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jal间质细胞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常宗宏 邓尚新 +4 位作者 杨娟 康生朝 刘鑫 杨春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87-390,共4页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DGIM)较为常见,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胃肠道慢波运动的起搏细胞、调控者和感受器,其病理性改变可导致DGIM的发生。ICC的...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DGIM)较为常见,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胃肠道慢波运动的起搏细胞、调控者和感受器,其病理性改变可导致DGIM的发生。ICC的重要生理功能使其有望成为DGIM的治疗新靶点。本文就ICC的研究认识及其在DGIM中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胃肠动力障碍 机制
下载PDF
驻格尔木高原官兵急进高原胃肠道应激反应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久聪 杨永林 +6 位作者 马香芝 裴菊红 康生朝 王秀锋 汪泳 张方信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517-519,共3页
目的:了解驻高原官兵急进高原胃肠道应激反应的患病率和消化系统症状,探讨机体在急进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在消化系统的表现规律及特点。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一定时间内从平原急进不同海拔高度(3 300、4000、4 300、4 700 m)的驻训官兵1 137... 目的:了解驻高原官兵急进高原胃肠道应激反应的患病率和消化系统症状,探讨机体在急进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在消化系统的表现规律及特点。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一定时间内从平原急进不同海拔高度(3 300、4000、4 300、4 700 m)的驻训官兵1 137人,采用问卷法,进行胃肠应激反应的调查。结果:进驻不同海拔高度高原3 d内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依次为纳差(54.7%)、恶心(31.1%)、腹胀(25.1%)、腹泻(23.3%)、便秘(18.3%);可见急进高原消化系统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恶心、腹胀、腹泻、便秘等;随着进驻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逐步降低。结论:平原个体急进高原后胃肠道应激反应发生率较高,消化系统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恶心、腹胀、腹泻、便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胃肠道应激反应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3 位作者 刘鑫 常宗宏 杨永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急性期卒中病例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卒中急性期发生胃肠功能紊乱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卒中患者,分析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以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 目的前瞻性观察急性期卒中病例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卒中急性期发生胃肠功能紊乱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卒中患者,分析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以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卒中急性期病例1582例,符合研究入组病例736例。其中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65%,与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危险因素(出血性卒中、小脑、脑干和丘脑卒中、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卒中急性期血糖水平)有关。结论卒中急性期存在一定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出血性卒中,丘脑、小脑、脑干卒中,卒中后血糖升高以及卒中后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胃肠功能紊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中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尚新 康生朝 +4 位作者 汪泳 刘鑫 秦仕钊 张方信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早期EUS筛查组(EES)和推迟EUS筛查组(DES),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局和检验指...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早期EUS筛查组(EES)和推迟EUS筛查组(DES),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局和检验指标的差异。结果 EUS对结石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82.50%、90.63%、88.52%及94.29%。早期(72 h内)EUS检查明确病因后予以内镜干预治疗能使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总胆红素(TBIL)和血淀粉酶(AMS)更快下降(P<0.05);EES组比DES组1周腹痛缓解率更高(87.50%vs66.67%,P=0.027)、出院更快[(12.70±2.10)d vs(14.10±3.00)d,P=0.006];推迟EUS检查患者WBC、TBIL早期明显增高,器官衰竭发生率和胰腺感染脓肿率有增高趋势。结论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尽早施行内镜治疗。EUS检查结果是内镜治疗前的决策依据,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避免不必要的内镜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可疑梗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官兵519例胃镜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久聪 +5 位作者 张方信 王秀锋 杨永林 马香芝 汪泳 陈嘉屿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驻训官兵胃镜下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应对策略。方法:对某部赴高原519名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官兵进行了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最多见(36.42%),其次为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28.32%),再次是...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驻训官兵胃镜下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应对策略。方法:对某部赴高原519名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官兵进行了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最多见(36.42%),其次为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28.32%),再次是消化性溃疡(15.03%);Hp感染阳性者426人。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是由应激性因素造成;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既往消化性溃疡及应激性因素。结论:高原环境造成消化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当引起官兵们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消化道疾病 胃镜 官兵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4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久聪 郑晓凤 +7 位作者 王秀锋 谢方 刘鑫 杨永林 李斌 汪泳 张方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衰竭器官发生频率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4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0例患者中重型患者114例,危重型患者...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衰竭器官发生频率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4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0例患者中重型患者114例,危重型患者116例,死亡85例,病死率为18.5%。各个临床分期中发生器官衰竭数比例各不相同,在疾病的进展至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出现多个脏器序贯衰竭的比例逐渐增加;病死率随着器官衰竭数的增加而呈正相关;发病年龄、发病后入院时间、有无血液透析或血液净化等因素与治愈率、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保护易衰竭器官,及时防治休克、DIC、大出血、肾衰、水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避免或减少MODS的发生是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合并多器官衰竭的关键;为了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愈率,应严格遵循"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的治疗原则,同时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和使用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预后
下载PDF
早期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尚新 康生朝 +3 位作者 王静舞 刘鑫 张方信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706-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在早期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SABP)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治疗价值。方法 2011-07至2015-07我科收治的SABP患者经知情同意后分为早... 目的探讨在早期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SABP)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治疗价值。方法 2011-07至2015-07我科收治的SABP患者经知情同意后分为早期内镜治疗组(EEI)和早期非手术治疗组(ECM),每组4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N%),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变化,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长、器官衰竭发生率的区别。结果 EEI组与ECM组相比,平均住院天数[(24.8±4.8)d vs(28.3±6.1)d]明显减少,器官衰竭总发生率(30.2%vs 53.5%)明显降低,1周内腹痛缓解率(83.7%vs 60.4%)更高(P<0.05)。ECM组胰腺感染坏死发生率较EEI组有增高趋势(P=0.062)。EEI组患者ERCP治疗后WBC、N%、IL-6、TBIL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1周后N%、PCT、IL-6、CRP、TBIL进一步下降(P<0.05)。ECM组治疗72 h未能使WBC、N%、PCT、IL-6、CRP、TBIL下降,予以ERCP治疗后WBC、N%、IL-6、TBIL明显降低(P<0.05);部分未行介入治疗的ECM患者治疗1周后N%、PCT、IL-6、CRP无明显降低。ERCP治疗患者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在SABP综合治疗中,早期予以ERCP治疗安全、有效、可行,可改善临床症状、指标,缩短病程,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ERCP在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鑫 张久聪 +5 位作者 康生朝 汪泳 邓尚新 张方信 冯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638-641,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6-01我科收治的47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分别行ERCP观察胆胰管开口情况,并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状括约肌切开术(EST)、胆...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6-01我科收治的47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分别行ERCP观察胆胰管开口情况,并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状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塑料支架置入术、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等。结果:ERCP相关技术探查发现胆道微结石(<2 mm)37例、胆总管下段狭窄2例、胰腺分裂症1例、胆总管末端肿物1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3例,经ERCP治疗后胰腺炎症状、酶学指标均显著改善,随访1~2年后胰腺炎未再复发。结论:ERCP在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效果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ERCP 病因诊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尕伟 李荣梓 +2 位作者 杨鹏 黄亚琼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6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灌注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000至100,000/μl)表现的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分别为A级或者B级),每周给予10个单位血小板输注治疗,疗程共12周,在给予最后一次治疗... 目的:观察血小板灌注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000至100,000/μl)表现的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分别为A级或者B级),每周给予10个单位血小板输注治疗,疗程共12周,在给予最后一次治疗后坚持随访9个月。在血小板输注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9个月时,应用腹部超声检测腹水、CT观察肝脏肿瘤及肝脏体积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以及凝血酶原激活时间。结果:2名患者由于皮肤瘙痒中断血小板输注治疗,2名患者治疗后随访丢失,最后共6名患者的数据纳入研究。在接受完最后一次血小板输注治疗后,6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提高。最后一次血小板输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时,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1周,3个月以及9个月时,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在均显著增加。结论:尽管血小板输注治疗对一部分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其可显著提高肝硬化患者的一些肝功能指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治疗 肝硬化 肝功能 血清白蛋白 血清胆碱酯酶
原文传递
胆总管结石取石后复发结石的内镜再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生朝 +3 位作者 刘鑫 邓尚新 王静舞 冯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对胆总管结石取石后复发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上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edical rehabititation center of pennsylvania,MRCP)证实、内镜下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目的:观察内镜对胆总管结石取石后复发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上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edical rehabititation center of pennsylvania,MRCP)证实、内镜下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胆总管再发结石48例,均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o-sphincter balloon dilatation,EPBD)或EST+EPBD后网篮或球囊取石。结果:48例中44例经内镜取石成功,手术时间为15-56min,平均29min。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后可再发结石,经内镜再次取石是治疗EST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首选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胆总管结石复发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小儿克罗恩病误诊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208-1209,共2页
关键词 Crohn病/诊断 误诊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对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患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生朝 邓尚新 +3 位作者 刘鑫 王志远 冯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运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高危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05~2016-05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258例,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分为NSAIDS纳肛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E...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运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高危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05~2016-05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258例,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分为NSAIDS纳肛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酶的变化。结果:NSAIDS组术后新增腹痛例数、PEP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重症胰腺炎发生率具有减低的趋势;NSAIDS的运用并未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NSAIDS运用后患者术后4、24 h血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较低(P<0.05)。结论:对于ERCP术中确认的PEP高风险患者,及时给予NSAIDS纳肛可减少PEP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 非甾体消炎药
下载PDF
射波刀和TACE联合治疗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的HCC并肝内转移1例
13
作者 郑英 翟卫春 +3 位作者 李斌 于晓辉 康生朝 《肝脏》 2019年第6期727-728,共2页
患者,男,67岁,因"胸闷、气短1月"就诊。患者于2016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在外院进行心脏彩超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存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行腹部MRI提示肝右后叶下段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多考虑为肝癌伴周围多... 患者,男,67岁,因"胸闷、气短1月"就诊。患者于2016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在外院进行心脏彩超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存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行腹部MRI提示肝右后叶下段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多考虑为肝癌伴周围多发子灶形成,为进一步诊治以"扩张型心肌病"、"肝占位性病变"收住笔者所在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肝内转移 联合治疗 TACE HCC 射波刀 肝占位性病变 慢性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金属支架治疗乙状结肠良性狭窄1例并文献回顾
14
作者 郑英 王俊科 +7 位作者 李斌 李初谊 张久聪 卢利霞 冯娟 于晓辉 刘鑫 《甘肃医药》 2021年第12期1151-1152,共2页
在胃肠射线机下,通过结肠镜在患者结肠狭窄处放置金属支架(60mm×22mm)。患者肠梗阻症状解除。金属支架置入术能有效减压良性结肠狭窄,短期内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关键词 金属支架 已状结肠 狭窄
下载PDF
X线下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张久聪 吴伟强 +8 位作者 卢利霞 王俊科 李初谊 李斌 郑英 王盼 于晓辉 刘鑫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分析在X线下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5例已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恶性梗阻患者,其中40例接受X线下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5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 目的:分析在X线下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5例已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恶性梗阻患者,其中40例接受X线下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5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观察实验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梗阻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支架成功率达95.0%,梗阻症状缓解率达100.0%,与对照组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近期并发症和远期生存时间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线下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可显著缓解结直肠癌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X线 恶性梗阻 金属覆膜支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