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上海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对国情和上海市的环境现状、将来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后得出,要实现上海经济、社会与环境长期的协调发展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从政府的政策法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环境可持... 通过对国情和上海市的环境现状、将来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后得出,要实现上海经济、社会与环境长期的协调发展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从政府的政策法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开发、环保产业发展与公共参与、国际合作等9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对策和工作内容,它的关键是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社会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上海
下载PDF
关于上海交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9-55,共7页
一、从经济社会协调角度考察上海交通的问题和矛盾1.1交通通讯在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上海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的东部,长江的门户,居南北海运之要冲,扼东西水运之咽喉,外接太平洋,内联广阔的腹地,有贯穿南北的京沪、... 一、从经济社会协调角度考察上海交通的问题和矛盾1.1交通通讯在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上海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的东部,长江的门户,居南北海运之要冲,扼东西水运之咽喉,外接太平洋,内联广阔的腹地,有贯穿南北的京沪、京杭铁路,天然的长江走廊,绵长的海岸线,广阔的不冻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交通 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关于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财经研究》 1987年第10期8-13,63-64,共8页
上海正处于改革和开放的伟大转折时期。上海的工业对全国和上海的经济建设曾作出很大贡献。上海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不仅影响着上海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而且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相当的影响。因此,研究上海工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及调整... 上海正处于改革和开放的伟大转折时期。上海的工业对全国和上海的经济建设曾作出很大贡献。上海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不仅影响着上海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而且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相当的影响。因此,研究上海工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及调整方向,采取科学的对策,对实施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上海工业结构的生长轨迹和变动趋势,从中寻找未来结构的生长点和可供选择的方向,以期引起人们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业 经济发展战略 深度加工 工业发展 调整方向 转折时期 发达国家 产业结构调整 结构不合理 生产要素
下载PDF
上海市的人口状况和问题以及我们的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章长根 刘明浩 《人口研究》 1981年第2期30-34,共5页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解放三十年来,上海在控制城市人口增长方面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带来了哪些问题,上海人口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人口增长 发展趋势 人口结构 上海 人口状况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计划生育 农村劳动力
原文传递
建设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
5
作者 《上海农村经济》 2007年第5期6-7,共2页
党中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 党中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使上海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期《上海农村经济》,以专刊形式,集中展示了奉贤区近几年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成果、新亮点、新风貌、新经验,读了令人欣慰和鼓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上海农业 国际大都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工作 科学发展观 农业现代化 农村工作
下载PDF
胡延照副市长在上海市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
6
作者 《上海企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共2页
同志们,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我们在这照召开“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交流、部署和推进上海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发展工作。
关键词 企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创新 上海市 副市长 世界知识产权日 发展工作 同志
原文传递
九十年代上海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路 被引量:1
7
作者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4-121,共8页
纵观90年代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上海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历史性的机遇。开放开发浦东给上海一次新的机遇。上海在90年代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是:贸易立市,以浦东开发为契机构建大上海都市圈,浦东浦西大联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上海 地方经济
下载PDF
抓紧时机,加快改革与发展
8
作者 周振华 张道根 +5 位作者 张军 汝银 翁华建 陆德明 熊礼生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14,共11页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于三月中旬邀请上海部分学者专家座谈邓小平同志最近的重要讲话,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关键词 加快改革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速度 高速度 增长机制 高速增长 通货膨胀 结构转换 区域经济发展 增长潜力
下载PDF
抓好机遇,扩大合作,加速发展上海海洋经济
9
作者 《上海造船》 2007年第4期6-7,20,共3页
关键词 海洋经济 上海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合作 国际经济 中国经济 国际影响力 城市竞争力
下载PDF
上海人口问题和对策研究
10
作者 刘明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4-99,共6页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地理条件优越,有480多万职工,50多万科学技术专门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比较集中,国内外贸易比较发达,是国内外货物、技术、信息的主要集散地,上海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地理条件优越,有480多万职工,50多万科学技术专门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比较集中,国内外贸易比较发达,是国内外货物、技术、信息的主要集散地,上海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海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矛盾和薄弱环节,突出的问题是城市“膨胀病”严重,即容量与城市规模的矛盾尖锐。而现有矛盾和薄弱环节与人口发展规模、速率、结构和素质密切相关,特别是前几年以50多万知青回城为特点的上海人口问题,加剧了上海固有的“膨胀病”,严重阻碍了上海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对城市布局、劳动就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住房、交通、市政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问题 人民生活 上海经济 城市建设 第三产业 人口密度 膨胀病 城市布局 卫星城镇 城市中心区
下载PDF
外向型经济与工业结构转换的对策研究
11
作者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9-16,共8页
10年改革浪潮的冲击,松动了上海原有的陈旧老化的庞大工业产业结构体系,统计资料向人们清晰地展示了这一演变的轨迹,由此而勾勒出的上海工业结构合理变动的现状和重化工业的基本走势,令人兴奋。然而,前景未可乐观,在当今新兴产业、新兴... 10年改革浪潮的冲击,松动了上海原有的陈旧老化的庞大工业产业结构体系,统计资料向人们清晰地展示了这一演变的轨迹,由此而勾勒出的上海工业结构合理变动的现状和重化工业的基本走势,令人兴奋。然而,前景未可乐观,在当今新兴产业、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国际大环境中,上海的工业正面临着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机会与挑战并存,纵观全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 经济 工业结构 上海
下载PDF
紧缩条件下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12
作者 黄佩华 杨剑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研究我国消费品市场波动问题上有几点基本判断必须引起重视:第一,近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消费需求拉动,纵观近10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轨迹,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机械工业的增长,而机械工业增长的支撑点主要是由消费品工业,从这个意义... 在研究我国消费品市场波动问题上有几点基本判断必须引起重视:第一,近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消费需求拉动,纵观近10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轨迹,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机械工业的增长,而机械工业增长的支撑点主要是由消费品工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经济增长的轴心经过10年的发展逐步转向消费品工业,这是符合规律的发展。第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从八十年代中期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处在从温饱向小康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市场的动向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行为
下载PDF
形成千军万马开发浦东的新局面:浦东开发策略的选择
13
作者 《上海改革》 1992年第6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开发策略 浦东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培养大批青年专业人才刻不容缓
14
作者 《当代青年研究》 1985年第10期1-5,共5页
人才问题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因素的重大战略问题,而培养大批青年专业人才则是关系到上海发展前途和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战略目标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依据最新的统计调查资料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分... 人才问题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因素的重大战略问题,而培养大批青年专业人才则是关系到上海发展前途和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战略目标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依据最新的统计调查资料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人才 九十年代 劳动力资源 青年人才 上海经济 上海青 培养 青年职工 社会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
下载PDF
对“工业企业统计一套表”的初步探索
15
作者 颜德纶 《财经研究》 1988年第3期13-17,共5页
一、问题的由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宏观经济从直接控制转化为间接控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运动的轨迹将靠信息流来指导。信息是市场和计划的先导和媒介。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有计划商品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经济 指标体系 信息流 企业负担 统计资料 综合功能
下载PDF
浦东开发开放与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
16
作者 张惠民 《长江论坛》 1994年第3期20-22,共3页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向海内外宣布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人大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议案,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向海内外宣布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人大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议案,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地区经济观划座谈会,提出了“集中力量先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分层次推进长江沿江地区发展”的思路.这一切,标志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一、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模式选择依据长工流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理论大体有3种模式.这3种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是“点线面经济带动”模式.点就是长江沿岸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带动长江沿岸各中小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再进一步带动长江流域腹地的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符合经济级差带动发展的理论,着眼点在于依托城市带动区域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浦东开发开放 浦东新区 经济协调发展 长江流域经济 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 长江沿岸 利用外资 开发区
下载PDF
对建立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探讨
17
作者 徐学贤 《财经研究》 1984年第2期54-57,共4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对建立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关注,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因而社会统计指标的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发展中十分活跃的领域。联合国曾多次专门组织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对建立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关注,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因而社会统计指标的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发展中十分活跃的领域。联合国曾多次专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争取实现社会人口统计体系》的意见。不少国家和地区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各自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保障 社会问题 区域性 文化娱乐 发展需要 统计资料 人均消费水平 社会发展计划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上海工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重视消费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向
18
作者 《上海改革》 1991年第1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工业结构 消费结构 上海
下载PDF
科学发展 抓住契机
19
作者 《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 2007年第3期16-17,共2页
他具有远见卓识、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及对一些重大问题坚定的看法。他致力于大力引进国际品牌,使上海成为国内外著名品牌,包括大众化品牌的集中地。
关键词 上海市 消费 生产关系 商业
下载PDF
在全市名牌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
作者 《上海标准化》 2008年第4期7-9,共3页
2008年4月8日,本市召开了上海市名牌推进工作会议,胡延照副市长出席了会议,就目前本市名牌工作如何按照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做到高一层、先一步、创一流提出了要求。同时要求深刻认识实施上... 2008年4月8日,本市召开了上海市名牌推进工作会议,胡延照副市长出席了会议,就目前本市名牌工作如何按照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做到高一层、先一步、创一流提出了要求。同时要求深刻认识实施上海名牌战略对推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整合各方资源,在继续巩固现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齐心协力,勇于创新、勇挑重担,勇攀高峰、共同推进。要做强做大上海名牌,为提高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牌 市政府 企业 表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