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绞痛患者外周血黏附分子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飞 陈绍良 +7 位作者 段宝祥 宋杰 其吉 戴振林 林松 胡作英 王书奎 王自正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 ,同时通过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 (CAG)确定冠脉病变特点 ,以期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UAP与白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16例 ,稳定型... 目的 :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 ,同时通过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 (CAG)确定冠脉病变特点 ,以期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UAP与白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16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14例 ,UAP组 4 5例 ,分别于CAG前采外周静脉血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1b/CD18双阳性率表达程度 ;根据Braunwald心绞痛分级方法和定量CAG分析 (QCA)UAP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 ,分别将UAP组分成ⅠB、ⅡB、ⅢB级 ,并将病变长度、病变类型、病变累及血管数量和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UAP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CD11b/CD18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 [(80 .4 9± 9.89) %∶(71.4 4± 14 .6 7) %和 (6 9.75± 18.6 8% ) ,均P <0 .0 1) ];ⅢB级UAP患者的CD11b/CD18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ⅠB、ⅡB级 [(91.78± 5 .6 7) %∶(77.82±9.6 5 ) % ,(76 .91± 8.15 ) % ,均P <0 .0 1) ];UAP组内长病变患者外周血黏附分子的阳性率虽高于非长病变患者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2 .0 2± 8.75 ) %∶(79.78± 9.6 4 ) % ,P >0 .0 5 ) ];从UAP组中不同病变类型可见 ,随着病变类型严重程度的加重 ,其炎性指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细胞黏附分子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18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钱岳晟 王宪衍 +4 位作者 黄高忠 陆凤翔 其吉 周和 朱鼎良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9-853,共5页
目的:比较国产坎地沙坦酯片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经2 wk安慰剂导入期,23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入8 wk治疗期,每日1次服用坎地沙坦酯片8 mg(n=118),... 目的:比较国产坎地沙坦酯片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经2 wk安慰剂导入期,23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入8 wk治疗期,每日1次服用坎地沙坦酯片8 mg(n=118),或氯沙坦片50 mg(n=120),2 wk后如舒张压≥12 kPa则剂量加倍。结果:2组病人的血压均得到明显地降低(P<0.01);坎地沙坦酯组总有效率为82.2%,氯沙坦组为84.2%,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坎地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谷峰(T/P)比值分别为0.75,0.71和0.76,0.94。结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坎地沙坦酯片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易耐受的降压药,每日1次能维持24 h降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坎地沙坦酯 坎地沙坦 氯沙坦 多中心研究 双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抗高血压药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动态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玉玲 叶飞 +3 位作者 陈绍良 林松 段宝祥 其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61-76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 (BNP)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6 8例CHF患者分别于入院时、2 4~ 4 8小时和 5~ 7天时共三次抽血测定血浆BNP水平 ,与 3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并结合NHYA心功能分级变化 ,观察患...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 (BNP)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6 8例CHF患者分别于入院时、2 4~ 4 8小时和 5~ 7天时共三次抽血测定血浆BNP水平 ,与 3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并结合NHYA心功能分级变化 ,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结果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不同心功能分级组自身动态观察或组间比较 ,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临床预后正相关。结论 BNP水平可反映CHF患者心功能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BNP 血浆 CHF B型钠尿肽 心功能分级 住院期间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113例VVI起搏患者中发生猝死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其吉 段宝祥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4年第4期200-201,共2页
对近5年113例安置VVI起搏器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进行分析表明:病死率约为15.0%,猝死率为7.1%,占死亡患者的47.1%。猝死与起搏前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胸比率增大(>0.50)、心电监护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 对近5年113例安置VVI起搏器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进行分析表明:病死率约为15.0%,猝死率为7.1%,占死亡患者的47.1%。猝死与起搏前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胸比率增大(>0.50)、心电监护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关系(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因、起搏指征、起搏前心功能状态无明显关系(P>0.05).提示心脏严重损害、心电不稳定是猝死的先兆因素。加强对上述猝死高危患者的定期随访、指导用药,可能对预防猝死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猝死 阿-斯综合征 病因 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其吉 陈绍良 +3 位作者 马玉玲 潘少华 王晓芳 魏成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国产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氯沙坦钾片为对照,对连续的48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进行8周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8周后,坎地沙坦酯片的降压幅度为(18.27&#... 目的 观察国产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氯沙坦钾片为对照,对连续的48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进行8周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8周后,坎地沙坦酯片的降压幅度为(18.27±15.33)/(16.95±8,82)mmHg,总有效率为81.82%。氯沙坦钾组降压幅度为(18.86±14.42)/(13.76土9.69)mmHg,总有效率为80.95%。两药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及相近的降压疗效(均P〉0.05)。坎地沙坦酯的服药顺从性为100%。两组治疗前后血钾、钠、氯、尿素氮、肌酐、血尿酸、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是长效的降压制剂,服药顺从性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高血压 氯沙坦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叶飞 段宝祥 +2 位作者 张贞胜 张丰富 其吉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血清中组织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以期探讨心肌纤维化的DCM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免法测定DCM患者 4 5例 ,分别于心力衰竭和病情控制后 ,以及正常对照组 30例血清中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血清中组织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以期探讨心肌纤维化的DCM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免法测定DCM患者 4 5例 ,分别于心力衰竭和病情控制后 ,以及正常对照组 30例血清中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的浓度 ,并将上述各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 DCM患者血清中HA、PCⅢ、LN水平分别为 (130 .12± 32 .72 ) μg/L、(183.99± 36 .79) μg/L、(196 .72±39.6 3) μg/L ,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显著增高 ,而且心力衰竭发作 [分别为 (338.37± 30 .74 ) μg/L、(2 81.39± 37.38)μg/L、(2 92 .93± 38.72 ) μg/L]时更为显著。 结论 血清HA、PCⅢ、LN可作为DCM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层粘连蛋白 充血性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球囊成形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玲玲 常芸 +2 位作者 段宝祥 陈绍良 其吉 《中国医药导刊》 2000年第5期17-18,共2页
本文小结我院1998~2000年2月间对98例AMI进行PTCA+支架术,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36例,发生率为36.7%。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19例占19.4%,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占17.3%。<12小时打通梗塞相关动脉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1... 本文小结我院1998~2000年2月间对98例AMI进行PTCA+支架术,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36例,发生率为36.7%。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19例占19.4%,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占17.3%。<12小时打通梗塞相关动脉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12小时打通梗塞相关动脉(P<0.01),再灌注引起缓慢心律:下壁心肌梗塞组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组(P<0.01)。术中严密心电监护,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再灌注心律失常,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球囊成形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下载PDF
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丰富 陈绍良 +1 位作者 罗骏 其吉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4例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情况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4例射频导管消融前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无A-H间期跳跃,亦未见旁道逆传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刺激时发现左... 目的探讨4例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情况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4例射频导管消融前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无A-H间期跳跃,亦未见旁道逆传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刺激时发现左侧旁道逆传,并均诱发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停止注射后,左侧旁道逆传功能消失,亦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起搏下用逆行法于二尖瓣环心室侧消融,4例均获成功;术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再行右心室起搏,未见旁道逆传现象。结论部分隐匿性旁道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依赖异丙肾上腺素,射频导管消融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右心室起搏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逆传 异丙肾上腺素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 被引量:4
9
作者 范春瑛 段宝祥 +5 位作者 顾建平 陈绍良 其吉 龚禾禾 何旭 陈亮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31-533,共3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102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117只支架,其中植入左前降支51只,右冠状动脉46只,左回旋支20只。结果: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效果良好,其中26例...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102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117只支架,其中植入左前降支51只,右冠状动脉46只,左回旋支20只。结果: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效果良好,其中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植入支架后,病情转危为安。86例全部植入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好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 冠心病 疗效
原文传递
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振林 段宝祥 +6 位作者 陈绍良 其吉 马玉玲 张丰富 叶飞 林松 刘玲玲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66-968,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0 2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0 9例 (5 4 .0 %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0 2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0 9例 (5 4 .0 %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5 2例 (2 5 .7% ) ,心房颤动伴长R R间歇 4 1例 (2 0 .3% ) ,晕厥 73例(36 .1% ) ,接近晕厥或黑 71例 (35 .2 % ) ,脑供血不足 5 8例 (2 8.7% )。②动态心电图长R R间歇 2 .1~ 9s ,平均 3.3s ;≥ 2s的长R R间歇 3~ 30 2次 /2 4h ;平均 4 1次 /2 4h ;合并快速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71例(35 .2 % )。③均给予永久心脏起搏治疗 ,合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73例 (36 .1% )。结论 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引起老年患者严重症状 ;动态心电图可更全面了解患者心律和心率 ,明确晕厥原因 ,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永久心脏起搏合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控制缓慢心律失常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老年人 晕厥 心脏起搏
原文传递
心室晚电位与心肌梗塞 被引量:3
11
作者 其吉 邓宪文 +2 位作者 孙爱民 裴政 段宝祥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1年第11期592-594,共3页
采用高通双向数字滤波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检查51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室晚电位。结果表明,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塞组、下壁心肌梗塞组,室性心律失常组有较高的发生率,分别为54.6%,45.0%,57.1%,与其对应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 采用高通双向数字滤波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检查51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室晚电位。结果表明,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塞组、下壁心肌梗塞组,室性心律失常组有较高的发生率,分别为54.6%,45.0%,57.1%,与其对应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可能与心肌缺血、水肿、炎症、疤痕等的病理改变、心室除极顺序、慢传导等有关。心力衰竭组,梗塞后心绞痛组的晚电位发生率与其相应的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别(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室晚电位 心电图
下载PDF
盐酸关附甲素与盐酸普罗帕酮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其吉 陈绍良 +2 位作者 马玉玲 张丰富 龚和禾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 盐酸普罗帕酮 疗效 平行对照试验 PSVT Ⅱ期临床 药物终止 安全性 心内科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斑块形态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内皮素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和禾 段宝祥 其吉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54-755,共2页
为了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斑块形态与血小板α颗粒胰蛋白(GMP-140)及内皮素(ET)之间的关系,对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脉造影斑块的形态学分为三组,非冠心病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为Ⅱ型斑块(表... 为了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斑块形态与血小板α颗粒胰蛋白(GMP-140)及内皮素(ET)之间的关系,对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脉造影斑块的形态学分为三组,非冠心病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为Ⅱ型斑块(表面不规则)的患者GMP-140显著高于Ⅰ型斑块(表面光滑)、Ⅲ型斑块(长段病变)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Ⅱ型斑块和Ⅲ型斑块组患者ET水平显著高于Ⅰ型组和对照组,从临床生化的角度提示,Ⅱ型斑块常代表局部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内皮素 GMP-140
下载PDF
氨利酮静脉制剂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敬良 吴烨良 +4 位作者 李俭春 徐军 段宝祥 其吉 查铭凡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应用氨利酮静脉制剂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受试组72例,对照组64例。两组相比,在症状、体征,NYHA 心功能分级,多普勒超声测定的CI 值,M 超测定的CI 值,都以受试组为佳。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则无显著差别。对照组合并应用利... 应用氨利酮静脉制剂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受试组72例,对照组64例。两组相比,在症状、体征,NYHA 心功能分级,多普勒超声测定的CI 值,M 超测定的CI 值,都以受试组为佳。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则无显著差别。对照组合并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者多于受试组,用药过程中利尿剂增量的多于受试组,减量的少于受试组,但两组地高辛的应用并无显著差别。中途停药5例均在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利酮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春瑛 段宝祥 +5 位作者 顾建平 陈绍良 其吉 龚禾禾 何旭 陈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301-303,共3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12例 16 8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 193只支架。植入左前降支 82只 ,右冠状动脉 6 8只 ,左回旋支 43只。  结果 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效果良...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12例 16 8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 193只支架。植入左前降支 82只 ,右冠状动脉 6 8只 ,左回旋支 43只。  结果 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效果良好 ,其中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植入支架后 ,病情转危为安。 112例患者全部植入成功 ,无 1例发生重要的并发症。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可靠、效果好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支架 介入性 治疗
下载PDF
间歇心房起搏下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丰富 其吉 +2 位作者 段宝祥 罗骏 贾海波 《安徽医学》 2003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施放射频能量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时行间歇右心房起搏下放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 ,其中 2 6例在放电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频率 65~ 97bpm ,持... 目的 探讨施放射频能量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时行间歇右心房起搏下放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 ,其中 2 6例在放电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频率 65~ 97bpm ,持续时间 >10s) ;射频消融 (RFCA)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 (频率较交界性心率快 2 0bpm )下进行 ,出现AV延长或AV分离则立即停止放电。另 10 6例RFCA时出现交界性早搏或短阵性交界节律 (<10s) ,故采用“滴定法”放电。结果 ① 132例AVNRT均消融成功 ;②右房起搏组放电次数及手术时间较滴定法放电组减少 (P <0 .0 1) ;③起搏下放电组无Ⅲ°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等并发症 ,滴定放电组 3例出现一过性Ⅱ°Ⅱ型伴Ⅲ°AVB。结论 对放电后出现持续交界性逸搏心律者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下放电较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心房起搏 射频消融 治疗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可行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宝祥 龚和禾 +4 位作者 其吉 查铭凡 戴苏泉 黄进 宋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4-36,共3页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因素的研究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段宝祥,龚和禾,耿其吉,查铭凡,戴苏泉,黄进,宋杰我院自1988~1993年期间共对9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用南大制药厂的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因素的研究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段宝祥,龚和禾,耿其吉,查铭凡,戴苏泉,黄进,宋杰我院自1988~1993年期间共对9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用南大制药厂的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现将我们观察到影响AMI再通的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 尿激酶 急症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附2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其吉 段宝祥 裴政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88-189,共2页
本文通过218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表明心力衰竭时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7.1%,房性多于室性,但室性心律失常有39.62%的高死亡率,猝死常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衰程度有关,而与血钾、血钠,二氧化... 本文通过218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表明心力衰竭时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7.1%,房性多于室性,但室性心律失常有39.62%的高死亡率,猝死常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衰程度有关,而与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率、尿素氮等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飞 陈绍良 +7 位作者 段宝祥 戴振林 林松 胡作英 宋杰 其吉 王书奎 王自正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 11b/CD 18的表达率与冠脉病变特点两者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4 6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3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4 5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6例 ,分别于冠状动脉造...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 11b/CD 18的表达率与冠脉病变特点两者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4 6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3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4 5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6例 ,分别于冠状动脉造影 (CAG)前抽取外周静脉血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 11b/CD 18双阳性率表达程度 ;根据Braunwald心绞痛分级方法和定量CAG分析UAP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 ,分别将UAP组分成ⅠB、ⅡB、ⅢB级 ,并将病变长度、类型、累及血管数量和狭窄程度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MI、UAP组CD11b/CD18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 (89.5 3± 13.4 5 ) %、(86 .4 9± 9.89) %与 (71.4 4± 14 .6 7) %、(6 9.75± 18.6 8) % (P <0 .0 1) ;ⅢB级UAP患者的CD11b/CD18双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91.78± 5 .6 7) %与 (77.82± 9.6 5 ) % ,(76 .91± 8.15 ) % (P均 <0 .0 1) ;UAP组内长病变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的阳性率虽高于非长病变患者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加重 ,其炎性指标也逐渐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病变累及血管数量和病变狭窄程度在UAP亚组之间亦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 粘附分子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变异性心绞痛5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宝祥 陈绍良 +3 位作者 黄进 许泓瑜 其吉 刘玲玲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4期220-220,239,共2页
目的 了解变异性心绞痛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心绞艰发作时心电图变化.其中42例做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性46例,女性12例,年龄29~68岁.凌晨熟睡时发作44例,午睡时发作14例.结果 发作时ST段伴T波高尖26例占44.8%,仅ST段抬高22例占37.9%,仅有... 目的 了解变异性心绞痛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心绞艰发作时心电图变化.其中42例做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性46例,女性12例,年龄29~68岁.凌晨熟睡时发作44例,午睡时发作14例.结果 发作时ST段伴T波高尖26例占44.8%,仅ST段抬高22例占37.9%,仅有T波高尖10例占17.2%.42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狭窄≥70%有27例,侵犯1支8例占19.0%,侵犯双支19例占45.2%;冠状动脉狭窄<50%7例占16.8%;正常8例占19.0%.随访12~18个月,因药物不能理想控制心绞痛发作行PTCA 25例占43.1%,2例作了CABG,猝死1例,其余30例占57.7%,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变异性心绞痛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夜间发作者可能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致冠状动脉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痉挛 发作时 T波高尖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消失 目的 作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