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五行学说新探
- 1
-
-
作者
胡思九
-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81-85,共5页
-
文摘
五行学说是中华古代先民对自然界、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理解.五行学说是宇宙现、社会观、自然观、人生观,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五行”是古代中华民族特有的发明创造.
-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宇宙观
认识论
方法论
-
分类号
B992.1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轩辕谷简论
- 2
-
-
作者
胡思九
-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S1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轩辕
清水
轩辕黄帝
坡山
皇台
人文古迹
-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黄帝诞生之地:清水轩辕谷
- 3
-
-
作者
胡思九
-
出处
《西部(新文学)(上)》
2001年第10期40-41,共2页
-
文摘
甘肃清水县轩辕谷,又名三皇沟,为轩辕黄帝诞生之地;儿时,祖上曾言之.及长,阅<清水县志·人物志>(康熙版),证实祖上所述并非虚言.<水经>云:黄帝"生于上邽轩辕谷,今城东南七十里有谷与溪焉."<秦州直隶州新志>亦有载.当今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谓:"轩辕黄帝诞生于甘肃清水."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三点式按摩法简介
- 4
-
-
作者
胡思九
-
机构
甘肃清水传统医学研究所
-
出处
《江西中医药》
1994年第S2期130-131,共2页
-
文摘
三点式按摩法简介胡思九(甘肃清水传统医学研究所741400)关键词三点式按摩法;介绍笔者创立三点式按摩法防抬青少年近视限及中老年视力减退,有法风邪、行气血、提神、醒脑、明目之功效。现简介于下:①直立,双足微拉开,与上肩协调;运动双手,如洗手状。②全身...
-
关键词
三点式按摩法
介绍
-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三皇文化简论
- 5
-
-
作者
胡思九
-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
文摘
伏羲、神农、轩辕史谓“三皇”,在其所生活的悠远而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上古文化即是三皇文化。伏羲文化是上古“佃渔畜牧”时代的图文化,以“易”为中心;神农文化是“农垦时代”的药文化;轩辕文化则是天、地、人三合一的医文化。三皇文化兴起于渭河中上游,在黄河流城得以发展,并波及长江流域,从而形成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
-
关键词
三皇文化
医药文化
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补中益气汤新用3则
- 6
-
-
作者
张德祥
胡思九
-
机构
甘肃清水传统医学研究所
-
出处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2-23,共2页
-
文摘
补中益气汤新用3则张德祥,胡思九甘肃清水传统医学研究所(741400)1.淋浊李某,男,45岁,1989年3月12日诊。面色苍白,短气乏力,食少纳呆,腰膝无力,小便淋沥不断,尿为白浊,舌淡苔白,脉细微弱。证属中气不足,肾元不固,治宜补气固肾,涩精缩尿...
-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临床应用
淋浊
吐血
便血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补中益气汤运用举隅
- 7
-
-
作者
胡思九
张德祥
-
机构
甘肃清水传统医学研究所
-
出处
《甘肃中医》
1995年第5期25-25,共1页
-
文摘
补中益气汤运用举隅胡思九,张德祥甘肃清水传统医学研究所(741400)主题词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案1泄泻靳某之母,女,60岁。患肾癌于1980年夏经市医院手术切除后,大便溏泄,昼夜不止,竟达数十次,便呈暗绿色,日夜无度,经专家多次会诊治疗罔效。医生与...
-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方剂
临床应用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