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和田玉热处理改色仿子料工艺的实验与探究
- 1
-
-
作者
李鸿禧
邓夏
陈忻
倪艳华
胡月伴
曾楚然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平洲实验室
-
出处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56-61,共6页
-
基金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CQ190046。
-
文摘
和田玉子料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有限的资源和丰厚的利润,市场上出现的和田玉子料仿制品也越来越多。近来市场上出现一种带有红棕色皮色的和田玉,被称为“火烧红”,疑是由和田玉经过加热处理所形成。通过对天然的山料和田玉进行热处理改色实验,分别采用Fe和Mn试剂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均产生了黄-红褐色皮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显示,Fe试剂处理的样品在327nm处会产生Fe3+的6A1→4T1跃迁所致的吸收;Mn试剂处理的样品在533nm处会产生Mn3+的5E→5A1跃迁所致的强吸收。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结果显示Mn试剂处理的样品表明Mn含量为1.43%~4.17%,而普通样品的含量仅为0.29%~0.39%,可作为无损检测的依据。热重及差热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热处理的样品缺少在30℃~300℃范围内因吸附水脱水所产生的吸热谷;Mn试剂处理的样品在800℃~900℃出现β-褐锰矿分解所产生的强吸热谷。
-
关键词
皮色
和田玉子料
热处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差热分析
-
Keywords
crust color
nephrite gravel
heat-treatment
UV-VIS
DTA
-
分类号
TS933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