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语言产生时思维的心象性和意象性 |
翟应增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2
|
《寒夜》与巴金的“创伤性记忆” |
翟应增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3
|
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趋向 |
翟应增
李敏
万薇薇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3
|
|
4
|
历史·宗教·礼俗·道德——罗平布依族丧葬歌解读 |
翟应增
黄玮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
5
|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翟应增
|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2007 |
2
|
|
6
|
艺术语言:以“象”传情 |
翟应增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7
|
谈教学语言的节奏及其控制 |
翟应增
黄玮
万薇薇
|
《文教资料》
|
2013 |
2
|
|
8
|
论艺术语言产生时想象联想的作用 |
翟应增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9
|
“刘姥姥进大观园”喜剧效应的心理分析 |
翟应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0
|
“民间”视野下文学史叙述空间的开拓——以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为中心 |
翟应增
莫莉
王小可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0 |
1
|
|
11
|
论抒情语体 |
翟应增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2
|
论艺术语言的产生是感知觉变异的结果——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之三 |
翟应增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3
|
刻舟求剑教案分析 |
翟应增
吕亚琼
|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2010 |
0 |
|
14
|
论移情现象对艺术语言产生的作用 |
翟应增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
2003 |
0 |
|
15
|
论教学中的语音修辞及其运用 |
翟应增
黄玮
杨文华
|
《文教资料》
|
2013 |
0 |
|
16
|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翟应增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17
|
修辞话语建构中的感觉和知觉因素 |
翟应增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8
|
论教师语言的韵律美 |
翟应增
黄玮
李敏
|
《文教资料》
|
2013 |
0 |
|
19
|
布依族丧葬“忌荤”习俗探析 |
翟应增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20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应注重美感训练 |
翟应增
|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