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103
1
作者 郑荣才 胡忠 +3 位作者 冯青平 郑超 罗平 陈守春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4,共7页
以岩石结构与白云石Mg/Ca比值和有序度分析为基础,结合Sr,Fe,Mn微量元素和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岩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白云岩有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两种成因类型,储层只是埋藏白云岩... 以岩石结构与白云石Mg/Ca比值和有序度分析为基础,结合Sr,Fe,Mn微量元素和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岩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白云岩有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两种成因类型,储层只是埋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其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早、中、晚3个成岩阶段,各成岩阶段埋藏白云岩化流体都来自于上覆地层飞仙关组的高盐度海源地层水,证据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埋藏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明显地有别于准同生白云岩;②长兴组各类白云岩的Sr,Fe,Mn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埋藏白云岩作用发生在无大气水影响的封闭体系中;③白云岩的C,O同位素组成特征符合埋藏白云岩的δ13C和δ18O分布区间;④长兴组与飞仙关组埋藏白云岩的Sr,Fe,Mn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下三叠统 长兴组 白云岩储层 微量元素 C O Sr同位素 成岩流体 海源地层水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3 位作者 沈忠民 胡忠 李伟 张志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6-827,共12页
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 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三个岩溶地貌单元和峰丛、溶沟、落水洞、坡地、谷地、浅洼、残丘和槽地等微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细分出七个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分区,并对分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古岩溶地貌分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微地貌单元组成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天然气藏的发育。在此基础上,对川东地区古岩溶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气候、岩性、层位、古地形、古水文条件和不同的岩溶地貌形态影响和控制着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区域分布。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型储层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角砾岩 古岩溶地貌 微地貌 碳酸盐岩储层 控制因素 石炭系 川东
下载PDF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51
3
作者 胡忠 郑荣才 +4 位作者 文华国 蔡家兰 陈守春 胡九珍 李瑰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9-1378,共10页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结合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等资料,对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从中识别出准同生期白云岩、成岩期埋藏白云岩、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晚成岩期热液白云石等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结合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等资料,对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从中识别出准同生期白云岩、成岩期埋藏白云岩、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晚成岩期热液白云石等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集意义的仅为成岩期交代成因的埋藏白云岩,其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综合不同成因类型的白云岩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将白云石化过程划分为准同生期,早成岩期、中成岩期,古表生期和再埋藏晚成岩期五个成岩阶段。各阶段的白云岩(或白云石)在结构上有不同特征,其 Sr 同位素和 Sr 含量地球化学特征亦有显著差别,反映研究区白云化流体不仅来自同时期囚禁的海源地层水,而且受到古表生期岩溶过程中的淡水和再埋藏晚期热液的影响。根据岩石学特征和各种地化指标,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建立了黄龙组准同生、埋藏、淡水、热液白云岩(或白云石)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邻水-渝北 石炭系黄龙组 白云石化作用 SR同位素 Sr含量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特征与储集层分布 被引量:45
4
作者 张兵 郑荣才 +4 位作者 王绪本 罗媛 李伟 文华国 胡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综合地表地质、钻井资料和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详细描述古岩溶的鉴别标志,并进一步分析古岩溶作用垂向分带性和平面分区性以及岩溶强度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溶角砾岩是识别古岩溶作用最直接的标志;不同成因类型和... 综合地表地质、钻井资料和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详细描述古岩溶的鉴别标志,并进一步分析古岩溶作用垂向分带性和平面分区性以及岩溶强度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溶角砾岩是识别古岩溶作用最直接的标志;不同成因类型和溶蚀强度的岩溶岩与胶结物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其形成和演化规律明显受流体来源、性质及同位素分馏效应影响;小型针孔型储集层测井曲线与大型洞缝型储集层具有明显区别。古岩溶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古气候、岩性和岩相等因素控制,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岩性是黄龙组二段的白云岩,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层位是黄龙组二段的上部溶蚀段和下部溶蚀段,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位置是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中残丘及坡地等微地貌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黄龙组 古岩溶储集层 地球化学 岩溶地貌 岩溶旋回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向娟 胡明毅 +2 位作者 胡忠 孟令俊 吴联钱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14-19,141-142,共6页
在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野外剖面和钻井剖面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将中二叠统茅口组确定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进一步可划分为浅水开阔台地、较深水... 在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野外剖面和钻井剖面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将中二叠统茅口组确定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进一步可划分为浅水开阔台地、较深水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和台地前缘斜坡等相类型。浅水开阔台地相包括台内滩和潮下亚相,台地边缘浅滩包括生屑滩和滩间等亚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又可分为上斜坡和下斜坡等亚相。四川盆地在中二叠茅口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其中包括三次小规模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将茅口组划分为茅一、茅二、茅三和茅四段,其中茅一下段-茅一上段构成第一沉积旋回,茅二下段-茅二上段组构成第二沉积旋回,茅三段-茅四段构成第三沉积旋回。综合研究表明,台地边缘浅滩为高能型生物滩是储层发展演化的最有利相带,在茅二、三、四段均有发育,且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北缘-西南缘,其厚度大、分布较广,是区内最好的勘探相带。在研究区内较深水开阔台地和台地前缘斜坡相纵向上主要分布于茅三、四段,横向上主要分布于盆地的北缘,且较有利于油气的生成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茅口组 沉积相 碳酸盐岩台地 储层分布预测
下载PDF
川东-渝北地区黄龙组白云岩储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8
6
作者 胡忠 郑荣才 +4 位作者 胡九珍 文华国 李瑜 文其兵 徐发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2-790,共9页
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储层是川东—渝北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集岩类型之一,依据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相及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川东—渝北地区石炭系广泛发育的白云岩划分为准同生白云岩、成岩埋藏白云岩、古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深埋藏热液异形... 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储层是川东—渝北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集岩类型之一,依据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相及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川东—渝北地区石炭系广泛发育的白云岩划分为准同生白云岩、成岩埋藏白云岩、古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深埋藏热液异形白云石4种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集意义的仅为成岩期交代成因的埋藏白云岩和古表生期形成的岩溶岩,岩性主要为颗粒和晶粒白云岩及白云质岩溶角砾岩。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为①弱溶蚀、强溶蚀准同生和成岩埋藏白云岩具有相似的ΣREE值、ΣLREE/ΣHREE比、REE配分模式和δCe、δEu负异常,但弱溶蚀白云岩各参数值相对较低;②淡水白云石具有很低的ΣREE值、弱Ce负异常和中等—较强的Eu负异常;③热液异形白云石ΣREE、REE配分模式和δCe特征与淡水白云石相似,而δEu最高。上述特征进一步表明各成因类型白云岩的稀土元素各项参数和配分模式差异明显,与较晚期次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特点为准同生期和早—中成岩期埋藏白云岩受表生期岩溶作用影响较大,而深埋藏期热液异形白云石明显叠加有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渝北地区 石炭系黄龙组 白云岩 稀土元素 岩溶作用
下载PDF
渝北-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0
7
作者 郑荣才 胡忠 +2 位作者 郑超 陈守春 戴荔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11,共9页
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是渝北—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岩溶岩类型,... 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是渝北—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岩溶岩类型,和淡水方解石与白云石两种胶结物类型。以基质岩为对比参照物,对各类岩溶岩和胶结物的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溶蚀强度、结构和成分的岩溶岩与胶结物的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其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明显受古地理背景、流体性质、流体来源以及同位素分馏效应控制。依据岩溶岩系的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可总结出4个主要特征:(1)伴随岩溶强度加大,δ13C表现向低值方向弱偏移,而δ18O负偏移较强烈;(2)87Sr/86Sr比值出现由渗流-活跃潜流带的正偏移,至静滞潜流带转化为强烈负偏移的演化趋势;(3)对应古岩溶系碳、氧、锶稳定同位素演化,古岩溶储层的物性出现由差变好至重新变差的对应变化关系;(4)淡水白云石结晶沉淀过程中可能具有对87Sr有很强"捕获"能力的锶同位素正偏移分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北—川东地区 黄龙组 古岩溶储层 碳、氧、锶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岩溶流体
下载PDF
龙门山甘溪组谢家湾段混积相和混积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27
8
作者 郑荣才 周刚 +1 位作者 董霞 胡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41,共9页
依据实测剖面资料和薄片鉴定结果,将龙门山下泥盆统甘溪组谢家湾段确定为以泥质为背景的Ⅰ型混积类型和Ⅱ型混积层序,其Ⅰ型混积类型的形成机理包括间断式和原地式两种混积形式,以风暴流所致的间断式混积为主。相关的混积相可划分为混... 依据实测剖面资料和薄片鉴定结果,将龙门山下泥盆统甘溪组谢家湾段确定为以泥质为背景的Ⅰ型混积类型和Ⅱ型混积层序,其Ⅰ型混积类型的形成机理包括间断式和原地式两种混积形式,以风暴流所致的间断式混积为主。相关的混积相可划分为混积滨岸、碎屑混积陆棚和碳酸盐混积陆棚三种混积相类型,以及①滨岸潮缘残积物+混积潮坪、②混积陆棚泥+远源风暴流、③混积陆棚泥+近源砂质风暴流、④混积陆棚泥+近源混积风暴流和生物滩与点礁四种混积微相类型的沉积组合。其Ⅱ型混积层序可划分出SMST、TST、EHST和LHST四个沉积体系域,各体系域由不同的混积类型、混积序列和混积强度的准层序叠置而成,以SMST和LHST的原地式混积作用最强,TST的间断式混积作用最弱,而EHST具有交替的间断式与原地式叠加混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下泥盆统甘溪组谢家湾段 混积滨岸 碎屑混积陆棚 碳酸盐混积陆棚 混积层序
下载PDF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特征 被引量:24
9
作者 耿威 郑荣才 +3 位作者 李爽 李瑰丽 郑超 胡忠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9-647,共9页
在岩心和测井分析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薄片、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包裹体、物性和孔隙结构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套储层以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 在岩心和测井分析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薄片、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包裹体、物性和孔隙结构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套储层以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最为发育;储层物性中等-较差,但裂缝和溶缝较发育,对改善储层孔渗性有重要贡献,为典型的低孔中渗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的质量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以及构造活动的综合影响,其中以礁、滩相最有利储层发育。区域上礁、滩相沉积的分区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埋藏白云石化是储层发育的基础;而溶蚀和破裂扩大作用是提高储层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 上二叠统长兴组 滩微相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特征 被引量:26
10
作者 胡明毅 钱勇 +2 位作者 胡忠 王延奇 向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陆棚-盆地两大类沉积体系和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陆棚和盆地等4种相类型。通过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在该区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两类层序界面,以此为依据将该区奥陶系划...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陆棚-盆地两大类沉积体系和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陆棚和盆地等4种相类型。通过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在该区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两类层序界面,以此为依据将该区奥陶系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层序格架内碳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分析表明,不同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C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并呈现出有规律性变化,反映出该区奥陶纪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研究表明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作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辅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坪地区 奥陶系 层序地层 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
下载PDF
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的定量评价——以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胡忠 朱忠德 +1 位作者 李相明 冯常茂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研究是认识储层各种物性特征的重要基础。文章以英台地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研究对象,确定为扇三角洲相沉积,并划分出六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引入油藏描述中相控模型的概念,定量地讨论了研究区沉... 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研究是认识储层各种物性特征的重要基础。文章以英台地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研究对象,确定为扇三角洲相沉积,并划分出六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引入油藏描述中相控模型的概念,定量地讨论了研究区沉积微相与储层发育程度、储层物性及单层内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微相的储层物性良好,而席状砂、远砂坝微相的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反映沉积微相的变化规律控制着储层物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沉积微相 英台地区 油藏描述 相控 席状砂 扇三角洲 层内非均质性 下白垩统 物性特征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白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胡明毅 胡忠 +1 位作者 李思田 王延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60-2069,共10页
塔中地区奥陶系白云岩分布广泛,厚度大,是该区重要的储层之一。根据白云石晶体结构大小、原始沉积特征保存情况,将该区白云岩分为泥晶白云岩、藻纹层泥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粗粉晶—细晶白云岩、中晶—粗晶白云岩、斑状白云岩等6种类... 塔中地区奥陶系白云岩分布广泛,厚度大,是该区重要的储层之一。根据白云石晶体结构大小、原始沉积特征保存情况,将该区白云岩分为泥晶白云岩、藻纹层泥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粗粉晶—细晶白云岩、中晶—粗晶白云岩、斑状白云岩等6种类型。泥晶白云岩、藻纹层泥晶白云岩保留了其原岩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碳、氧同位素偏高,盐度指数略高于正常海水,微量元素锶、钠含量高和铁、锰含量低,稀土元素特征大体相似,将其解释为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产物。结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具有晶体相对粗大、明显的交代结构(如雾心亮边结构和环带构造)特点,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碳、氧同位素具有随着成岩作用加强依次向负值偏移,盐度指数逐渐降低的特点,微量元素锶、钠含量低和铁、锰含量高,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REE配分模式和Ce、Eu异常相似,将其解释为埋藏阶段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并且在白云石化过程中可能叠加有构造热液作用的影响。在白云岩成因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研究区发育的各种白云岩类型的白云石化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碳氧同位素 元素地球化学 奥陶系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礁滩相储层识别标志及其预测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兵 郑荣才 +4 位作者 文华国 胡忠 罗爱军 文其兵 朱宜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84,共12页
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体位于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研究区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四个相带,其中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长兴组储层岩性主要为礁... 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体位于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研究区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四个相带,其中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长兴组储层岩性主要为礁滩相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和厚度较大的特点。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震等资料,并以岩芯观察描述、薄片鉴定和沉积相分析为依据,建立了识别礁滩相储层的测井相和地震相模型。在地震相模型中,确定地震剖面中波阻杂乱、中断和下拉的烟囱效应,是寻找礁滩相储层和气藏的有效标志。在此基础上,以建立礁滩体地质模型作为预测有利生物礁滩相带的地震反演约束条件,结合地质资料预测的有利生物礁滩储集体及白云岩厚度分布图,最终圈定出有利储层发育区和优选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 上二叠统长兴组 生物礁滩 测井相 地震相 下拉现象 烟囱效应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深部埋藏溶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胡明毅 蔡习尧 +2 位作者 胡忠 钱勇 向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为基础,对塔中地区埋藏溶蚀作用的类型、发育特征、成因机理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多期次、不同规模的埋藏岩溶作用,主要包括有机酸溶蚀作用和热液溶蚀作用等... 以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为基础,对塔中地区埋藏溶蚀作用的类型、发育特征、成因机理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多期次、不同规模的埋藏岩溶作用,主要包括有机酸溶蚀作用和热液溶蚀作用等。其中有机酸溶蚀作用主要以组构的非选择性溶蚀作用为特征,并且其形成的溶孔多被烃类充填,有机酸溶蚀作用构成了该区深部的第一高孔隙带。热液溶蚀作用以选择性溶蚀为特征,多沿断裂、裂缝等分布,发育有萤石、绿泥石、闪锌矿、高温石英、重晶石等热液矿物,热液流体多来自地壳深部,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热液溶蚀作用形成了该区第二高孔隙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埋藏溶蚀作用 有机酸溶蚀作用 热液溶蚀作用 奥陶系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1
15
作者 胡忠 董庆民 +3 位作者 李世临 苏楠 左洺滔 秦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5,共11页
基于川东-渝北地区重要剖面、钻井资料和地震相分析,结合岩石薄片鉴定以及古生物、岩石学等沉积相标志,对川东-渝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礁(滩)、滩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详细解剖。结果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完整礁... 基于川东-渝北地区重要剖面、钻井资料和地震相分析,结合岩石薄片鉴定以及古生物、岩石学等沉积相标志,对川东-渝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礁(滩)、滩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详细解剖。结果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完整礁滩组合和不完整的礁滩组合两种类型,进一步将此两种组合类型分别细分为5种次级组合类型,其中完整的长兴组礁(滩)+飞仙关组滩组合类型更具储集意义,尤以长兴组台缘礁+飞仙关组台缘滩组合在礁顶、滩顶白云石化作用最强烈,储层最为发育。礁滩组合发育类型往往受沉积环境演化、海平面升降、古构造等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渝北地区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礁滩组合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川东-渝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20
16
作者 戴荔果 郑荣才 +2 位作者 李爽 郑超 胡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以沉积相分析和层序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川东—渝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和6个体系域,编制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SQ1层序时期,研究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属于区域性... 以沉积相分析和层序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川东—渝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和6个体系域,编制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SQ1层序时期,研究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属于区域性缓慢海进—缓慢海退沉积旋回的产物,一度开阔深水的台盆逐渐变浅而转化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台地边缘与台内鲕滩的沉积相分异和沉积作用十分活跃,是形成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主要时期,尤以海侵期鲕滩最为发育;SQ2层序发育期,受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水循环受限和干旱炎热气候的影响,区域沉积格局由开阔台地转化为局限台地,鲕滩逐渐消失,最终进入频繁暴露的蒸发台地环境,以沉积膏云岩为主,为飞仙关组天然气藏最重要的第一套区域性致密盖层发育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层序-岩相古地理 鲕滩 储层 川东-渝北地区
下载PDF
川西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邵彦蕊 胡明毅 +1 位作者 胡忠 刘满仓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川西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岩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该储层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对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后认为,川西北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经历了压实作... 川西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岩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该储层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对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后认为,川西北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以及破裂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了晚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是控制该区储层物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孔隙演化过程中,压实、胶结作用起主要破坏性作用,溶解、破裂作用起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戍岩作用 孔隙演化 须家河组 储层
下载PDF
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以徐家围子断陷北部沙河子组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蔡全升 胡明毅 +1 位作者 陈孝红 胡忠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6,共11页
为了深化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地质认识,促进该类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北部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徐家围子... 为了深化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地质认识,促进该类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北部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徐家围子北部沙河子组扇三角洲沉积发育,岩性以低成熟度的褐色、灰色砂砾岩和褐色、黑色泥岩为主,局部可见碳化泥岩;砂砾岩在测井曲线上多呈中幅齿状或齿化箱状,成像测井上常为暗色背景下大小不一的亮斑响应;在地震剖面上,扇三角洲沉积多表现为中低频楔状前积反射、丘状或楔状杂乱反射特征。平面分布特征显示,扇三角洲的发育与盆地范围以及构造特征均密切相关:沙河子组沉积初期,由于盆地范围小、沉积物供给充足且搬运距离短,扇三角洲沉积不仅发育于西部陡坡带,东部相对缓坡区同样发育;随着控盆断裂持续活动和盆地范围的扩大,东部缓坡带扇三角洲沉积逐渐向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转变,不同构造带上的沉积相开始出现分异,据此建立了强烈断陷期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的发育模式,可为类似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发育模式 沙河子组 徐家围子断陷
下载PDF
强烈断陷期小型湖盆沉积充填演化特征——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蔡全升 胡明毅 +1 位作者 胡忠 邓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宋站地区属于小型断陷湖盆沉积区。最新钻井资料显示,该类型断陷盆地也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可作为大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以徐家围子北部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宋站地区属于小型断陷湖盆沉积区。最新钻井资料显示,该类型断陷盆地也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可作为大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以徐家围子北部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强烈断陷期小型湖盆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以及盆地充填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宋站地区沙河子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内部根据湖泛面又可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在沉积过程中,沙河子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以及火山碎屑岩沉积等4种沉积相类型。研究区的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与大型的断陷盆地相比有所不同,表现为在强烈断陷早期,无论是在陡坡带还是在缓坡带,均以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张,不同构造部位上的沉积相带的分异特征才逐渐显现。但湖泊相带受短轴物源供给的影响分布较为局限,常被分割成若干个小型滨浅湖沉积区,形成多个沉积中心,从而也导致了盆地不同区域沉积地层厚度差异极大的特征。据此,深入探讨了宋站地区沙河子组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提出了陆相小型窄断陷湖盆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 沉积模式 沙河子组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古岩溶储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忠 郑荣才 +3 位作者 周刚 陈守春 李爽 文其兵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4,共8页
石炭系黄龙组岩溶岩系是川东邻水-渝北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岩溶岩中发育有... 石炭系黄龙组岩溶岩系是川东邻水-渝北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岩溶岩中发育有淡水方解石和淡水白云石2种胶结物类型,以及再埋藏期沉淀的热液异形白云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岩石结构、成分和不同溶蚀强度的岩溶岩及其胶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显著差异,证明稀土元素的迁移、配分、富集和异常效应不仅可以判别岩溶过程中的流体性质和古水文条件,同时也可作为评价和预测古岩溶储层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黄龙组 古岩溶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