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龙铜(钼)矿带多霞松多岩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约束
1
作者 袁亚娟 欧诗敏 +5 位作者 吴楷杨 骆小康 柯依晴 张玉泉 夏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9,共17页
玉龙铜(钼)矿带的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择目前研究程度较低的多霞松多岩体,对该岩体含矿斑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多霞松多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组成,其... 玉龙铜(钼)矿带的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择目前研究程度较低的多霞松多岩体,对该岩体含矿斑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多霞松多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组成,其中,二长花岗斑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碱长花岗斑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和石英。两种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质侵入岩,具有富碱高钾的特征;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145.04×10^(-6)~290.91×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6~37)。铕表现为从二长花岗斑岩的弱负异常(Eu/Eu^(*)=0.66~0.84)到碱长花岗斑岩的中等负异常(Eu/Eu^(*)=0.35~0.39)。锆石U-Pb定年显示,二长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38.3±0.6 Ma,碱长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37.8±1.0 Ma,两者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均属于喜马拉雅期,表明在多霞松多地区始新世存在一期重要的岩浆热液Cu-Mo成矿事件。多霞松多含矿斑岩的锆石ε_(Hf)(t)范围在+1.3~+2.6之间。结合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多霞松多含矿斑岩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分异的新生玄武质下地壳,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诱发的金沙江走滑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富碱斑岩 多霞松多
下载PDF
西昆仑苦子干新生代透辉石正长岩和透辉石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亚娟 陈玮岩 +3 位作者 夏斌 张玉泉 周厚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78-2993,共16页
苦子干钾质碱性杂岩体主要由正长岩类和花岗岩类组成,其中透辉石正长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和透辉石,透辉石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透辉石。杂岩体中赋存的透辉石和钙铁辉石,均属于钙质辉石。两种岩石均属于钾质... 苦子干钾质碱性杂岩体主要由正长岩类和花岗岩类组成,其中透辉石正长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和透辉石,透辉石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透辉石。杂岩体中赋存的透辉石和钙铁辉石,均属于钙质辉石。两种岩石均属于钾质碱性岩,具有富碱、高钾、富钙的特征;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贫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含量高(ΣREE=372.37×10^-6~1218.07×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21~37),具有轻微的铕负异常(Eu/Eu*=0.66~0.84)。锆石U-Pb定年显示,透辉石正长岩成岩年龄为11.7±0.1 Ma,透辉石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1.0±0.3 Ma,均属于喜马拉雅期,相当于中新世末。两类岩石锆石εHf(t)范围在-9.4^-5.5之间,介于球粒陨石与下地壳之间。研究表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导致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岩石圈大幅度缩短并加厚,引发加厚岩石圈拆沉引起软流圈物质上涌底侵,使得加厚下地壳物质的重熔,伴随地壳的拉张和抬升,最终形成苦子干钾质碱性杂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钾质碱性杂岩体 苦子干
下载PDF
芪根杜仲散联合卡孕栓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小丽 汤小清 +4 位作者 邹华英 陈建华 曾良 叶志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口服芪根杜仲散,产后舌下含服卡孕栓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4例,孕36周时予以口服芪根杜仲散连服用... 目的探讨孕晚期口服芪根杜仲散,产后舌下含服卡孕栓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4例,孕36周时予以口服芪根杜仲散连服用至临产前,胎盘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对照组36例,胎盘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20 U。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检查PT、APTT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 h内阴道流血量(80.25±15.52)mL,第二产程(50.5±1.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后2 h内阴道流血量(295.52±30.21)mL,第二产程(82.5±2.2)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无一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孕晚期口服芪根杜仲散,产后舌下含服卡孕栓联合用药在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后出血有良好的综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根杜仲散 乙肝病毒携带 卡孕栓 凝血功能 产后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