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被引量:1115
1
作者 施雅风 沈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9-226,共8页
全球大幅度变暖 ,水循环加快 ,增强降水和蒸发 .中国西北部从 19世纪小冰期结束以来 10 0a左右处于波动性变暖变干过程中 .1987年起新疆以天山西部为主地区 ,出现了气候转向暖湿的强劲信号 ,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 ,... 全球大幅度变暖 ,水循环加快 ,增强降水和蒸发 .中国西北部从 19世纪小冰期结束以来 10 0a左右处于波动性变暖变干过程中 .1987年起新疆以天山西部为主地区 ,出现了气候转向暖湿的强劲信号 ,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 ,导致湖泊水位显著上升、洪水灾害猛烈增加、植被改善、沙尘暴减少 .新疆其他地区以及祁连山中西段的降水和径流也有增加趋势 .这样气候转型前景如何 ,是仅为年代际波动还是可发展为世纪性趋势 ,是只限于天山西部还是可能扩及整个西北以至华北 .从引用现有区域气候模式预测 ,对径流变化模式预测和相似古气候情景的讨论 ,认为转向暖湿的趋势可以肯定 ,但目前尚不能确切预测转型扩大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转型 信号 西北地区 暖湿假说 古气候 水循环
下载PDF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被引量:909
2
作者 施雅风 沈永平 +4 位作者 李栋梁 张国威 丁永建 康尔泗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由于全球显著变暖和水循环加快 ,使得中国西北主要是新疆地区于 1 987年气候发生突然变化 ,随着温度上升 ,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 ,内陆湖泊水位显著上升 ,洪水灾害也迅猛增加 ,同时 ,植被有所改善 ,沙尘暴日数锐减 ,... 由于全球显著变暖和水循环加快 ,使得中国西北主要是新疆地区于 1 987年气候发生突然变化 ,随着温度上升 ,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 ,内陆湖泊水位显著上升 ,洪水灾害也迅猛增加 ,同时 ,植被有所改善 ,沙尘暴日数锐减 ,从而改变了 1 9世纪末期至 2 0世纪 70年代的变暖变干趋势。以降水量增加超过蒸发量增加所导致的径流量增长及湖泊水位上升作为气候向暖湿转型的主要标准 ,西北地区目前的气候变化可分为 3个区域 ,即 1 )显著转型区 ;2 )轻度转型区 ;3)未转型区。作者初步认为 ,西北气候向暖湿转型可能是世纪性的 ,预期西北东部在 2 1世纪上半期也会向暖湿转变 ,但预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暖干气候 暖湿气候 气候转型 西北地区 气温 降水量
下载PDF
近50a新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评估 被引量:225
3
作者 樊自立 +2 位作者 王亚俊 杨青 黄玉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3,共7页
利用新疆比较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 ,分析温度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气候变化与全球和全国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但又具有显明的区域性特点 :变暖脚步渐缓 ,增湿势头不减。与此相伴随的暴雪、暴雨、低温冷害和干旱等气候极值... 利用新疆比较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 ,分析温度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气候变化与全球和全国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但又具有显明的区域性特点 :变暖脚步渐缓 ,增湿势头不减。与此相伴随的暴雪、暴雨、低温冷害和干旱等气候极值事件频频出现 ,而寒潮天气明显减少 ,导致冬季增温高于夏季 ,使新疆光热资源变幅及时空分布发生变化。近 5 0a ,尤其近 10多年来 ,气候的明显变温对新疆的生态与环境的变化有积极的影响 ,使新疆的农牧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候变化 环境 环境影响评估
下载PDF
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变的信号及影响 被引量:208
4
作者 姜逢清 +1 位作者 王亚俊 樊自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4-200,共7页
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水循环加快 ,尤其干旱区水循环加快更加明显 ,降水和蒸发增加。自 19世纪末小冰期结束以来 ,新疆呈现出了与全球一致的变暖趋势 ,气候环境基本处于暖干状态之下。 1987年起新疆出现了气候转向暖湿的信号 ,尤以... 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水循环加快 ,尤其干旱区水循环加快更加明显 ,降水和蒸发增加。自 19世纪末小冰期结束以来 ,新疆呈现出了与全球一致的变暖趋势 ,气候环境基本处于暖干状态之下。 1987年起新疆出现了气候转向暖湿的信号 ,尤以天山西部地区为强劲。降水量、雪冰消融量和河川径流量连续增加至今日 ,导致平原湖泊水位持续上升 ,面积逐年扩大 ,早己干涸的湖盆也出现生机。与此同时 ,洪水灾害连年发生 ,而且越来越凶猛 ,不断出现百年 ,以至千年的洪峰。此间 ,植被环境改善 ,绿洲春色盎然 ,沙漠化止步 ,沙尘暴锐减。这种气候转变前景如何 ,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新疆以至大西北的经济发展、水利建设、洪旱灾害减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因而必须加强监测与研究 ,尽早做出正确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候转变 信号 暖干气候 暖湿气候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5
5
作者 马虹 +3 位作者 樊自立 杨青 吴素芬 黄玉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7,共6页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以河流为纽带把山地、盆地平原、绿洲和荒漠系统联系起来。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很难产生径流,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降水增加20%~30%,河川径流普遍增大,湖泊水位明显升高,湖水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对水资源变化、气温上升、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朝着有利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演变,预测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1世纪前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水资源 气候趋势 水循环系统 径流 湖泊水位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论中国干旱区湖泊研究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91
6
作者 姜逢清 +2 位作者 王亚俊 孙占东 李宇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据最新统计,在中国年降水量小于200 mm的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在我国3大自然地理区域,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中居第2位。内陆湖泊不仅是干旱区气候的指示器,而且对内陆河流域生态与环境状况的反应极为灵敏。干旱区... 据最新统计,在中国年降水量小于200 mm的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在我国3大自然地理区域,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中居第2位。内陆湖泊不仅是干旱区气候的指示器,而且对内陆河流域生态与环境状况的反应极为灵敏。干旱区的湖泊是以流域为单元实现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是自然和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生物和生态系统最早对人类活动的干扰作出反应,第一个抗争也是第一个受害。国内外干旱区湖泊衰亡带来的灾难等事实告诉人们:保护湖泊水体,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湖泊水体和谐共处,是干旱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应该对湖泊状况实行监控,持之以恒进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地理地带性 内陆水分循环 干旱区 中国
原文传递
1960~1997年新疆北部降水序列的趋势探测 被引量:77
7
作者 姜逢清 朱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9-672,共4页
利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新疆北部地区13个气象台站1961~1997近40年降水序列的趋势。因季节性差异,对1月、4月、7月、10月的降水序列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1997年新疆北部地区年降水序列大致存在增加的趋势... 利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新疆北部地区13个气象台站1961~1997近40年降水序列的趋势。因季节性差异,对1月、4月、7月、10月的降水序列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1997年新疆北部地区年降水序列大致存在增加的趋势,但不是很普遍;多数测站的年降水序列无趋势。以4月、10月为代表的春秋季降水量没有趋势存在;在少数测站以1月为代表的冬季降水序列出现了上升趋势,说明1961~1997年问新疆北部冬季降水量有一定量的增加;3个测站在以7月为代表的13个夏季降水序列中出现r上升趋势,还有一个测站出现了下降趋势,说明新疆北部地区夏季降水在1961~1997年问有少量的增加,并且降水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趋势 Mann-Kendall检验法 新疆北部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特征 被引量:71
8
作者 樊自立 +1 位作者 王亚俊 姜逢清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形成和分布及其利用状况,重点讨论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与赋存特征。该区平原地下水资源是山区水资源(包括降水和雪冰融水)在平原区内的转化;山区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和平原地下水的惟... 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形成和分布及其利用状况,重点讨论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与赋存特征。该区平原地下水资源是山区水资源(包括降水和雪冰融水)在平原区内的转化;山区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和平原地下水的惟一补给来源;盆地平原地下水和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独立的水文单元和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充分了解干旱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链的特征,正确认识干旱区“三水”转化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三水”,对该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干旱区 地下水资源 特征 三水转化 地区分布 水生态体系 水循环系统
下载PDF
近期新疆湖泊变化所示的气候趋势 被引量:71
9
作者 马虹 +2 位作者 樊自立 吴素芬 何文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2年第1期20-27,共8页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系统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部分之一。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不产生径流 ,因此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泉水、湖泊都必然地以相邻的山地系统为供给水源地。从山地进入荒漠...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系统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部分之一。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不产生径流 ,因此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泉水、湖泊都必然地以相邻的山地系统为供给水源地。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供给渠道。博期腾湖、艾丁湖、艾比湖 1 995年以来 ,湖水水位明显升高 ,湖水面积的不断扩大 ,从湖泊水面面积的演变过程 ,主要水源变化 ,气温略微上升 ,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综合系统分析 ,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 ,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朝着有利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演变 ,这种趋势将持续到 2 1世纪前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湖泊变化 气候趋势 区域气候 区域水文
下载PDF
近50年来新疆气候变化与洪、旱灾害扩大化 被引量:74
10
作者 姜逢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新疆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区域。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当地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的影响,新疆洪、旱灾害呈现出了扩大化的趋势。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对1950—1997年的新疆气候变化对洪、旱灾害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新疆... 新疆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区域。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当地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的影响,新疆洪、旱灾害呈现出了扩大化的趋势。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对1950—1997年的新疆气候变化对洪、旱灾害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新疆洪、旱灾害扩大化除了当地社会人文方面的原因外,全球变暖导致的新疆气温升高与夏季降水异常现象的增多是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洪灾 旱灾 新疆
下载PDF
用树木年轮重建天山中部近350a来的降水量 被引量:66
11
作者 袁玉江 李江风 +3 位作者 刘潮海 焦克勤 李忠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40,共7页
单相关普查表明 ,乌鲁木齐河谷树轮年表与上年 7月至当年 2月降水相关显著 .西白杨沟及波尔钦沟两个树轮差值年表可较好地重建出天山中部近 35 0a来该时段的降水量 ,解释方差达 6 2 % .经用统计参数、独立降水资料、历史气候记载、冰川... 单相关普查表明 ,乌鲁木齐河谷树轮年表与上年 7月至当年 2月降水相关显著 .西白杨沟及波尔钦沟两个树轮差值年表可较好地重建出天山中部近 35 0a来该时段的降水量 ,解释方差达 6 2 % .经用统计参数、独立降水资料、历史气候记载、冰川及其它资料多方面验证 ,表明近 35 0a的降水重建序列是可信的 .降水特征分析指出 :天山中部降水可划分出 3个偏湿期 (16 71(?)— 16 92年 ,1716— 1794年 ,182 5— 186 6年 )和 3个偏干期 (16 93— 1715年 ,1795— 182 4年 ,186 7— 196 9年 ) .其后两个偏湿期与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前的第二、第三道终碛垄相对应 ,经推算 ,相应年降水量比现今分别偏多约 5 9mm及 30mm .天山中部上年 7月至当年 2月的降水具有 5、10、5 3~ 5 4、3 7及 3 3a的变化准周期 ,在1716— 196 9年间存在着明显的变干趋势 ,并在 1831年发生过突变 .重建降水序列对乌鲁木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乌鲁木齐河 树轮差值年表 降水量 树木年轮 气候资料
下载PDF
新疆雪冰水资源的环境评估 被引量:62
12
作者 姜逢清 王亚俊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87-191,共5页
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环绕沙漠 ,戈壁荒漠分布着大量山岳冰川的特别地区。境内有现代冰川 184 99条 ,冰川面积 2 5 342km2 ,冰储量 2 6 831.1× 10 8m3 。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 4 2 .7% ,占西北地区冰川总面积的91.4 % ,是世界中... 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环绕沙漠 ,戈壁荒漠分布着大量山岳冰川的特别地区。境内有现代冰川 184 99条 ,冰川面积 2 5 342km2 ,冰储量 2 6 831.1× 10 8m3 。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 4 2 .7% ,占西北地区冰川总面积的91.4 % ,是世界中纬度地带山岳冰川最多的地区。新疆山岳冰川具有拦截和凝结外来水汽与内循环系统中的水汽 ,增加山地降水的作用。它是干旱山地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忠实“捍卫者” ,更是新疆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稳定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随着新疆气候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出现由暖干向暖湿转变 ,特别以天山西部最为典型和明显 ,这就为新疆山地生态系统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机遇。同时 ,为未来冰川生命的健康发展 ,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因此 ,不必为其消失而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雪冰水资源 环境评估 山地生态系统 山地生态环境 冰川资源 气候转型
原文传递
当代新疆洪旱灾害扩大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姜逢清 朱诚 +1 位作者 穆桂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6,共10页
1980's以来新疆洪旱灾害损失存在扩大化的趋势,这与我国及世界其它地区洪旱灾害增多的趋势相一致。造成当代新疆洪旱灾害增多、灾损扩大的原因除了全球变暖影响外,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新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绿洲无度扩张致使临... 1980's以来新疆洪旱灾害损失存在扩大化的趋势,这与我国及世界其它地区洪旱灾害增多的趋势相一致。造成当代新疆洪旱灾害增多、灾损扩大的原因除了全球变暖影响外,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新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绿洲无度扩张致使临灾区域扩大是新疆近期洪旱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此外,对未来新疆的洪旱趋势进行初步展望,认为在全球和局域人类活动继续加剧的情况下,未来新疆气候会更加不稳定,降水变率增加,洪旱极端事件会增多,若能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洪旱灾害损失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干旱灾害 人类活动 全球变化 新疆 降水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叶开都河与博斯腾湖的水文特征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李宇安 谭芫 +2 位作者 姜逢清 王亚俊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开都河属于雪冰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的河流 ,流域共有冰川 72 2条 ,冰川总面积为 4 4 5km2 ,冰川总储量为 2 2 .4km3 .开都河年径流补给源中 ,积雪和冰川及地下水补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开都河是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源 ,对博斯腾湖生态与... 开都河属于雪冰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的河流 ,流域共有冰川 72 2条 ,冰川总面积为 4 4 5km2 ,冰川总储量为 2 2 .4km3 .开都河年径流补给源中 ,积雪和冰川及地下水补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开都河是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源 ,对博斯腾湖生态与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7年以来 ,由于开都河天然年径流量的大幅度增加 ,博斯腾湖水位不断持续上升回复到上世纪 5 0年代水平 ,目前 ,已达到历史最高水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开都河 博斯腾湖 冰川 地下水 径流量
下载PDF
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地理格局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陈曦 姜逢清 +2 位作者 王亚俊 李耀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5-390,共6页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北半球陆地温带、暖温带面积最大的世界干旱区域。同时,它又是世界上生态与环境十分脆弱,自然资源和能源相对富集的区域。从发生学的观点,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以满足...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北半球陆地温带、暖温带面积最大的世界干旱区域。同时,它又是世界上生态与环境十分脆弱,自然资源和能源相对富集的区域。从发生学的观点,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以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需求。研究认为:山地森林草原-盆地平原绿洲寓于荒漠,并与荒漠共存,是一种复杂、而又完整的内陆生态地域系统,是亚洲中部干旱区最显明,最基本的自然生态地理区域,具有最根本的生态地理格局特征。深刻认识、科学掌握和解读干旱区的地域规律性———生态地理格局。对建设美丽中国,特别是中国干旱区生态安全、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理格局 生态系统 绿洲与荒漠 亚洲中部 干旱区
原文传递
近年来新疆盆地平原区域湖泊变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吴素芬 何文勤 +2 位作者 樊自立 王亚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系统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 ,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部分之一。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不产生径流 ,因此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泉水、湖泊都必然地以相邻的山地系统为供给水源地。从山地进入荒漠...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系统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 ,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部分之一。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不产生径流 ,因此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泉水、湖泊都必然地以相邻的山地系统为供给水源地。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供给渠道。博斯腾湖、艾丁湖、艾比湖 1995年以来 ,湖水水位明显升高 ,湖水面积的不断扩大 ,从湖泊水面面积的演变过程 ,主要水源变化 ,气温略微上升 ,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综合系统分析 ,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荒漠平原区域 湖泊变化 水文周期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中亚(五国)干旱生态地理环境特征 被引量:44
17
作者 姜逢清 +5 位作者 王亚俊 李均力 李耀明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 罗格平 张建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亚五国位于地球陆地北半球温带面积最大的世界级干旱区,地处青藏高原西侧的帕米尔高原西北坡,成为亚洲中部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世界上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相对富集的区域,揭示其生态地理环境形成和... 中亚五国位于地球陆地北半球温带面积最大的世界级干旱区,地处青藏高原西侧的帕米尔高原西北坡,成为亚洲中部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世界上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相对富集的区域,揭示其生态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已成为中亚五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自1989年以来,国际合作研究注重亚洲内陆干旱区的生态地理环境科学问题。为此,基于该区域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出发,来论述中亚五国的地理环境形成、演变及其基本生态特征,籍以力促中亚五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平衡和快速发展,造福当地的社会和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干旱环境 亚洲内陆 中亚五国
原文传递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湖泊 被引量:40
18
作者 姜逢清 +3 位作者 王亚俊 李宇安 谭芫 王前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30,共7页
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亚洲中部的干旱区湖泊(包括咸海、巴尔喀什湖、博斯腾湖、艾比湖、玛纳斯湖、艾丁湖与罗布泊等)的水分循环与其他物质循环进行综合研究,其结果不仅丰富了生态循环的理论,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干旱区湖泊与湿润区湖泊截... 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亚洲中部的干旱区湖泊(包括咸海、巴尔喀什湖、博斯腾湖、艾比湖、玛纳斯湖、艾丁湖与罗布泊等)的水分循环与其他物质循环进行综合研究,其结果不仅丰富了生态循环的理论,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干旱区湖泊与湿润区湖泊截然不同的特征;表现出水分循环的独特性、形态测量学的复杂性、风生湖流的奇特性与泥沙运行的规律性以及内陆湖水化学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水生态循环系统等。干旱区湖泊作为陆地水圈的组成部分,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他由湖泊中的生物和水两大亚系统组成,相互作用而又相互联系。尽管大陆性气候严酷和强烈,风生湖流强劲(有时还多亏他的作用),蒸发量大,但内陆湖能生存数千年,即在现代时间尺度上是无止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循环 干旱区 湖泊 水化学 风生湖流
原文传递
积雪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马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27,共5页
研究表明季节性积雪对其下覆冻土的热状况有显著的影响.雪盖的存在不仅阻隔了冻土层的热能散失,从而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由于积雪本身所具有的低导热性和较大容积热容量等特性,延滞了外部气候条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反映冻土热... 研究表明季节性积雪对其下覆冻土的热状况有显著的影响.雪盖的存在不仅阻隔了冻土层的热能散失,从而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由于积雪本身所具有的低导热性和较大容积热容量等特性,延滞了外部气候条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反映冻土热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冻土深度的变化与气温.太阳辐射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地理位置和地形在地─气系统之间的能量交换中,对冻土的热状况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季节性 冻土 热状况
下载PDF
1961-2010年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少平 姜逢清 +1 位作者 吴小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8-326,共9页
结合绝对阈值和百分位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更灵敏的检测极端降水事件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检测出常用降水指数无法检测到的降水量稀少地区尤其干旱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同时也能过滤掉其检测到的降水量丰富地区的虚假极端... 结合绝对阈值和百分位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更灵敏的检测极端降水事件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检测出常用降水指数无法检测到的降水量稀少地区尤其干旱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同时也能过滤掉其检测到的降水量丰富地区的虚假极端降水事件.此方法首次被应用于统计1961年1月至2010年2月西北干旱区72个气象站点的年和季节的极端降水指数(大降水和强降水指数),并分析了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春(3-5月)、秋(9-11月)、冬(12月至次年2月)三季极端降水指数无显著(P>0.05)变化趋势,夏季(6-8月)大降水的频率和降水量以及大降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重都显著增加;新疆地区极端降水指数为增加趋势的区域基本都分布在海拔较高(约海拔1 000 m以上)的地区;西北干旱区东部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夏、秋季大部分地区为增加趋势,冬、春季大部分地区为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