将液体标准品作为样品,用冻干标准品作为标准品进行校准后,3家实验室结果的几何变异系数(GCV)由64.4%下降到29.2%,实验的精密度得到较大提高。结论:该批HSV-1溶瘤活性测定冻干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与液体标准品相比更适合作为国家标准品使用,其溶瘤活性赋值为1.82×10^(4)U·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U-2 OS细胞/CCK-8法 溶瘤活性 标准品 冻干 稳定性
原文传递
U-2 OS细胞/CCK-8法测定1型单纯疱疹病毒溶瘤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胡金 李永红 +4 位作者 史新昌 李响 于雷 郑红梅 饶春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建立U-2 OS细胞/CCK-8比色法,用于测定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溶瘤活性。方法:选择3株对HSV-1敏感的的细胞株,在细胞培养板上以梯度浓度的HSV-1感染一定时间后,加入CCK-8进行显色,用酶标仪检测后采用... 目的:建立U-2 OS细胞/CCK-8比色法,用于测定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溶瘤活性。方法:选择3株对HSV-1敏感的的细胞株,在细胞培养板上以梯度浓度的HSV-1感染一定时间后,加入CCK-8进行显色,用酶标仪检测后采用四参数曲线法进行量效关系拟合。在选择出量效关系最好的细胞株基础上,对方法的各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活性测定标准品对结果进行校正分析。对建立的方法初步验证准确性和精密度,并用上述方法对3批样品的溶瘤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优化后的实验采用U-2 OS细胞株,1∶4的样品系列稀释比例,5×10^4 PFU·mL^-1的样品系列稀释初始浓度,每孔2.5×10^4个细胞的铺板数量,72 h感染时间和4 h CCK-8试剂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样品测定,得到的四参数方程拟合的量效关系曲线R^2大于0.99,信噪比较高,初步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收率为113.4%,日间精密度分析的几何变异系数(GCV)为21.8%。3批测试样品的溶瘤活性分别为3.52×10^3、3.93×10^4和1.61×10^5 U·mL^-1。结论:建立的U-2 OS细胞/CCK-8法可用于以HSV-1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溶瘤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溶瘤活性 标准品校正 量效关系拟合 四参数曲线法 U-2 OS细胞 CCK-8显色法
原文传递
应用CE-LIF方法分析重组人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DNA限制酶酶切片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响 胡金 +4 位作者 李永红 任挺钧 陈泓序 周勇 饶春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方法,对重组人1型单纯疱疹病毒(rHSV-1)的DNA限制性酶切片段进行分析。方法:以rHSV-1为研究对象,用核酸提取仪提取其DNA,以DNA限制性内切酶NdeⅠ酶切,以SYBR^TM Gold nucleic acid作为荧...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方法,对重组人1型单纯疱疹病毒(rHSV-1)的DNA限制性酶切片段进行分析。方法:以rHSV-1为研究对象,用核酸提取仪提取其DNA,以DNA限制性内切酶NdeⅠ酶切,以SYBR^TM Gold nucleic acid作为荧光标记物,利用CE-LIF实现分离检测,通过DNA ladder计算片段大小。CE-LIF条件:采用涂层毛细管(有效长度30 cm,总长度40 cm,内径100μm),3.45 kPa压力进样3 s;毛细管分离温度设为25℃,毛细管分离电压为-7 kV,分离时间40 min;LIF检测器的激发波长及发射波长分别为488 nm和520 nm。结果:新建方法可以对8个目标酶切片段分离检测,各片段峰迁移时间的RSD(n=6)均小于0.35%,片段峰1~7校正峰面积百分比的RSD(n=6)均小于5.6%,方法精密度良好。通过DNA ladder回归方程,对DNA酶切产物进行片段大小的计算,各片段大小计算结果RSD(n=6)均小于5.8%,且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得结果相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HSV-1的DNA限制酶酶切片段CELIF分析法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试剂消耗及环境污染小,适用于rHSV-1的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1型单纯疱疹病毒 DNA限制酶酶切 荧光标记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毛细管电泳
原文传递
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基因组滴度测定方法的改进和初步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红梅 李永红 +3 位作者 胡金 史新昌 于雷 饶春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对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rAAV-9)基因组滴度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和初步验证,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方法:通过比较SDS和EDTA及不同浓度SDS的裂解效果,对病毒裂解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质粒和病毒分别做对照品时的测定结果,选择合适的对照... 目的:对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rAAV-9)基因组滴度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和初步验证,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方法:通过比较SDS和EDTA及不同浓度SDS的裂解效果,对病毒裂解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质粒和病毒分别做对照品时的测定结果,选择合适的对照品;通过比较平行线法和传统单点法的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结果:SDS裂解效果显著高于EDTA,终浓度为0.1%的SDS裂解效果最佳;以病毒为对照品,采用平行线法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变异度最小(RSD为13.7%),优于质粒做对照品的检测结果(RSD为35.9%)及单点法的分析结果(RSD为23.1%)。结论:本方法优于传统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组滴度测定方法,可应用于以rAAV-9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 基因治疗载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基因组滴度 平行线法 同质对照品 精密度
原文传递
基因治疗产品中病毒颗粒的微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雷 裴德宁 +3 位作者 王光裕 胡金 李永红 饶春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研究基因治疗产品中病毒颗粒的微粒特性及粒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法、微流数字成像法、光阻法及目测法对腺病毒(adenovirus,AdV)、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 目的:研究基因治疗产品中病毒颗粒的微粒特性及粒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法、微流数字成像法、光阻法及目测法对腺病毒(adenovirus,AdV)、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基因治疗产品中病毒颗粒的微粒特性、粒径分布及制剂外观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dV、AAV、HSV均存在不完整颗粒(空心病毒颗粒、衣壳碎片),HSV病毒存在包膜脱落或融合的情况;动态光散射法结果显示AdV对温度敏感,易形成聚集体,AAV的粒径分布不均一,变异度大,HSV实测粒径偏大且分布不均一;微流数字成像法、光阻法及目测法结果提示样品中存在的50μm以上的微粒,与典型的蛋白聚集体形态相似,且50μm以上的颗粒数与液体的浊度呈正相关,100μm以上颗粒与絮状沉淀物相关。结论:不同病毒的微粒特性也不相同,微粒分布情况及动态变化过程与聚集体的形成有关,可采用多种方法优势互补,对微粒进行全范围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产品 病毒颗粒 微粒特性 聚集体 不溶性微粒 可见异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