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平生物群下部凝灰岩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谢韬 周长勇 +4 位作者 张启跃 黄金元 文芠 丛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4,共6页
二叠纪大灭绝之后到生物复苏经历了漫长的6Ma,大灭绝对生态环境的摧毁和之后环境动荡是使复苏时间推迟的根本原因。在罗平生物群(安尼期)下部发现的火山活动证据——凝灰岩(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绿豆岩),其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246.6&#... 二叠纪大灭绝之后到生物复苏经历了漫长的6Ma,大灭绝对生态环境的摧毁和之后环境动荡是使复苏时间推迟的根本原因。在罗平生物群(安尼期)下部发现的火山活动证据——凝灰岩(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绿豆岩),其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246.6±1.4Ma,新的年龄数据对罗平生物群年龄下限提供了约束,为生物复苏与辐射提供了精确时间点,且为区域地层对比和划分提供了时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平生物群 绿豆岩 锆石U—Pb年龄 LA—ICP—MS 生物复苏
下载PDF
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产出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24
2
作者 周长勇 张启跃 +4 位作者 吕涛 谢韬 文芠 黄金元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5-298,共14页
为了研究安尼期罗平生物群产出地层的沉积环境,从云南罗平地区关岭组二段大凹子精测剖面采集50件样品进行了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灰岩样品的K、Na含量较低,Mg/ca比值也较低,反映罗平地区在中三叠世安尼期... 为了研究安尼期罗平生物群产出地层的沉积环境,从云南罗平地区关岭组二段大凹子精测剖面采集50件样品进行了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灰岩样品的K、Na含量较低,Mg/ca比值也较低,反映罗平地区在中三叠世安尼期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Sr/Ba比值(1.22—68.96,平均值为24.35)较高,m值(=100×MgO/Al_2O_3)为27.22—27400,平均值达到1432,稀土元素较低的Y/Ho比值,表现出平缓或者微弱的LREE亏损,以及与近岸河口沉积物相似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指示其属于近岸的碳酸盐台地内部盆地沉积。从剖面底部到顶部,Al、K、V、Ti和P等元素含量以及Co/Ti、Ni/Ti比值具有多个变化旋回,反映海平面升降变化频繁,总体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平面相对上升活动。所有样品的V/(V+M)、V/Cr、Ni/Co、U/Th等元素比值、δU、lg(Ce/Ce‘)等参数值都较高,反映沉积水体为相对低能、缺氧的环境。氧化还原敏感元素V、U、Co、Ni、Zn和cr等呈现出锯齿状曲线特征,表明水体并不完全处于缺氧环境,而是随着海平面周期性升降活动,底部水体表现为间歇性缺氧。结合地球化学及地层学资料,认为中三叠世安尼期罗平地区处于温暖潮湿、还原、低能的离岸较近台内盆地,这一时期海平面升降频繁,底部水体为间歇性缺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罗平生物群 中三叠统 云南
下载PDF
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龚荣高 吕秀兰 +1 位作者 张光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02-404,共3页
以罗伯逊脐橙为试材,研究了脐橙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有机酸积累关系,旨在探索影响脐橙果实有机酸含量的重要酶。结果表明:果实有机酸的积累期,CS、PEPC活性随有机酸积累而增大,并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降解期,... 以罗伯逊脐橙为试材,研究了脐橙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有机酸积累关系,旨在探索影响脐橙果实有机酸含量的重要酶。结果表明:果实有机酸的积累期,CS、PEPC活性随有机酸积累而增大,并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降解期,IDH的活性与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MDH和ACO对酸含量的影响小。因而可认为PEPC和CS是影响果实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酶,而影响有机酸分解的重要酶则是I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有机酸积累 代谢相关酶
下载PDF
云南晋宁、安宁地区早寒武世磷块岩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惠麟 +1 位作者 陶永和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69-275,共7页
通过对滇东地区含磷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认为渔户村组小歪头山段和雨碌段(待补段)分别代表一级碳酸盐磷酸盐台地上二级台地和台凹相区的同时异相沉积。晋宁、安宁地区中谊村段的白泥层与中白云岩层为上下关系,中白云岩层为上磷矿层下... 通过对滇东地区含磷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认为渔户村组小歪头山段和雨碌段(待补段)分别代表一级碳酸盐磷酸盐台地上二级台地和台凹相区的同时异相沉积。晋宁、安宁地区中谊村段的白泥层与中白云岩层为上下关系,中白云岩层为上磷矿层下部的相变。根据20条含磷地层剖面的地层相分析进行相区划分,并作出中谊村段下磷矿层和上磷矿层两个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含磷地层 沉积环境 磷块岩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首次发现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长勇 张启跃 +3 位作者 黄金元 文芠 谢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1,共4页
首次在南盘江盆地望谟地区下三叠统罗楼组灰岩中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爬行动物化石层位相伴产出大量菊石、腕足、双壳、牙形石等,其时代属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的Spathian亚期。该发现对于研究早三叠世海洋生态复苏、海生爬行动物类群... 首次在南盘江盆地望谟地区下三叠统罗楼组灰岩中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爬行动物化石层位相伴产出大量菊石、腕足、双壳、牙形石等,其时代属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的Spathian亚期。该发现对于研究早三叠世海洋生态复苏、海生爬行动物类群起源、早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生爬行动物 早三叠世 南盘江盆地 望谟地区
下载PDF
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中三叠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建科 张启跃 +4 位作者 黄金元 张克信 周长勇 吕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在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产罗平生物群的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出露良好,为灰黑色纹层状含硅质结核、硅质条带泥晶灰岩和具滑塌构造、包卷层理等沉积构造为典型沉积。根据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在上石坎剖面划分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SQ1和SQ2)... 在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产罗平生物群的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出露良好,为灰黑色纹层状含硅质结核、硅质条带泥晶灰岩和具滑塌构造、包卷层理等沉积构造为典型沉积。根据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在上石坎剖面划分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SQ1和SQ2),相对海平面经历了2次升与降的过程,SQ1表现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内盆地—开阔台地的演变过程;SQ2表现为开阔台地—台内盆地—开阔台地—局限的蒸发台地的演变过程。SQ1和SQ2的台内盆地内发育凝缩段,是鱼类和海生爬行类脊椎动物保存的最佳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 关岭组 中三叠统 上石坎剖面 罗平 云南
原文传递
昆明、武定地区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的双瓣壳节肢动物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惠麟 傅晓平 +4 位作者 李勇 陈良忠 尤霆 刘琦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0-472,共13页
报道采自昆明、武定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乌龙箐组下部黄绿色页岩层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Tuzoia和Isoxys,讨论Tuzoia和Isoxys两属的特征和种群、地质、地理分布、软体附肢、分类位置、古生态及其演化趋势。详细描述关山动物群中Tuzoia和Is... 报道采自昆明、武定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乌龙箐组下部黄绿色页岩层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Tuzoia和Isoxys,讨论Tuzoia和Isoxys两属的特征和种群、地质、地理分布、软体附肢、分类位置、古生态及其演化趋势。详细描述关山动物群中Tuzoia和Isoxys的3种(其中2新种):TuzoiasinensisP’an,1957,T.tylodesaLuoetHusp.nov.,IsoxyswudingensisLuoetHusp.nov.,和I.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动物群 双瓣壳节肢动物 吐卓虫(Tuzoia) 等刺虫(Isoxys) 早寒武世 昆明 武定
下载PDF
昆明海口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的新发现及三叶形虫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罗惠麟 +1 位作者 陶永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4,T002,共9页
本文简要报道了在昆明市海口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及其组合面貌和产出层位的地层剖面,重点描述了其中的三叶形虫: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sp. nov. ), Yohoia sinensis Luo et Hu(sp. nov. ),Zhongxinia s... 本文简要报道了在昆明市海口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及其组合面貌和产出层位的地层剖面,重点描述了其中的三叶形虫: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sp. nov. ), Yohoia sinensis Luo et Hu(sp. nov. ),Zhongxinia speciosa Luo et Hu(gen. et sp. nov. ), Xandarella spectuculum Houet al. , Dianchia mirabilis Luo et Hu(gen. et sp. nov. ),Kuamaia lata Hou, Reti-facies longispinus Luo et Hu(sp. nov. ), Sinoburius lunaris Hou et al.。海口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澄江动物群的分布范围,也丰富了该动物群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动物群 三叶形虫 昆明 云南 古动物
下载PDF
论早寒武世三叶虫大古油栉虫属 被引量:9
9
作者 罗惠麟 李勇 +5 位作者 傅晓平 侯蜀光 尤霆 庞纪院 刘琦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26,共13页
报道采自云南昆明高楼房及武定石将军乌龙箐组剖面古油栉虫类(palaeolenid)的新材料。详细研究和比较后确认Mansuy(1912)所建立Palaeolenus属的3个种特征明显,特别是P.deprati Mansuy与P.douvillei Mansuy区别较大,不能合并为一个种;以P... 报道采自云南昆明高楼房及武定石将军乌龙箐组剖面古油栉虫类(palaeolenid)的新材料。详细研究和比较后确认Mansuy(1912)所建立Palaeolenus属的3个种特征明显,特别是P.deprati Mansuy与P.douvillei Mansuy区别较大,不能合并为一个种;以Palaeolenusdeprati Mansuy为模式种建立的Megapalaeolenus Chang,1966应该成立。根据地层分布,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上部的Palaeolenus和Megapalaeolenus两个化石带仍然适用于华中、西南地区早寒武世中期的地层划分,华北和东北南部只存在Megapalaeolenus带的地层,而Palaeolenus带的地层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Palaeolenus Megapalaeolenus 沧浪铺阶 下寒武统 昆明 武定 云南
下载PDF
滇东奥陶纪三叶虫序列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惠麟 周志毅 +2 位作者 詹冬琴 卢玉喜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71,共26页
滇东属于奥陶纪扬子地层区西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描述该地区奥陶系8个层位的三叶虫,共计10科17属18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种,即Daketia spinata gen.and sp.nov.),初步建立区内的三叶虫动物群地层序列,据此可靠确定有关地层的时代,包... 滇东属于奥陶纪扬子地层区西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描述该地区奥陶系8个层位的三叶虫,共计10科17属18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种,即Daketia spinata gen.and sp.nov.),初步建立区内的三叶虫动物群地层序列,据此可靠确定有关地层的时代,包括:汤池组(特马豆克晚期—弗洛最早期)、红石崖组(弗洛早期—达瑞威尔最早期)、下巧家组(大坪期—达瑞威尔中期)、上巧家组(达瑞威尔晚期—桑比早期)。典型的红石崖组发育于滇东南部的昆明和宜良一带,其上部为含二叶石砂岩,假整合于泥盆纪石英砂岩之下,但是这部分层段在武定-寻甸一线以北地区并未见及,却沉积了一套砂岩、页岩、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即下巧家组);按区内地层发育的时空分布来判断,Zhou等(2011)提出的下巧家组和红石崖组上部应系同期异相沉积的观点得到证实。各地层单元的三叶虫动物群分异度低且均为扬子陆块浅水区的常见地方性分子(包括原来记录于越南北部的Vietnamia douvillei(Mansuy)),指示浅内陆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序列 奥陶纪 滇东
原文传递
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牙形石齿串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金元 张克信 +3 位作者 张启跃 吕涛 周长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2-514,共3页
通过对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产罗平生物群的大凹子剖面进行厘米级牙形石样品的精细采样、处理与鉴定分析,发现了丰富的牙形石齿串,并拼绘出一个较完整的牙形石多分子器官属(P1、S0、S1、S2/3和M).成对的片形Neospathodiform形态... 通过对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产罗平生物群的大凹子剖面进行厘米级牙形石样品的精细采样、处理与鉴定分析,发现了丰富的牙形石齿串,并拼绘出一个较完整的牙形石多分子器官属(P1、S0、S1、S2/3和M).成对的片形Neospathodiform形态分子占据P1位置;单个指掌状的Cypridodelliform形态分子占据S0位置;成对的Enantiognathiform、Hindeodelliform与Cypridodelliform形态分子分别占据器官属的S1、S2、S3和M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岭组二段 大凹子剖面 牙形石齿串 地层学 云南.
原文传递
中三叠世安尼期罗平生物群海生爬行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文芠 张启跃 +4 位作者 刘俊 周长勇 黄金元 谢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93,共9页
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在距罗平县城东南15 km的罗雄镇大洼子村附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地层中发现了罗平生物群。罗平生物群目前已经发现有海生爬行类、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菊石、... 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在距罗平县城东南15 km的罗雄镇大洼子村附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地层中发现了罗平生物群。罗平生物群目前已经发现有海生爬行类、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菊石、双壳、腹足类、腕足类、植物等十多个大类的化石,完好地体现了当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目前已知化石分异度最高的三叠纪海生化石库之一。根据含化石地层中发现的微体化石牙形石Nicoraella Kockeli带,确认罗平生物群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罗平生物群目前发现的海生爬行类种类丰富,基本涵盖了三叠纪时期主要的海生爬行类别,包括鱼龙类、鳍龙类、原龙类以及初龙类。中生代是对海生爬行类至关重要的时期。由于一直没有发现它们留下的遗迹化石,它们的运动模式还一直存在争议。云南罗平生物群海生爬行类研究中发现数百枚保存完好的幻龙类足迹——罗平双桨迹Dikoposichnus luopingensis,为研究其运动模式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另外罗平生物群中巨型捕食者张氏幻龙Nothosaurus zhangi的发现也支持了罗平双桨迹造迹者的存在。张氏幻龙拥有三叠纪世界上最大的头骨,这些处于食物链顶层的海生爬行类的繁盛说明当时生态系统已经很完善,代表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平生物群 化石库 安尼期 复苏 巨型捕食者 生态系统
下载PDF
云南罗平大凹子与上石坎剖面牙形类动物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金元 张克信 +3 位作者 张启跃 吕涛 周长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共17页
从大凹子剖面118件样品和上石坎剖面78件样品的系统研究中获得了丰富的牙形石标本,特征分子为Nicoraella kocke-li,Ni.germanicus,同时还获得了众多未能鉴定到种的片形分子Nicoraella sp.,Neospathodus sp.,以及大量的枝形分子,Cornudin... 从大凹子剖面118件样品和上石坎剖面78件样品的系统研究中获得了丰富的牙形石标本,特征分子为Nicoraella kocke-li,Ni.germanicus,同时还获得了众多未能鉴定到种的片形分子Nicoraella sp.,Neospathodus sp.,以及大量的枝形分子,Cornudina?latidentata,Cornudina tortilis,Xaniognathus sp.,Hibbardella sp.,Cypridodella cf.delicatula,Cypridodella cf.conflexa,Enantiognathus ziegleri,Enantiognathus incurvus,Enantiognathus latus,Neohindeodella triassica,Hindeodella bogschi。对这些可识别到种级别的分子进行了鉴定描述。大凹子与上石坎剖面中获得的牙形石分子Nicoraella kockeli指示出罗平生物群的时代为Anisian期的Pelsonian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凹子剖面 上石坎剖面 牙形石 Pelsonian亚期 罗平生物群
下载PDF
滇东北奥陶纪三叶虫的地层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志毅 罗惠麟 +2 位作者 尹恭正 詹冬琴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0-442,共23页
详细讨论滇东北奥陶纪的岩石地层和动物群特征,初步建立区内的三叶虫地层序列,据此可靠确定各有关岩组的时代。该地区除普遍缺失早奥陶世早期的沉积外,依次发育了红花园组(特马豆克末期—弗洛初期),湄潭组(弗洛期—达瑞威尔初期),风洞岗... 详细讨论滇东北奥陶纪的岩石地层和动物群特征,初步建立区内的三叶虫地层序列,据此可靠确定各有关岩组的时代。该地区除普遍缺失早奥陶世早期的沉积外,依次发育了红花园组(特马豆克末期—弗洛初期),湄潭组(弗洛期—达瑞威尔初期),风洞岗组(达瑞威尔早—晚期),十字铺组(达瑞威尔末期—桑比早期)、宝塔组(桑比晚期—凯迪早期),盐津组(晚凯迪早期)、五峰组(晚凯迪晚期)及观音桥组(赫南特期),岩相与黔北的相应岩组可作大致对比,而三叶虫动物群的组成和序列则大体与当时同属扬子陆块西部边缘的沉积区包括滇东、滇东南、黔北、川中、重庆、陕南及安徽和县等地区相似。共记述本区奥陶纪三叶虫计19属27种,分属14科。并对其中的一个新种Hungioides yanjinensis sp.nov.以及两个未命名的新种Abulbaspis sp.nov.和Plaesiacomiasp.nov.作系统描述。Abulbaspis过去仅报道于华北和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达瑞威尔阶,而在本地区则产于桑比阶上部—凯迪阶下部;Plaesiacomia广泛分布于达瑞威尔阶—桑比阶西泛冈瓦纳地区,在滇东北的发现不但将该属的分布区域扩大到了东泛冈瓦纳地区,而且因其产出于大坪中期的层段,表明该属可能起源于东泛冈瓦纳,尔后才向西迁移的;这两属在扬子区的首次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奥陶纪不同区块间的三叶虫动物群的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地层分布 奥陶纪 滇东北
原文传递
寒武纪叶足动物链状心网虫躯干骨板功能形态学研究
15
作者 赵嘉琳 欧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链状心网虫(Cardiodictyon catenulum)是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较为常见的叶足动物,其躯干骨板的形态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项研究显示该叶足动物的躯干具有一纵列马鞍状骨板,每个体节具有单一的骨板,每个骨板从背部延伸至躯干两侧。因此该... 链状心网虫(Cardiodictyon catenulum)是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较为常见的叶足动物,其躯干骨板的形态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项研究显示该叶足动物的躯干具有一纵列马鞍状骨板,每个体节具有单一的骨板,每个骨板从背部延伸至躯干两侧。因此该叶足动物的骨板与其余具有成对或环状分布的躯干骨板的叶足动物存在显著的区别。骨板中央存在一个圆锥形凸起,骨板边缘显著增厚且呈锯齿状。链状心网虫的躯干骨板边缘增厚和鞍点的凸起提升了整体的刚性;锯齿状边缘也指示了更优的保护及防御功能。本项研究还发现链状心网虫骨板表面具有显微筛状结构,筛孔被充填并保存为众多等距离分布的黄铁矿化瘤突,与微网虫、怪诞虫及爪网虫躯干骨板的显微网状结构类似,可能为纤细乳突的出口。本文认为寒武纪叶足动物的躯干骨板普遍具有显微筛状结构;这些骨板除了保护与防御,可能还有感觉的功能。每个躯干体节对应骨板为寒武纪叶足动物的独有衍征,可能为背骨板的早期形态,也可能由成对骨板愈合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网虫 骨板 叶足动物 功能形态学 寒武纪
原文传递
节肢动物吐卓虫咬痕化石在云南昆明附近寒武纪早期关山生物群的发现及意义
16
作者 董存治 宋子瑜 +1 位作者 刘旭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块来自云南省昆明市附近寒武纪第二世第四期关山生物群具咬痕的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Tuzoia)化石,系吐卓虫咬痕化石在全球范围的首次发现。该发现证实作为主动捕食者的吐卓虫很可能被大型捕食者(如奇虾类或莱德利基虫类三... 本文报道了一块来自云南省昆明市附近寒武纪第二世第四期关山生物群具咬痕的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Tuzoia)化石,系吐卓虫咬痕化石在全球范围的首次发现。该发现证实作为主动捕食者的吐卓虫很可能被大型捕食者(如奇虾类或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等)捕食,说明寒武纪早期的海洋生物群落已经具有高度复杂化的食物链,为进一步了解吐卓虫的生态位及深入探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卓虫 咬痕 关山生物群 寒武纪早期 食物网
原文传递
含澄江动物群地层的Pb-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向阳 陈良忠 +2 位作者 王江海 朱炳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样品进行了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经测定未受风化作用影响的 2 0个黑色页岩样品给出了5 34± 6 0Ma左右的Pb Pb等时线年龄 ,应代表了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年龄。该年龄较以往采用Rb Sr和40 Ar 3 9Ar等定年方法所获得... 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样品进行了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经测定未受风化作用影响的 2 0个黑色页岩样品给出了5 34± 6 0Ma左右的Pb Pb等时线年龄 ,应代表了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年龄。该年龄较以往采用Rb Sr和40 Ar 3 9Ar等定年方法所获得的年龄更为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铅同位素 定年 Pb-Pb等时线年龄 黑色页岩
下载PDF
昆明地区早寒武世三叶形虫新属——PanlongiaLiu et Luo gen.nov.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琦 罗惠麟 +1 位作者 陈良忠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392,共9页
简述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的研究现状及重要意义。重点描述该动物群中一三叶形虫新属PanlongiaLiuetLuogen.nov.及其两个新种:即个体小、拥有等大的头甲和尾甲、边缘没有明显突出刺状物的PanlongiatetranodusaLiuetLuogen.etsp.nov.及头... 简述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的研究现状及重要意义。重点描述该动物群中一三叶形虫新属PanlongiaLiuetLuogen.nov.及其两个新种:即个体小、拥有等大的头甲和尾甲、边缘没有明显突出刺状物的PanlongiatetranodusaLiuetLuogen.etsp.nov.及头甲后侧和尾缘具刺的PanlongiaspinosaLiuetLuogen.etsp.nov.。三叶形虫在关山动物群中的首次发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及古地理、古板块恢复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动物群 三叶形虫Panlongia Liu ET Luo GEN.NOV 早寒武世 昆明
下载PDF
贵州望谟地区新发现早三叠世化石库
19
作者 周长勇 张启跃 +6 位作者 文芠 黄金元 刘伟 闵筱 马志鑫 温谦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5,共9页
望谟生物群是我国西南部贵州省望谟地区新发现的一个早三叠世化石库,化石主要产自下三叠统罗楼组一段的薄层状泥岩、微晶灰岩之中。该化石库以菊石和节肢动物为特色,伴有双壳、箭石、腕足、牙形类、鱼类、微康奇虫,以及一些分类不明的... 望谟生物群是我国西南部贵州省望谟地区新发现的一个早三叠世化石库,化石主要产自下三叠统罗楼组一段的薄层状泥岩、微晶灰岩之中。该化石库以菊石和节肢动物为特色,伴有双壳、箭石、腕足、牙形类、鱼类、微康奇虫,以及一些分类不明的化石类型,其时代为早三叠世印度期迪纳尔晚期(Late Dienerian)至奥伦尼克期史密斯早期(Early Smithian)。该生物群化石保存精美、数量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显示经历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事件后,望谟地区在早三叠世已经具有一个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我们更全面了解早三叠世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复苏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谟生物群 生物复苏 罗楼组 早三叠世 贵州
下载PDF
鲎类化石(节肢动物)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启跃 +2 位作者 周长勇 吕涛 白建科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90-1093,共4页
简要报道并描述了发现于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的节肢动物鲎的化石.通过对比研究证实这一化石为中鲎科一新属种,其形态特征与现生的鲎十分相似.这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扩大了已知中生代鲎类的分布范围,也为研究鲎类的... 简要报道并描述了发现于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的节肢动物鲎的化石.通过对比研究证实这一化石为中鲎科一新属种,其形态特征与现生的鲎十分相似.这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扩大了已知中生代鲎类的分布范围,也为研究鲎类的演化、生态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中三叠世 古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