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1
作者 柳明 王和西 +2 位作者 聂东 徐成伟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患者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为单侧肾上腺腺瘤(... 目的: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患者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为单侧肾上腺腺瘤(unilateral adrenal adenoma,UAA)所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CS)患者119例和PBMAH患者34例的临床表现、代谢相关疾病、激素分泌水平和影像学特征等临床资料,通过与UAA患者比较以分析PBMAH的临床特征,同时比较PBMAH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表现、代谢性疾病、激素分泌水平等变化情况以评估不同手术方式对PBMAH的疗效。结果:PBMAH患者与UAA患者临床特征有较明显差异。PBMAH组诊断时平均年龄为(49.8±13.1)岁,明显高于UAA组的(43.0±11.6)岁(P=0.016);PBMAH组男女发病率相似,而UAA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PBMAH患者主要表现为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ubclinical Cushing’s syndrome,SCS)(55.9%),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最为常见。在激素分泌水平方面,PBMAH组皮质醇增高水平明显低于UAA组,尤其是16:00、24:00血清皮质醇和24 h尿游离皮质醇;10例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病史并对其行基因检测提示ARMC5基因突变。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大结节样增生,而UAA患者多为单侧单发腺瘤。治疗方面,SCS PBMAH患者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临床缓解率高(100%),而伴库欣貌的PBMAH患者单侧切除术后临床缓解率为50%,16.7%的患者缓解后复发。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双侧肾上腺手术(100%)。结论:PBMAH是一个家族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较高,常表现为SCS,多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首发症状。PBMAH伴SCS患者建议行单侧肾上腺全切除术,伴有明显CS症状患者建议行一侧全切对侧大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 单侧肾上腺腺瘤 双侧肾上腺切除术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
下载PDF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聂东 张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60-163,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整体患者中的响应率并不理想,限制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寻找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标,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整体患者中的响应率并不理想,限制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寻找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标,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肿瘤基因突变负荷等指标与肿瘤的免疫治疗疗效密切相关。但是,目前临床样本采集困难,而且很难克服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外周血中的生物标记因其简便、无创等优势,能涵盖肿瘤及病人的免疫状况。其在癌症免疫疗法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癌症免疫疗法中的应用。该文对外周血中与抗肿瘤药物有关的生物标记物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寻找新的生物标记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 外周血标志物 免疫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肾癌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其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和西 刘学洋 +2 位作者 柳明 聂东 张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189-2198,共10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Exos)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肾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对提取的骨髓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Exos)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肾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对提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进行鉴定,摄取实验验证肾癌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将肾癌细胞Renca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PBS)和实验组(小鼠BMSCs-Exos 20μg/mL处理Renca细胞),采用CCK-8实验观察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两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脂质组学分析肾癌细胞脂质代谢物差异,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胆固醇代谢途径关键酶的表达。结果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成功提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下呈典型的“杯口状”囊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CD9高表达,且摄取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被肾癌细胞摄取。细胞功能实验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处理后肾癌细胞的增殖(P<0.05)、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均增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脂质组学分析显示,外泌体处理后肾癌细胞中牛磺熊去氧胆酸明显降低(P<0.05),胆固醇升高(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调控HMGCR、CYP7A1、CYP7B1表达以影响肾癌细胞胆固醇代谢,促进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通过调控肾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影响细胞胆固醇代谢,以调控肾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胆固醇代谢 细胞增殖 肿瘤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