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语言产生时思维的心象性和意象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应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4-77,共4页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了艺术语言产生时的心理过程 ,认为 :艺术语言的思维是心象性思维 ,心象思维明晰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即“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已。艺术语言...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了艺术语言产生时的心理过程 ,认为 :艺术语言的思维是心象性思维 ,心象思维明晰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即“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已。艺术语言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 ,即心象思维 ,“心象”是一种“心灵化的表象” ,它是渗透了主体认知、情感、心绪、审美体验等的表象。潜意识中的心象思维明晰化、语词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象思维 意象思维 语词化
下载PDF
《寒夜》与巴金的“创伤性记忆” 被引量:4
2
作者 应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91,共8页
《寒夜》写作时,对死亡挥之不去的"创伤性记忆",是巴金创作的根本心理动因,巴金在对死亡的叙述中建构了一个自己的意义世界。由于创作时主体心理和精神的多重介入和交织,在创作中巴金宣泄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种种的隐秘心理,达... 《寒夜》写作时,对死亡挥之不去的"创伤性记忆",是巴金创作的根本心理动因,巴金在对死亡的叙述中建构了一个自己的意义世界。由于创作时主体心理和精神的多重介入和交织,在创作中巴金宣泄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种种的隐秘心理,达到了对疾病、死亡和婚姻家庭的担心的疏解,并以写作摆脱对死去的亲友的负疚感。《寒夜》的写作是对五四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一次精神祭奠,巴金在写作中完成了救人、救世和自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寒夜》 创作心理 创伤性记忆 死亡主题
原文传递
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趋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应增 李敏 万薇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7-41,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来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轨迹和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冰心 儿童形象 “爱”的歌者 艺术魅力
下载PDF
历史·宗教·礼俗·道德——罗平布依族丧葬歌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应增 黄玮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罗平布依族丧葬歌谣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丧葬歌谣中的祖先起源故事反映的是原始群居时代布依族先民的生活情形,丧葬歌也反映出布依族的民族发展史和与汉民族的交往情形;丧葬歌反映出布依族的宗教观:凶兆、禁忌意识和魂灵观;丧葬歌记录... 罗平布依族丧葬歌谣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丧葬歌谣中的祖先起源故事反映的是原始群居时代布依族先民的生活情形,丧葬歌也反映出布依族的民族发展史和与汉民族的交往情形;丧葬歌反映出布依族的宗教观:凶兆、禁忌意识和魂灵观;丧葬歌记录了布依族的丧葬礼仪和习俗;丧葬歌还体现了布依族尊老爱幼、礼让团结、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的道德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丧葬歌 历史 宗教 礼俗 道德
下载PDF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应增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4期59-60,共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指的是从“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前进的中国文学。在学科体系上,它是一门文艺科学,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改革 “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文学 学科体系
下载PDF
艺术语言:以“象”传情
6
作者 应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艺术语言以符号化的方式传递人的情感,由于人类情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必须将抽象的情感加以感性显现。艺术语言传情的感性形式是“语象”,它是用以表情的语言单位,是“心象”与一定的语言物质材料(语音或文字)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一定... 艺术语言以符号化的方式传递人的情感,由于人类情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必须将抽象的情感加以感性显现。艺术语言传情的感性形式是“语象”,它是用以表情的语言单位,是“心象”与一定的语言物质材料(语音或文字)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语言形式,也是语言表象。语象具有特定的语言形式和系统结构:语象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层级性。语象是表象化的语言符号:1.所指表象化———语词由概念还原为表象,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形象;2.所指意蕴化———语象语义内涵是感性和理性、具象和抽象、思想和情感的结合,其语义信息是多元复合的;3.所指赋值化———为语词增添新值,不断赋予语词以具体的、临时的、附加的、新颖的、多方面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象 表象化 意蕴化 赋值化 艺术语言
下载PDF
谈教学语言的节奏及其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应增 黄玮 万薇薇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0期159-160,共2页
教学语言要有节奏,要长短结合、张弛有度、疏密相间、快慢适宜、有板有眼。影响节奏的因素有语速、停连、句式等。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句式的选择、语速的快慢、话语的停连、声音的大小等的调节变化,达到对教学语言节奏的控制,从而达... 教学语言要有节奏,要长短结合、张弛有度、疏密相间、快慢适宜、有板有眼。影响节奏的因素有语速、停连、句式等。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句式的选择、语速的快慢、话语的停连、声音的大小等的调节变化,达到对教学语言节奏的控制,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语言 节奏 语速 停连 句式
下载PDF
论艺术语言产生时想象联想的作用
8
作者 应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想象、联想都具有构形作用。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 ,想象、联想都是对语言进行编码加工的过程 ,语言是以表象的形式表征的。联想的方式不同 ,语言的编码和加工也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 ,联想的作用就在... 想象、联想都具有构形作用。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 ,想象、联想都是对语言进行编码加工的过程 ,语言是以表象的形式表征的。联想的方式不同 ,语言的编码和加工也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 ,联想的作用就在于在事物 (“象”)之间通过特定语境的作用 ,“象”的意义内涵发生了某种置换与变异 ,换言之 ,联想使艺术语言的意指系统 ,由于表达层面的连接 ,导致了内容层面的改变。想象对语言的编码过程 ,就是使情感符号化 ,主体对语词的提取加工 ,是把概念还原为语象。主体通过分解、改造、重组、变形、典型提取等方式创造新语象 ,这个新语象的所指与旧语象的所指完全不同。艺术语言的产生 ,又是主体创造想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 想象 表达层面 内容层面
下载PDF
“刘姥姥进大观园”喜剧效应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应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47,共3页
刘姥姥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在整个《红楼梦》人物画廊中,她仅仅是一个次要角色,戏份不多,但她的三进荣国府却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二进荣国府,她在大观园里的一番滑稽搞笑的“表演”,给高门深院的贾府带来了欢声笑语... 刘姥姥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在整个《红楼梦》人物画廊中,她仅仅是一个次要角色,戏份不多,但她的三进荣国府却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二进荣国府,她在大观园里的一番滑稽搞笑的“表演”,给高门深院的贾府带来了欢声笑语。刘姥姥因其鲜明的性格魅力留存在读者的脑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姥姥 大观园 心理分析 《红楼梦》 喜剧 “表演” 性格魅力 荣国府
下载PDF
“民间”视野下文学史叙述空间的开拓——以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应增 莫莉 王小可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4期157-159,共3页
陈思和先生是巴金研究专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有影响的文学史家。他致力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理论问题的研究,在他的文学史研究中,"民间"视野一直是他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叙述框架的重要角度,
关键词 文学史家 陈思和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民间 叙述空间 尝试性 文革 抗战
下载PDF
论抒情语体
11
作者 应增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8-81,共4页
抒情语体是以传递和表达情感为主的语言形式 ;抒情性是抒情语体最本质的特点 ;抒情语体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抒情语体中主体的情感类型决定其语言风格类型 ;抒情语体中情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及情感表达的两种基本方式是——... 抒情语体是以传递和表达情感为主的语言形式 ;抒情性是抒情语体最本质的特点 ;抒情语体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抒情语体中主体的情感类型决定其语言风格类型 ;抒情语体中情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及情感表达的两种基本方式是———直接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语体 直接抒情 情感类型 间接抒情 情感共鸣 抒情性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论艺术语言的产生是感知觉变异的结果——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之三
12
作者 应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感觉和知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的感性认识 ,它们保存了人的未经加工的原初经验 ,这为表现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提供了可能。但艺术语言的产生并不是对人的感觉和知觉的简单复写 ,艺术语言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 (包括错觉、联... 感觉和知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的感性认识 ,它们保存了人的未经加工的原初经验 ,这为表现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提供了可能。但艺术语言的产生并不是对人的感觉和知觉的简单复写 ,艺术语言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 (包括错觉、联觉 )的结果。当人们用语词去描摹人的感知觉的细微变化时 ,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发生变化 ,语词由概念转化为形象———为了在语言层面上与感知觉获得的信息保持符号编码的一致性 ,语词也必须是形象化的 ,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由于概念语词的形象化 ,语义突破原有语词概念内涵的限制 ,产生了新义、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感觉 知觉 变异
下载PDF
刻舟求剑教案分析
13
作者 应增 吕亚琼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0年第9期13-14,共2页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寓、刻、剑、掏、弦、催、捞”7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及能力。
关键词 刻舟求剑 教案 教学目标 课文内容 学生观 生字 学习
下载PDF
论移情现象对艺术语言产生的作用
14
作者 应增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2003年第6X期177-178,共2页
艺术语言的产生是主体“移情”的结果。发话主体把情感投射于外物,赋予人的情感经验以感性形式,语词挣脱语言符号的线性束缚,语词由概念转为意象,就是艺术语言。移情之一,是通过移情将物拟人化,或将人拟物化。此时语言符号的所指发生了... 艺术语言的产生是主体“移情”的结果。发话主体把情感投射于外物,赋予人的情感经验以感性形式,语词挣脱语言符号的线性束缚,语词由概念转为意象,就是艺术语言。移情之一,是通过移情将物拟人化,或将人拟物化。此时语言符号的所指发生了变异,语词表达的不再是概念,而是心灵化的意象。移情之二,是心情外射,人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认为是客体具有的情感。此时语言符号的所指表象化,语义情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 艺术语言 拟人化 拟物化 外射
下载PDF
论教学中的语音修辞及其运用
15
作者 应增 黄玮 杨文华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1期36-38,共3页
语音修辞就是自觉地利用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这个要素,通过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调整、音节的配合等手段,使语言通畅顺口,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教学中的语音修辞表现为以下方面:韵律:和谐自然、... 语音修辞就是自觉地利用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这个要素,通过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调整、音节的配合等手段,使语言通畅顺口,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教学中的语音修辞表现为以下方面:韵律:和谐自然、悦耳动听;节奏: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音节:匀称均衡、严密工整;语调:抑扬顿挫、高低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修辞 韵律 节奏 音节 语调
下载PDF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应增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改革 “五四”新文学运动 历史科学 中国文学 学科体系
下载PDF
修辞话语建构中的感觉和知觉因素
17
作者 应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在修辞话语建构的过程中,通感(联觉或移觉)的作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修辞话语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包括错觉、联觉、幻觉)的结果。当人们用语词去描摹人的感觉、知觉的细微变化时,主体以变异错位的方式对人类主观心灵世界... 在修辞话语建构的过程中,通感(联觉或移觉)的作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修辞话语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包括错觉、联觉、幻觉)的结果。当人们用语词去描摹人的感觉、知觉的细微变化时,主体以变异错位的方式对人类主观心灵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进行变形重构,事物超越其常态属性,修辞主体把不同的感觉、知觉经验在语词层面重组,从而给我们以新异奇特的审美享受。主体在求新、求异、求变、求奇中建构话语,使话语变成“有意味的言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话语 建构 感觉 知觉 变异
下载PDF
论教师语言的韵律美
18
作者 应增 黄玮 李敏 《文教资料》 2013年第19期87-88,共2页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具有美感,教师的口语表达应该具有韵律关。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韵律美.教师要注意:首先,恰当选用词语,可有意识地多用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拟声词;其次,学习用韵和修辞的知识,有意识地用韵语教学,...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具有美感,教师的口语表达应该具有韵律关。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韵律美.教师要注意:首先,恰当选用词语,可有意识地多用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拟声词;其次,学习用韵和修辞的知识,有意识地用韵语教学,使用对偶、回环、排比等修辞手法锤炼自己的语言;最后,为了使教学语言听起来和谐自然,悦耳动听,还要注意自己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语言 韵律美 词语 修辞 发音方法和技巧
下载PDF
布依族丧葬“忌荤”习俗探析
19
作者 应增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忌荤”习俗,即老人去世后主人家(包括本家)要忌荤,忌满后要请摩公开忌,唱过开荤调方可吃荤。这种“忌荤”习俗属于饮食禁忌的一种,是远古“食人”现象之折射,并且以禁忌来强化食物交换的方式。今... 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忌荤”习俗,即老人去世后主人家(包括本家)要忌荤,忌满后要请摩公开忌,唱过开荤调方可吃荤。这种“忌荤”习俗属于饮食禁忌的一种,是远古“食人”现象之折射,并且以禁忌来强化食物交换的方式。今天的“忌荤”习俗,更多地是以饮食禁忌的方式来传递一种道德情感———告慰亡魂,表达对忘人的追思、怀念,表敬后辈的孝道以及让活着的后人继续生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忌荤” 饮食禁忌 探析
下载PDF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应注重美感训练
20
作者 应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0年第3期72-73,共2页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关于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关于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美感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阅读教学 朗读课文 普通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