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设计与施工
1
作者 胡川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3期86-88,共3页
以龙潭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北锚碇构造设计、结构分析与施工方案等;针对锚碇基底持力层为弱胶结含砾砂岩(半成岩),开展了现场原位深层载荷板试验及锚碇基础选型与变位研究专题,解决了半成岩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问题。成果直接应用... 以龙潭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北锚碇构造设计、结构分析与施工方案等;针对锚碇基底持力层为弱胶结含砾砂岩(半成岩),开展了现场原位深层载荷板试验及锚碇基础选型与变位研究专题,解决了半成岩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问题。成果直接应用于施工图设计,显著减小了基础规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 半成岩 地下连续墙 载荷板试验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龙潭长江大桥南北引桥钢混组合梁设计与施工研究
2
作者 胡川 《现代交通技术》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龙潭长江大桥南北引桥具有管线多、地面交通系统复杂、跨径布置控制因素多以及布墩位置条件受限等特点,经综合比选,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且施工便捷的钢混组合梁方案:30~60 m跨径采用等截面钢混组合梁,78~91 m跨径采用变截面钢混组合... 龙潭长江大桥南北引桥具有管线多、地面交通系统复杂、跨径布置控制因素多以及布墩位置条件受限等特点,经综合比选,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且施工便捷的钢混组合梁方案:30~60 m跨径采用等截面钢混组合梁,78~91 m跨径采用变截面钢混组合梁。主要从结构力学性能、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分析、比选标准跨径和大跨径钢混组合梁的设计与施工方案。选用钢混组合梁时以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装配化作为设计理念,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结构可靠性,减少高空作业风险,易于控制工程质量。项目中首次大规模将多主梁的槽形截面钢混组合梁应用于长江大桥,可为后续钢混组合梁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多主梁槽形截面 逐孔架设 间断浇筑法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大跨度拱形连续梁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川 汪芳 江军 《现代交通技术》 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
新扬大桥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拱形连续梁桥,文章介绍了该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重点对V腿刚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V型刚架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度 拱形连续梁桥 V型刚架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基于分数形导数的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研究
4
作者 高鲁超 陈合德 +2 位作者 何子睿 华新 胡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利用宁波和大连沉积土蠕变试验结果,对比分数形蠕变模型和经典元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宁波沉积土蠕变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相比经典元件模型,分数形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具有精度高、参数少的特点,且该模型可有效表征沉积土加速蠕变变形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分数形蠕变模型 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 分数形导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