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施舌形态性状与体质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健 郭丹 +2 位作者 喻达辉 白丽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研究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野生群体壳体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文章以广西北海铁山港海区采集的178只西施舌为研究对象,测量壳高(SH)、壳长(SL)、壳宽(SW)、前缘长(AL)、后缘长(GL)、壳质量(SM)、软体部质量(VM)、活体质量(... 为研究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野生群体壳体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文章以广西北海铁山港海区采集的178只西施舌为研究对象,测量壳高(SH)、壳长(SL)、壳宽(SW)、前缘长(AL)、后缘长(GL)、壳质量(SM)、软体部质量(VM)、活体质量(BM),以壳体性状(SH、SL、SW、AL、GL、SM)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BM、VM)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施舌8个数量性状中,软体部质量变异系数最高,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活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分别与壳高和壳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831和0.646);壳宽和壳质量分别对活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362和0.487,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变化趋势一致;建立了关于体质量性状的回归方程(R2<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舌 通径分析 壳体性状 体质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对角蛤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健 郭丹 +3 位作者 王继金 喻达辉 白丽蓉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查明对角蛤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450只北海野生对角蛤,对其7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并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测的7个性状间呈正相关性(P<0.05);活体质量与壳宽的相关系数最高(0... 为查明对角蛤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450只北海野生对角蛤,对其7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并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测的7个性状间呈正相关性(P<0.05);活体质量与壳宽的相关系数最高(0.752),其次为壳长(0.727),最低为前缘长(0.324);对对角蛤活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宽,通径系数为0.442,壳高通过壳宽对活体质量的间接作用最大(0.275);壳宽对活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0.195),其次是壳长(0.115);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估计活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对角蛤的选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角蛤 形态性状 活体质量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织锦巴非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喻达辉 白丽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113-119,共7页
【目的】研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野生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为该贝类的人工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北海铁山港海区采集的121只织锦巴非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及体质量(BM)性状... 【目的】研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野生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为该贝类的人工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北海铁山港海区采集的121只织锦巴非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及体质量(BM)性状。以壳形态性状(SL、SH、SW)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BM)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程度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变异系数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体质量与壳宽的相关系数最大(0.882),壳长与壳宽的相关系数最小(0.596)。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壳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0.573,壳高通过壳宽对体质量的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0.423;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估计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BM=-32.258+0.309SL+0.356SH+1.456SW(R~2=0.874)。【结论】以体质量为选育目标开展织锦巴非蛤人工选育时,在形态性状上应首先考虑壳宽性状,同时加强壳高的协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织锦巴非蛤幼虫对不同种类单胞藻的摄食和消化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正华 +6 位作者 魏海军 赵旺 陈明强 李有宁 黄星美 张钰伟 王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8-1456,共9页
【目的】明确织锦巴非蛤幼虫在不同发育时期饲喂单胞藻饵料的合适种类,为织锦巴非蛤的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饵料投喂策略及参考依据。【方法】以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自然海域捕捞的织锦巴非蛤2龄贝为亲本,人工培育D形幼虫,在幼虫培... 【目的】明确织锦巴非蛤幼虫在不同发育时期饲喂单胞藻饵料的合适种类,为织锦巴非蛤的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饵料投喂策略及参考依据。【方法】以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自然海域捕捞的织锦巴非蛤2龄贝为亲本,人工培育D形幼虫,在幼虫培育期间分别投喂小球藻、微绿球藻、杜氏盐藻、亚心形扁藻、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牟氏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显微镜下观察幼虫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种类单胞藻的摄食情况和消化效果。【结果】织锦巴非蛤初孵幼虫(D形幼虫)大小(壳长×壳高)为(82.49±3.02)μm×(63.98±2.16)μm,于4 dph(孵化后第4 d)发育至壳顶前期(115.89±3.86)μm×(101.62±3.80)μm,13 dph进入变态期(205.61±15.84)μm×(182.61±13.53)μm,于15 dph变态至稚贝(225.63±8.99)μm×(198.65±8.25)μm。织锦巴非蛤幼虫在运动过程中也伴随着摄食,通过纤毛的摆动形成水流,单胞藻则随着水流方向进入幼虫口沟,在口沟纤毛摆动下进入胃内,胃内的单胞藻在微绒毛摆动下快速旋转并消化。织锦巴非蛤幼虫在1 dph时能摄食小球藻、微绿球藻、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在4 dph时有少量幼虫开始摄食杜氏盐藻,至10 dph时幼虫开始摄食亚心形扁藻和牟氏角毛藻,整个浮游幼虫期均不摄食三角褐指藻。在9种单胞藻饵料中,小球藻和微绿球藻较其他种类更难消化。【结论】在织锦巴非蛤幼虫培育过程中,幼虫开口饵料宜选择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和绿色巴夫藻,在10 dph时适宜投喂杜氏盐藻,至13 dph时可投喂牟氏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在其他易被摄食和消化单胞藻种类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不选取小球藻和微绿球藻作为幼虫培育的首选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幼虫 单胞藻 摄食 消化
下载PDF
法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童童 喻达辉 +5 位作者 谭传港 何积翠 尚东维 陈移波 白丽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9-1387,共9页
【目的】分析法螺(Charonia tritonis)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探究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对密码子偏好性的影响,为法螺属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法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材料,选择... 【目的】分析法螺(Charonia tritonis)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探究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对密码子偏好性的影响,为法螺属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法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材料,选择以ATG为起始密码子的非重复且长度大于300 bp的11个CDS(Coding DNA sequence)序列,采用CodonW 1.4.2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并根据相对使用度差值(△RSCU)>0.08且RSCU在高表达基因库中>1.00的标准筛选出最优密码子。【结果】法螺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第1位GC含量(GC1)的波动范围在35.80%~53.10%,平均为43.54%;第2位GC含量(GC2)的波动范围在32.40%~43.40%,平均为36.11%;第3位GC含量(GC3)的波动范围在23.00%~30.60%,平均为27.79%,GC1和GC2明显高于GC3;同义密码子第3位的GC含量(GC3_(S))的波动范围在20.90%~29.60%,平均为26.23%,表明密码子第3位碱基以A/U(T)结尾为主;密码子适应指数(CAI)的波动范围为0.096~0.166,平均为0.137;密码子偏好性指数(CBI)的波动范围在-0.212~-0.086,平均为-0.133;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FOP)的波动范围为0.246~0.339,平均为0.306;有效密码子数目ENC的波动范围在44.37~51.69,平均为47.84;总平均亲水性(GRAVY)的变化范围在0.4419~1.4727,平均为0.9501。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绘图分析及对应性分析均表明,在法螺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的形成过程中受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双重作用,但以自然选择为主导。综合高表达优越密码子和高频密码子,最终确定出11个密码子为法螺线粒体基因组最优密码子,分别为UUU、CUA、GUA、UAU、CAA、AAA、UCA、CCA、ACA、GCC和GCA,其中有1个密码子以G/C结尾,其余10个密码子均以A/U结尾。【结论】法螺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以A/U(T)结尾,筛选确定的11个最优密码子主要以A/U结尾。法螺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为弱偏好性密码子,自然选择在其偏好性的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螺 线粒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自然选择
下载PDF
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陆莉莉 喻达辉 +5 位作者 李雷旭 胡朝 陈健 吴颖瑞 白丽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3-121,共9页
为探究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作者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呼吸代谢的影响。实验设定了5个温度梯度(18℃、21℃、24℃、27℃、30℃)、5个盐度梯度(18、21、2... 为探究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作者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呼吸代谢的影响。实验设定了5个温度梯度(18℃、21℃、24℃、27℃、30℃)、5个盐度梯度(18、21、24、27、30)和5个pH梯度(5、6、7、8、9)。结果表明,温度对钝缀锦蛤的耗氧率影响显著(P<0.05),但对排氨率影响不显著(P>0.05),在温度18~30℃范围内,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先降后升;盐度对该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耗氧率和排氨率峰值分别出现在盐度为27和24;pH对钝缀锦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不显著(P>0.05), pH为6~9时,钝缀锦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幅度较小。在温度18~30℃,耗氧率与排氨率之比(O∶N)为5.56~45.4;在盐度18~30,O∶N为17.14~40.09;在pH5~9范围内,O∶N为27.59~40.41。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钝缀锦蛤的生理生态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 温度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溶藻弧菌、LPS和Poly Ⅰ:C对合浦珠母贝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喻达辉 +4 位作者 梁霞 王培 严雪瑜 周群玲 白丽蓉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为探索合浦珠母贝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利用溶藻弧菌、脂多糖(LPS)和Poly I:C刺激合浦珠母贝,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其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免疫相关酶活性。结果发现,在48 h时,溶藻弧菌组、... 为探索合浦珠母贝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利用溶藻弧菌、脂多糖(LPS)和Poly I:C刺激合浦珠母贝,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其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免疫相关酶活性。结果发现,在48 h时,溶藻弧菌组、LPS组和Poly I:C组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BS组),在6 h时,溶藻弧菌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PBS组;在96 h时,溶藻弧菌组的CAT活性显著高于PBS组;在12 h溶藻弧菌组和LPS组的T-AOC活性均显著高于PBS组,在3 h、48 h和72 h LPS组显著低于PBS组;在12 h和96 h时,Poly I:C组的T-AOC活性均显著高于PBS组,在3 h和48 h时,显著低于PBS组。上述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在溶藻弧菌、LPS和Poly I:C胁迫下的SOD、CAT、T-AOC等免疫相关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LPS Poly I:C 合浦珠母贝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