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传振动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曾晓立 +5 位作者 张春之 林立 王林 张凯 张强 随桂英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手传振动 体感诱发电位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局部振动对家兔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立 张春之 +2 位作者 张强 王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影响及其与振动性血管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A组 (接振强度 4.90m/s2 )、B组 (接振强度 15 .31m/s2 )、C组 (接振强度 2 6 .2 6m/s2 )和 1个对照组 ,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测定各组家...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影响及其与振动性血管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A组 (接振强度 4.90m/s2 )、B组 (接振强度 15 .31m/s2 )、C组 (接振强度 2 6 .2 6m/s2 )和 1个对照组 ,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测定各组家兔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 接振后 10、2 0、30d ,A组的血浆内皮素浓度分别为 (4 5 .71± 3.6 2 )pg/ml、(5 1.97± 4.46 )pg/ml、(5 5 .37± 5 .5 3)pg/ml;B组分别为 (5 2 .5 6± 8.0 0 )pg/ml、(6 3.2 4± 6 .73)pg/ml、(72 .98± 9.2 4)pg/ml;C组分别为 (6 4.77± 5 .0 8)pg/ml、(83.6 4± 9.36 )pg/ml、(82 .5 6± 6 .41)pg/ml。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剂量的增大 ,血浆内皮素浓度有升高的趋势 ,振动试验后 ,各试验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结论 局部振动可致家兔血浆内皮素浓度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振动 内皮素 振动性血管损伤
原文传递
振动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春之 张凯 +5 位作者 曾晓立 杨东红 王林 杨汝景 高健 《劳动医学》 1997年第4期203-205,共3页
本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对66名接振工人及66名对照人员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显示,接振工人中明显存在忧郁—沮丧、疲劳—惰性、困惑—迷茫等不良情绪状态;在神经行为功... 本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对66名接振工人及66名对照人员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显示,接振工人中明显存在忧郁—沮丧、疲劳—惰性、困惑—迷茫等不良情绪状态;在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中,各种反应时、数字跟踪、数字记忆和行为特征指数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部分指标随工龄的不同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神经行为功能 核心测试
下载PDF
局部振动对家兔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立 张强 +2 位作者 张凯 王林 《劳动医学》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探讨局部振动对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对不同接振时间、不同接振强度的家兔进行了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测定与分析。 [结果 ]实验组家兔血浆一氧化氮浓度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 ;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剂量的增大 ,降低更明... 探讨局部振动对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对不同接振时间、不同接振强度的家兔进行了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测定与分析。 [结果 ]实验组家兔血浆一氧化氮浓度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 ;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剂量的增大 ,降低更明显。 [结论 ]局部振动可导致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振动 一氧化氮 振动性血管损伤
下载PDF
振动对家兔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立 王立赞 +3 位作者 朱凡河 曾晓立 王林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1,共2页
为探讨局部振动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及其与振动性血管损伤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接振时间、不同接振强度的家兔测定了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结果表明,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剂量的增大,实验组血浆内皮素浓度有升高的趋... 为探讨局部振动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及其与振动性血管损伤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接振时间、不同接振强度的家兔测定了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结果表明,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剂量的增大,实验组血浆内皮素浓度有升高的趋势,血浆一氧化氮浓度有降低趋势。认为局部振动导致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增高以及一氧化氮浓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管损伤
下载PDF
局部振动对家兔外周血中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林立 张春之 +2 位作者 隋桂英 刘慧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家兔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低强度组 (接振强度 3 .0 3m/s2 ) ,中强度组 (接振强度 6.13m/s2 ) ,高强度组 (接振强度 12 .2 5m/s2 )和 1个对照组 ,分别于接振 10、2 0、3 0d测定各组家兔血中MD...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家兔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低强度组 (接振强度 3 .0 3m/s2 ) ,中强度组 (接振强度 6.13m/s2 ) ,高强度组 (接振强度 12 .2 5m/s2 )和 1个对照组 ,分别于接振 10、2 0、3 0d测定各组家兔血中MDA浓度、SOD活力和GSH Px活力。 [结果 ]接振后 10、2 0、3 0d的MDA浓度分别为 :低强度组 ( 3 .77± 0 .3 4) μmol/L、( 4 .16± 0 .3 0 ) μmol/L、( 4 .3 9± 0 .3 1) μmol/L ;中强度组 ( 4 .12± 0 .3 5 ) μmol/L、( 4 .3 8± 0 .3 4) μmol/L、( 4 .5 4± 0 .42 ) μmol/L ;高强度组 ( 4 .13± 0 .3 2 ) μmol/L、( 4 .5 8± 0 .47) μmol/L、( 4 .99± 0 .70 ) μmol/L。SOD活力分别为 :低强度组 ( 82 994± 10 70 1)U/L、( 86113± 860 2 )U/L、( 8873 7± 75 48)U/L ;中强度组 ( 880 5 0± 9196)U/L、( 915 13± 7114 )U/L、( 93 60 8± 8842 )U/L ;高强度组 ( 895 5 3± 12 677)U/L、( 942 46± 14 480 )U/L、( 963 19± 13 981)U/L。GSH Px活力分别为 :低强度组 ( 780 4± 846)U/L、( 82 5 9± 414 )U/L、( 842 7± 2 90 )U/L ;中强度组 ( 82 11± 765 )U/L、( 8465± 462 )U/L、( 90 76± 75 3 )U/L ;高强度组 ( 8984± 63 9)U/L、( 93 0 2± 62 5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振动 家兔 外周血 脂质过氧化 自由基
下载PDF
乙酰丙酮法测空气中甲醛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璟 王文军 +3 位作者 张春之 林立 李述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808-809,共2页
目的:建立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空气中甲醛的采样效率、方法的检测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绘制甲醛测定的均数质量控制图。结果:该方法平均采样效率为95.56%,... 目的:建立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空气中甲醛的采样效率、方法的检测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绘制甲醛测定的均数质量控制图。结果:该方法平均采样效率为95.56%,甲醛浓度(x)和吸光度(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80+0.0370x(r=0.9997),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058μg/ml,加标回收率为102.92%-108.51%,相对标准偏差(n=6)为2.04%-2.15%。结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保证了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甲醛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手臂振动综合征国外研究进展——第8届国际手臂振动会议文献简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林 张凯 +1 位作者 林立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手臂振动综合征 研究进展 国际会议 职业卫生
原文传递
10℃冷水试验方法在评价振动职业危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春之 +3 位作者 曾晓立 林立 张凯 王林 《劳动医学》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研究 1 0℃冷水试验方法在评价振动职业危害中的应用。 [方法 ]对白指病人、接振工人及对照工人进行冷水试验检查 ,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冷试前后手部皮肤温度。 [结果 ]白指病人和对照工人比较 ,在冷试前后手部皮肤温度和各时间的复温率... 研究 1 0℃冷水试验方法在评价振动职业危害中的应用。 [方法 ]对白指病人、接振工人及对照工人进行冷水试验检查 ,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冷试前后手部皮肤温度。 [结果 ]白指病人和对照工人比较 ,在冷试前后手部皮肤温度和各时间的复温率均明显降低 ,而接振组和对照组比较 ,在 1 5 m in、2 0 min、30 min的皮肤温度降低 ,各时间的复温率均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恢复到冷试前的人数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1 0℃的冷水试验方法能用于评价振动引起的外周循环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冷水试验 皮肤温试 复温率
下载PDF
振动性神经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林 曾晓立 +2 位作者 林立 张凯 《劳动医学》 1999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振动性神经病的神经功能改变及其评价指标。[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测定振动负荷前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与非接振家兔相对照;以砂轮磨光工(包括振动性白指患者)为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健康检查,测定其短潜伏时体感诱... [目的] 探讨振动性神经病的神经功能改变及其评价指标。[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测定振动负荷前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与非接振家兔相对照;以砂轮磨光工(包括振动性白指患者)为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健康检查,测定其短潜伏时体感诱发电位,正中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与对照工人比较。 [结果]发现在振动影响下,体感诱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一定的改变。 [结论]振动性神经损伤可早于振动性白指的出现;初步提出了振动性神经病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性神经病 体感诱发电位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局部振动对周围神经与血管机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立 +2 位作者 张春之 曾晓立 王林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周围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振动作业工人进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的测试 ,并通过 10℃、10min的冷水试验对作业工人手部皮肤温度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白指组正中神经的感...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周围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振动作业工人进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的测试 ,并通过 10℃、10min的冷水试验对作业工人手部皮肤温度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白指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冷水试验前后白指组的手部温度均显著低于接振组和对照组 (P <0 0 1) ,冷水试验后白指组、接振组的复温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接振工龄与神经传导速度、冷试后复温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手臂振动可造成作业工人外周神经和外周血管功能的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振动 神经传导速度 周围神经 血管机能
下载PDF
手臂振动致作业工人腕管综合征的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立 张春之 +1 位作者 王林 《化工劳动保护》 2000年第7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手臂振动 职业病 砂轮磨光作业工人
下载PDF
关于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的修订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林 张春之 +3 位作者 张强 张凯 林立 《劳动医学》 1998年第3期166-167,共2页
1985年10月我国发布实施的“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国家标准(GB4865-85),不仅为局部振动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和卫生学的研究统一了标准,也为其防治工作和处理原则提供了依据。但是,随着生产和科... 1985年10月我国发布实施的“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国家标准(GB4865-85),不仅为局部振动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和卫生学的研究统一了标准,也为其防治工作和处理原则提供了依据。但是,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对其不尽完善和不相适应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病 诊断标准 修订
下载PDF
我国局部振动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林 张凯 +4 位作者 张春之 张强 曾晓立 林立 《劳动医学》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我国于1985年10月发布并实施了“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国家标准(GB4865-85),对我国振动病的防治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后,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共搜集到140余篇(其中我们发表... 我国于1985年10月发布并实施了“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国家标准(GB4865-85),对我国振动病的防治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后,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共搜集到140余篇(其中我们发表的30余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近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振动病 职业性 流行病学 病因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手臂振动对手部红外图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林 张春之 +5 位作者 曾晓立 林立 杨汝景 高健 李洪香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8-71,共4页
对37名手臂振动作业工人和30名健康对照工人,在冷水试验和振动负荷试验前后,以KY-333型远红外摄像仪进行手部红外摄像,比较研究其图像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前两组基础指温差异不显著;试验后接振组指温下降明显,复温时间... 对37名手臂振动作业工人和30名健康对照工人,在冷水试验和振动负荷试验前后,以KY-333型远红外摄像仪进行手部红外摄像,比较研究其图像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前两组基础指温差异不显著;试验后接振组指温下降明显,复温时间延长,冷试后5min、10min;振动负荷后即刻、5min差异显著。红外图像的改变,有助于振动职业危害的亚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振动 红外图像 手部 冷水试验 振动负荷
下载PDF
手传振动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立 曾晓立 +2 位作者 张强 王林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作业工人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 5 4名金矿凿岩工人进行了振动负荷前后心率变异性的测试 ,并对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结果 静息状态下振动负荷试验前、后 ,对照组、接振组、白指组SDAN...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作业工人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 5 4名金矿凿岩工人进行了振动负荷前后心率变异性的测试 ,并对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结果 静息状态下振动负荷试验前、后 ,对照组、接振组、白指组SDANN均有依次降低、LF/HF均有依次增高的趋势 ,其中白指组变化更明显 (P <0 0 5 ,P <0 0 1) ;试验前后比较 ,试验后SDANN较试验前降低、试验后LF/HF较试验前增高 ,其中接振组与对照组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白指组、接振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的发生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神经衰弱综合发生率、动脉收缩压白指组显著高于接振组 (P <0 0 5 )。 结论 手传振动可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包括交感染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 ,随接振时间的延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传振动 植物神经 振动负荷试验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实验小鼠的神经毒性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兆强 林立 +1 位作者 张春芝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消化道亚硝酸盐染毒对实验小鼠产生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自来水,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自由饮浓度为0.055mg/ml、0.11mg/ml、0.22mg/ml的亚... 目的探讨经消化道亚硝酸盐染毒对实验小鼠产生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自来水,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自由饮浓度为0.055mg/ml、0.11mg/ml、0.22mg/ml的亚硝酸钠溶液。2周后,分别进行小鼠后肢撑力、饥饿觅食、走格、鼠尾悬挂测试等反映神经毒性的系列实验。结果小鼠后肢落地间距,中剂量、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低剂量组比,中、高剂量组的后肢落地间距均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剂量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饿觅食试验第1次成功觅食时间,各剂量组均明显比对照组时间长(P<0.05),第2次成功觅食时间,中剂量、高剂量组长于对照组(P<0.05),且2个成功觅食时间都有随剂量增加时间更长的趋势;穿格次数,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鼠尾悬挂实验挣扎时间则表现为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比对照组短(P<0.05),与低剂量组比,中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剂量越大,挣扎时间越短。结论亚硝酸盐对实验小鼠具有神经毒性。剂量越大,毒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行为功能 神经毒性 小鼠
下载PDF
局部振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几点建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林 张春之 +4 位作者 张强 张凯 林立 曾晓立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7-128,F003,共3页
自从我国发布实施“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51985)、“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和“手传振动测量规范”(GB115231989)以来,国内局部振动病的研究、... 自从我国发布实施“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51985)、“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和“手传振动测量规范”(GB115231989)以来,国内局部振动病的研究、现场振动参数的测试及评价有了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振动病 振动病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矽尘对小鼠肺组织NF-κB p65 mRNA与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兆强 张春芝 +2 位作者 林立 杨立德 《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矽尘对实验小鼠NF-κB p65mRNA和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2 h组(每天吸入染尘2 h)、4 h组(每天吸入染尘4 h)、8 h组(每天吸入染尘8 h)和对照组(不染尘),共染尘20 d。染尘... 目的探讨矽尘对实验小鼠NF-κB p65mRNA和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2 h组(每天吸入染尘2 h)、4 h组(每天吸入染尘4 h)、8 h组(每天吸入染尘8 h)和对照组(不染尘),共染尘20 d。染尘期间,密切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染尘结束后,立即称取小鼠的体重和肺重,计算肺脏系数。抽提肺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各组NF-κB p65 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各暴露时间组小鼠出现早期肺脏损伤的表现:与对照组比较,4和8 h组小鼠的体重降低,肺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暴露时间组小鼠的肺脏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3个暴露时间组NF-κB p65 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1.03±0.68)、(1.32±0.84)、(2.17±0.73)、(3.09±2.63);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8,P=0.00),与对照组比较,4和8 h组NF-κB p65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暴露时间组TGF-β1 mRNA相对含量分别(1.10±0.83)、(4.69±8.97)、(5.66±3.85)、(12.08±13.94),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时间组TGF-β1 mRNA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65 mRNA和TGFβ1 mRN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6,P=0.04)。结论矽尘吸入可使小鼠肺组织NF-κB p65 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均升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尘 核因子-ΚB P65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鼠
原文传递
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志贤 张敏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12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探讨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方法将新西兰兔分为A组(接振强度3.04m/s2)、B组(接振强度6.13m/s2)、C组(接振强度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测定各组新西兰兔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目的探讨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方法将新西兰兔分为A组(接振强度3.04m/s2)、B组(接振强度6.13m/s2)、C组(接振强度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测定各组新西兰兔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高,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P<0.01),而一氧化氮的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05,P<0.01)。结论振动导致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和一氧化氮浓度的降低,可能与振动性血管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选择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作为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生物监测指标 振动性血管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