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6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戏曲的科学发声与润腔艺术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5,共8页
本文着重强调戏曲发声必须尊重科学 ,具体分析了科学发声的要领 。
关键词
戏曲演唱
科学发声
中西发声法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戏曲剧本创作技巧要素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3,共4页
戏曲剧本是舞台二度创作的基础,剧本要成为"场上之作",必须遵守戏曲剧本 创作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剧诗
布局
冲突
性格
节奏
精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舞台调度的意象世界
被引量:
5
3
作者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3,共5页
舞台调度是“戏剧行动”的具体手段 ,是“点”与“线”的结合。本文对舞台调度的定义、重要性、意象化特点、戏剧功能、图案美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式等以及舞台调度与剧本、景物布局 ,唱腔音乐之间的关系都有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戏曲
舞台调度
意象化
定义
戏剧功能
基本程式
景物布局
唱腔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程砚秋声腔和念白的艺术美
被引量:
2
4
作者
胡
芝
风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程砚秋
京剧
表演艺术家
声腔
念白
艺术美
音色美
旋律美
节奏美
音韵美
原文传递
张派声腔艺术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
5
5
作者
胡
芝
风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共3页
关键词
张君秋
京剧
张派声腔艺术
美学特征
唱腔
旋律
润腔艺术
意境
原文传递
戏曲现代戏形象创作的美学规律
被引量:
3
6
作者
胡
芝
风
《戏曲研究》
2003年第3期28-43,共16页
'现代戏'是泛指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以来的历史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也就是不穿古装、清装的戏曲。它面向当代观众塑造现代人物形象,反映现代生活,以吸引今天的中、青年为自己的目的,是时代审美赋于戏曲艺术的任务,也是戏曲本...
'现代戏'是泛指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以来的历史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也就是不穿古装、清装的戏曲。它面向当代观众塑造现代人物形象,反映现代生活,以吸引今天的中、青年为自己的目的,是时代审美赋于戏曲艺术的任务,也是戏曲本身发展的需要,关系到当今戏曲艺术的生存、发展、繁荣。有记载说,戏曲最早的现代戏是十九世纪初的《烟鬼叹》。之后,到二十世纪最早排的现代戏是《新茶花》(杨韵谱改编)。当时有的剧种称为时装戏、西装旗袍装戏等。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历经一个世纪,在艰难地探索现代戏创作中,各剧种发挥自己的特点,寻找自己的路子,不乏有影响的作品。比如五、六十年代以来,沪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杨韵谱
美学规律
人物形象
清装
辛亥革命前后
新茶花
徐九经
药王庙传奇
烟鬼叹
原文传递
戏曲舞台的基本美学精神
被引量:
1
7
作者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4-30,共7页
戏曲以其多元化的艺术结构决定了它兼容性的美学特点。其基本的美学精神在于一、“观物取象”的美学观照。二、“摹情”、“写意”的艺术观;三、“传神”的审美追求;四、“意象”的形象思维;五、“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六、“诗意...
戏曲以其多元化的艺术结构决定了它兼容性的美学特点。其基本的美学精神在于一、“观物取象”的美学观照。二、“摹情”、“写意”的艺术观;三、“传神”的审美追求;四、“意象”的形象思维;五、“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六、“诗意”的艺术核心;七、形式美之“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美学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2
8
作者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共5页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胡芝风中国戏曲艺术是一门集文学、歌、舞、雕塑、杂技、美术等艺术因素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戏剧艺术。戏曲的歌舞结合,其源流可追溯到一千余年前的唐代,当时就已有像《踏摇娘》这种最初的载歌载舞表演...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胡芝风中国戏曲艺术是一门集文学、歌、舞、雕塑、杂技、美术等艺术因素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戏剧艺术。戏曲的歌舞结合,其源流可追溯到一千余年前的唐代,当时就已有像《踏摇娘》这种最初的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经南戏、杂剧、传奇、地方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表演体系
戏曲表演
戏曲演员
时空处理
观众
布氏体
中国古典美学
戏剧观
“第四堵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美学精神的新载体——探索戏曲与银屏的契合点
被引量:
2
9
作者
胡
芝
风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97-305,共9页
"戏曲影视片",顾名思义,就是把戏曲表演艺术拍摄成银屏艺术。戏曲表演艺术首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是20世纪初,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的《定军山》,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之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等的代表作及各剧种优...
"戏曲影视片",顾名思义,就是把戏曲表演艺术拍摄成银屏艺术。戏曲表演艺术首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是20世纪初,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的《定军山》,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之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等的代表作及各剧种优秀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作,也相继拍成电影。20世纪70年代前后,一批京剧"样板戏"被搬上银幕。自80年代前后,电视在我国逐渐普及,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娱乐生活对电视产生极大的依赖。电视对于戏曲舞台来说,形成了巨大挑战。戏曲在剧场上座率的低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
《定军山》
李慧娘
京剧大师
周信芳
谭鑫培
舞蹈身段
红梅阁
刘琼
苏三起解
原文传递
戏曲音乐创作思考
被引量:
3
10
作者
胡
芝
风
《当代戏剧》
2006年第2期8-11,共4页
关键词
戏曲音乐创作
戏曲舞台艺术
戏曲表演
组成部分
二度创作
艺术因素
舞台语言
舞台气氛
剧本结构
文学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艺术的美学精神
被引量:
3
11
作者
胡
芝
风
《福建艺术》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戏曲”的概念是个大范畴:从古以来的宋杂剧、金院本、北杂剧、南戏、昆曲、弋阳腔、梆子、皮黄、京剧、各剧种民间小戏等,都属于“戏曲”。从秦汉起,各种技艺就有在同一集市表演的传统,称之为“百戏集演”。因此具备了各门艺术有...
“戏曲”的概念是个大范畴:从古以来的宋杂剧、金院本、北杂剧、南戏、昆曲、弋阳腔、梆子、皮黄、京剧、各剧种民间小戏等,都属于“戏曲”。从秦汉起,各种技艺就有在同一集市表演的传统,称之为“百戏集演”。因此具备了各门艺术有相互交融的条件。历代艺人经过长时期的交融,到了宋、元,逐渐形成戏曲综合艺术特征,其综合了文学、歌唱、音乐、舞蹈、雕塑、杂技、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美学精神
艺术特征
宋杂剧
北杂剧
弋阳腔
昆曲
梆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革命三议
被引量:
1
12
作者
胡
芝
风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7,共2页
一、尚时代古今中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一个继承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如果只讲继承,只讲传统,老的东西不能改,不能动,那么不论这种艺术形式多么悠久、多么完美,也只会逐渐消亡。因为人们的审美倾向,是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具体表现,它渗...
一、尚时代古今中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一个继承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如果只讲继承,只讲传统,老的东西不能改,不能动,那么不论这种艺术形式多么悠久、多么完美,也只会逐渐消亡。因为人们的审美倾向,是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具体表现,它渗透在人们的审美感受之中,包括审美趣味、风尚等。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感情,那么只能与生活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承认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相对稳定下来的,其中凝聚着一个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审美经验。但它自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历来就是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和观众审美情趣的流变而进步,才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年梅兰芳十分关心时代的脉博,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总结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时代是永远前进的,艺术也不会老停在某一个阶段上,不往前赶的。所以少数人主观的看法,终于遏制不住新腔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先生
艺术形式
表演程式
审美倾向
审美感受
审美趣味
奚啸伯
王瑶卿
筱翠花
马连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与《李慧娘》的半生缘
被引量:
1
13
作者
胡
芝
风
熊姝
《传记文学》
2020年第1期140-148,共9页
2019年11月19日,应《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之约,81岁高龄的胡芝风老师从苏州风尘仆仆地赶赴京城接受我们的采访。曾经因主演京剧《李慧娘》而饮誉大江南北的她,依然身姿挺拔、容颜秀丽,更为难得的是,...
2019年11月19日,应《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之约,81岁高龄的胡芝风老师从苏州风尘仆仆地赶赴京城接受我们的采访。曾经因主演京剧《李慧娘》而饮誉大江南北的她,依然身姿挺拔、容颜秀丽,更为难得的是,从清华校园的大学生,转向京剧演员,又从演员转向学者,再利用所学的理论指导舞台创作,成为了一名学者型导演,她从未停止过思考,从未停止过笔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演员
前海学派
《李慧娘》
半生缘
胡芝风
舞台创作
学者型
中国戏曲
原文传递
戏曲影视片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2
14
作者
胡
芝
风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5-79,共5页
影视是戏曲最好的传播媒介,它不受演出时间地点的限制,一次播映可以有亿万观众同时收看,制成拷贝后,更可以多次广为播映。戏曲在坚持剧场演出的同时,通过影屏与千家万户的观众见面,是振兴、发展戏曲新的趋势,它越来越引起戏曲界的兴趣...
影视是戏曲最好的传播媒介,它不受演出时间地点的限制,一次播映可以有亿万观众同时收看,制成拷贝后,更可以多次广为播映。戏曲在坚持剧场演出的同时,通过影屏与千家万户的观众见面,是振兴、发展戏曲新的趋势,它越来越引起戏曲界的兴趣与重视。根据我国目前的影视戏曲片,大致有三种拍摄形式:一种是纪录式,完全按照舞台演出的原貌拍摄,即戏曲舞台纪录片。第二种是基本上保留戏曲的艺术特色,但又不囿于戏曲舞台的格局,而是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将舞台剧摄成影视片,即通称的戏曲电影片和戏曲电视片。第三种是按照电视艺术创作规律摄制的电视戏曲片,基本上是电视故事本(大多是连续剧)加上戏曲的唱段,这是近几年来探索的新品种,比如《曹雪芹》、《潘月樵》、《遥指杏花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电影
影视艺术
影视片
观众
戏曲片
舞台演出
戏曲舞台
特写镜头
贾似道
新品种
原文传递
简约 大气 意韵——品味黄永瑛的舞美设计
被引量:
2
15
作者
胡
芝
风
《当代戏剧》
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
由于新创作剧目和传统戏的推陈出新的需要,戏曲舞台美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优秀的舞美能烘托舞台美并升华主题,不少优秀剧目的成功,与舞美的成功相辅相成。但是,也有些舞美,并不尽如人意。比如颇成风潮的“大制作”,约定俗成成为大...
由于新创作剧目和传统戏的推陈出新的需要,戏曲舞台美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优秀的舞美能烘托舞台美并升华主题,不少优秀剧目的成功,与舞美的成功相辅相成。但是,也有些舞美,并不尽如人意。比如颇成风潮的“大制作”,约定俗成成为大实景、大平台、大转台等等代名词。有的舞台台板上,还出现溪水、池塘等“实景”装置。由于造型堆砌,装饰肤浅,色彩纷乱,喧宾夺主,抢了观众的眼球,在客观上造成表演的失落,典型人物形象单薄,破坏剧目本身的艺术体现。从实用上说,豪华式的舞美,于戏无补,反而由于繁复笨重,搬运耗费大,而且受到剧场条件的限制而上演困难,造成巨大的浪费。舞台美术的“大制作”新鲜了好一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美设计
戏曲舞台美术
品味
意韵
大气
简约
创作剧目
约定俗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她不会流星般从审美世界消失——品析电影《小城之春》中韦伟的表演
被引量:
2
16
作者
胡
芝
风
《艺术评论》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前不久,意大利举办国际电影节,其中有一个主题是“中国百年经典电影展”,电影《小城之春》被选为经典作品之一。该片饰演周玉纹的韦伟,现已8O多岁定居香港,受到主办方的盛情邀请。在“电影节”中,她的表演被国际影坛评为“精美绝...
前不久,意大利举办国际电影节,其中有一个主题是“中国百年经典电影展”,电影《小城之春》被选为经典作品之一。该片饰演周玉纹的韦伟,现已8O多岁定居香港,受到主办方的盛情邀请。在“电影节”中,她的表演被国际影坛评为“精美绝伦”。这绝不是偶然的,作为“经典”,不像流行的东西一流而过,一哄而散。这部电影不少人不止看一遍,耐人品赏,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品评和检验,可见其艺术生命力,这大概就是“经典”与“流行”的最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电影节
《小城之春》
表演
世界
审美
流星
“经典”
艺术生命力
经典电影
经典作品
原文传递
台湾昆剧《风筝误》、《狮吼记》的有益启示
被引量:
2
17
作者
胡
芝
风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5,共2页
去年在苏州第三届昆剧节期间,我观看了台湾两台昆剧展演,一台是洪惟助团长带队的台湾昆剧团演出的《风筝误》,另一台是由曾永义教授领队、王志萍为团长的兰庭昆剧团演出的《狮吼记》,都属于昆剧的经典喜剧。他们综合吸收大陆各昆剧...
去年在苏州第三届昆剧节期间,我观看了台湾两台昆剧展演,一台是洪惟助团长带队的台湾昆剧团演出的《风筝误》,另一台是由曾永义教授领队、王志萍为团长的兰庭昆剧团演出的《狮吼记》,都属于昆剧的经典喜剧。他们综合吸收大陆各昆剧院团优秀表演的艺术营养,比如张世铮、龚世葵、王世瑶和周雪雯等表演艺术家都曾应邀担任过艺术指导。舞台演出既保存昆剧文词高雅,声腔宛转圆润,身段细致,动作舞蹈化的美学特征,又在扎实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台湾本土特色推陈出新。对于我们探索戏曲继承与创新的契合点,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筝误》
《狮吼记》
昆剧
台湾省
表演艺术家
舞台演出
艺术指导
继承与创新
原文传递
戏曲眼神表演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胡
芝
风
《戏剧丛刊》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眼睛属于人体五官器官之一,它的生理功能是视觉。而“眼神”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反映,人们除了通过语言、动作传达信息之外,从眼神中流露出来万种情态,最能传达人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命信息,包括对于...
眼睛属于人体五官器官之一,它的生理功能是视觉。而“眼神”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反映,人们除了通过语言、动作传达信息之外,从眼神中流露出来万种情态,最能传达人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命信息,包括对于客观事物、入世沧桑、道德色彩和情感意向。所以,人们常常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传达
精神世界
意会
思想感情
心灵
语言
表演
色彩
眼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约 大气 意韵--品味黄永瑛的舞美设计
19
作者
胡
芝
风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一个剧目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但时下那豪华式的"大制作",却造成表演的失落,弊端重重,与戏无补。黄永瑛的舞美设计没有迎合"潮流",他为优秀歌仔戏《邵江海》设计的象征式布景,简约、大气、耐人寻味,意...
一个剧目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但时下那豪华式的"大制作",却造成表演的失落,弊端重重,与戏无补。黄永瑛的舞美设计没有迎合"潮流",他为优秀歌仔戏《邵江海》设计的象征式布景,简约、大气、耐人寻味,意韵深长,有一种小制作、大景观的上佳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江海》
黄永瑛
舞台美术
简约
意韵
原文传递
黑土地赢得金凤栖——观龙江剧《荒唐宝玉》
20
作者
胡
芝
风
《中国政协》
2004年第4期76-77,共2页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编、导、演、音乐、舞美哪一部分出现薄弱环节,都会给整个演出造成不完美的感觉。从黑龙江省龙江剧院的《荒唐宝玉》荣获文华奖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此,可以认为白淑贤表演的成功是全剧获奖不可缺少的重...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编、导、演、音乐、舞美哪一部分出现薄弱环节,都会给整个演出造成不完美的感觉。从黑龙江省龙江剧院的《荒唐宝玉》荣获文华奖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此,可以认为白淑贤表演的成功是全剧获奖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标志着她艺术风格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剧
《荒唐宝玉》
黑龙江
艺术风格
戏剧评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戏曲的科学发声与润腔艺术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5,共8页
文摘
本文着重强调戏曲发声必须尊重科学 ,具体分析了科学发声的要领 。
关键词
戏曲演唱
科学发声
中西发声法对比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戏曲剧本创作技巧要素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3,共4页
文摘
戏曲剧本是舞台二度创作的基础,剧本要成为"场上之作",必须遵守戏曲剧本 创作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剧诗
布局
冲突
性格
节奏
精炼
分类号
J804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舞台调度的意象世界
被引量:
5
3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3,共5页
文摘
舞台调度是“戏剧行动”的具体手段 ,是“点”与“线”的结合。本文对舞台调度的定义、重要性、意象化特点、戏剧功能、图案美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式等以及舞台调度与剧本、景物布局 ,唱腔音乐之间的关系都有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戏曲
舞台调度
意象化
定义
戏剧功能
基本程式
景物布局
唱腔音乐
分类号
J811.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程砚秋声腔和念白的艺术美
被引量:
2
4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程砚秋
京剧
表演艺术家
声腔
念白
艺术美
音色美
旋律美
节奏美
音韵美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张派声腔艺术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
5
5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共3页
关键词
张君秋
京剧
张派声腔艺术
美学特征
唱腔
旋律
润腔艺术
意境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戏曲现代戏形象创作的美学规律
被引量:
3
6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处
《戏曲研究》
2003年第3期28-43,共16页
文摘
'现代戏'是泛指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以来的历史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也就是不穿古装、清装的戏曲。它面向当代观众塑造现代人物形象,反映现代生活,以吸引今天的中、青年为自己的目的,是时代审美赋于戏曲艺术的任务,也是戏曲本身发展的需要,关系到当今戏曲艺术的生存、发展、繁荣。有记载说,戏曲最早的现代戏是十九世纪初的《烟鬼叹》。之后,到二十世纪最早排的现代戏是《新茶花》(杨韵谱改编)。当时有的剧种称为时装戏、西装旗袍装戏等。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历经一个世纪,在艰难地探索现代戏创作中,各剧种发挥自己的特点,寻找自己的路子,不乏有影响的作品。比如五、六十年代以来,沪剧。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杨韵谱
美学规律
人物形象
清装
辛亥革命前后
新茶花
徐九经
药王庙传奇
烟鬼叹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戏曲舞台的基本美学精神
被引量:
1
7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4-30,共7页
文摘
戏曲以其多元化的艺术结构决定了它兼容性的美学特点。其基本的美学精神在于一、“观物取象”的美学观照。二、“摹情”、“写意”的艺术观;三、“传神”的审美追求;四、“意象”的形象思维;五、“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六、“诗意”的艺术核心;七、形式美之“圆”
关键词
戏曲
美学精神
分类号
J821.3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2
8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共5页
文摘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胡芝风中国戏曲艺术是一门集文学、歌、舞、雕塑、杂技、美术等艺术因素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戏剧艺术。戏曲的歌舞结合,其源流可追溯到一千余年前的唐代,当时就已有像《踏摇娘》这种最初的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经南戏、杂剧、传奇、地方戏,...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表演体系
戏曲表演
戏曲演员
时空处理
观众
布氏体
中国古典美学
戏剧观
“第四堵墙”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美学精神的新载体——探索戏曲与银屏的契合点
被引量:
2
9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处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97-305,共9页
文摘
"戏曲影视片",顾名思义,就是把戏曲表演艺术拍摄成银屏艺术。戏曲表演艺术首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是20世纪初,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的《定军山》,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之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等的代表作及各剧种优秀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作,也相继拍成电影。20世纪70年代前后,一批京剧"样板戏"被搬上银幕。自80年代前后,电视在我国逐渐普及,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娱乐生活对电视产生极大的依赖。电视对于戏曲舞台来说,形成了巨大挑战。戏曲在剧场上座率的低迷,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
《定军山》
李慧娘
京剧大师
周信芳
谭鑫培
舞蹈身段
红梅阁
刘琼
苏三起解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戏曲音乐创作思考
被引量:
3
10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当代戏剧》
2006年第2期8-11,共4页
关键词
戏曲音乐创作
戏曲舞台艺术
戏曲表演
组成部分
二度创作
艺术因素
舞台语言
舞台气氛
剧本结构
文学语言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艺术的美学精神
被引量:
3
11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
出处
《福建艺术》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文摘
“戏曲”的概念是个大范畴:从古以来的宋杂剧、金院本、北杂剧、南戏、昆曲、弋阳腔、梆子、皮黄、京剧、各剧种民间小戏等,都属于“戏曲”。从秦汉起,各种技艺就有在同一集市表演的传统,称之为“百戏集演”。因此具备了各门艺术有相互交融的条件。历代艺人经过长时期的交融,到了宋、元,逐渐形成戏曲综合艺术特征,其综合了文学、歌唱、音乐、舞蹈、雕塑、杂技、武术、
关键词
戏曲艺术
美学精神
艺术特征
宋杂剧
北杂剧
弋阳腔
昆曲
梆子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革命三议
被引量:
1
12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7,共2页
文摘
一、尚时代古今中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一个继承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如果只讲继承,只讲传统,老的东西不能改,不能动,那么不论这种艺术形式多么悠久、多么完美,也只会逐渐消亡。因为人们的审美倾向,是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具体表现,它渗透在人们的审美感受之中,包括审美趣味、风尚等。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感情,那么只能与生活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承认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相对稳定下来的,其中凝聚着一个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审美经验。但它自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历来就是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和观众审美情趣的流变而进步,才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年梅兰芳十分关心时代的脉博,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总结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时代是永远前进的,艺术也不会老停在某一个阶段上,不往前赶的。所以少数人主观的看法,终于遏制不住新腔的发展。”
关键词
梅先生
艺术形式
表演程式
审美倾向
审美感受
审美趣味
奚啸伯
王瑶卿
筱翠花
马连良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与《李慧娘》的半生缘
被引量:
1
13
作者
胡
芝
风
熊姝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处
《传记文学》
2020年第1期140-148,共9页
文摘
2019年11月19日,应《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之约,81岁高龄的胡芝风老师从苏州风尘仆仆地赶赴京城接受我们的采访。曾经因主演京剧《李慧娘》而饮誉大江南北的她,依然身姿挺拔、容颜秀丽,更为难得的是,从清华校园的大学生,转向京剧演员,又从演员转向学者,再利用所学的理论指导舞台创作,成为了一名学者型导演,她从未停止过思考,从未停止过笔耕。
关键词
京剧演员
前海学派
《李慧娘》
半生缘
胡芝风
舞台创作
学者型
中国戏曲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戏曲影视片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2
14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摘
影视是戏曲最好的传播媒介,它不受演出时间地点的限制,一次播映可以有亿万观众同时收看,制成拷贝后,更可以多次广为播映。戏曲在坚持剧场演出的同时,通过影屏与千家万户的观众见面,是振兴、发展戏曲新的趋势,它越来越引起戏曲界的兴趣与重视。根据我国目前的影视戏曲片,大致有三种拍摄形式:一种是纪录式,完全按照舞台演出的原貌拍摄,即戏曲舞台纪录片。第二种是基本上保留戏曲的艺术特色,但又不囿于戏曲舞台的格局,而是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将舞台剧摄成影视片,即通称的戏曲电影片和戏曲电视片。第三种是按照电视艺术创作规律摄制的电视戏曲片,基本上是电视故事本(大多是连续剧)加上戏曲的唱段,这是近几年来探索的新品种,比如《曹雪芹》、《潘月樵》、《遥指杏花村》等。
关键词
戏曲电影
影视艺术
影视片
观众
戏曲片
舞台演出
戏曲舞台
特写镜头
贾似道
新品种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简约 大气 意韵——品味黄永瑛的舞美设计
被引量:
2
15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当代戏剧》
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
文摘
由于新创作剧目和传统戏的推陈出新的需要,戏曲舞台美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优秀的舞美能烘托舞台美并升华主题,不少优秀剧目的成功,与舞美的成功相辅相成。但是,也有些舞美,并不尽如人意。比如颇成风潮的“大制作”,约定俗成成为大实景、大平台、大转台等等代名词。有的舞台台板上,还出现溪水、池塘等“实景”装置。由于造型堆砌,装饰肤浅,色彩纷乱,喧宾夺主,抢了观众的眼球,在客观上造成表演的失落,典型人物形象单薄,破坏剧目本身的艺术体现。从实用上说,豪华式的舞美,于戏无补,反而由于繁复笨重,搬运耗费大,而且受到剧场条件的限制而上演困难,造成巨大的浪费。舞台美术的“大制作”新鲜了好一阵,
关键词
舞美设计
戏曲舞台美术
品味
意韵
大气
简约
创作剧目
约定俗成
分类号
J813 [艺术—戏剧戏曲]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她不会流星般从审美世界消失——品析电影《小城之春》中韦伟的表演
被引量:
2
16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艺术评论》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文摘
前不久,意大利举办国际电影节,其中有一个主题是“中国百年经典电影展”,电影《小城之春》被选为经典作品之一。该片饰演周玉纹的韦伟,现已8O多岁定居香港,受到主办方的盛情邀请。在“电影节”中,她的表演被国际影坛评为“精美绝伦”。这绝不是偶然的,作为“经典”,不像流行的东西一流而过,一哄而散。这部电影不少人不止看一遍,耐人品赏,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品评和检验,可见其艺术生命力,这大概就是“经典”与“流行”的最大区别。
关键词
国际电影节
《小城之春》
表演
世界
审美
流星
“经典”
艺术生命力
经典电影
经典作品
分类号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台湾昆剧《风筝误》、《狮吼记》的有益启示
被引量:
2
17
作者
胡
芝
风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5,共2页
文摘
去年在苏州第三届昆剧节期间,我观看了台湾两台昆剧展演,一台是洪惟助团长带队的台湾昆剧团演出的《风筝误》,另一台是由曾永义教授领队、王志萍为团长的兰庭昆剧团演出的《狮吼记》,都属于昆剧的经典喜剧。他们综合吸收大陆各昆剧院团优秀表演的艺术营养,比如张世铮、龚世葵、王世瑶和周雪雯等表演艺术家都曾应邀担任过艺术指导。舞台演出既保存昆剧文词高雅,声腔宛转圆润,身段细致,动作舞蹈化的美学特征,又在扎实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台湾本土特色推陈出新。对于我们探索戏曲继承与创新的契合点,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风筝误》
《狮吼记》
昆剧
台湾省
表演艺术家
舞台演出
艺术指导
继承与创新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戏曲眼神表演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北京车公庄大街
出处
《戏剧丛刊》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文摘
眼睛属于人体五官器官之一,它的生理功能是视觉。而“眼神”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反映,人们除了通过语言、动作传达信息之外,从眼神中流露出来万种情态,最能传达人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命信息,包括对于客观事物、入世沧桑、道德色彩和情感意向。所以,人们常常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
关键词
戏曲
传达
精神世界
意会
思想感情
心灵
语言
表演
色彩
眼神
分类号
J524.4 [艺术—艺术设计]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约 大气 意韵--品味黄永瑛的舞美设计
19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文摘
一个剧目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但时下那豪华式的"大制作",却造成表演的失落,弊端重重,与戏无补。黄永瑛的舞美设计没有迎合"潮流",他为优秀歌仔戏《邵江海》设计的象征式布景,简约、大气、耐人寻味,意韵深长,有一种小制作、大景观的上佳艺术效果。
关键词
《邵江海》
黄永瑛
舞台美术
简约
意韵
分类号
J813 [艺术—戏剧戏曲]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黑土地赢得金凤栖——观龙江剧《荒唐宝玉》
20
作者
胡
芝
风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出处
《中国政协》
2004年第4期76-77,共2页
文摘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编、导、演、音乐、舞美哪一部分出现薄弱环节,都会给整个演出造成不完美的感觉。从黑龙江省龙江剧院的《荒唐宝玉》荣获文华奖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此,可以认为白淑贤表演的成功是全剧获奖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标志着她艺术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
龙江剧
《荒唐宝玉》
黑龙江
艺术风格
戏剧评论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J825.3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戏曲的科学发声与润腔艺术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谈戏曲剧本创作技巧要素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戏曲舞台调度的意象世界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程砚秋声腔和念白的艺术美
胡
芝
风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4
2
原文传递
5
张派声腔艺术的美学特征
胡
芝
风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3
5
原文传递
6
戏曲现代戏形象创作的美学规律
胡
芝
风
《戏曲研究》
2003
3
原文传递
7
戏曲舞台的基本美学精神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
胡
芝
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戏曲美学精神的新载体——探索戏曲与银屏的契合点
胡
芝
风
《戏曲研究》
CSSCI
2008
2
原文传递
10
戏曲音乐创作思考
胡
芝
风
《当代戏剧》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戏曲艺术的美学精神
胡
芝
风
《福建艺术》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戏曲革命三议
胡
芝
风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我与《李慧娘》的半生缘
胡
芝
风
熊姝
《传记文学》
2020
1
原文传递
14
戏曲影视片的实践与思考
胡
芝
风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原文传递
15
简约 大气 意韵——品味黄永瑛的舞美设计
胡
芝
风
《当代戏剧》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她不会流星般从审美世界消失——品析电影《小城之春》中韦伟的表演
胡
芝
风
《艺术评论》
2006
2
原文传递
17
台湾昆剧《风筝误》、《狮吼记》的有益启示
胡
芝
风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7
2
原文传递
18
戏曲眼神表演规律研究
胡
芝
风
《戏剧丛刊》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简约 大气 意韵--品味黄永瑛的舞美设计
胡
芝
风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
0
原文传递
20
黑土地赢得金凤栖——观龙江剧《荒唐宝玉》
胡
芝
风
《中国政协》
200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