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补短板”的内涵、目标实质和手段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綦鲁明
胡敏一
-
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17-22,共6页
-
基金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课题成果
-
文摘
本研究认为,"补短板"就是要补足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滞后领域,推动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其目标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其实质是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补短板"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发挥好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做好土地制度改革,人才与创新,公共产品投融资、金融结构改革,补"产业"短板等工作。
-
关键词
“补短板”
有效供给
政府
市场
-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补产业“短板”
- 2
-
-
作者
綦鲁明
谈俊
胡敏一
-
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70-77,共8页
-
基金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课题成果
-
文摘
当前,产业"短板"突出表现为产业融合度低,产业中低端现象仍十分明显,产业竞争力不足,关键技术产品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原因主要有: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路径依赖阻碍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研发投入不足;政府产业政策有失偏颇;我国的高端需求偏好国外产品;创新型人才缺乏。补产业"短板"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发挥需求的拉动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
-
关键词
产业“短板”
技术
创新
产业中高端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