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浸膏对昆明小鼠和Wistar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南旭梅 张敬 +2 位作者 金小雪 于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7-255,共9页
青蒿浸膏为青蒿素提取过程中的初提物,它可以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力,有抗鸡球虫、杀灭纤毛虫等功效,在畜牧养殖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毒性大小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Bliss法设计,分别对昆明小鼠和Wistar大鼠单次灌胃青蒿浸... 青蒿浸膏为青蒿素提取过程中的初提物,它可以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力,有抗鸡球虫、杀灭纤毛虫等功效,在畜牧养殖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毒性大小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Bliss法设计,分别对昆明小鼠和Wistar大鼠单次灌胃青蒿浸膏(青蒿素的质量分数为170 g/kg±10 g/kg),测定它对昆明小鼠和Wistar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观察7 d内昆明小鼠和Wistar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对昆明小鼠和Wistar大鼠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自由活动正常,饮食饮水正常,且无死亡个体;各剂量组雌、雄小鼠的体重也没有显著变化。与小鼠不同,大鼠毒性症状随青蒿浸膏的剂量增加而逐渐加重,4120 mg/kg剂量组仅见自发活动减少;6 460mg/kg和8 080 mg/kg组可见少量个体震颤、强制性-阵挛性抽搐,死亡等症状;10 100 mg/kg剂量组小鼠可见震颤、强制性-阵挛性抽搐、角弓反张、死亡等症状。Wistar大鼠的LD50为7 360 mg/kg,95%的可信限为6 256.38~8 658.82 mg/kg。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青蒿浸膏属于无毒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浸膏 急性毒性 昆明小鼠 WISTAR大鼠
原文传递
基于样线法的康县隆肛蛙(F.kangxianensis)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现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大洁 黄棨通 +1 位作者 刘开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48,共5页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加快以及道路管网、水电工程建设等,全球两栖动物种群数量骤减,两栖动物栖息地面临减少、退化的局面。因而,了解我国两栖类物种种群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我国特有两栖类物种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加快以及道路管网、水电工程建设等,全球两栖动物种群数量骤减,两栖动物栖息地面临减少、退化的局面。因而,了解我国两栖类物种种群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我国特有两栖类物种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为调查对象,于2014~2016年利用样线法在其模式产地进行连续追踪,共计发现成体935只。结果表明:该物种在豆坝乡范围内平均种群密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6年(33.3只/hm^2)>2015年(31.00只/hm^2)>2014年(29.20只/hm^2);且在距离人类集中活动区域越近,该物种种群数量越少,其主要原因是人为污染以及干扰严重。因而,需加大力度保护该物种的栖息地,以免这一特有种种群数量严重下降,导致其面临灭绝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线法 康县隆肛蛙 种群数量 人类活动影响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康县豆坝乡两栖动物观测及其种群动态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瑞东 何玉晓 +5 位作者 于鹏 陈卓 黄棨通 龚大洁 徐海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4-719,共6页
近年来,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康县位于陇南山区东南部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以及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界线上,是中国自然和动物地理区划的关键区域。于2014—2018年,运用样线法和围栏陷阱法对该地... 近年来,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康县位于陇南山区东南部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以及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界线上,是中国自然和动物地理区划的关键区域。于2014—2018年,运用样线法和围栏陷阱法对该地区6个代表性样地(李家沟、豆坝、罗家底河、阴沟、罗家底山、元丰村)的两栖动物种群动态变化进行连续观测,共观测到两栖动物2目5科5属5种,包括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其中西藏山溪鲵为易危物种(VU),仅于2015和2016年在李家沟记录到4条,因此未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康县隆肛蛙种群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林蛙和秦岭雨蛙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中华蟾蜍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各个样地内所有物种的种群密度出现不同程度波动,但均在2017年降至最低点。除2014和2017年之外,所有样地内两栖动物密度均为4月最高,6、8月依次降低。阴沟样地两栖动物数量最多,且显著大于李家沟和罗家底山样地(P<0.05),其余样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造成两栖动物数量和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采石活动和水体污染,因此应该加强栖息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县 两栖动物 种群动态
下载PDF
雌雄子午沙鼠的认知行为及其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大洁 曹瑞东 +3 位作者 张明宇 缪菲 于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6-503,共8页
本研究通过对雌雄子午沙鼠进行新物体识别和社会认知实验,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相关脑区合成催产素(OT)、加压素(AVP)和多巴胺(DA)能的神经元数量,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其血清中OT、AVP的水平,探究了雌雄子午沙鼠的两性... 本研究通过对雌雄子午沙鼠进行新物体识别和社会认知实验,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相关脑区合成催产素(OT)、加压素(AVP)和多巴胺(DA)能的神经元数量,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其血清中OT、AVP的水平,探究了雌雄子午沙鼠的两性认知差异及其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雌雄子午沙鼠对新物体的探究时间均要显著高于旧物体,雌雄子午沙鼠的辨别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子午沙鼠随着探究次数的增加对重复刺激鼠a的探究时间不断减少,对陌生刺激鼠b的探究时间显著高于刺激鼠a(P<0.05);雌性子午沙鼠没有此趋势。雄性子午沙鼠OT能神经元数量在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均要显著少于雌性(P<0.05);雄性个体DA能神经元数量在黑质显著高于雌性(P<0.01);然而雄性个体DA能神经元数量在腹侧被盖区显著少于雌性(P<0.01);雌雄子午沙鼠血清OT、AV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雌雄子午沙鼠对新物体的识别能力无显著差异,然而雄性子午沙鼠的社会认知能力强于雌性。在神经内分泌水平上,雌雄子午沙鼠PVN和SON中OT能神经元数量、黑质和腹侧背盖区的DA能神经元数量均呈现出了两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沙鼠 认知能力 多巴胺 催产素 加压素
下载PDF
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越冬栖息地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龚大洁 黄棨通 +2 位作者 刘开明 左甲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1,共7页
为了明确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对越冬栖息地的选择,利用样线法、直接计数法与定点观察相结合,对康县豆坝乡的康县隆肛蛙进行调查分析,共计发现17只康县隆肛蛙成体及约(110±25)只蝌蚪,其中10只成体在搬开石块后静栖于... 为了明确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对越冬栖息地的选择,利用样线法、直接计数法与定点观察相结合,对康县豆坝乡的康县隆肛蛙进行调查分析,共计发现17只康县隆肛蛙成体及约(110±25)只蝌蚪,其中10只成体在搬开石块后静栖于原地,仅1只成体在低温情况下(水温低于10℃)未进入冬眠状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知,康县隆肛蛙越冬期间主要选择河流中且水温低于10℃,距离道路大于50m,植被盖度在30~70%,林缘距离小于10cm的环境下越冬,并且该物种在越冬期间还会选择类似"洞穴"式的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县隆肛蛙 越冬 栖息地 “洞穴”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