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SA大鼠感染性心内膜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羽 李雪 +7 位作者 杨信怡 李聪然 卢曦 胡辛欣 庞晶 王秀坤 游雪甫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选用ATCC43300标准菌株,建立MRSA感染的大鼠心内膜炎模型。方法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术后24 h,尾静脉注射10^3、10^4和10^5 CFU/只感染量的ATCC43300菌液,分别在感染后的1、3、5和7 d处死大鼠,采集心脏赘生物、脾脏和肾... 目的选用ATCC43300标准菌株,建立MRSA感染的大鼠心内膜炎模型。方法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术后24 h,尾静脉注射10^3、10^4和10^5 CFU/只感染量的ATCC43300菌液,分别在感染后的1、3、5和7 d处死大鼠,采集心脏赘生物、脾脏和肾脏进行菌落计数,同时设非手术感染组和手术非感染组作为对照。结果感染1 d后,心脏插管大鼠瓣膜处均有赘生物形成,严重者甚至形成壁性赘生物,且随感染菌浓度的增加,心内膜炎感染程度加剧。10^3 CFU/只感染量组、10^4 CFU/只感染量组、10^5 CFU/只感染量组,赘生物细菌计数的对数值分别为7.04±1.38、9.32±1.22、9.78±1.03;感染3 d后,细菌性心内膜炎感染最为严重,细菌计数的对数值最高可达10.03±0.71;随后的5^7 d,感染程度随感染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0^3 CFU/只感染量组和10^4 CFU/只感染量组,分别下降至6.87±0.63和8.23±1.05;脾脏和肾脏的感染趋势与心脏大致相同,但感染程度低于心脏。手术非感染组和非手术感染组则无赘生物的形成。结论应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强、简单、稳定、重复性好和成功率高的特点,更加适用于抗菌药物机制、新药筛选评价及心内膜炎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心内膜炎 细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