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热液活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 被引量:211
1
作者 金之钧 朱东亚 +3 位作者 胡文 张学丰 王毅 闫相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53,T000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与之相关的热液流体沿着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活动,并与所经碳酸盐岩围岩发生反应,使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改造,主要表现在:1热液溶蚀和热褪色现象显著;2沉淀生成多种热液矿物组合,如...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与之相关的热液流体沿着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活动,并与所经碳酸盐岩围岩发生反应,使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改造,主要表现在:1热液溶蚀和热褪色现象显著;2沉淀生成多种热液矿物组合,如萤石-石英组合、闪锌矿-绿泥石-方解石组合,重晶石-石英-黄铁矿-菱铁矿组合等;3热液作用区域碳酸盐岩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Fe、Mn、Si等元素含量的升高,比正常灰岩高出几倍至几十倍。上述特点与岩溶作用和成岩溶蚀作用特征明显不同。对典型钻孔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表明,无论灰岩还是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的微小溶蚀孔洞,储层物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热液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热液 矿物组合 溶蚀
下载PDF
白云岩成因相关问题及主要形成模式 被引量:99
2
作者 张学丰 胡文 张军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40,共9页
在综述白云岩成因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与之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尽管白云岩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成因分歧依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云岩的形成以次生交代为主;②白云石难以直接沉淀的原因是受结晶动力学条件制约,... 在综述白云岩成因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与之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尽管白云岩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成因分歧依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云岩的形成以次生交代为主;②白云石难以直接沉淀的原因是受结晶动力学条件制约,而非热力学因素;③控制次生交代强度和规模的关键条件是富Mg流体的来源及其量的大小;④微生物活动很可能有助于白云岩的形成。关于白云岩化模式,其核心是构建富Mg流体与先成钙质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条件与场所,其中浓缩正常海水模式、萨布哈模式、混合水模式和埋藏白云岩化模式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理清白云岩成因问题,对于认识以白云岩及其相关的碳酸盐岩为储层的油气勘探工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次生交代 Mg的来源 动力学条件 微生物作用 形成模式
下载PDF
白云岩储层形成演化过程中不同流体作用的稀土元素判别模式 被引量:103
3
作者 胡文 陈琪 +1 位作者 王小林 曹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0-818,共9页
综合近年来应用稀土元素研究白云岩储层流体作用特征的结果,结合对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典型样品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辨别不同流体来源及作用特点的主要模式:1)受成岩流体改造较弱的白云岩依然显示海水来源的稀土元素模式。全岩... 综合近年来应用稀土元素研究白云岩储层流体作用特征的结果,结合对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典型样品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辨别不同流体来源及作用特点的主要模式:1)受成岩流体改造较弱的白云岩依然显示海水来源的稀土元素模式。全岩稀土元素总量低(一般小于20μg/g),显著的正Ce异常,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较为平坦。2)大气降水淋滤-渗滤模式。全岩稀土元素含量低于正常白云岩,Ce正异常显著降低,甚至出现负Ce异常,其中淡水淋滤成因的方解石脉具最低的稀土元素含量。3)成岩-成烃流体作用模式。全岩稀土元素含量稍微降低,但配分模式保持与海水类似,与之相关的白云石次生加大边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和CeSWN值,成岩流体方解石脉的稀土元素和CeSWN值明显高于围岩,但两者都显示了海水来源特征。4)热液作用模式。稀土元素含量降低,出现正Eu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起伏不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模式 稀土元素 流体作用 成岩演化 白云岩储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西向横断裂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88
4
作者 陶国亮 胡文 +3 位作者 张义杰 曹剑 张越迁 高小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克拉玛依和乌尔禾地区沉积记录的分析,结合前人在本区的地球物理场、卫星影像和重磁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论证了北西向横断裂普遍存在的事实,并从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这些断距较小且具有走滑性质的断层。它们与...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克拉玛依和乌尔禾地区沉积记录的分析,结合前人在本区的地球物理场、卫星影像和重磁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论证了北西向横断裂普遍存在的事实,并从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这些断距较小且具有走滑性质的断层。它们与北东向纵断裂一起形成了本区“纵横交叉”的构造格局。横断裂沟通油源,引导油气侧向运移;纵断裂连接不同时代输导层和不整合,进行垂向调整和分配,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油气运聚体系。纵、横断裂交汇之处是油气运聚的优势部位,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横断裂 沉积记录 前陆盆地 油气成藏
下载PDF
白云岩化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物性 被引量:88
5
作者 张学丰 刘波 +1 位作者 蔡忠贤 胡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5,共7页
研究资料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个方面。直接影响包括白云岩化过程中的溶蚀作用、等摩尔交代、过白云岩化、等体积交代和对渗透率的提高5个方面。间接影响主要是白云岩化之后的溶蚀(多具... 研究资料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个方面。直接影响包括白云岩化过程中的溶蚀作用、等摩尔交代、过白云岩化、等体积交代和对渗透率的提高5个方面。间接影响主要是白云岩化之后的溶蚀(多具选择性)和白云岩比同类灰岩抗压实压溶,从而易于保存孔隙;同等条件下比灰岩更易发育断裂、裂缝。对碳酸盐岩储层来讲,原始沉积环境是重要条件,白云岩化作用常常是先决条件,而白云岩化之外的成岩作用改造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岩 白云岩化 储集物性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初步研究:岩性与孔隙特征分析 被引量:86
6
作者 匡立春 胡文 +2 位作者 王绪龙 吴海光 王小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9-535,共7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探针观测,结合野外剖面及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性与孔隙特征。结果表明致密储层段由呈韵律互层产出的白云岩类/粉砂岩类与泥岩类构成,一般由3-5个韵律组成,具有一...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探针观测,结合野外剖面及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性与孔隙特征。结果表明致密储层段由呈韵律互层产出的白云岩类/粉砂岩类与泥岩类构成,一般由3-5个韵律组成,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白云质粉砂岩,粉砂质白云岩、砂屑白云岩以及泥晶白云岩。其中白云质粉砂岩/粉砂质白云岩分布最广,为芦草沟组上、下储层段(“甜点”)最主要储集岩,砂屑白云岩只分布于上储层段,泥晶白云岩以薄的夹层形式分布于上、下储层段。电子探针微区观测表明,储集空间以溶蚀型孔隙为主,孔径大小从几μm到30μm,可分为粒间/晶间溶孔、粒内溶孔以及部分裂缝型孔隙,发生溶蚀作用的矿物以钠长石为主,白云石次之。定量分析表明,白云质粉砂岩/粉砂质白云岩主要由钠长石、白云石以及少量钾长石等矿物组成,砂屑白云岩主要由微晶白云石和少量钠长石等矿物组成,泥晶白云岩主要由微晶白云石和少量石英、钠长石等矿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致密油储层 岩性特征 孔隙特征
下载PDF
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85
7
作者 陈骏 胡文 李成 《中国地质教育》 2007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最新调查发现,我国地质实践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课时减少,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二是教学实验设备更新缓慢,特别是野外实习基地建设近于停... 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最新调查发现,我国地质实践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课时减少,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二是教学实验设备更新缓慢,特别是野外实习基地建设近于停滞,难以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新的地学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滞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四是“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普遍,实践教学师资缺乏。造成目前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高校扩招、物价上涨和管理体制等因素外,主要是长期以来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所致。为了更好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培养高质量地学人才培养创造条件,本文提出了4项建议:一是增加常规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保障基本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建设若干国家级地学实践教学基地,以共享形式提高教学基地使用效率,并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地学实践教学网站和地学虚拟实习系统,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新型地学人才;四是改革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大向教学方面的倾斜力度,尽快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实践教学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初探 被引量:70
8
作者 金之钧 张刘平 +1 位作者 杨雷 胡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9-665,共7页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在前人深部流体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热力学定量模型 ,对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活动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表明 ,在东营凹陷不仅存在着幔...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在前人深部流体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热力学定量模型 ,对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活动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表明 ,在东营凹陷不仅存在着幔源富二氧化碳流体(H2 O +CO2 )的活动 ,而且还存在着幔源富氢流体 (H2 O +CH4+H2 )的活动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也发现了幔源富二氧化碳的活动 .深部流体上升过程中热能传递的定量研究表明 ,幔源流体是良好的热能载体 .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的有机质异常热变现象证实了深部流体的热效应 .有机质热演化生烃不仅需要热 ,而且是个缺氢的过程 ,富氢流体注入沉积盆地势必对油气的生成产生影响 .加氢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加氢可大幅度提高烃源岩的产烃率 ;对腐泥型干酪根而言 ,加氢生烃效应最显著的阶段是在生烃高峰之后 ,产率可增加 14 7%以上 ;腐植型干酪根的加氢生烃效应在各个阶段都较显著 .在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分别发现了深部流体促进烃源岩生烃的现象 .因此 ,深部流体在能量上和物质上对油气的生成均可构成重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深部流体 地幔流体 油气成藏 同位素地球化学 热力学 富氢流体 富二氧化碳流体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 被引量:71
9
作者 张义杰 曹剑 胡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不仅需要确定成藏期次,而且还要结合垂向封隔层的分布,将不同成藏期的油气藏从垂向上划分为不同的成藏组合,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油气成藏过程和描述油气空间分布。以准噶尔盆地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为例,基于...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不仅需要确定成藏期次,而且还要结合垂向封隔层的分布,将不同成藏期的油气藏从垂向上划分为不同的成藏组合,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油气成藏过程和描述油气空间分布。以准噶尔盆地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为例,基于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包裹体光性特征与均一温度分析、埋藏-热演化史分析,确定该油气系统共有4个主要的成藏期(P2—3、T3J、2—K1和N)。在此基础上,结合垂向封隔层(T3b、J1s1、K1tg泥岩)的分布,划分出C—T3、T3—J1J、2—K1和K—N等4个成藏组合,不同的成藏组合在不同区带具有不同的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 成藏组合 油气运移 准噶尔盆地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影响 被引量:70
10
作者 朱东亚 金之钧 +1 位作者 胡文 张学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4,I0002-I0004,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地质历史上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喷出岩和侵入岩在多条野外剖面上可以见到,并被大量的钻井所揭示。伴随岩浆—火山作用会有大量的深部流体活动。盆地内部众多的深大断裂,包括隐伏基底断裂和盖层基底断裂,以及与之相连... 塔里木盆地地质历史上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喷出岩和侵入岩在多条野外剖面上可以见到,并被大量的钻井所揭示。伴随岩浆—火山作用会有大量的深部流体活动。盆地内部众多的深大断裂,包括隐伏基底断裂和盖层基底断裂,以及与之相连的小的断裂和裂缝构成了深部流体活动的必要通道。在深部流体作用下,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产生了显著的溶蚀作用,溶蚀形成密集的针状孔隙或几毫米大小的小型溶孔,这些溶蚀孔隙对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除溶蚀作用外,深部流体还在碳酸盐岩的裂缝或孔隙中沉淀形成多种典型的矿物,如方解石、石英、白云石、萤石、闪锌矿、黄铁矿等;这些矿物通常以几种类型矿物组成的矿物组合出现,如在塔北的沙15井可以见到石英、白云石和萤石组合产出,在塔中的塔中45井可以见到方解石、萤石、石英组合产出,在塔中12井可以见到闪锌矿、黄铁矿和绿泥石的组合产出。深部流体作用还使断裂附近的白云岩发生重结晶作用成为浅灰色/白色的中粗晶白云岩,以塔北的沙15井和巴楚三岔口剖面的重结晶白云岩最为典型。重结晶后的白云岩产生大量的晶间孔隙;并且重结晶过程中深部流体还对白云岩产生溶蚀形成大量的溶蚀孔隙,对白云岩储层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深部流体 碳酸盐岩 溶蚀 重结晶
下载PDF
塔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热液重结晶作用及其油气储集意义 被引量:72
11
作者 朱东亚 金之钧 胡文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70,共15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的沙15井下奥陶统以褐灰色-深灰色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局部沿断裂裂缝见有浅灰色-白色中-粗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伴有明显的硅化作用,孔缝中见有自形的石英晶簇.中-粗晶白云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位于110~200℃之...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的沙15井下奥陶统以褐灰色-深灰色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局部沿断裂裂缝见有浅灰色-白色中-粗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伴有明显的硅化作用,孔缝中见有自形的石英晶簇.中-粗晶白云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位于110~200℃之间,主峰区间为140~190℃,盐度位于10.7wt%~18.5wt%NaClEq.之间,与共存的石英晶簇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一致.与粉-细晶白云岩相比,中-粗晶白云岩在成分组成上具有富含Fe和Mn的特征,FeO的含量平均为1.917%,MnO的含量平均为0.323%.在稀土元素组成上,中-粗晶白云岩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配分模式与塔里木盆地中酸性火成岩相一致.中-粗晶白云岩氧同位素δ18OPDB位于-10.35‰~-7.31‰之间,与粉-细晶白云岩相比具有明显偏负的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白云石与水的氧同位素分馏方程,可以得到沉淀白云石的流体的氧同位素δ18OSMOW值的范围大致在+4‰~+10‰之间,与岩浆热液流体相一致.中-粗晶白云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与中酸性火成岩活动有关.从流体包裹体测温、元素组成、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组成可知中-粗晶白云岩是粉-细晶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发生重结晶作用的结果.热液作用下的白云岩重结晶作用在塔里木盆地白云岩成岩演化历史上具有特殊性和广泛性,该过程使白云岩中产生了丰富的晶间孔隙和热液溶蚀孔隙,从而成为良好的油气储层,在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油气勘探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热液 白云岩 重结品 储层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曹剑 胡文 +4 位作者 张义杰 姚素平 王绪龙 张越迁 唐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9-406,共8页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上下发现了众多油气藏,表明不整合是油气运聚的有利通道。通过对不整合上下地层中含油气流体活动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不整合的垂向结构是控制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主导要素。不整合从垂向上可划分为上(底砾岩)下(风化壳)两...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上下发现了众多油气藏,表明不整合是油气运聚的有利通道。通过对不整合上下地层中含油气流体活动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不整合的垂向结构是控制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主导要素。不整合从垂向上可划分为上(底砾岩)下(风化壳)两层结构,有时下层风化壳顶部也会发育一层厚度不均的粘土层,使得不整合表现为三层结构。其中,风化壳又包括风化破碎型(火山岩)和风化淋滤型(碎屑岩)两类。基于底砾岩的沉积特征和风化壳的类型,从垂向结构入手,进一步将不整合划分为基岩披覆、砂砾岩和砂泥岩对接等三大类型:基岩披覆型不整合在本区对油气运移最为有利,砂砾岩型不整合次之,而砂泥岩对接型不整合一般不能成为油气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垂向结构 油气运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塔中地区热液改造型白云岩储层 被引量:67
13
作者 朱东亚 金之钧 胡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8-704,共7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以深灰色的粉—细晶白云岩发育为特征,在塔中等地区局部可见浅灰色—白色的中—粗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区间为160~200℃,盐度为6.88%~14.15%;氧同位素δ18OPDB值为-10.91‰^-7...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以深灰色的粉—细晶白云岩发育为特征,在塔中等地区局部可见浅灰色—白色的中—粗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区间为160~200℃,盐度为6.88%~14.15%;氧同位素δ18OPDB值为-10.91‰^-7.65‰,平均为-8.98‰,与粉—细晶白云岩δ18OPDB值相比,具有明显偏轻的特征。根据白云石与水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计算出形成中—粗晶白云岩流体的δ18OSMOW值为+4.2‰^+10.2‰,据此判断该流体为岩浆热液流体。中—粗晶白云岩的87Sr/86Sr值为0.709 098~0.709 236,平均为0.709 171,高于粉—细晶白云岩和下古生界正常海相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锶同位素组成特征也表明了中—粗晶白云岩的形成与热液流体作用有关。再结合其产状特征,可以推测塔中地区中—粗晶白云岩是粉—细晶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发生重结晶作用的结果。重结晶形成的中—粗晶白云岩不但有丰富的晶间孔隙,而且还发育有大量的因热液溶蚀作用而形成的溶蚀孔隙,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层,在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深层油气勘探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白云岩储层 热液溶蚀作用 重结晶作用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油气储层自生高岭石发育特点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59
14
作者 曹剑 张义杰 +4 位作者 胡文 张越迁 唐勇 姚素平 陶国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7-373,共7页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砂岩油气储层为例,在野外与岩芯观测的基础之上,通过显微和扫描电镜鉴定,并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有大量自生高岭石发育于储层长石溶蚀后的孔隙中,可以很少或大量原地沉淀,使得储层物性变好...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砂岩油气储层为例,在野外与岩芯观测的基础之上,通过显微和扫描电镜鉴定,并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有大量自生高岭石发育于储层长石溶蚀后的孔隙中,可以很少或大量原地沉淀,使得储层物性变好或变差。这些自生高岭石是含油气酸性流体与砂岩中碱性长石发生水岩反应的产物,在油源断裂附近的中粒-中粗粒砂岩层中,含油气流体活动强度大、渗流速度较高,高岭石易于迁移至别处,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反之高岭石则倾向于原地沉淀,储层物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储层物性 含油气流体 水岩反应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6
15
作者 张枝焕 胡文 +3 位作者 曾溅辉 于炳松 陆现彩 贾红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0-566,共7页
盆地内地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发生变化 ,影响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本文分析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孔隙流体的化学和动力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根据地层中矿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对成岩过程中地层古流体的地球化学... 盆地内地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发生变化 ,影响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本文分析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孔隙流体的化学和动力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根据地层中矿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对成岩过程中地层古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推测。并通过对典型油田泥岩层和砂岩层中矿物组合及其在地层剖面上的变化规律的实例剖析 ,揭示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储层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 ,在此基础上 ,建立储层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地质 /地球化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第三系 孔隙流体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储层 油气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化流体来源的地球化学分析 被引量:60
16
作者 张学丰 胡文 +2 位作者 张军涛 王小林 谢小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9,共10页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奥陶系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之一,然而有关白云岩成因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的关键是对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认识不一。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来源大部分继承原始灰岩,具...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奥陶系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之一,然而有关白云岩成因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的关键是对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认识不一。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来源大部分继承原始灰岩,具有与海水类似的配分特征,只不过稀土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了;Sr、Ti含量和Sr/Ba比值较高,且Sr和Mn都具典型的埋藏演化特征;碳、氧同位素分布于正常海相范围内,与典型的埋藏白云岩特征类似;在局部发育一些与断裂相关的铁(锰)白云岩和鞍状白云岩,显示明显的Eu正异常,具相对较高的Fe-Mn-Ba-Si(-Zn-Pb)元素含量及Sr/Ba比值。分析结果说明塔中和塔北下奥陶统的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正常或浓缩了的海水,白云岩形成于准同生和/或埋藏环境,局部发育与断裂相关的热液白云岩,而前人强调的大气淡水或混合水作用对白云岩的形成并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化流体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主要白云岩类型及孔隙发育特征 被引量:54
17
作者 朱井泉 吴仕强 +1 位作者 王国学 胡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9,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白云岩广泛发育,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按照结构和特殊构造两大分类依据,文中将研究区白云岩归为6大类,即泥-粉晶白云岩(又按含膏与否进一步分为含膏泥-粉晶白云岩和不含膏泥-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中-...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白云岩广泛发育,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按照结构和特殊构造两大分类依据,文中将研究区白云岩归为6大类,即泥-粉晶白云岩(又按含膏与否进一步分为含膏泥-粉晶白云岩和不含膏泥-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斑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和膏溶角砾白云岩。每类白云岩都可以其独具特色的晶体结构和/或沉积构造与其他类型相区分。在这些白云岩中发育的孔隙类型主要有6种,即窗格孔、铸模孔、晶间孔、溶孔、角砾孔及砾间溶孔和缝合线孔,其中除窗格孔为原生孔隙外,其余均属次生孔隙。就其储集意义而言,以溶孔和晶间孔最为重要,次为角砾孔及砾间溶孔,而铸模孔和窗格孔的储集意义相对次要。缝合线孔的意义主要有二:一是可改善储集岩的渗透性,二是与斑状白云岩配合还可能构成有效储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孔隙类型 储集性能 塔里木盆地 寒武—奥陶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结构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55
18
作者 吴仕强 朱井泉 +3 位作者 王国学 胡文 张军涛 王小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90-1400,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厚度大、分布广,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根据岩石学研究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4类,其特点如下:(1)泥晶一粉晶白云岩,白云石晶体小、晶形差,有序度在4类中最低(0.73);Na、K、Sr 含量在4类中最高;δ^(13)C...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厚度大、分布广,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根据岩石学研究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4类,其特点如下:(1)泥晶一粉晶白云岩,白云石晶体小、晶形差,有序度在4类中最低(0.73);Na、K、Sr 含量在4类中最高;δ^(13)C 值及 Z 值较高,分别为-0.94‰、122.3;Fe、Mn 含量较低;阴极发光为亮桔红色;常呈纹层状,具暴露及成化标志。这些特征表明其结晶较快,形成环境蒸发强烈、盐度较高、氧化性较强,是在萨布哈环境中由浓缩海水发生白云石化所形成。(2)藻纹层白云岩,白云石晶体小,晶形较好,有序度较高(0.85);藻纹层基本保留了其原始微细结构;Na、K、Sr 含量较低;δ^(13)C 值在4类中最高,平均为-0.50‰;含有较多黄铁矿。这些特征说明其可能形成于成岩作用的稍早期阶段且其成因与藻类活动密切相关,成岩环境盐度较低,可能是在藻类作用下,由富藻层浓集的镁与残留海水在浅埋藏环境中共同作用所形成。(3)雾心亮边白云岩,白云石普遍具雾心亮边结构,雾心含少量包裹体及灰质残余,亮边则少见或无;阴极发光下,雾心发亮桔黄色光,亮边发光暗或不发光;局部见此类白云石呈星散状分布于亮晶颗粒灰岩或泥晶灰岩中;白云石晶体较大,晶形较好。此类白云岩的δ^(13)C 及 Z 值在4类中最低,K、Na、Sr、Fe 含量相对较低,Mn 含量最高;有序度较高,均值为0.83。这些特征表明此类白云岩中白云石的雾心可能是在早期浅埋藏环境中,由富镁孔隙水交代周围灰质所形成;亮边则形成于埋藏较深的环境,其所需镁可能来源于粘土矿物的转化。(4)重结晶白云岩:白云石晶体粗大且污浊,接触紧密;局部见白云石晶体具环带结构,局部见颗粒幻影结构;阴极发光较暗;Fe 含量在4类中最高,Mn 含量较高;有序度最高,平均为0.95;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110.2℃。这些特征表明其可能是在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成因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塔里木盆地 寒武-奥陶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演化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曹剑 胡文 +4 位作者 姚素平 张义杰 王绪龙 张越迁 唐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0-707,共8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是叠合盆地“多源多期”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本文通过对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化石”记录——包裹体进行研究,采用储层游离烃和包裹体烃成分对比分析,有机包裹体光性特征鉴别,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热...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是叠合盆地“多源多期”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本文通过对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化石”记录——包裹体进行研究,采用储层游离烃和包裹体烃成分对比分析,有机包裹体光性特征鉴别,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热史,以及有机包裹体红外光谱特征分析,确定了油气来源与成藏期次。再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构造发育史,恢复了复杂的油气成藏演化过程1中晚二叠世,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烃源油沿断裂和输导层运移至石炭系—二叠系圈闭中聚集;2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油沿断裂、不整合和输导层运移,在二叠系—三叠系的各套储层中聚集;3早白垩世至今,佳木河组的天然气,以及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油推动早期的原生油藏向上倾方向运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生物标志化合物 成藏演化 叠合盆地 新疆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试论火山岩储层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征 被引量:38
20
作者 陈庆春 朱东亚 +1 位作者 胡文 曹学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6-291,共6页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胜利及辽河油田最新资料,提出了一种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分类方案,共分为火山熔岩型、火山碎屑岩型和潜火山岩型3种类型。其中火山碎屑岩型又可分为正常火山碎屑岩型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型两种亚类型;潜火山...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胜利及辽河油田最新资料,提出了一种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分类方案,共分为火山熔岩型、火山碎屑岩型和潜火山岩型3种类型。其中火山碎屑岩型又可分为正常火山碎屑岩型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型两种亚类型;潜火山岩型分为隐爆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两种亚类型。文中结合实例对各种类型储层的成因机制、空间展布特点以及储集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储层 油气藏 成因机制 空间展布 储集性 潜火山岩 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