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精神障碍共患高血压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欧益金 叶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35-3938,共4页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用或单用对精神障碍共患高血压患者无抽搐电休克(MECT)围术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EP组(依托咪酯0.3 mg/kg联合丙泊酚1.0 mg/kg)、E组(依托咪酯0.7 mg/kg)和P组(丙泊酚2.0 mg/kg)...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用或单用对精神障碍共患高血压患者无抽搐电休克(MECT)围术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EP组(依托咪酯0.3 mg/kg联合丙泊酚1.0 mg/kg)、E组(依托咪酯0.7 mg/kg)和P组(丙泊酚2.0 mg/kg),依次静脉诱导后行电休克治疗。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即刻、电击后即刻及电击后5 min血压、心率、末梢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首次MECT治疗的抽搐能量抑制指数、运动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及苏醒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EP组和E组运动发作时间较P组长(P<0.05),能量抑制指数较P组高(P<0.05);EP组在诱导前后、电击前后血压心率维持平稳;E组在电击后血压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P组诱导后即刻血压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EP组与E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恶心、呕吐、呃逆、躁动等不良反应3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精神障碍共患高血压病患者行MECT治疗以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MECT治疗效果好,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低,且麻醉不良反应少,临床可考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高血压 无抽搐电休克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体会 被引量:21
2
作者 郑伯全 刘肖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15期2450-2451,共2页
目的探析在运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贯穿实施围术期护理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接收的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将其根据随机法则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 目的探析在运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贯穿实施围术期护理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接收的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将其根据随机法则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运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围手术护理
原文传递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9
3
作者 朱福坚 +5 位作者 谢翠芬 韦锦江 邓穗芬 龙绪星 郑伯全 《广州医药》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10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并对抑郁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入院当天及治疗3个月后...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10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并对抑郁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入院当天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ve scale,GDS)评估分析。结果老年抑郁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90.2%)、焦虑(72.8%)、疑病(70.6%)、失眠(81.5%)、精神运动迟滞(55.4%)及自杀行为(42.7%)。老年期抑郁症状与年龄、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经济条件、婚姻质量及家庭关系相关(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G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G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康复干预、心理干预、社会交往干预、社会支持等有助于缓解老年期抑郁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临床特点 护理
下载PDF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中枢髓鞘段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金伟 邓少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734-2735,共2页
目的探讨迷走-舌咽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制作尸头颈静脉孔区标本10例(20侧),通过劳克坚牢蓝染色,测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枢髓鞘段(CMS)长度及其各自的内外侧边长度,用配对t检验比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CMS长度的差异性,并分别对其内... 目的探讨迷走-舌咽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制作尸头颈静脉孔区标本10例(20侧),通过劳克坚牢蓝染色,测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枢髓鞘段(CMS)长度及其各自的内外侧边长度,用配对t检验比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CMS长度的差异性,并分别对其内外侧边进行比较。结果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CMS自延髓出处即根进入区(REZ)发出,直至周围髓鞘段(PMS),两者之间称移行区(TZ),呈短的钝圆弧形,舌咽神经CMS长度[(0.71±0.06)mm]与迷走神经[(0.67±0.03)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咽神经的CMS内侧边[(0.45±0.09)mm]短于外侧边[(0.66±0.11)mm],迷走神经的CMS内侧边[(0.41±0.05)mm]短于外侧边[(0.56±0.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神经髓鞘研究为理解迷走-舌咽神经痛等的发病机制及减压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中枢髓鞘段长度与神经痛发病率存在正相关。术语REZ和TZ描述不同位置,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迷走-舌咽神经痛 中枢髓鞘段 周围髓鞘段 根进入区 移行区
下载PDF
情感障碍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福坚 何承添 +7 位作者 蔡红涛 沛昌 郑伯全 龙绪星 谢翠芬 孔洁华 《广州医药》 2011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情感障碍(躁狂或双相障碍)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共入组169例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实施个体化药物剂量调整方案。采用贝克躁狂评定量表(BMRS)评估疗效,自编抗精神病药物治...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情感障碍(躁狂或双相障碍)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共入组169例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实施个体化药物剂量调整方案。采用贝克躁狂评定量表(BMRS)评估疗效,自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量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液检查和测定丙戊酸钠血浓度。结果丙戊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93%。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120μg/ml范围内,随着血药浓度增加,丙戊酸钠疗效亦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94(P<0.01);血药浓度﹥120μg/ml,疗效反而下降,两者呈负相关,r=-0.86(P<0.01)。本研究中共出现不良反应76例(44.97%)。随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比例也随之上升。丙戊酸钠血浓度﹥120μg/ml时,不良反应显著增加。结论丙戊酸钠治疗情感障碍疗效较好,且副作用较小,疗效随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增加,同时不良反应比例也随之上升,临床工作中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和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2种剂量预冲式封管液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留置针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超如 黎有 +1 位作者 陈丽坚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5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预冲式封管液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封管液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5年11月在神经内科收治并采用留置针输液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2组...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预冲式封管液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封管液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5年11月在神经内科收治并采用留置针输液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用5 ml预冲式封管液封管,对照组用10 ml预冲式封管液封管,观察2组留置针堵管、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选用10 ml预冲式封管液在预防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方面较5 ml预冲式封管液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留置针宜选用10 ml预冲式封管液作为封管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冲式封管液 器质性精神障碍 留置针 封管
下载PDF
围术期护理方法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萧演辉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3期154-155,167,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围术期护理方法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31例和研究组3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 目的观察分析围术期护理方法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31例和研究组3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7d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时,给予围术期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有利于帮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多技术场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读写课实践研究——以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Unit 2 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为例
8
作者 《英语教师》 2023年第16期159-164,共6页
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 Unit 2 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为例,通过课前精准备课,课中采用“三为主,五环节”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方法,课后同步资源拓展的形式实施课堂教学,对多技术场景支... 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 Unit 2 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为例,通过课前精准备课,课中采用“三为主,五环节”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方法,课后同步资源拓展的形式实施课堂教学,对多技术场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措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技术场景 初中英语 读写课 任务型教学
下载PDF
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情绪调查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福坚 谢翠芬 +3 位作者 邓穗芬 龙绪星 郑伯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情绪改变及护理干预对患者家属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首次住院的200名精神病患者家属340名为测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家属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性告知和常规性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家属除对照组...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情绪改变及护理干预对患者家属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首次住院的200名精神病患者家属340名为测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家属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性告知和常规性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家属除对照组措施外,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家属的情绪改变。结果: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54.41%,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6.76%,女性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干预组焦虑抑郁情绪在患者入院后1~2周内获得明显改善,与入院时比较SAS和SDS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在入院后4周后才有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患者的自动出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首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护理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住院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 焦虑 抑郁 自动出院
下载PDF
额颞蛛网膜囊肿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在神经内镜术后近期和远期的情况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金伟 欧益金 +3 位作者 穆林森 覃洁 彭玉平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563-1567,共5页
目的探讨额颞蛛网膜囊肿(FTAC)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神经内镜术后近期和远期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9例FTAC手术(Ⅰ组)、16例FTAC非手术(Ⅱ组)、10例健康人(Ⅲ组)分别在术前2周(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或相等的时间段间隔点进行认... 目的探讨额颞蛛网膜囊肿(FTAC)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神经内镜术后近期和远期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9例FTAC手术(Ⅰ组)、16例FTAC非手术(Ⅱ组)、10例健康人(Ⅲ组)分别在术前2周(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或相等的时间段间隔点进行认知功能测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评分;T1时3组量表评分行效度、信度检验,Ⅰ组和Ⅱ组额颞间、左右间评分均行t检验,颞叶囊肿不同Galassi分型间评分行方差分析。结果3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交互作用(P<0.05):T1时Ⅰ组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差于Ⅲ组(P<0.05);T2或T3时Ⅰ组评分较T1改善(P<0.05)。T1时,效度检验因子载荷均>0.80,克朗巴赫系数0.70,额颞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抑制/转换测验评分差于右侧(P<0.05),不同Galassi分型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AC可引起基本和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内镜术后认知功能改善,疗效长久稳定;认知功能障碍可作为术前考虑的手术适应证;左侧囊肿可能影响言语应变;囊肿大小与认知功能障碍缺少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蛛网膜囊肿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内镜 近期 远期
下载PDF
面神经中枢髓鞘段的组织学研究
11
作者 王金伟 欧益金 +2 位作者 谭小红 石谨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989-1993,共5页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成人尸头标本6例,左右各6侧,分别制备12侧含面神经脑干出处的标本的轴位切片,采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面神经中枢髓鞘段(CMP)长度及其各自内...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成人尸头标本6例,左右各6侧,分别制备12侧含面神经脑干出处的标本的轴位切片,采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面神经中枢髓鞘段(CMP)长度及其各自内外侧边长度,通过SPSS 20.0的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CMP左右侧长度、内外侧边长度。结果面神经的CMP自脑干处即根进出区(REZ)发出,行走(2.26±0.52)mm后至周围髓鞘段(PMP),两者之间称移行区(TZ),呈短的钝圆形,面神经的CMP长度(2.90±0.64)mm。左侧面神经CMP长度(2.88±0.66) mm,短于右侧长度(2.93±0.6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面神经CMP内侧边(2.19±0.51)mm,短于外侧边(2.32±0.5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运动神经纤维可存在CMP,面神经存在易损伤的CMP为理解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显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CMP长度和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发病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EZ和TZ属于不同位置,需要正确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面肌痉挛 中枢髓鞘段 周围髓鞘段 根进出区 移行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