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体制的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0-52,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现状 ,然后明确指出了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构想。
关键词 中国 旅游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 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
下载PDF
广西中越边贸历史沿革 被引量:3
2
作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65-113,共2页
中国广西与越南自宋代开始边境贸易 ,至元明两代稍为停滞 ,而在清代 。
关键词 古代 近代 中越边境贸易
下载PDF
三峡库区旅游扶贫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喜洲 《西部论坛》 1999年第2期12-14,30,共4页
文章分析了三峡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及旅游扶贫的意义,并着重提出三峡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旅游扶贫 贫困地区
下载PDF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被引量:1
4
作者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49-51,共3页
谭嗣同的思想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和愿望,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产物。其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主要是受到西方自然科学和墨子、张载、王船山、黄宗羲的影响。
关键词 谭嗣同 思想 社会基础 理论渊源
下载PDF
吴泽霖与贵州少数民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5-138,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吴泽霖教授在贵阳大夏大学任教期间,对贵州少数民族开展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吴泽霖 贵州少数民族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论周代的宗法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继才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周代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应当说是宗法制度。它是构筑西周王朝统治大厦的两根重要支柱之一。它揭示出西周王朝中国奴隶社会全盛时代的特点。
关键词 周代 宗法制 分封制
下载PDF
略论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区及区位优势 被引量:2
7
作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8-100,共3页
本文根据地域性原则、发生学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及主导因素原则 ,采用综合分析法和各级划分法 ,把南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三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区 ,十三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副区 。
关键词 南方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 地理分区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与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9-32,45,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四川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四川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研究
下载PDF
抗战时期吴泽霖教授对云南丽江么些人的田野调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0,共5页
抗战时期,吴泽霖教授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亲自到云南丽江对么些人(今称纳西人)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吴泽霖教授 么些人 田野调查研究
下载PDF
抗战时期吴泽霖教授在云南开展的民族田野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吴泽霖教授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多次深入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研究,他对么些人(今纳西族人)的研究十分深入。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和筹建丽江地区边胞服务站并指导该站工作,他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边政学理论。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吴泽霖教授 云南 田野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效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11
作者 梁怡波 《西藏发展论坛》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着着明显的建构效应,在理论维度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有利于消解“中华民族到底是一个还是多个”的学术争议,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着着明显的建构效应,在理论维度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有利于消解“中华民族到底是一个还是多个”的学术争议,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纽带;在实践维度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其规范合理的核心内容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由一种价值理念发展为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在历史维度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继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能够为迈向“真正共同体”积淀必需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迈向真正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 建构效应
下载PDF
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北方经贸》 2001年第11期94-95,共2页
中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交往源远流长.文章主要探讨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的古代边境贸易、近代边境贸易和现代边境贸易概况.
关键词 俄罗斯 边境贸易 历史渊源 黑龙江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陶云逵在云南的田野调查述评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朝健 《民族论坛》 2013年第5X期25-29,共5页
抗战时期,陶云逵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领导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对云南石佛铁路沿线开展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陶云逵 边疆人文研究室 云南石佛铁路 田野调查
原文传递
论中朝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北方经贸》 2001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连绵不断,从而为两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两国边民的友好往来和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探索中国唐朝与新罗、北宋与高...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连绵不断,从而为两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两国边民的友好往来和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探索中国唐朝与新罗、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探索中国明朝、清朝时期与朝鲜的边境贸易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朝鲜 边境贸易 历史渊源 官方贸易 民间贸易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不自觉的酿造师张之洞 被引量:2
15
作者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张之洞长期治理的湖北武昌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他所创办的近代实业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他所创办的近代教育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同时也提供了坚强的骨干力量... 张之洞长期治理的湖北武昌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他所创办的近代实业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他所创办的近代教育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同时也提供了坚强的骨干力量。他所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种豆得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张之洞 儒家思想 清朝 近代实业 社会历史背景 湖北 军政府都督
下载PDF
论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64-66,共3页
谭嗣同是戊戌维新派的杰出代表 ,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本文主要探讨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关键词 谭嗣同 社会基础 理论渊源 哲学思想 社会政治思想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在滇民族语言学家对云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学术探索》 2003年第6期84-87,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 ,一批民族语言学家来到大后方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 ,对我国民族语言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在昆民族语言学家 云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抗战时期语言学家对云南语言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8-131,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民族语言学家来到大后方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共调查了98个县,123个方言点,对傣语、藏缅语、苗瑶语、孟高棉语、撒尼倮语、纳西语、怒语等作了全面描写,对我...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民族语言学家来到大后方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共调查了98个县,123个方言点,对傣语、藏缅语、苗瑶语、孟高棉语、撒尼倮语、纳西语、怒语等作了全面描写,对我国民族语言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云南 方言 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调查
下载PDF
略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张之洞 被引量:1
19
作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要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 先驱 张之洞
下载PDF
抗战时期吴泽霖对贵州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民俗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65-71,共7页
抗战时期,大夏大学由上海迁至贵阳后,社会学系仍由吴泽霖教授主持,于1938年春建立社会经济调查室,附属于文学院,亦由吴泽霖主持。一年后,为促进工作效能、充实研究内容和设备,将该室改名为社会研究部,“从事进行有系统之调查与... 抗战时期,大夏大学由上海迁至贵阳后,社会学系仍由吴泽霖教授主持,于1938年春建立社会经济调查室,附属于文学院,亦由吴泽霖主持。一年后,为促进工作效能、充实研究内容和设备,将该室改名为社会研究部,“从事进行有系统之调查与研究,以冀促成贵州社会建设之事业”。“特别着重黔省境内苗夷生活之实地调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吴泽霖 民风民俗 少数民族 贵州 社会经济调查 社会学系 工作效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