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自回归模型处理EMD方法中的边界问题 被引量:74
1
作者 张郁山 梁建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54-1059,共6页
提出了一个“边筛分,边延拓”的边界处理方法,利用自回归(AR)模型对一个给定信号的两端进行延拓,较好地处理了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中的信号边界问题,实现了准确的EMD分解.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法 EMD方法 信号边界问题 自回归模型 强震仪 信号处理 边界处理 HHT变换
下载PDF
地震动非平稳性与幅值谱和相位差谱的关系 被引量:79
2
作者 赵凤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将地震动时程视为非平稳的随机过程,通过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窄频带波包的方法,讨论了地震动强度及频率非平稳性与幅值谱和相位差谱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相位差谱及其均值和方差对地震动非平稳性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 地震动 非平稳性 幅值谱 相位差谱
下载PDF
地面运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的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霍俊荣 冯启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根据地震动时程强度变化分为上升、持续平稳、下降三个阶段的特点,首先从单个记录入手,分别研究确定了不同震级、距离、场地记录的包络参数,然后将与全部记录对应的包络参数用统计方法拟合它们随震级、距离、场地条件变化的衰减关... 本文根据地震动时程强度变化分为上升、持续平稳、下降三个阶段的特点,首先从单个记录入手,分别研究确定了不同震级、距离、场地记录的包络参数,然后将与全部记录对应的包络参数用统计方法拟合它们随震级、距离、场地条件变化的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时程强度包络线的上升时间t_1与P波、S波传播至观测点的到时差相关,随R的增大而加长;下降段则随M、R增大而减缓;中间平稳持续段长度T_s随M、R增大呈增长趋势,但在近场区首次发现T_s具有大震饱和特性。包络函数还与场地条件有关,它将常规的强振持时概括其中,更全面反映了时程强度包络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时程强度 包络函数 地震
下载PDF
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霍俊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共11页
震级和地震波传播途径均有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本文考虑震级和距离的不确定性,用作者提出的回归多随机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致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地震动水平峰值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的衰减关系进行了研究,在衰减模型中考虑... 震级和地震波传播途径均有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本文考虑震级和距离的不确定性,用作者提出的回归多随机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致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地震动水平峰值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的衰减关系进行了研究,在衰减模型中考虑了地震动的近场距离饱和与震级饱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震级和距离的随机性后,地震动的距离与震级标定系数比常规方法增大16—28%,大震的地震动估计值及小震近场的地震动估计值均高于用常规方法得到的结果;高频地震动具有明显的近场距离与震级饱和特性,且距离饱和范围随震级的增大而加宽;场地条件对地震动衰减规律有明显影响,同时这一影响又同距离和震级密切相关。本文预测结果与新近发生的三大地震(M_s=8.1,7.8,7.1)的观测资料很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峰值 参数 衰减规律
下载PDF
桩土动力分析中接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满生 周锡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620,共5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ANSYS软件中土—结构动力作用中接触单元的工作机理,认为采用此软件中的接触单元对桩土动力接触分析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文中通过对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中常用的Goodman接触单元的分析,在现有的Goodma...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ANSYS软件中土—结构动力作用中接触单元的工作机理,认为采用此软件中的接触单元对桩土动力接触分析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文中通过对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中常用的Goodman接触单元的分析,在现有的Goodman单元的基础上加上阻尼成分,解决了Goodman单元只能考虑桩土之间力的传递,而不能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中部分能量的耗散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在中小地震作用下Goodman接触单元考虑阻尼后上部结构所受弯矩﹑剪力以及水平位移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见采用原来的Goodman单元分析高估了上部结构的受力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接触单元 Goodman单元 阻尼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下载PDF
地震断层作用下埋地管线的反应分析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爱文 张素灵 +1 位作者 李小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7,共6页
本文在王汝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物理概念明确、简单实用而又保证其精确度的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作某些简化便可退化到Newmark Hall或Kennedy方法上。本文还找到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Θ ,它与管子与断层的夹角、断层的错距、管... 本文在王汝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物理概念明确、简单实用而又保证其精确度的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作某些简化便可退化到Newmark Hall或Kennedy方法上。本文还找到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Θ ,它与管子与断层的夹角、断层的错距、管子的直径、壁厚和管土间的摩擦系数有关 ,其物理意义为管截面内轴向应变与弯曲应变的比值。当它在个范围内变化时 ,管中应变以弯曲应变为主 ,当它在另一个范围内变化时 ,管中应变以轴向应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地震断层 管材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 摩擦系数
下载PDF
地震断层作用下埋地管线壳有限元分析的等效边界方法 被引量:44
7
作者 刘爱文 +3 位作者 赵凤新 李小军 高田至郎 赵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41-147,共7页
壳有限元方法是目前较先进的分析地震活动断层作用下埋地管线反应的方法 ,但是由于受断层错动影响的管道一般较长 ,因此该方法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 .本文提出一种等效边界方法 ,可以克服现有壳有限元方法的缺点 .埋地管线在地震断层作用... 壳有限元方法是目前较先进的分析地震活动断层作用下埋地管线反应的方法 ,但是由于受断层错动影响的管道一般较长 ,因此该方法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 .本文提出一种等效边界方法 ,可以克服现有壳有限元方法的缺点 .埋地管线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的大变形反应往往只发生在断层附近 ,而离断层较远处管段的变形反应相对较小 .本文从理论上得出一个等效边界 ,以非线性弹簧的形式应用到壳单元分析模型的两端 ,替代模型以外管段的影响 .这样只需对感兴趣的发生大变形的管段进行壳单元建模型 ,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壳有限元方法需要大量计算机时和资源的缺点 .与现有的壳模型固定边界方法进行比较 ,验证了等效边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断层运动 壳模型有限元方法 等效边界
下载PDF
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法 被引量:33
8
作者 周克森 阎秀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文提出了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法,此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B和已有足够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A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映射法,从而求得此两地区的映射地震对,使地震对中的地震所给出的两... 本文提出了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法,此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B和已有足够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A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映射法,从而求得此两地区的映射地震对,使地震对中的地震所给出的两地区的地震烈度相同。此法的基本假设是:对于A区内的任一地震(MA,RA),在B区内必然存在着一个与之相应的地震(MB、RB),使得此一对地震在各自区内引起的地震烈度I和地震动参数Y相等,即IA(MA,RA)=IB(MB,RB)和YA(MA,RA)=YB(MB,RB)。这里,M和R分别为地震的震级和表示空间位置的距离。此法的优点是:(1)无需寻求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地震活动性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因为这种关系不易求得;(2)可以估计任何地震动参数,只要它是可以根据地震的大小和距离来估计;(3)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的影响在烈度衰减关系中得到了考虑。文中给出了例题说明这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地震动 映射法 地震烈度 加速度记录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近断层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动特征 被引量:43
9
作者 谢俊举 温增平 +2 位作者 高孟潭 何少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96-1805,共10页
选取分布在北川映秀中央断裂两侧断层距120 km以内的40个强震动台站的记录,对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及谱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有显著的上盘效应... 选取分布在北川映秀中央断裂两侧断层距120 km以内的40个强震动台站的记录,对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及谱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有显著的上盘效应,经验衰减模型的结果表明,在距地表破裂3~60 km的范围内,龙门山发震断层上盘一侧竖向与水平向的加速度峰值要比衰减模型得到的平均值大30%~40%.上盘的加速度峰值残差大部分是正值,而断层下盘残差大部分为负;水平地震动的东西分量幅值总体要大于南北分量,东西分量衰减相对较慢.(2)地震动长周期成分较弱,加速度反应谱值随周期增大而迅速减小,在周期1.0 s时,即使在靠近中央断裂的最大加速度反应谱值也只有0.5 g;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谱比值(竖向/水平向)沿龙门山断层周围的分布,在较长周期(T=0.2 s,0.5 s,1.0 s)与短周期(T=0.05 s,0.1 s)有明显的不同.(3)近断层竖向地震动显著,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比在(竖向/水平向)可达1.4.在龙门山发震断层的上盘,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比整体上比下盘要大,竖向地震动尤为剧烈.部分近断层记录的地震动谱比值(竖向/水平向)在短周期(<0.1 s)甚至超过1.5,统计分析还表明谱比值在短周期段(<0.1 s)随断层距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谱比值 汶川地震 上盘效应 近震源 断层距
下载PDF
大口径埋地钢管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破坏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爱文 +2 位作者 李小军 赵凤新 高田至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2-87,共6页
利用壳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在土耳其地震和集集地震中埋地供水钢管在地震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实际震害。从理论上得到一等效边界,引入到壳有限元模型的两端,因此只需对在断层附近发生大变形的管段进行壳分析。与梁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 利用壳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在土耳其地震和集集地震中埋地供水钢管在地震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实际震害。从理论上得到一等效边界,引入到壳有限元模型的两端,因此只需对在断层附近发生大变形的管段进行壳分析。与梁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壳有限元模型能够更好地揭示断层作用下埋地钢管的各种屈曲破坏模式。通过区分断层两侧场地条件相同和相异这两种情况,很好地模拟了1999年土耳其地震中一根2.2m口径供水钢管在断层附近的三处破坏和集集地震中一根2.0m口径供水钢管在断层附近的二处破坏,探讨了断层两侧场地条件的分布形式对埋地管道破坏模式的影响。还详细地解释了土耳其地震供水钢管第三处破坏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断层错动 壳有限元方法 等效边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房屋震害易损性估计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成小平 帅向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68-73,共6页
结构易损性分析是震害预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又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房屋震害易损性估计方法。文中以多层砖房结构的建筑为例,给出了易损性估计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向量设计方案和具有输出约束控制的BP神经网络模型。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结构易损性 易损性估计 震害 房屋
下载PDF
关于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中长周期设计反应谱的讨论 被引量:22
12
作者 俞言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4,共8页
在上海市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及其1996年局部修订增补版本中,对上海市Ⅳ类场地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进行了特殊规定,并将结构自振周期延长到10s,同时给出了三条加速度时程用于时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建... 在上海市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及其1996年局部修订增补版本中,对上海市Ⅳ类场地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进行了特殊规定,并将结构自振周期延长到10s,同时给出了三条加速度时程用于时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中有关长周期反应谱部分的规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一些探讨,指出所提供的一条人造地震动时程和两条国外加速度记录用于上海市Ⅳ类场地长周期建筑结构的时程分析可能并不合适;文中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反应谱 时程 抗震设计 上海市 建筑
下载PDF
地震动旋转分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君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获得了三次地震波沿地表传播的视波速,讨论了地震动旋转分量的物理概念和有限差分法,并用有限差分法对行波法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震波通过同一场地时沿地表传播的视波速有很大不同;2.在本文所... 本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获得了三次地震波沿地表传播的视波速,讨论了地震动旋转分量的物理概念和有限差分法,并用有限差分法对行波法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震波通过同一场地时沿地表传播的视波速有很大不同;2.在本文所研究的频带内,行波法有相当的精度;3.行波法的精度与震中距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动 旋转分量
下载PDF
中国地震工程五十年 被引量:9
14
作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2-25,共4页
在对照国际发展的背景下,简要地论述了我国地震工程的发展过程。按作者的认识,将之分为创建(五、六十年代)、发展(七、八十年代)和横向发展(九十年代)这三个阶段,论述了各阶段的进展。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及21世纪初... 在对照国际发展的背景下,简要地论述了我国地震工程的发展过程。按作者的认识,将之分为创建(五、六十年代)、发展(七、八十年代)和横向发展(九十年代)这三个阶段,论述了各阶段的进展。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及21世纪初期国际和我国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地震灾害 抗震设计 工程抗震 工程地震
下载PDF
空间相关地震动场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小军 赵凤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空间相关地震动场模拟的研究李小军赵凤新胡聿贤(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题词场地条件生命线系统地震动场相位差谱重要性极高的生命线系统工程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空间分布与延伸性.在同一次地震下,这... 空间相关地震动场模拟的研究李小军赵凤新胡聿贤(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题词场地条件生命线系统地震动场相位差谱重要性极高的生命线系统工程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空间分布与延伸性.在同一次地震下,这类结构各部分受到的地震荷载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条件 生命线系统 地震动场 地震模拟
下载PDF
关于通过烈度资料估计地震动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霍俊荣 冯启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5,共15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用烈度资料估计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现有方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更合理的转换模型。地震动衰减模型中采用了与震源体大小相关的近场距离饱和因子,使换算模型能体现与近场高烈度相应... 本文首先回顾了用烈度资料估计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现有方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更合理的转换模型。地震动衰减模型中采用了与震源体大小相关的近场距离饱和因子,使换算模型能体现与近场高烈度相应的地震动峰值的饱和特性。确定衰减关系时除了考虑地震动或烈度的不确定性之外,还包含了震级M和距离R的不确定性,烈度衰减关系的确定考虑了场地原始烈度点与等震线的差别,使参与换算的地震动和烈度均取自于同一地点。文中还对转换所得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差进行了合理估计,换算结果的不确定性综合了参考地区用原始资料进行烈度与地震动换算的离散性和参考地区与研究地区烈度衰减规律不确定性的差异,使之与当前人们对地震动不确定性的认识水平相协调。新模型不受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形式的限制。用新方法确定了华北、华南、西南、西北等四区的地震动幅值的衰减规律,并与华北、西南两区取得的少量强震记录进行了比较,结果甚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烈度 地震动 研究
下载PDF
应用HHT方法从竖向地震动记录识别场地液化的物理过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郁山 梁建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共11页
利用HHT方法分析1987年美国SuperstitionHills地震在Wildlife场地上获得的地震加速度记录,深入地论述了实际地震中土层液化对竖向地震动非平稳特性的影响,进而达到了应用HHT方法从地震动记录识别场地液化物理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 液化 竖向地震动记录 HHT方法 时频分析 瞬时频率时程
下载PDF
地震带与地震统计区关系探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潘华 金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认为地震统计区与地震带在统计意义、物理内涵、层次性、划分规模的要求、对空间重叠的排斥性以及划分目的和用途等方面 ,均存在较大差异 .现行工作中将两者不加区分地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造成地震统计区未形成自身的适应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划分理论 ,另一方面也造成以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孕育发生环境、机制研究为目的的地震带划分研究的停滞不前 .文中最后指出 ,地震统计区划分是以地震带划分研究为基础 ,它产生并服务于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应将其与地震带概念加以明确区分 ,并加强其划分原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地震统计区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CPSHA方法 地震安全性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基于HHT方法的场地液化的识别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郁山 梁建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2,77,共8页
利用HHT方法定义了一种地震加速度记录的瞬时频率时程,该瞬时频率时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原始加速度记录的频率非平稳特性予以量化。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根据地震加速度记录对场地液化进行识别的方法。通过分析实测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 利用HHT方法定义了一种地震加速度记录的瞬时频率时程,该瞬时频率时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原始加速度记录的频率非平稳特性予以量化。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根据地震加速度记录对场地液化进行识别的方法。通过分析实测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参照实际的震害调查资料,并与现有其他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 地震加速度记录 瞬时频率 场地液化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估计中不确定性的概率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汉尧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危险性估计中存在的随机、知识不完备(模型)、模糊这三类不确定因素以及当前对这三类因素处理的几种方法;然后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即这三类看来性质不同的不确定因素,归根到底,都来自知识不完备,或为了简化而不求完...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危险性估计中存在的随机、知识不完备(模型)、模糊这三类不确定因素以及当前对这三类因素处理的几种方法;然后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即这三类看来性质不同的不确定因素,归根到底,都来自知识不完备,或为了简化而不求完备;接着说明了这三类因素的不确定性都可以用概率密度表示,随机因素用客观概率,后两类用主观概率;最后指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这三类因素可以统一按Bayesian方法综合处理,从而避免了过去采用的超越概率曲线的分位数曲线这种概率的概率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危险性 概率分析 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