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94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 被引量:347
1
作者 陈惠萍 曾彩虹 +10 位作者 胡伟 王庆文 俞雨生 姚小丹 唐政 王建平 朱茂艳 周虹 刘红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1-509,共9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97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10 5 94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者的病理类型 ,并比较前后 10年间病理类型的变化。  方法 :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 1995年 )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 ,结合...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97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10 5 94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者的病理类型 ,并比较前后 10年间病理类型的变化。  方法 :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 1995年 )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 ,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特点 ,提出诊断设想 ,然后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明确诊断。  结果 :本组 10 0 0 2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 31.4± 13.0 (范围 1~ 78)岁 ,男女之比 1 30∶1;5 92例移植肾活检患者活检时的平均年龄为 37.5± 9.1(范围 16~ 6 6 )岁 ,男女之比为 2 .36∶1。除外移植肾活检者 ,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 70 .5 8%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 2 2 .82 % ,遗传性和先天性肾脏疾病占1 0 1% ,小管间质性疾病占 3 .18% ,新发现和罕见的肾脏疾病占 0 .15 % ,终末期肾脏疾病占 0 .96 % ,未分类者占1 30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居多 (39.5 5 % ) ,其次分别为系膜增生性病变 (2 9.78% ) ,膜性肾病 (9.5 4% ) ,FSGS(5 .82 % )……。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变是狼疮性肾炎 (5 7.78% )。近 10年来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分析前后 10年间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病的检出率 ,证实近 10年来IgA肾病、膜性肾病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回顾性分析 病理分型 肾疾病
下载PDF
木通中毒的肾脏损害 被引量:124
2
作者 尹广 胡伟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了解中药木通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期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3 例木通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病理资料及转归情况。 结果:3 例患者均是在服用1 剂木通( 分别为30g ,10g 及50g) 汤... 目的:了解中药木通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期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3 例木通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病理资料及转归情况。 结果:3 例患者均是在服用1 剂木通( 分别为30g ,10g 及50g) 汤剂后发病,其中2 例急性中毒,1 例在服药6 月后才明确诊断,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①消化道症状(3/3 例) ,非少尿型肾功能减退(3/3 例) 及低钾血症(2/3 例) 。②肾脏损伤除肾功能减退外(SCr 分别达417 ,1920 及351 μm ol/L) ,3 例都有尿NAG 酶及溶菌酶升高,尿渗量降低及尿酸化功能异常,2/3 例有肾性糖尿。③肾脏病理变化主要是肾小管变性坏死,伴轻度肾小球及间质血管病变,细胞浸润不突出。④3 例随访至少8 个月以上,SCr 仍分别为及151 ,161 及223 μmol/ L。 结论:单剂大量木通即可中毒致肾功能减退,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具有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中毒 肾毒性 中草药
下载PDF
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19
3
作者 胡伟 唐政 +4 位作者 姚小丹 陈惠萍 樊小兵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首次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前瞻性观察其疗效。方法:18例单纯肾病综合征患者(8例IgAN,4例IgMN,6例MsPGN)均服用TⅡ2mg/(kg.d)4周,观察蛋白尿变化及副反应。... 目的:首次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前瞻性观察其疗效。方法:18例单纯肾病综合征患者(8例IgAN,4例IgMN,6例MsPGN)均服用TⅡ2mg/(kg.d)4周,观察蛋白尿变化及副反应。结果:15例肾病综合征获得完全缓解,总缓解率达833%,其中IgAN(7例),IgMN(3例),MsPGN(5例)的缓解率分别为875%,833%,750%。15例中12例在服药2周内获得缓解,部分对皮质激素不敏感者双倍剂量TⅡ仍然有效,无效仅2例。尿蛋白平板电泳分析标明对TⅡ敏感者尿蛋白呈高度选择性,而对TⅡ不敏感者含有较多大分子及小分子量蛋白质。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双倍剂量TⅡ,消化道反应及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轻微,无一例出现严重白细胞减少。分别有2例患者在TⅡ迅速减量及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后肾病综合征复发,但重新采用大剂量TⅡ或延长治疗时间仍有效。结论:双倍剂量TⅡ对临床表现为单纯肾病综合征,组织学病变为系膜增生的多种肾小球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雷公藤多甙 治疗
下载PDF
霉酚酸酯与间断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97
4
作者 胡伟 陈惠萍 +4 位作者 唐政 王庆文 沈克勤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 (MMF)与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 (CYC)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 (LN)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探讨MMF治疗LN的适应证。  方法 :46例患者均经临床和肾活检确定为活动性Ⅳ型LN ,其中 2 3例经CYC治疗无效...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 (MMF)与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 (CYC)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 (LN)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探讨MMF治疗LN的适应证。  方法 :46例患者均经临床和肾活检确定为活动性Ⅳ型LN ,其中 2 3例经CYC治疗无效者采用激素联合MMF(1 0~ 1 5g/d)治疗 (MMF组 ) ,另 2 3例患者接受激素联合CYC治疗 (CYC组 ) ,两组患者病情相似 ,随访≥ 6个月。MMF组及CYC组中分别有 15例、12例在治疗 3~ 6个月时进行重复肾活检。  结果 :①临床疗效 :治疗 6个月时MMF组尿蛋白及尿RBC下降程度大于CYC组。尿蛋白及尿RBC减少超过基础值的 5 0 %者 ,MMF组分别占 6 9 6 %及 91 3% ,CYC组分别为 47 8%和6 5 2 %。尿蛋白转阴和血尿消失率MMF组分别为 34 8%、43 5 % ,CYC组则分别为 2 1 7%和 39 1%。MMF降低血清冷球蛋白血症、ANA及A dsDNA的作用强于CYC组。②肾脏病理改变 :重复肾活检显示MMF组肾组织急性指数 (AI)下降程度大于CYC组 ,MMF组AI由 16 4± 7 8降至 4 0± 2 0 ,CYC组由 12 3± 4 0降至 6 4±3 0。MMF组肾小球细胞浸润、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袢坏死、袢内血栓均消失 ,细胞性或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及间质活动性血管炎病变显著减少 ,而CYC组仍有较多患者遗留上述病变。③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治疗
下载PDF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新疗法——雷公藤多甙新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0
5
作者 戎殳 胡伟 +2 位作者 刘志红 唐政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09-414,共6页
目的: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继以间歇用药维持治疗方案治疗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前瞻性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确定此一新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79例无氮质血症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目的: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继以间歇用药维持治疗方案治疗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前瞻性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确定此一新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79例无氮质血症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IgAN47例,IgMN15例,MsPGN17例)在连续服用TⅡ2mg/(kg·d)4周后改为间歇疗法,每日2mg/kg,服2周停2周,交替进行,平均随访19.3周,观察蛋白尿、血尿变化及副反应。结果:47例尿检异常型IgAN患者中,19例达临床缓解(40.5%),5例改善(10.6%),23例无效(48.9%)。其中表现为单纯蛋白尿者疗效最佳,其次为单纯血尿者,蛋白尿伴血尿者疗效最差。17例MsPGN患者中,11例达临床缓解(64.7%),6例无效(35.3%)。同样以单纯蛋白尿者疗效最佳,其次为蛋白尿伴血尿者,单纯血尿疗效最差。15例IgMN患者中,8例达临床缓解(53.3%),3例改善(20%),4例无效(26.7%)。19例以往曾用足量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12例(63.2%)经双倍剂量TⅡ治疗后获缓解。临床缓解的38例患者中,缓解时间在4周以内者26例(68.4%),6周内者3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双倍剂量 系膜增殖性 肾小球肾炎 治疗
下载PDF
1352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48
6
作者 胡伟 刘春蓓 +7 位作者 孙海鸥 刘正钊 谢红浪 章海涛 陈惠萍 曾彩虹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01-408,442,共9页
目的:单中心分析1352例狼疮性。肾炎(LN)的流行病学特点、。肾脏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和免疫学异常的联系。方法:1986至2005年间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并行肾活检的LN患者1352例。肾活检病理类型按照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Ⅴ... 目的:单中心分析1352例狼疮性。肾炎(LN)的流行病学特点、。肾脏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和免疫学异常的联系。方法:1986至2005年间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并行肾活检的LN患者1352例。肾活检病理类型按照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Ⅴ型与Ⅳ型或Ⅲ型并存的类型记录为Ⅴ+Ⅳ型或Ⅴ+Ⅲ型。临床资料来自病史记载,实验室指标取自首次肾活检时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分布、各病理类型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结果:1352例患者均为汉族,女性1193例(占88.2%),男性159例(11.8%),年龄8—60岁[平均(27.3±9.2)岁],18—50岁者占80%。各病理类型比例分别为Ⅳ型49.1%,Ⅴ型14.4%、Ⅱ型14.2%、V+Ⅳ型11.7%、Ⅲ型5.6%和Ⅴ+Ⅲ型5.0%。女性Ⅱ型和Ⅲ型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男性Ⅳ型比例高于女性(59.7%vs47.6%,P〈0.01)。各类型。肾脏和。肾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Ⅱ型以蛋白尿,面部红斑、发热、关节损害为特征,血清抗-dsDNA抗体和低补体血症比例低;Ⅲ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关节炎、皮肤血管炎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高(10.3%)。Ⅳ型患者肉眼血尿和急性。肾衰发生率最高,浆膜腔炎、血清抗-dsDNA抗体和低C4血症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类型。Ⅴ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或伴少量血尿,肾外脏器损害、血清抗-dsDNA抗体阳性和低C4血症比例低。Ⅴ+Ⅳ型临床和免疫学特点与Ⅳ型类似,但。肾病性蛋白尿比例显著增高(52.6%掷31.6%),ANCA阳性率低(5.7%vs0)。Ⅴ+Ⅲ型。肾病性蛋白尿比例与Ⅴ型相似,血尿程度与Ⅲ型相同,ANCA阳性和低C4血症比例低于Ⅲ型。抗心磷脂抗体可见于各型LN,但Ⅱ型、Ⅲ型和Ⅴ型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4.1%,34.8%,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病理类型 临床表现 免疫学特征
下载PDF
附子对老年大鼠抗氧化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张涛 王桂杰 +3 位作者 白书阁 白晶 田黎明 胡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附子的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 Wister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 ,测定青年及老年组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肝组织丙二醛 (MDA)、脑组织脂褐素 (L PF)、心肌组织 Na+ - K+ - ATP酶 ... 目的 研究附子的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 Wister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 ,测定青年及老年组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肝组织丙二醛 (MDA)、脑组织脂褐素 (L PF)、心肌组织 Na+ - K+ - ATP酶 (Na+ - K+ - ATPase)及肝细胞膜脂流动性 (LFU)的变化 ;同时观察附子对老年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雌性大鼠血清 TAA、红细胞 SOD活性随增龄降低 ;肝组织 MDA和脑组织 LPF含量随增龄升高 ;心肌组织 Na+ - K+ - ATPase随龄无显著变化 ;肝细胞膜 LFU随龄有下降趋势。附子能提高老年大鼠血清 TAA及红细胞SOD的活性 ,降低脑组织 LPF和肝组织 MDA含量 ,增加心肌组织 Na+ - K+ - ATPase的活性 ,可改善肝细胞膜 L FU。在给附子 1 0、2 0和 30 d后测定以上各指标 ,发现附子发挥作用的最佳时间为 30 d。结论 附子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抗氧化系统 抗衰老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黎磊石 胡伟 +7 位作者 王海燕 林善锬 陈香美 谌贻璞 徐君琴 陈楠 李学旺 钱家麒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76-479,共4页
目的 多中心、前瞻性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MMF)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全国 9家医院共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75例 (男 1 3例 ,女 62例 ) ,均经肾活检确定为活动性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LN IV) ,年龄 (3... 目的 多中心、前瞻性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MMF)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全国 9家医院共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75例 (男 1 3例 ,女 62例 ) ,均经肾活检确定为活动性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LN IV) ,年龄 (31 0± 1 0 1 )岁 ,病程 (38 9± 52 5)个月 ;其中经正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无效者 2 6例 ,复发者 2 1例 ,初治患者 2 8例。治疗方案采用激素联合MMF。MMF起始剂量为 0 5~ 2 0g/d ,随访时间≥ 6个月。 38例治疗后行重复肾活检 ,并进行急性指数 (AI)、慢性指数 (CI)、免疫球蛋白 (Ig)及补体沉积半定量评分。结果 MMF平均起始剂量 (1 2 6±0 30 )g/d ,治疗 3、6个月时MMF平均剂量分别为 (1 2 1± 0 30 )g/d、(0 95± 0 33)g/d。治疗 3个月狼疮活动分数 (SLE DAI)由 1 6 9± 6 7降为 8 1± 4 8(P <0 0 1 ) ,血红蛋白由 (92± 2 1 )g/L升至 (1 1 2± 2 8)g/L(P <0 0 5) ,尿蛋白由 (4 2 4± 2 66)g/d降至 (2 1 8± 3 75)g/d(P <0 0 5) ,血清白蛋白升至 (35 3±6 9)g/L(P <0 0 1 ) ,肾功能明显改善 ,无活动性尿沉渣 ;治疗 6个月尿蛋白继续下降至 (1 54± 1 60 )g/d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继续升高。血清A dsDNA抗体阳性及低补体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治疗 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多中心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及系统性血管炎展望 被引量:47
9
作者 胡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血管炎 治疗
下载PDF
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44
10
作者 季大玺 龚德华 +8 位作者 任冰 徐斌 刘芸 张一丹 谢红浪 陶静 胡伟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 :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 8月在南京总医院住院 36例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7例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疾病 5例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 10例 ,二次移植 1例 ,脂蛋白肾... 目的 :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 8月在南京总医院住院 36例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7例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疾病 5例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 10例 ,二次移植 1例 ,脂蛋白肾病 7例 ,膜增殖性肾炎、过敏紫癜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格林 巴利综合征及药物中毒各 1例 ) ,应用基因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 2 0 4例次 ,平均每例治疗 5 .6 7例次 ,血浆吸附总量 (6 14 2 3± 112 0 9)L。  结果 :蛋白A免疫吸附柱吸附治疗单次过柱IgG结合率为 (95 1± 4 0 ) % ,IgM为 (38 8± 10 3) % ,IgA为 (2 5 2± 13 7) % ,C3 为 (14 1± 9 4 ) % ,C4(12 1± 0 71) %。患者每次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浆IgG、IgA、IgM及补体分别下降为 (6 3 1± 16 5 ) %、(2 5 2± 13 7) %、(30 8± 10 3) %及C3 (14 1± 9 4 ) % ,C4(12 1± 10 7) %。 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SLE)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 ,ANA及ds DNA转阴率 5 0 % ;5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疾病 ,治疗后 3例血清抗 GBM抗体转阴 ,4个月后仍阴性 ,1例较治疗前下降 6 2 8% ,第二个疗程转阴性 ;4例治疗前已行血液透析 ,其中 1例摆脱血液透析 ,1例肾功能稳定 ;10例肾移植术后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临床应用 肾脏病 治疗
下载PDF
普乐可复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陈强 刘志红 +7 位作者 胡伟 姚小丹 陈惠萍 陈欣 程震 张波 曾彩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1-307,共7页
目的 :前瞻性观察普乐可复 (FK5 0 6 )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 (LN)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  方法 :9例尿蛋白 >2 0g/2 4h、血尿、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Ⅳ型LN患者 ,均给予FK5 0 6治疗 ,FK5 0 6起始剂量 0 1mg/(kg·d)。同时给予激... 目的 :前瞻性观察普乐可复 (FK5 0 6 )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 (LN)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  方法 :9例尿蛋白 >2 0g/2 4h、血尿、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Ⅳ型LN患者 ,均给予FK5 0 6治疗 ,FK5 0 6起始剂量 0 1mg/(kg·d)。同时给予激素 ,7例患者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疗效分为完全缓解 (指尿蛋白 <0 4g/2 4h ,无活动性尿沉渣 ,血清白蛋白 >35g/L ,肾功能正常 ,抗 dsDNA抗体阴性 ) ;无效 (指尿蛋白下降值小于基础值 5 0 % ,血清白蛋白≤ 30g/L ,尿RBC >4 0万 /ml)及部分缓解 (指介于完全缓解与无效之间 )。  结果 :9例患者FK5 0 6治疗 6~ 12个月 ,无一例退出治疗。 7例获得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 ,达到完全缓解的治疗时间 2~ 5 (3 7± 1 1)个月。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迅速 ,经治疗 1月 ,9例患者中 8例血清白蛋白已升至正常。治疗 3个月和 6个月后分别有 3例、7例患者尿蛋白完全转阴。治疗后 ,血清抗dsDNA抗体及冷球蛋白均降至正常。 6例患者在治疗 6个月时行重复肾活检 ,结果示肾小球细胞性新月体、袢坏死、微血栓、核碎裂消失 ,内皮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明显减少。狼疮活动性指数由 10 9± 2 1下降为 3 3± 1 0 (P <0 0 5 )。 4例患者在治疗初期血肌酐可逆性升高 ,2例并发带状疱疹 ,发生高糖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乐可复 Ⅳ型狼疮性肾炎 LN 疗效 尿蛋白 肌酐
下载PDF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俞雨生 韩国锋 +5 位作者 沈克勤 樊荣 胡伟 姚小丹 唐政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1-35,共5页
38例腹透患者80例次的观察研究显示,患者的残余肾肾功能(RRF)与透析效能、营养状况呈正相关。当RRF>2ml/min时,经残余肾清除的尿素氮(UN)和肌酐(Cr)占整个透析排出量的30%以上,个别患者可达到45%... 38例腹透患者80例次的观察研究显示,患者的残余肾肾功能(RRF)与透析效能、营养状况呈正相关。当RRF>2ml/min时,经残余肾清除的尿素氮(UN)和肌酐(Cr)占整个透析排出量的30%以上,个别患者可达到45%。其血浆白蛋白(Alb)浓度明显高于RRF<2ml/min的患者。此外,有RRF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无RRF患者,而且体液平衡及血压亦较后者容易控制。研究还发现透析剂量、透析液浓度与RRF呈负相关。因此,为保持良好的透析效能,必须维护好R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春蓓 胡伟 +5 位作者 谢红浪 章海涛 陈惠萍 曾彩虹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Ⅳ)伴膜性病变型(Ⅴ型)狼疮性肾炎(Ⅳ+Ⅴ型LN)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对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Ⅳ+Ⅴ型LN患者43例...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Ⅳ)伴膜性病变型(Ⅴ型)狼疮性肾炎(Ⅳ+Ⅴ型LN)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对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Ⅳ+Ⅴ型LN患者43例,比较同期激素联合MMF(MMF组,n=20),与激素联合CTX间断静脉冲击治疗(CTX组,n=23例)的疗效。MMF剂量1.5g/d或2g/d;CTX剂量为0.75~1g/m2·体表面积,每月静脉滴注一次。除MMF组血清肌酐高于CTX组外,其它基础病情两组相似。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1)临床缓解率:治疗6个月时MMF组缓解率高于CTX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0%和4.4%(P<0.05),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0%和34.8%(P<0.05)。(2)尿蛋白及尿红细胞变化:MMF组尿蛋白完全缓解率(≤0.4g/24h)高于CTX组(20%vs4.4%,P<0.05),红细胞缓解率也高于CTX组(63%vs50%,P>0.05)。(3)自身抗体变化:MMF与CTX组患者分别有78.9%及69.6%血清抗dsDNA转阴,ANA转阴率分别为36.9%和8.7%(P<0.05)。(4)肾脏病理变化:5例行重复肾活检。MMF组2例达部分缓解,肾小球增生性病变及血管炎性病变消失,上皮侧沉积物未减少,CTX组3例(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仍见增生性病变及袢坏死,2例未缓解者上皮侧沉积物增多。(5)副作用:MMF组并发带状疱疹2例,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各1例,CTX组2例并发带状疱疹及细菌性肺炎,4例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各有1例并发白细胞减少、肝酶升高和脱发。结论:激素联合MMF治疗Ⅳ+Ⅴ型狼疮性肾炎6个月的临床缓解率高于CTX,但绝大部分仅获部分缓解,对此类型LN最佳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酯 环磷酰胺 治疗 副作用
下载PDF
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多靶点治疗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鲍浩 章海涛 +6 位作者 张馨 胡伟 谢红浪 陈惠萍 曾彩虹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13,共9页
目的:以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后续硫唑嘌呤(Aza)维持治疗为对照,前瞻性研究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Ⅳ、Ⅳ+Ⅴ、Ⅲ+Ⅴ型和Ⅴ型活动性LN92例,男女比例为16:76,年... 目的:以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后续硫唑嘌呤(Aza)维持治疗为对照,前瞻性研究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Ⅳ、Ⅳ+Ⅴ、Ⅲ+Ⅴ型和Ⅴ型活动性LN92例,男女比例为16:76,年龄在12~60岁,随机分为多靶点治疗组(诱导期FK506剂量为3~4mg/d,MMF剂量为0.75~1.0g/d;维持期剂量FK506剂量为1.5~2.0mg/d,MMF剂量为0.5~0.75g/d)和CTX-Aza组[诱导期采用IVC治疗0.5~1.0g/m2BSA,1/月,维持期予Aza治疗1~2mg/(kg.d)]。总疗程18个月,诱导期初定6个月;若6个月内未达完全缓解(CR),诱导期延长至9个月。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0.6mg/(kg.d)]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诱导治疗期完全缓解率(CR,定义为尿蛋白定量<0.4g/24h,尿红细胞<10万/ml,无管型尿和白细胞尿,血白蛋白≥35g/L,SCr正常或上升不超过基础值的15%。结果:(1)多靶点治疗组Ⅳ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与CTX-Az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60.0%,P>0.05)。(2)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显著高于CTX-Aza组(75.0%vs16.7%,P<0.05)。并且治疗9个月时多靶点治疗组尿蛋白正常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CTX-Aza组(72.7%vs16.7%,P<0.05)。(3)多靶点治疗组,Ⅳ型、Ⅳ+Ⅴ型LN患者诱导治疗期CR率都较高,均为75.0%,其次是Ⅲ+Ⅴ型(66.7%)。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最低,仅16.7%,显著低于Ⅳ型、Ⅳ+Ⅴ型LN(P<0.05)。(4)诱导治疗期由6个月延长至9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CTX-Aza组Ⅳ型和Ⅳ+Ⅴ型LN的CR率有所增加。(5)多靶点治疗组24例患者在诱导治疗完成后接受重复肾活检,结果显示肾组织AI评分均值由9.0±4.0降至2.1±1.7(P<0.01),AI≥8分的患者比例也由75%降至4.2%(P<0.01)。同时肾组织CI评分均值由0.7±1.0增至2.2±1.3(P<0.01),CI≥3分的患者比例从12.5%增加至37.5%(P<0.05)。(6)多靶点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肝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难治性病例 多靶点治疗 诱导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联合苯那普利和大黄素治疗IgA肾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徐明中 胡伟 +3 位作者 刘志红 唐政 陈惠萍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苯那普利和大黄素(三联疗法)对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24例,年龄14-55岁,尿蛋白≥1.0g/d,血肌酐(SCr)≤267μmoI/L,肾活检病理...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苯那普利和大黄素(三联疗法)对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24例,年龄14-55岁,尿蛋白≥1.0g/d,血肌酐(SCr)≤267μmoI/L,肾活检病理Lee胱氏Ⅲ级以上。根据尿蛋白、SCr及肾病理配对分为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2),治疗组接受雷公藤多甙、苯那普利和大黄索三联治疗,对照组接受强的松和苯那普利治疗。疗效分为缓解(尿蛋白<0.4g/d,血浆白蛋白>35.0g/L,SCr<110μmol/L)、部分缓解(尿蛋白>0.4g/d,但下降>基础值的50%,肾功能稳定,SCr上升<基础值的25%)及无效(尿蛋白>1.0g/d,或SCr上升>基础值的50%)。治疗12个月后9例治疗组和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复肾活检,利用Scion Image4.02B软件进行病理图像分析肾小球指数(GI)、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指数(TD)以及问质血管病变指数(VI)。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5例(42%)缓解,6例(50%)部分缓解,1例(8%)无效,对照组分别为2例(17%)、7例(58%)和3例(25%)。治疗组尿蛋白下降快于对照组,治疗0、1、3、6、9、12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分别为(2.04+0.76)g/d,(0.76±0.45)g/d,(0.51±0.31)g/d、(0.57±0.31)g/d,(0.55+0.43)g/d,(0.81±1.09)g/d,对照组分别为(1.88±0.67)g/d,(1.43±0.74)g/d,(0.79±0.58)g/d、(0.68±0.34)g/d,(2.03±1.90)g/d,(1.27±1.45)g/d。治疗组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12个月后SCr保持稳定[(140.6±19.0)μmol/L vs (134.1±24.1)μmol/L,P>0.05],对照组5例5肾功能不全患者SCr无变化[(126.6±19.6)μmol/L vs (129.5±26.6)μmol/L,P>0.05]。重复肾活检病理定量分析发现治疗组GI显著降低(0.314±0.054 vs 0.243±0.042,P<0.05),对照组GI则增加(0.274±0.065±0.304±0.056,P>0.05)。治疗组TI由0.1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苯那普利 大黄素 IGA肾病 临床研究 尿蛋白 肾功能 肾脏纤维化
下载PDF
多靶点诱导治疗增殖性和膜性狼疮性肾炎前瞻对照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鲍浩 刘志红 +5 位作者 胡伟 章海涛 谢红浪 陈惠萍 曾彩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1-206,225,共7页
目的:狼疮性肾炎(LN)尤其是重型LN的诱导疗效迄今仍不令人满意。我们的研究已表明,多靶点疗法[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激素]能够有效治疗V+IV型LN。在此我们开展另一项研究,前瞻性比较多靶点疗法与传统环磷酰胺(CTX... 目的:狼疮性肾炎(LN)尤其是重型LN的诱导疗效迄今仍不令人满意。我们的研究已表明,多靶点疗法[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激素]能够有效治疗V+IV型LN。在此我们开展另一项研究,前瞻性比较多靶点疗法与传统环磷酰胺(CTX)疗法诱导治疗增殖性和膜性LN(包括Ⅲ、Ⅳ、Ⅴ、Ⅴ+Ⅲ和Ⅴ+Ⅳ型)的疗效差异。方法: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多靶点治疗组和静脉环磷酰胺组(IVCY)组。诱导期初定6个月;若6个月内未达完全缓解,诱导期延长至9个月。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后口服泼尼松治疗。多靶点组诱导期采用FK506、MMF及激素三联治疗,FK506起始剂量4mg/d(体重〈50Kg,剂量为3mg/d);MMF起始剂量1.0g/d(体重〈50Kg,剂量为0.75g/d)。IVCY组采用静脉CTX冲击治疗,CTX首次剂量0.75g/m2BSA,此后根据情况调整在0.5~1.0g/m2BSA,每月1次。结果:多靶点治疗组6个月和9个月完全缓解率分别51.7%和63.3%,显著高于IVCY治疗组(26.7%,P〈0.01;35.0%,P〈0.01)。多靶点治疗组Ⅲ、Ⅳ、Ⅴ、Ⅴ+Ⅲ和Ⅴ+Ⅳ型LN诱导9个月后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0%、60.0%、57.1%、66.7%和66.7%,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3.3%、51.9%、28.6%、20.0%和16.7%。多靶点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10.0%)、胃肠道不适(10.0%)、上感(8.3%)、脱发(6.7%)和高血糖(5.0%)。仅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肌酐增高,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结论:多靶点诱导治疗增殖性和膜性LN的疗效优于传统IVCY,且患者耐受性好。多靶点疗法为LN的诱导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多靶点疗法 疗效
下载PDF
大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志红 黎磊石 +1 位作者 胡伟 周虹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1-63,T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肾小素系膜细胞(MC)c-myc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抑制MC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网筛法分离大鼠肾小球,培养肾小球MC。AGPC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c-mycmRNA水平用斑点杂交法测定,以显影斑点最大的RNA稀释度表示mRNA水...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肾小素系膜细胞(MC)c-myc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抑制MC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网筛法分离大鼠肾小球,培养肾小球MC。AGPC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c-mycmRNA水平用斑点杂交法测定,以显影斑点最大的RNA稀释度表示mRNA水平。结果:生长相对静止状态的MC有低水平c-mycmRNA表达,而细菌脂多糖(LPS)显著增高MCc-myc mRNA表达。于2.5h达最高峰,并持续6h。LPS诱导的MC高表达c-myc mRNA可被大黄素(25mg·L^(-1))所抑制。结论:大黄素对MC c-myc mRNA表达的抑制效应与其抑制MC的生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肾小球系膜 原癌基因蛋白 C-MYC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8
作者 俞雨生 张炯 +4 位作者 袁增慧 樊荣 王金泉 胡伟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衰(ESRF)患者腹膜透析(PD)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下降的速率。方法:在透析过程中,每3个月评估一次患者体重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每周总尿素氮表现率(KT/V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total...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衰(ESRF)患者腹膜透析(PD)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下降的速率。方法:在透析过程中,每3个月评估一次患者体重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每周总尿素氮表现率(KT/V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total)、蛋白氮呈现率(nPNA)及残余肾尿素及肌酐清除率(Ccr)。计算出rGFR、UV等相应的截距和斜率,并建立回归方程。尿量少于100ml/d或Ccr<1.0ml/min视为无尿。结果:130例患者在平均随访14.4个月后,无论是UV还是rGFR均随透析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除2例患者在透析治疗时即无尿,128例患者中有31例发生无尿(占24.2%)。该31例患者自透析开始至发生无尿的时间平均为(12.7±10.2)mo(4~46mo)。与此同时,WCcrtotal、Kt/vtotal及nPCR等反映透析充分性的指标亦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分别得出透析过程中UV及rGFR的下降速率:UV(ml/d)=1343.9-24.8×透析月;rGFR(ml/min)=5.12-0.13×透析月。糖尿病肾病(DN)、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夜间留腹的患者rGFR下降速率相比较非DN及白天腹膜透析(DAPD)的患者更快(P<0.05)。结论:透析患者的RRF随透析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rGFR(ml/min)=5.12-0.13×透析月,DN及CAPD患者的rGFR下降速率较非DN及DAPD患者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残余肾 肾小球滤过率 尿毒症
下载PDF
中药木通肾脏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被引量:31
19
作者 胡伟 刘志红 +3 位作者 程震 曾彩虹 陈惠萍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4-511,共8页
目的:总结20例木通中毒病例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肾活检病理改变特征。 方法:20例木通肾损害患者,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22~68岁。其中服药前有肾炎3例,尿路结石5 例。13例服木通汤药[(汤药组,再分为大剂量组(≥10g/d,n=9)和小剂量组(... 目的:总结20例木通中毒病例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肾活检病理改变特征。 方法:20例木通肾损害患者,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22~68岁。其中服药前有肾炎3例,尿路结石5 例。13例服木通汤药[(汤药组,再分为大剂量组(≥10g/d,n=9)和小剂量组(≦6g/d,n=4));7例服用含木通的中成药(成药组)。观察指标包括木通剂量,服药及发病时间、病程、首发症状、肾功能、尿液检查及肾活检病理。 结果:①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与木通剂量相关。出现症状时间分别为大剂量组4h(2h^6d)、小剂量组2 mo(2~6 mo)、成药组24 mo(6~36 mo)。大剂量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6例表现为急性肾衰(ARF),3例慢性肾衰(CRF);小剂量组及成药组以乏力、夜尿增多起病,表现为CRF。②患者尿蛋白均<1.5g/d[大剂量ARF组、大剂量CRF组、小剂量组及成药组分别为(1.00.3)、(0.980.2)、 (0.90.3) 、(0.80.2)g/d],无高尿酸血症,血尿及高血压发生率低。③大剂量ARF组50%为少尿型,糖尿(100%)及氨基酸尿(75%)阳性率高。肾活检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基膜(TBM)裸露现象普遍。5例转为CRF,重复肾活检显示小管间质出现慢性化病变。大剂量CRF组起病方式、尿液检查尤其糖尿(100%)及氨基酸尿(66.7%)阳性率与ARF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病程显著延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肾脏损害 病理特征 临床特点 肾活检 间质纤维化 间质血管狭窄性病变
下载PDF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判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强 胡伟 +7 位作者 王生余 陈惠萍 曾彩虹 唐政 王庆文 姚小丹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测定在判断肾小管 间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14 4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肾炎患者 ,根据病变肾小管 间质累及的程度半定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分别测定其尿RBP、溶菌酶、NAG酶 ,分析三...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测定在判断肾小管 间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14 4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肾炎患者 ,根据病变肾小管 间质累及的程度半定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分别测定其尿RBP、溶菌酶、NAG酶 ,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敏感性以及与小管 间质损伤的病因及病变程度的关系。  结果 :尿RBP水平与尿溶菌酶具显著相关性 (r=0 4 62 ,P <0 0 1) ,与尿NAG酶无明显相关性 (r=0 0 13 ,P >0 0 5 )。 14 4例患者中RBP升高者 10 4例 ( 72 2 % ) ,溶菌酶升高者 4 8例 ( 3 3 3 % ) ,NAG酶升高者 10 0例 ( 69 4 % )。尿RBP升高者中 80 8%患者的NAG酶 ,4 0 4 %患者的溶菌酶同时升高 ;溶菌酶升高者中RBP同时升高者 91 67% ;NAG酶升高者中RBP同时升高者 84 %。尿RBP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溶菌酶 (P <0 0 1)。尿RBP排泄与小管 间质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轻度、中度及重度病变三组分别为 0 5 7( 0 0 5~ 111 3 )mg/L ,4 84 ( 0 0 6~ 2 0 0 )mg/L ,3 0 5 ( 0 0 7~ 3 60 )mg/L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药物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尿RBP显著高于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分别为 5 9 5( 1 85~ 3 60 )mg/L、7 2 8( 0 2~ 5 5 )mg/L ,P <0 0 5。  结论 :尿RBP较溶菌酶更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溶菌酶 肾脏近端肾小管 重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