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对外周血5-HT、VIP、β-E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谭郎敏 刘翠芳 +1 位作者 范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对外周血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对外周血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研究组采用阿米替林+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外周血5-HT、VIP、β-E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FIB及5-HT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VIP及β-EP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阿米替林相比,阿米替林+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更好,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外周血5-HT、VIP、β-EP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法 脑卒中 丘脑痛 5-羟色胺 血管活性肠肽 Β-内啡肽
下载PDF
microRNA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陶树新 陈阳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一、microRNA概述 microRNA简称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大小约为22个核苷酸.在结构上,编码miRNA的基因由RNA聚合酶Ⅱ转录,只有少数由RNA聚合酶Ⅲ转录[1];接着原始转录本被RNA酶ⅢDrosha加工而产生Pre-miRNA:随后Pre... 一、microRNA概述 microRNA简称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大小约为22个核苷酸.在结构上,编码miRNA的基因由RNA聚合酶Ⅱ转录,只有少数由RNA聚合酶Ⅲ转录[1];接着原始转录本被RNA酶ⅢDrosha加工而产生Pre-miRNA:随后Pre-miRNA在Ran-GTPase依赖的转运蛋白exportin-5作用下易位到细胞质中[2],被另一个RNA酶ⅢDicer进一步加工,切割产生成熟的单链miRNA,其5'端最弱碱基配对区被优先装载入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中,miRNA与靶标mRNA的结合发生在RISC内,并且靶标的沉默需要Argonaute蛋白质家族的存在;随后miRNA与靶标mRNA 3'端配对并沉默其翻译成蛋白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是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发育和行使正常生理功能重要的调控机制,而miRNA的研究补充了这一调控,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神经元 神经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绮思 李晋芳 +3 位作者 王兴 曾可斌 陈阳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特征性PRES临床及影像表现患者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共发现9例PRE... 目的通过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特征性PRES临床及影像表现患者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共发现9例PRES患者(男1例,女8例)。相关病因分别为:原发性高血压、妊娠相关、甲强龙治疗、肝硬化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精神异常或视幻觉。发病期间的最高收缩压平均为161.7mm Hg。其临床症状康复时间多数患者在7 d之内。头颅MRI显示大部分患者有不典型表现,病灶累及额叶、颞叶、小脑、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未见出血或单侧病灶。EEG显示为慢波。结论头颅MRI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其中不典型影像表现较为多见。若及早诊断、治疗,该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图 治疗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血清AQP9、HIF-1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郎敏 刘翠芳 +1 位作者 范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9(AQP9)、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9(AQP9)、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出血性转化组(n=25)及非出血性转化组(n=15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清指标、溶栓指标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转化组患者AQP9、HIF-1α水平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转化组患者溶栓时间窗长于非出血性转化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QP9、HIF-1α、溶栓时间窗、基线NIHSS评分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包括AQP9、HIF-1α、溶栓时间窗、基线NIHSS评分,临床上应根据以上因素制定相关策略,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转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唑尼沙胺作为添加用药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礼环 +2 位作者 陈阳美 彭顺兰 陈艳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487-489,共3页
唑尼沙胺(zonisamide)是一种通过多种机制产生作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AEDs),自1989日本上市,美国于2000年批准上市,欧洲是2005年被批准上市。唑尼沙胺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临床研究表明,唑尼沙胺是对多种类型的癫痫有效,包括对癫痫部分性... 唑尼沙胺(zonisamide)是一种通过多种机制产生作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AEDs),自1989日本上市,美国于2000年批准上市,欧洲是2005年被批准上市。唑尼沙胺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临床研究表明,唑尼沙胺是对多种类型的癫痫有效,包括对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性全身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均有效。本文将阐叙唑尼沙胺作为添加用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部分性 耐药性 唑尼沙胺 添加治疗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丘脑痛对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及rs-fMRI变化分析
6
作者 刘翠芳 吕亮 +1 位作者 范蕊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3093-3098,共6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丘脑痛对患者疼痛、疼痛介质的影响,并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信号变化。方法(1)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重庆市中医院、西南大学医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60例丘脑痛患者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丘脑痛对患者疼痛、疼痛介质的影响,并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信号变化。方法(1)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重庆市中医院、西南大学医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60例丘脑痛患者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rs-fMRI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局部脑活动及全局连接模式改变的具体脑区位置;(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丘脑痛患者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丘脑痛对患者疼痛及血浆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3)将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后有明显差异的脑区与治疗前后McGill评分差值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后,醒脑开窍针刺组疼痛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血浆SP水平低于西药组,血浆β-EP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2)丘脑痛患者主要涉及皮质区域、脑干、小脑区域改变;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患者背侧嘴侧脑桥区,小脑及顶上小叶、岛叶皮层、初级运动皮层、辅助运动皮层、眶额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区域低频振荡振幅降低,且醒脑开窍针刺组低于西药组(P<0.05);(3)spearman分析显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后小脑、眶额皮层ReHo值变化与McGill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与顶上小叶、岛叶皮层、初级运动皮层、辅助运动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后患者背侧嘴侧脑桥区,小脑及顶上小叶、岛叶皮层、初级运动皮层、辅助运动皮层、眶额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区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痛 醒脑开窍针法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高灌注综合征的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兴 吴绮思 +1 位作者 陈阳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8期2364-2367,共4页
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是以同侧头痛,高血压,癫痫,局灶性神经系统损伤,认知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群。常见于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严重的脑水肿、颅内出血,最终导致死亡。
关键词 过度灌注 同侧 SPECT 脑血流量 CHS 脑高灌注综合征 抗癫痫治疗 经颅 脑水肿 高灌注 穿支动脉 依达拉奉 脑氧饱和度 自身调节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支架术后并发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阳美 杨礼环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支架术后并发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某医院2010年3月-2016年4月诊治的100例颈动脉支架术后并发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支架术后并发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某医院2010年3月-2016年4月诊治的100例颈动脉支架术后并发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仪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检出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伤、可重复、经济方便,且可提高颈动脉支架术后并发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检出率的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支架术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志 《健康之路》 2017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实际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推注和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实际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推注和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的后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
原文传递
TCD监测脑高灌注综合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韵伊 杨礼环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12期148-148,共1页
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常发生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后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系由原先低灌注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显著增加超... 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常发生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后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系由原先低灌注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显著增加超过脑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临床症状多样,以意识水平下降、意识内容改变,头痛和癫痫、局灶性发作最为常见。如果不及时救治,一旦发生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患者发生CHS的高灌注状态的监测非常重要。而TCD是目前应用监测或评估CHS最常用的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灌注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脑高灌注综合征的监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韵伊 杨礼环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12期236-236,共1页
脑高灌注综合征常发生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系由原先低灌注区脑血流量显著增加超过脑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意识水平下降、意识内容改变,头痛和癫痫、局灶性发作等症候群。可出现脑出血... 脑高灌注综合征常发生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系由原先低灌注区脑血流量显著增加超过脑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意识水平下降、意识内容改变,头痛和癫痫、局灶性发作等症候群。可出现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死亡。因此,患者发生CHS前的高灌注状态的监测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CHS的常用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灌注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地方医院医师岗前培训作用的探讨
12
作者 敖祥裕 +2 位作者 杨礼环 蒋玉琼 顾慧琼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175-175,共1页
岗前培训即职前培训,其宗旨在于使新进人员了解单位概况及介绍单位规章制度,便于新进人员能更快胜任工作。岗前培训是要让新员工尽快了解本单位历史、文化、组织结构、岗位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掌握基本技能、操作常规等,
关键词 岗前培训 医院医师 规章制度 组织结构 操作常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