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辅助旋切术与经乳晕旁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俊 刘现栋 +2 位作者 李超 胡超 李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经乳晕旁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手术治疗的121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者58例(观察组),采用乳晕...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经乳晕旁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手术治疗的121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者58例(观察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者63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为(30.2±5.4)与(32.1±6.2)岁,肿块直径(1.3±0.4)与(1.5±0.3)c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美观性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0.4±4.7)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8.2±1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5,P=0.006);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4±5.7)与(17.2±3.7)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7,P=0.672)。观察组畸形率为5.2%(3/58),低于对照组的22.2%(14/63),术后血肿形成率为20.7%(12/58),高于对照组的6.3%(4/6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70, P=0.007;χ2=3.502, P=0.04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费用分别为(5 140±320)与(3 360±1 23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23)。结论单侧乳腺良性肿块行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手术时间短、畸形率低,具有精准、微创的特点;乳晕旁切口手术费用低、手术器械常见,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乳腺 治疗结果 真空辅助旋切术 乳晕旁切口
原文传递
乳腺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影像学表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超 李明 +3 位作者 刘现栋 胡超 吴凤霞 胡俊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3期4752-4755,476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1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了超声及钼靶检查,观察钼靶的乳腺密度分级、两种检查方法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1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了超声及钼靶检查,观察钼靶的乳腺密度分级、两种检查方法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BI-RADS 5级率方面:对于低密度乳腺,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高密度乳腺,乳腺超声高于钼靶[69.0%(58/84)比47.6%(40/84)](P<0.05);对于T_1期、T_1期以上的肿瘤,超声均高于钼靶[50.0%(38/76)比34.2%(26/76),80.0%(56/70)比65.7%(46/70)](P<0.05)。对于肿块微钙化灶的显示率,钼靶明显高于超声[94.4%(68/72)比69.4%(50/72)](P<0.05)。对于肿块边界及毛刺的显示率,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在高密度型乳腺的检查中更加准确,对于病灶较小的早期肿瘤,因乳腺钼靶对于肿块微钙化灶的显示更敏感,故对于超声检查的是良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超声 乳腺钼靶
下载PDF
乳腺癌康复互助志愿者病友支持方式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胡俊 荣永婴 +3 位作者 纪智礼 韩威 胡超 李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2755-2757,共3页
据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帮助乳腺癌患者积极应对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取了54例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行乳腺癌术后处化疗期的患者,采取互助志愿者病友支持方式给予其术... 据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帮助乳腺癌患者积极应对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取了54例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行乳腺癌术后处化疗期的患者,采取互助志愿者病友支持方式给予其术后护理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志愿者 病友 康复 术后不良反应 乳腺癌术后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维培养下脂肪细胞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明 田甜 +3 位作者 吴凤霞 刘现栋 胡俊 胡超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31-635,共5页
目的自体脂肪移植在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移植的脂肪细胞与乳腺癌细胞发生哪些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构建三维培养的乳腺癌细胞与脂肪细胞共培养模型,观察脂肪细胞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 目的自体脂肪移植在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移植的脂肪细胞与乳腺癌细胞发生哪些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构建三维培养的乳腺癌细胞与脂肪细胞共培养模型,观察脂肪细胞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atrigel胶对乳腺癌MCF-7细胞进行三维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及方式;取成年女性腹部脂肪组织进行接种培养,通过Transwell小室建立乳腺癌MCF-7细胞与脂肪细胞共培养模型及MCF-7单独培养模型,比较MCF-7细胞迁移水平的变化;采用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分别构建共培养后及单独培养的MCF-7细胞表达谱,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乳腺癌MCF-7细胞在Matrigel胶中生长呈现多细胞球形体;共培养12h后,共培养组MCF-7细胞每高倍镜视野迁移数为(267±48)个,单独培养组为(125±21)个,共培养后的MCF-7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t=5.421,P=0.005 9。表达谱芯片共筛出差异表达基因18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5个,表达下调基因3个。结论脂肪细胞能够显著增加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推测可能与BCAS1、S100P、S100A10、S100A11及ANXA2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CF-7细胞 脂肪细胞 共培养 迁移 表达谱芯片
原文传递
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男子乳腺发育17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俊 李明 +1 位作者 胡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男子乳腺发育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科对17例男子乳腺发育行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通过术前设计、麻醉、皮下肿胀、吸脂、建腔、腔镜切除腺体完成手术。结果 1... 目的探讨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男子乳腺发育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科对17例男子乳腺发育行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通过术前设计、麻醉、皮下肿胀、吸脂、建腔、腔镜切除腺体完成手术。结果 17例共31侧乳房均顺利完成乳腺腔镜皮下腺体切除,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77 min;出血量30~80 ml,平均48 ml。带管引流时间3~5 d,平均4. 3 d。无皮下血肿、血清肿、乳头乳晕坏死、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均未复发。除1例认为胸壁外形轻度不平,效果一般外,其余16例认为乳腺外形优良。满意度问卷调查:1例4分,其余16例5分,满意率100%。结论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男子乳腺发育可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切除术 乳腔镜 男子乳腺发育症
下载PDF
超宽带多通道接收前端设计与研制
6
作者 李翀 舒安刚 +4 位作者 胡俊 张磊 余怀强 余昕颖 邓立科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在电子侦察领域,超宽带多通道接收前端对信道接收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种超宽带、多通道、低噪声、低灵敏度、大动态范围接收前端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仿真和实物样机的研制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接... 在电子侦察领域,超宽带多通道接收前端对信道接收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种超宽带、多通道、低噪声、低灵敏度、大动态范围接收前端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仿真和实物样机的研制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接收前端样机噪声系数和开关隔离度各提升20%以上,实物尺寸为53 mm×115 mm×9 mm,指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前端 超宽带 多通道 低噪声 动态范围
下载PDF
腹腔镜下游离带蒂大网膜乳房填充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 刘现栋 +2 位作者 胡俊 吴凤霞 刘佐军 《人民军医》 2017年第4期355-357,360,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游离带蒂大网膜乳房填充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保乳早期乳腺癌33例,根据是否同意行带蒂大网膜乳房成形术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常规保乳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腔镜下带蒂大网膜乳房...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游离带蒂大网膜乳房填充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保乳早期乳腺癌33例,根据是否同意行带蒂大网膜乳房成形术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常规保乳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腔镜下带蒂大网膜乳房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长(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术后2周残腔积液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皮缘坏死、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随访6~24个月,两组均未发生复发和转移。结论:常规保乳术+腔镜下带蒂大网膜瓣乳房成形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优于常规保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游离带蒂大网膜 早期乳腺癌
原文传递
DIM对雌激素非依赖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 吴凤霞 +3 位作者 刘现栋 胡俊 李超 胡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977-980,共4页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DIM)对雌激素非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10~6个MDA-MB-468细胞接种BALB/c裸鼠,建立乳腺癌细胞异种肿瘤移植模型,5 mg/(kg·d)DIM喂食,检测DIM对MDA...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DIM)对雌激素非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10~6个MDA-MB-468细胞接种BALB/c裸鼠,建立乳腺癌细胞异种肿瘤移植模型,5 mg/(kg·d)DIM喂食,检测DIM对MDA-MB-468肿瘤细胞致瘤及生长能力的影响。体外实验,不同浓度(0,30,60μmol/L)的DIM处理MDA-MB-468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DI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 1),CDK4,CDC25A的表达水平。结果异种肿瘤移植模型中,DIM可显著抑制MDA-MB-468细胞的成瘤能力。体外实验,DIM对乳腺癌MDA-MB-46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DIM可改变MDA-MB-468细胞进程,将其阻滞于G1/S、G2/M期,并且60μmol/L DIM作用组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DIM作用MDA-MB-468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 I,CDK4及CDC25A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结论 DIM可有效抑制雌激素非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重要调控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非依赖性 3 3-二吲哚基甲烷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13例临床病理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俊 胡超 +1 位作者 李明 韩威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 了解原发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 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共13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13例占同期782例乳腺癌患者的1.7%,初次发病中位年龄47岁(37~58... 目的 了解原发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 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共13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13例占同期782例乳腺癌患者的1.7%,初次发病中位年龄47岁(37~58岁).第1癌中12例、第2癌中8例手术方式为改良根治术;第1癌中10例、第2癌例9例为Ⅱ期.第1癌中11例及第2癌中11例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第1癌中9例及第2癌中7例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发病间隔4~19年,其中8例发病间隔10年以上.均随访至2016年12月,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2例,死亡1例.结论 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病率低,第2癌与第1癌可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癌灶;需重视乳腺癌术后随访,以利第2癌的早期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疝环充填式无张疝修补术效果评价
10
作者 孙立新 胡俊 蔡建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64-464,共1页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存在复发率高、术后不适症状严重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据统计其5a复发率可高达10%~15%。近年来,随着修补材料的发展及对腹股沟解剖特点的进一步认识,无张力疝修补逐渐成为主流。我院自1998...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存在复发率高、术后不适症状严重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据统计其5a复发率可高达10%~15%。近年来,随着修补材料的发展及对腹股沟解剖特点的进一步认识,无张力疝修补逐渐成为主流。我院自1998年7月开始采用美国Bard公司提供的疝环充填式网塞及网片(Baard Perfix Plugand Mesh)行无张疝修补治疗腹外疝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