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性MRI测量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曾文婷 赵静 +3 位作者 胡曼诗 丘海珊 吴超 初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结构性MRI测量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评估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基因诊断确诊的SCA3患者81例(症状组sym-...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结构性MRI测量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评估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基因诊断确诊的SCA3患者81例(症状组sym-SCA3):59,症状前组(pre-SCA3):22,同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HCs)35例。受试者均采集MRI结构像(3D T1WI MPRAGE)并收集其相应的临床资料。三位具不同临床经验的观察者分别通过第三方软件测量双侧小脑上、中、下脚宽度、脑桥及不同平面脊髓前后径(平枕骨大孔、颈3-5椎体上缘),其中一位观察者2个月后对上述指标进行重复测量。分别计算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可重复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ROC曲线及随机森林方法评估上述指标对SCA3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基于形态学MRI脑结构测量指标,无论是观察者内或观察者间,均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且不依赖于观察者的临床经验,其中双侧小脑上、中脚具有最高的一致性。HCs、pre-SCA3和sym-SCA3三组的双侧小脑上、中、下脚、脑桥及脊髓前后径(除颈5椎体上缘水平)分别依次减小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ROC示左侧小脑中脚对pre-SCA3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11),其敏感度、特异度和cut-off值分别为85.7%,95.5%和10.15 mm,而右侧小脑上脚对sym-SCA3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99),其临界值为2.62 mm,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100%和98.3%。进一步,基于上述指标的随机森林模型区分三组同样有着很高的诊断效能(AUC=0.970,特异度=93.1%),其中左侧小脑中脚对模型的贡献度最大。此外,相关分析表明上述指标同SARA和病程存在中等程度或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基于形态学MRI的脑结构测量可重复性好、不依赖于临床经验,可以帮助诊断SCA3并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左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 MRI 脑结构测量 诊断
下载PDF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脑白质及灰质微结构改变
2
作者 胡曼诗 赵静 +3 位作者 初建平 吴超 黄子桓 丘海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患者脑白质及灰质微结构改变。方法前瞻性招募37例SCA3患者(症状组)、15例SCA3患者直系亲属(症状前组)及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集全脑3D T1WI及弥散峰度成像(DKI);对白质及灰质结构进行组间两两比... 目的观察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患者脑白质及灰质微结构改变。方法前瞻性招募37例SCA3患者(症状组)、15例SCA3患者直系亲属(症状前组)及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集全脑3D T1WI及弥散峰度成像(DKI);对白质及灰质结构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针对存在差异脑区提取相关指标,分析脑白质及灰质结构改变与共济失调等级量表(SARA)的相关性。结果症状前组纤维束受损主要见于双侧小脑上、中、下脚及大脑脚等处,其平均弥散峰度(MK)、径向弥散峰度(Kr)、轴向弥散峰度(Ka)及部分各向异性(F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2);症状组受损纤维束广泛存在于双侧小脑上、中、下脚、大脑脚、内囊后肢、胼胝体、丘脑后辐射(包括视辐射)及上放射冠,其MK、Kr、Ka及FA均低于症状前组及对照组(P均<0.02)。相比对照组,症状组双侧小脑半球(前叶、后叶)、脑桥、延髓、双侧壳核及豆状核灰质体积(GMV)显著减少、双侧丘脑GMV显著增加(P均<0.02);相比症状前组,症状组脑桥GMV显著减低(P<0.02)。症状前组与对照组全脑G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2)。症状组及症状前组双侧小脑上、中、下脚及大脑脚部分弥散值与患者SARA评分相关(P均<0.05)。结论SCA3患者脑白质及灰质微结构发生改变,且白质受损更显著并早于临床出现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灰质 白质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结合ASL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胡曼诗 初建平 +3 位作者 丘海珊 吴超 黄子桓 赵静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 (VBM)结合3D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ASL)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经基因检测证实为SCA3的患者,并募集与其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 目的 探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 (VBM)结合3D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ASL)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经基因检测证实为SCA3的患者,并募集与其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所有入组者行基于全脑的T1WI磁化强度预备快速梯度回波(T1MPRAGE)和3D-PASL扫描,获得被试者经Dartel配准后的全脑标准化灰质概率图以及全脑脑血流量(CBF)图。进一步通过组间VBM比较确定灰质体积显著差异的脑区及其特利尔神经研究所(MNI)标准空间坐标作为兴趣区,提取相应脑区的CBF值,并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评价其对SCA3的诊断价值。结果 相比健康对照[n=12,平均(36.92±14.26)岁],VBM示SCA3患者[n=19,平均(40.89±13.72)岁]的右侧小脑半球存在灰质体积显著减低区域,主要位于右侧小脑前叶(MNI坐标x:18,y:-54,z:-19.5)(P<0.05,FWE校正)。进一步对比分析相应区域的CBF值,结果表明SCA3患者右侧小脑前叶的CBF值(56.0±30.9) ml/100 g/min明显高于对照组(29.6±21.0)ml/100 g/min(P<0.05)。ROC分析显示,基于右侧小脑前叶的CBF对SCA3具有中等程度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为0.75,特异度、敏感度和界值分别为75.0%、84.2%和29.8 ml/100 g/min。结论 相比健康对照,SCA3患者的右侧小脑前叶灰质体积显著减低,相应区域CBF增高。基于右侧小脑前叶的CBF值可用于诊断SC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 三维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脑血流量
下载PDF
4D-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定祥 赖志满 +3 位作者 赵静 吴嘉乐 蔡华崧 胡曼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0-636,共7页
目的:探究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诊断为颅内AVM患者60例,采用4D-CTA扫描方案的30例患者作为4D-CTA组,采用常规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扫描方案的30... 目的:探究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诊断为颅内AVM患者60例,采用4D-CTA扫描方案的30例患者作为4D-CTA组,采用常规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扫描方案的30例患者作为3D-CTA组,两组分别与对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AVM的位置、最大直径、供血动脉数目、引流静脉的数量及Spetzler&Martin(SM)分级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图像质量及辐射有效剂量对比。结果:4D-CTA组辐射有效剂量比3D-CTA组稍高,但两组结果分别与对应的DSA诊断对比,判断位置完全一致、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TA组在诊断供血动脉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3%、100%,引流静脉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3D-CTA组在诊断供血动脉灵敏度及特异度为84.9%、99.2%,引流静脉两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9%、96.3%;SM分级评分中,4D-CTA组与DSA诊断一致,3D-CTA组有3例DSA诊断2级的患者被评分到3级,3D-CTA组及4D-CTA组两组数据的伪影指数(AI)及对比噪声比(CNR)之间比较在基底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左侧颈外动脉、大脑后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D-CTA可以动态多角度观察AVM形态,区分主要供血动脉的能力与DSA相似,在识别更小和特定的动脉分支方面比3D-CTA更精确,4D-CTA对颅内AVM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四维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中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赖志满 谢定祥 +3 位作者 胡曼诗 邹梦莎 杨智云 李竹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DSA确诊为AVM合并动脉瘤患者2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14~59岁,中位年龄43.5岁。行CTA扫描,分别比较DSA与...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DSA确诊为AVM合并动脉瘤患者2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14~59岁,中位年龄43.5岁。行CTA扫描,分别比较DSA与CTA在AVM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合并动脉瘤检出情况,以及对分型判别的差异。结果22例患者均诊断为单发AVM,CTA显示畸形团部位与DSA一致;以DSA为"金标准",CTA在诊断AVM合并动脉廇的畸形团最大直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CTA对主要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准确率分别为91.4%(43/47)、90.3%(65/72),而对合并动脉瘤发现率为87.5%(40/45);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组内相关系数分析及Bland-Altman法,均可验证CTA在诊断AVM合并动脉瘤的最大直径、引流动脉分析、引流静脉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Redekop分型中,其中Ⅰ型动脉瘤为11/11(100.0%),Ⅱ型和Ⅲ型动脉瘤分别为27/31(87.1%)、2/3(66.7%)。CTA对22例患者AVM分级情况与DSA结果基本一致。结论CTA诊断AVM合并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引流静脉与DSA基本相符,对术前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AVM) 动脉瘤 CT血管造影(CTA) 影像诊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前瞻性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设计在320排CT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绍富 冯玉 +4 位作者 胡曼诗 李竹浩 杨旭峰 肖素朋 张小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设计在320排CT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临床可疑颈动脉或椎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G1、G2,每组各30例,检查前均先询问体质量并做记录。两组均采用320排CT螺旋扫描模式...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设计在320排CT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临床可疑颈动脉或椎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G1、G2,每组各30例,检查前均先询问体质量并做记录。两组均采用320排CT螺旋扫描模式,检查前均于右臂肘静脉留置静脉通道,对比剂用量为体质量乘以0.6 m L/kg,注射对比剂速率均为4 m L/s。G1组:采用常规体位;G2组:采用辅助设备使手臂抬高并小角度外展的体位,其他扫描及重建参数与G1组相同。测量颈动脉和颈静脉各节段CT值,观察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的显示效果及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污染程度。比较和分析两组客观图像质量(血管CT值)。【结果】G1、G2两组右头臂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和上腔静脉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2两组颈总动脉开口处;左、右颈内动脉(窦部上2 cm);左、右侧椎动脉窦部水平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颈部CTA检查时,采用低剂量对比剂及特殊体位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提高了对比剂利用效率,降低了对比剂的肾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扫描特殊体位 320排螺旋CT 低剂量对比剂 对比剂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手机QR二维码技术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践性学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晨 胡芳 +4 位作者 张盛甫 曹顺 胡曼诗 蒋春仙 陈琛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3期74-76,共3页
手机QR二维码是一种全新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超高速全方位识读、纠错能力强、能有效表示汉字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学习中,能方便影像资料的借阅和学习,且小巧方便经济,易实现不易丢失,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手机QR二维码 实践性学习 医学影像诊断学
下载PDF
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非刚性对位减影技术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燕子 蔡华崧 +3 位作者 胡曼诗 王丽琴 冯仕庭 王猛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利用血管减影前后的吻合程度,探讨非刚性对位减影技术在肝脏CT动态增强检查中的质量评价。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脏CT动态增强检查的50例患者资料,使用非刚性对位减影技术获得减影图像,对减影前... 目的利用血管减影前后的吻合程度,探讨非刚性对位减影技术在肝脏CT动态增强检查中的质量评价。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脏CT动态增强检查的50例患者资料,使用非刚性对位减影技术获得减影图像,对减影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定性评价包括图像伪影情况及解剖错配程度,定量评价测量各血管(腹主动脉、肝右动脉、肝左动脉、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左支)减影前后在动脉晚期、门静脉晚期的CT值。采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及拟合方程评估减影前后各血管的CT值曲线拟合程度。结果减影后图像均无明显解剖结构错配导致的伪影,3名测量者一致性较高(ICC=0.844,P<0.001)。减影技术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各血管的CT值,与强化分期不存在交互作用。无论是在动脉晚期还是门静脉晚期,减影前后各血管CT值走势一致,CT值变化曲线吻合。结论非刚性对位减影技术可轻松实现肝脏CT动态增强检查的图像减影,并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减影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