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X线辅助诊断系统对乳腺钙化检出和良恶性分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敏伟 +2 位作者 张子秋 孔德懿 李德春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X线辅助诊断(DL)系统对乳腺钙化检出和良恶性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双侧乳腺X线检查的400例患者的头尾位和内外斜位影像资料。以2位具有15年以上乳腺...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X线辅助诊断(DL)系统对乳腺钙化检出和良恶性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双侧乳腺X线检查的400例患者的头尾位和内外斜位影像资料。以2位具有15年以上乳腺X线诊断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对乳腺钙化的一致判断作为标准组,由1位低年资住院医师、1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和DL系统分别盲法独立阅片,经过4周洗脱期后,由联合模型(低年资医师+DL系统)再次盲法独立阅片。结合双向表χ2检验,评价不同乳腺ACR类型、钙化形态和分布、BI-RADS分类对钙化检出的影响,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低年资住院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DL系统和联合模型(低年资住院医师+DL系统)对可疑钙化检出的性能差异。结果 1600幅图像(400例患者)共检出BI-RADS 3级及以上可疑钙化975处。低年资住院医师A,高年资主治医师B、DL系统和联合模型对钙化检出的敏感度分别为81.95%、96.62%、93.03%、96.41%。高年资主治医师B、DL系统和联合模型对钙化检出的敏感度不受乳腺ACR类型、钙化形态和分布、BI-RADS分类影响,而低年资住院医师A对钙化检出的敏感度受其影响。联合模型(低年资住院医师+DL系统)在预测钙化良恶性方面具有良好的AUC值、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91、90.0%和88.2%,和低年资住院医师之间存在差异(P<0.01)。在DL系统帮助下,低年资住院医师的诊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AUC值由0.740提升到0.891。结论 DL系统对BI-RADS 3级及以上可疑钙化检出敏感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钙化分类性能,与高年资主治医师相当。在DL系统的帮助下,低年资医师可以减少钙化漏诊、误诊,提高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可疑钙化 深度学习 乳腺癌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影像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敏伟 李德春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03-1006,共4页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飞速提升,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中大放异彩,拥有自动分析图象能力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同样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医疗机构开始重视医疗数...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飞速提升,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中大放异彩,拥有自动分析图象能力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同样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医疗机构开始重视医疗数据的收集,尤其是大量的医学影像资料的积累。当前对于乳腺疾病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3种: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MRI检查。人工智能结合乳腺影像学检查为乳腺癌的诊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文现从人工智能和乳腺影像数据相结合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将人工智能更加广泛、成熟地运用于乳腺癌的影像诊疗中,为推动人工智能结合乳腺影像数据实现乳腺癌精准医疗由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 超声 磁共振
下载PDF
X线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
3
作者 刘胜中 张敏伟 +2 位作者 张子秋 李德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观察X线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MBO)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小肠MBO患者资料,其中30例接受X线引导下肠梗阻导管置入(A组)、30例接受传统鼻胃管置入(B组),之后均接受持续胃肠减压。... 目的观察X线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MBO)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小肠MBO患者资料,其中30例接受X线引导下肠梗阻导管置入(A组)、30例接受传统鼻胃管置入(B组),之后均接受持续胃肠减压。对比2组MBO症状缓解情况、排气排便时间及治疗后饮食恢复情况,记录24 h平均引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及有无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治疗后1年内生存情况。结果对60例均成功置管。A组置管后排气排便、经口进食均早于,导管留置时间短于而24 h平均引流量大于B组(P均<0.05),组间肠梗阻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2)。治疗中A组8例出现鼻部轻微出血、4例口咽部不适,B组5例鼻部出血、5例口咽部不适,均未经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组间治疗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治疗后1年,2组均有28例完成随访、失访2例,A组生存率[25.00%(7/28)]与B组[17.86%(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结论X线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所致MBO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肿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乳糜胸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敏伟 邵国庆 +6 位作者 年晶晶 陈爽尔 孔德懿 陈垒 李莹 李德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乳糜胸是手术及淋巴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作为治疗乳糜胸的一种新兴手段, 其疗效不亚于传统手术治疗。本文在论述乳糜胸病因和诊断的基础上, 针对乳糜胸在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应用进展作... 乳糜胸是手术及淋巴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作为治疗乳糜胸的一种新兴手段, 其疗效不亚于传统手术治疗。本文在论述乳糜胸病因和诊断的基础上, 针对乳糜胸在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进一步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融合LSTM目录获取的Web漏洞检测方案
5
作者 黄长江 冯景瑜 +3 位作者 王侃 安宇航 苏恒涛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4-832,共9页
针对当前漏洞检测方案在目录获取能力和漏洞检测范围的不足,提出了融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目录获取的Web漏洞检测方案,集成Arjun参数爆破高效获取基础目录路径,提出融合LSTM的目录获取方案,生成模糊目录路径,构造总体目录路径池,穿透... 针对当前漏洞检测方案在目录获取能力和漏洞检测范围的不足,提出了融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目录获取的Web漏洞检测方案,集成Arjun参数爆破高效获取基础目录路径,提出融合LSTM的目录获取方案,生成模糊目录路径,构造总体目录路径池,穿透隐藏目录,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有效目录路径数的目的.为解决当前漏洞检测方案难以覆盖非典型Web漏洞这一问题,将已提出的方案实现为一款自动化通用漏洞检测及验证工具,适用于典型及非典型漏洞,赋予其目录获取、漏洞检测及绕过Cookie, IP封锁等功能.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比典型目录爆破工具能够获取更多的有效目录路径,具备出色的目录获取能力,能以高效率、低误报率检测和覆盖更多类型的Web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安全 漏洞检测 长短时记忆网络 黑盒测试 自动化工具
下载PDF
小肠减压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合并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敏伟 李兆雪 +3 位作者 孔德懿 张子秋 李德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目的评价小肠减压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合并小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合并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6名患者,年龄为57.38±11.14岁,13名为两侧卵巢癌患者,2名患者为右... 目的评价小肠减压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合并小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合并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6名患者,年龄为57.38±11.14岁,13名为两侧卵巢癌患者,2名患者为右侧卵巢癌患者,3名患者为左侧卵巢癌患者,6名为宫颈癌患者,2名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6名患者多次发生肠梗阻。结果26名患者于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后的1~34天内行小肠减压管的置入,患者均无消化道穿孔、大出血等置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置入小肠减压管的患者中,24名患者置管后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腹痛腹胀总体缓解率为92.3%(24/26),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中位数为11.3(3.8,32.1)h;23名患者置管后出现了明确的排气排便,置管后排气排便率为88.5%(23/26),置管后排气排便时间中位数为22.9(6.1,68.8)h。19名患者置管后恢复了饮食,恢复饮食时间为3~19天,其中3名患者采用了带管饮食的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一年内,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7(31,365)d,一年生存率为25.9%。结论置入小肠减压管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合并小肠梗阻简便易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可作为术后伴有小肠梗阻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小肠梗阻 小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
下载PDF
鱼刺致肝脓肿误诊一例
7
作者 张敏伟 李德春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314-316,共3页
患者,男性,52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1个月余,于2021-08-28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脾胰外科门诊就诊。患者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无腰背部放射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夜间痛、腹胀、恶心呕吐,弯腰抱膝位不能缓解。
关键词 腹部阵发性绞痛 肝脓肿 夜间痛 中心医院 腰背部 门诊就诊 放射痛 肝胆脾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