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邬波 柳椰 +6 位作者 马旭 刘素媛 杜明昌 杨政博 王译晗 王佳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4-03—2015-03对48例(70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导航模板组(利用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术中辅助操作)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导航模板组术前采...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4-03—2015-03对48例(70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导航模板组(利用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术中辅助操作)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导航模板组术前采集CT扫描数据,设计个体化导航模板,并通过3D打印机进行制作。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影像学测量股骨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a MFTA)、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a LDFA)、胫骨近端机械轴内侧角(a MPTA)和胫骨近端解剖轴后方角(m PPTA)。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2组术前术后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导航模板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天导航模板组血Hb值高于对照组,CR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ES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Hb、ESR、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航模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导航模板组和对照组术后的a MFTA、a PP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个性化导航模板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柳椰 邬波 +3 位作者 马旭 杜明昌 赵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组128例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组11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组128例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组11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术后负重下床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术后1、3、6、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关疗效指标相比,人工关节置换术组的术后负重下床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PFNA组有明显的优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6、12个月,人工关节置换术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PFNA
下载PDF
定制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双膝关节同期置换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明昌 柳椰 +4 位作者 马旭 范世闻 付恂 杨政博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观察应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完成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TKA)中的优势,并探讨3D打印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实际意义。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从沈阳市骨科医院关节外科住院患者中,选取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一期双膝关... 目的观察应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完成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TKA)中的优势,并探讨3D打印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实际意义。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从沈阳市骨科医院关节外科住院患者中,选取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手术。纳入标准包括:确诊膝骨关节炎(KOA);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KOA分级≥3级;60~75岁,无手术禁忌症等。排除类风湿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近期存在感染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共19例患者纳入3D组,在个性化定制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下完成双膝关节置换手术,另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工具膝关节置换手术;3D组女15例,男4例;对照组女16例,男4例。两组手术采用相同手术入路,对比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术后采用统一康复方案及用药方案,术后3、6个月进行规范化随访,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术后通过摄取标准化正侧位X光片评估股骨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MFTA);冠状位股骨解剖轴和股骨髁切线的夹角(LDFA);冠状位胫骨解剖轴和胫骨平台切线的夹角(MPTA);矢状位胫骨后倾角(STCA),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3D组(170.6±26.5)min、略长于对照组(165.3±24.7)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3D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77,7.2297,27.3163,P均<0.05)。KSS评分术后3个月3D组(92.1±2.3);对照组(89.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97,P<0.05)。MFTA、STCA两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7.1586,3.8190,P均<0.05);LDFA、MPTA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打印 三维
原文传递
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邬波 柳椰 +5 位作者 杜明昌 马旭 谭成波 杨政博 付侚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7年第2期123-125,131,共4页
背景:骨关节炎是影响广大老年患者活动能力的常见疾病,对于这类患者,膝关节单髁置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保留膝关节正常本体感觉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关于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报道不多。目的:评估单髁置... 背景:骨关节炎是影响广大老年患者活动能力的常见疾病,对于这类患者,膝关节单髁置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保留膝关节正常本体感觉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关于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报道不多。目的:评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应用单髁置换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37例患者(47膝)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出血量。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进行评估。并于末次随访时摄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沉降或松动。结果:所有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8.6±17.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8.4±16.8)ml,平均术后引流量为(153.2±37.5)ml,平均隐性出血量为(104.3±21.7)ml。术后HSS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提高,VAS评分较术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X线片可见假体位置好。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可靠,其创伤小、出血少,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 膝关节 骨关节炎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速碧林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明昌 柳椰 +3 位作者 马旭 付恂 杨政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注射剂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注射剂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干预+速碧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统计两组患者拔除引流管量、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患者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后48 h)、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术后7 d)均低于对照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速碧林针剂可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速碧林针剂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不同中药制剂治疗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邬波 马旭 +4 位作者 柳椰 朱大木 孙竹清 杜明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0例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三七片组、复方接骨片组和对照组。观察3组患者消肿止痛效果、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原始骨痂出现时间。结果:止痛效果显示,...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0例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三七片组、复方接骨片组和对照组。观察3组患者消肿止痛效果、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原始骨痂出现时间。结果:止痛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组及复方接骨片组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消肿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90%、80%,优于对照组的61.67%。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86.67%、95%,优于对照组的75%。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在第2周即有原始骨痂开始出现,4周内分别有93.33%、9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而对照组在第3周才可见原始骨痂出现,4周内有6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结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均能够减轻患部疼痛,促进患部肿胀消退,提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促进原始骨痂形成。骨折早期(2周内)口服复方三七片有利于消肿止痛,骨折2周后口服复方接骨片有利于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三七片 复方接骨片 碱性磷酸酶 骨痂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伴有骨缺损的初次膝关节置换手术选择 被引量:9
7
作者 杜明昌 柳椰 +3 位作者 邬波 马旭 祖启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649-1652,共4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存在骨缺损患者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总结骨缺损修复及假体选择的经验。[方法]从2007年10月~2011年6月,在467例需要实施初次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有13例(13膝)存在膝关节周围胫骨、股骨缺损。分别采...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存在骨缺损患者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总结骨缺损修复及假体选择的经验。[方法]从2007年10月~2011年6月,在467例需要实施初次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有13例(13膝)存在膝关节周围胫骨、股骨缺损。分别采用自体骨块移植、楔形垫片修复骨缺损,或直接采用限制性假体。术后随访观察置换术后的膝关节KSS评分。[结果]本组13例,铰链膝置换1例;膝关节表面置换1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翻或反屈畸形,术后畸形均得到矫正,疼痛消失。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28.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78.4°提高到术后107.9°。膝关节KSS评分由术前(37±8.90)分提高到术后(88.3±3.64)分。[结论]骨缺损患者初次行膝关节置换可以应用自体骨植骨及楔形垫片修复骨缺损,重建胫骨假体的力学支撑,并能最大限度减少截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初次 膝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旭 柳椰 +6 位作者 邬波 杜明昌 谭成波 杨政博 付恂 赵晗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随机数表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纳入符合膝关节关节炎诊断标准,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随机数表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纳入符合膝关节关节炎诊断标准,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排除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护理及宣教,术中实施微创手术操作,优化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疼痛管理及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实验室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统计,采用t检验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第2天及术后1周ERAS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术后2 d:t=6.40;术后1周:t=2.85),C反应蛋白值低于对照组(术后2 d:t=-5.27;术后1周:t=-2.01;均为P<0.05)。术后第2周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C反应蛋白值未见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5 d ERAS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AS:t=-3.08,HSS:t=2.7,P<0.05)。术后1个月ERAS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5)。结论ERAS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89.58±7.28)分高于对照组(81.25±6.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优,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后外侧入路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5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9期143-143,146,共2页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方法:本组35例39足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全部随访,时间12个月~3年,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踝关节功能采用MarylandFootScore评分标准,优(90~100分)19例;良(7...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方法:本组35例39足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全部随访,时间12个月~3年,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踝关节功能采用MarylandFootScore评分标准,优(90~100分)19例;良(75~89分)15例;差(〈50分)1例。优良率为9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Ⅲ型、Ⅳ型)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解剖钢板 切开复位
下载PDF
不同中药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邬波 柳椰 +5 位作者 马旭 杜明昌 谭成波 杨政博 付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67-2569,共3页
目的:观察琥珀丸和壮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口服钙尔奇-D片进行治疗,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丸和壮骨片,... 目的:观察琥珀丸和壮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口服钙尔奇-D片进行治疗,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丸和壮骨片,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视为有效,观察治疗前后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33%,琥珀丸组为80%,壮骨片组为91.66%,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0,P=0.03)。治疗前各组血钙、ALP、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53,P=0.954;F=0.236,P=0.790;F=0.345,P=0.709);治疗后各组血钙、AL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912,P=0.057;F=0.771,P=0.464);治疗后各组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7,P=0.021)。各组治疗前后血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21,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琥珀丸组及壮骨片组治疗前后AL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琥珀丸组及壮骨片组治疗前后B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00)。结论:琥珀丸和壮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钙浓度,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结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琥珀丸 壮骨片 血钙 骨密度 血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3D打印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邬波 柳椰 +6 位作者 马旭 智春升 杜明昌 杨政博 王佳媛 王译晗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SPF级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浸提组、诱导组及浸提诱导组,MTT法检测对照组,浸提组的细胞增殖情况,对比分析各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 目的探讨3D打印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SPF级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浸提组、诱导组及浸提诱导组,MTT法检测对照组,浸提组的细胞增殖情况,对比分析各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对各组细胞诱导培养17天后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染色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浸提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浸提诱导组与浸提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组在48 h及72 h与浸提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无钙结节点,浸提组及诱导组镜下肉眼可明显观察到红色区域染色,镜下观察可见钙结节点,浸提诱导组所产生的钙结节点的数量、大小以及染色的颜色深度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3D打印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促进BMSCs向成骨分化,对细胞毒性低等特点,适宜用作骨缺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羟基磷灰石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加长柄人工股头置换与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成波 柳椰 +4 位作者 马旭 杜明昌 杨政博 付恂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高龄病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手术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30例)和I...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高龄病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手术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30例)和InterTAN内固定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Harris评分(HHS)。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3~15个月,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组较InterTAN内固定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Harris评分(HHS)高、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内固定组较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组置换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都能达到良好疗效,两者均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固定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模板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成波 柳椰 +4 位作者 马旭 杜明昌 杨政博 付恂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对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本院行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共60例(60膝),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对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本院行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共60例(60膝),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中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并予关节腔内注入氨甲环酸60 m L(0.6 g)且保持引流管关闭3 h,对照组未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术中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60 m L,并保持引流管开放,两组引流管均于术后48 h拔除。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体重指数、ASA评分、PT、APTT、FIB、术前HGB和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HGB和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复查双下肢静脉彩超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并维持引流管夹闭3 h,能有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失血量,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3D打印导航模板 氨甲环酸 失血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Eotaxin-1、MCP-1和VEGF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柳椰 邬波 +7 位作者 马旭 杜明昌 谭成波 刘素媛 杨政博 付恂 赵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14-519,共6页
目的检测Eotaxin-1、MCP-1和VEGF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30例为OA组,无KOA临床表征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 目的检测Eotaxin-1、MCP-1和VEGF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30例为OA组,无KOA临床表征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Eotaxin-1、MCP-1和VEGF的表达情况。采用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及约登指数,确定各细胞因子的诊断能力;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各细胞因子的联合指标,计算曲线下面积并确定各细胞因子联合指标的诊断能力。结果 Eotaxin-1、MCP-1和VEGF在血清及关节液中的表达分别为73.91±18.87/46.16±12.35、78.64±19.61/259.45±46.57和92.89±30.23/165.72±35.55,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单独的细胞因子中MCP-1的诊断能力最高;联合指标Eotaxin-1+MCP-1和Eotaxin-1+VEGF+MCP-1的诊断能力最高。结论 Eotaxin-1、MCP-1和VEGF在KOA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清联合指标Eotaxin-1+MCP-1可能对KOA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Eotaxin-1 MCP-1 VEGF
下载PDF
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打印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邬波 柳椰 +6 位作者 马旭 杜明昌 谭成波 杨政博 付恂 赵晗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214-218,共5页
目的评估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打印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沈阳市骨科医院关节外科应用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6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视... 目的评估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打印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沈阳市骨科医院关节外科应用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6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及髌骨Feller评分的评估。并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于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伸直位Q角及其髌骨外推Q角,屈曲30°位Q角及其髌骨外推Q角的测量。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63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14.5±2.7)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1.8±0.4)分]、HSS评分[(93±6)分]和髌骨Feller评分[(26±4)分]较术前[(6.8±2.2、37±6、16±6)分]有明显改善(t=18.223,t=-51.741,t=-11.485,P<0.05);术后6个月患者股四头肌肌力[(80±8)分]较术前[(74±8)分]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71,P<0.05)。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屈:(118±5)°,伸:(1.0±0.9)°]较术前[屈:(80±14)°,伸:(3.8±1.8)°]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6.062,F=105.050,P<0.05)。伸直位和屈曲30°位Q角及其髌骨外推Q角,以及两种状态下Q角差值,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伸直位:t=20.489,t=6.753,t=4.891,屈曲位:t=21.497,t=2.853,t=5.698,P<0.05)。结论应用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打印导板辅助下完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内侧肌下方入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3D打印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石膏牵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2例
17
作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固定 治疗
下载PDF
手术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Ⅲ°骨折
18
作者 《辽宁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旋前外旋型 手术治疗 踝部骨折 踝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