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 被引量:54
1
作者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4年至2003年在青岛眼科医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40例(4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和真菌复发、植片排斥、继发...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4年至2003年在青岛眼科医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40例(4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和真菌复发、植片排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9例(97.5%)成功地保存了眼球,38例(95.0%)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视力.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例(10.0%)患者真菌复发,其中3例用药物治愈,1例因合并真菌性眼内炎用药物不能控制而摘除眼球;15例(37.5%)患者植片发生排斥,其中12例经抗排斥治疗植片转为透明,3例因药物治疗无效而行二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3例(7.5%)患者植片发生溃疡,其中2例治愈,1例因合并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而行二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5例(12.5%)患者继发青光眼,眼压均得到成功控制;5例(12.5%)患者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其中3例行白内障摘除术.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眼部情况稳定,植片保持透明.最终随访时,36例(90.0%)患者角膜植片透明.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有效手术方式,是挽救眼球和视力的主要手段.(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009-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 眼感染 真菌性 角膜溃疡
原文传递
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变化 被引量:50
2
作者 孙士营 谢立信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构成和对药物敏感情况的变化。方法对1733例眼部无感染的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对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6%(894/173...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构成和对药物敏感情况的变化。方法对1733例眼部无感染的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对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6%(894/1733),主要由革兰阳性球菌(81.4%)和革兰阴性杆菌(12.9%)构成。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54.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3%)为主,比例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3%左右。这些结膜囊常见细菌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主要由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构成,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比较稳定;由于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大量应用,这些细菌对常用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高,对目前不常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呈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结膜囊 细菌培养 药敏实验 术前 抗生素
原文传递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谢立信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2372-2374,共3页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在过去的40年中,FK的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可能与广大眼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提高有关。另外,皮质类固醇激素、广谱抗生素与角膜接触镜的广泛应用可能促进...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在过去的40年中,FK的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可能与广大眼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提高有关。另外,皮质类固醇激素、广谱抗生素与角膜接触镜的广泛应用可能促进了该疾病的发生。目前,由于缺乏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物,FK的治疗比较棘手,致盲率高。本文对FK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诊断、治疗及今后研究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临床研究 皮质类固醇激素 广谱抗生素 诊断水平 致盲性眼病 角膜接触镜 抗真菌药物
原文传递
角膜溃疡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卫卫 +2 位作者 程钧 李琳 孔倩倩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 探讨角膜溃疡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溃疡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102例(10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 目的 探讨角膜溃疡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溃疡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102例(10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感染性质、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及视力(logMAR)变化等资料,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除2例(2.0%)手术失败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及1例(1.0%)发生结膜瓣回退拒绝治疗随后失访的患者外,其余99例(97.0%)患者角膜感染均成功控制。89例(87.3%)患者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明显异常。13例(12.7%)患者出现异常改变:6例(5.9%)患者发生结膜瓣回退,其中1例合并角膜穿孔改行PKP术,另有1例术后发生结膜瓣回退,患者拒绝二次手术,出院之后失访,其余4例行结膜瓣重缝术后溃疡愈合;4例(3.9%)术后角膜溃疡愈合后随访过程中再次发生角膜溃疡;1例因术后感染加重改行PKP术;1例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出现结膜瓣下上皮植入性囊肿。感染成功控制的99例患者中,术前裸眼视力(UCVA)为3.90(2.60,4.30),出院时UCVA为4.00(2.60,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7,P〉0.05)。72例患者随访资料齐全,随访时间(6.1±5.0)个月;术前UCVA为4.00(2.60,4.40),术后3个月为4.30(3.40,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4,P〈0.01)。结论 角膜溃疡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是控制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该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助于挽救患者眼球并保留一定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清创术 结膜瓣遮盖术
原文传递
角膜后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钧 +1 位作者 王君怡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8-765,共8页
目的 分析始发于角膜深基质或内皮面的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因真菌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住院的1 0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就诊时角膜上皮完整、... 目的 分析始发于角膜深基质或内皮面的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因真菌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住院的1 0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就诊时角膜上皮完整、角膜病灶位于深基质及内皮面的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40~74岁,平均54.8岁.对9例患者的病史、致病诱因,体征,诊断经过,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病前有植物性外伤病史,2例有非植物外伤史,2例无明显诱因.从患病到来我院就诊的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平均7.9个月,最长为2年.临床表现主要为患眼红、痛反复发作,伴轻度视力下降.主要体征为角膜内皮面及深基质的白色混浊浸润,伴有内皮斑和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浅基质和上皮完整.5例患者在外院误诊为葡萄膜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给予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误诊为细菌性角膜炎,给予抗生素治疗.来我院就诊时视力0.1者4例,0.3者1例,0.5者2例,0.6者2例.6例通过共焦显微镜检查查出角膜内皮面和深基质有菌丝,3例阴性.对这些患者给予了局部抗真菌药物滴眼,及结膜下、基质内、前房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均无效,最终均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中取下的病变角膜真菌培养5例阳性,分别为链铬孢霉菌2例,无孢霉、疣状瓶霉、镰刀菌各1例.另外4例分别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内皮斑10%KOH湿片镜检找到菌丝.结论 角膜后部真菌感染以角膜深基质浸润及内皮斑为主要表现.患者通常有植物外伤史,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抗真菌药物的渗透性差,药物治疗往往无效,病程迁延,最终仍需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眼感染 真菌性 角膜基质 内皮 角膜 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
原文传递
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的变迁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士营 +3 位作者 史伟云 赵靖 赵格 谢立信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2000-2006年山东省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菌种的分布、变迁及部分常见致病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溃疡组织刮片和角膜移植术中取下的病变角膜片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分析致病菌的构成及其... 目的回顾分析2000-2006年山东省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菌种的分布、变迁及部分常见致病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溃疡组织刮片和角膜移植术中取下的病变角膜片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分析致病菌的构成及其随年份的变化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开展真菌体外药敏试验以来的试验结果。结果2000-2006年间,共有898例患者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770例(85.7%)真菌培养阳性。其中首位的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547例,71.0%),历年百分比分别为75.5%、72.8%、71.5%、75.2%、76%、68.8%和56.4%;曲霉菌属(84例,10.9%)是第2位的致病菌,历年所占百分比为15.1%、15.2%、13.1%、10.2%、10.4%、8.0%和6.9%;链格孢属(74例,9.6%)位居第3位,历年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9%、3.3%、3.7%、6.6%、8.8%、12.0%和29.7%。镰刀菌属主要菌种为茄病镰刀菌(33.8%)、尖孢镰刀菌(28.2%)与串珠镰刀菌(27.4%);曲霉菌属主要菌种为黄曲霉(53.6%)与烟曲霉菌(39.3%)。常见真菌对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MIC值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647、0.714、1.624、15.108和27.070μg/ml。镰刀菌属5种抗真菌药物MIC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899、0.893、3.077、37.124和21.687μg/ml;曲霉菌属分别为0.794、0.591、0.416、23.973和7.127μg/ml;链格孢属分别为0.409、0.479、0.433、11.655和7.104μg/ml。结论镰刀菌属、曲霉菌属和链格孢属是山东省真菌性角膜炎前3位的致病菌属。2000至2006年间,镰刀菌属始终居于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的首位;其次为曲霉菌属,比例呈下降趋势;链格孢属居于第3位,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镰刀菌属对两性霉素B和特比萘芬MIC值的几何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眼感染 真菌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PKP术后早期免疫排斥预防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向德猛 王月新 +4 位作者 贾艳妮 李素霞 史伟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早期免疫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接受PKP术后立即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滴眼液...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早期免疫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接受PKP术后立即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滴眼液的患者26例(26只眼)及术后立即局部应用1%环孢素A滴眼液的患者24例(24只眼)。所有患者术后2周若未发现真菌复发开始局部联合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对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真菌感染复发、眼压、用药刺激症状等进行观察。采用χ2检验对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3~12个月)。随访期内,他克莫司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5.3%(4/26),而环孢素A组为47.8%(11/24)(χ2=5.510,P〈0.05)。他克莫司组1例患者、环孢素A组2例患者术后发生真菌感染复发。他克莫司组2例患者、环孢素A组4例患者出现继发性青光眼。他克莫司组3例患者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滴眼液后出现轻微灼热刺激症状,环孢素A组13例患者局部应用环孢素A滴眼液后出现轻微灼热刺激症状。结论他克莫司滴眼液可以有效防治真菌性角膜炎患者PKP术后早期免疫排斥反应发生,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感染 真菌性 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 移植物排斥 他罗利姆 眼药水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山东省眼库角膜供体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臧新杰 +2 位作者 史吉海 史伟云 谢立信 《眼科》 CAS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1997~2004年山东省眼库角膜供体的临床应用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3475个角膜供体。方法分析角膜供体应用于患者的年龄、区域、手术方式及疾病种类。主要指标术式及疾病种类结果接受角膜供体多为中年(44.7%)... 目的分析1997~2004年山东省眼库角膜供体的临床应用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3475个角膜供体。方法分析角膜供体应用于患者的年龄、区域、手术方式及疾病种类。主要指标术式及疾病种类结果接受角膜供体多为中年(44.7%)及青年(32.5%)患者。80.4%患者来自山东省。供体分别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376例,板层角膜移植术984例,角膜表面镜片术115例。应用于感染性角膜炎(49.4%)、圆锥角膜(13.8%)、角膜白斑(9.7%)、大泡性角膜病变(8.7%)等眼病。在感染性角膜炎中,真菌性角膜炎占39.0%,病毒性角膜炎占35.2%,细菌性角膜炎占21.9%。结论感染性角膜炎是山东省眼库角膜供体应用最多的疾病,其次为圆锥角膜。角膜白斑与大泡性角膜病变分别居于第三、四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库 角膜 供体
原文传递
明胶酶在兔真菌性角膜炎病理改变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7-822,共6页
目的探讨明胶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MMP-9在兔真菌性角膜炎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8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兔右眼分别注入100μl茄病镰刀菌、烟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悬液;另1组为对照组,兔... 目的探讨明胶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MMP-9在兔真菌性角膜炎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8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兔右眼分别注入100μl茄病镰刀菌、烟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悬液;另1组为对照组,兔右眼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MP-2与MMP-9的来源,明胶酶谱法检测其活性。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炎性细胞的浸润、角膜细胞外基质(ECMs)的降解以及真菌菌丝在角膜内的生长方式与入侵深度。结果MMP-2主要由角膜基质细胞产生,真菌感染后5d检测出活性,8d活性升高。MMP-9主要来源于嗜中性粒细胞,接种后1d即检测到活性,3d活性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茄病镰刀菌感染后3d,角膜内散在嗜中性粒细胞,浅层ECMs被降解,菌丝平行于角膜基质纤维生长。烟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后3d,角膜内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周围ECMs降解明显,菌丝表现为垂直生长。接种后8d,茄病镰刀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角膜内炎性细胞和菌丝明显减少,而烟曲霉菌感染的角膜变化不明显。结论茄病镰刀菌、烟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兔角膜后,产生的明胶酶活性明显不同;明胶酶对降解角膜ECMs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ECMs降解程度的不同,菌丝在角膜内的生长方式、入侵深度等病理改变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眼感染 真菌性 明胶酶类 细胞外基质 菌丝
原文传递
板栗刺所致眼部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钧 董燕玲 +4 位作者 丛林 张婷 王爽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0-375,共6页
目的分析板栗刺所致眼部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青岛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因板栗刺造成眼部损伤的48例(48只眼)患者的病历资料。入选患者随访至少3个月,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 目的分析板栗刺所致眼部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青岛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因板栗刺造成眼部损伤的48例(48只眼)患者的病历资料。入选患者随访至少3个月,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时间、病变部位、病变特征和治疗方式。结果48例(48只眼)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56±10)岁(19~74岁)。受伤时间集中在9月下旬(25例)和10月中上旬(23例)。至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时间最短为伤后3 h,最长为伤后8个月。临床表现为角膜和(或)巩膜异物者共13例(27.1%),入院后均急症给予角膜和(或)巩膜异物取出术治疗。临床表现为真菌性角膜炎者共24例(50.0%),其中18例患者的患眼存在角膜溃疡,感染累及角膜浅层或全层;6例患者的患眼角膜表面无溃疡,为深基质及角膜内皮面的感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真菌阳性率为87.5%(21/24);根据真菌感染的深度给予单纯药物(2例)、角膜清创术(5例)、结膜瓣遮盖术(2例)、角膜基质内注药(1例)或穿透角膜移植术(14例)治疗;链格孢霉菌为主要病原菌。临床表现为坏死性巩膜炎者共11例(22.9%),均给予巩膜切开探查术治疗,其中3例至青岛眼科医院后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仍发现有巩膜异物残留,给予手术取出;4例在巩膜坏死部位涂片查到真菌。结论板栗刺造成的眼部损伤主要为角膜和(或)巩膜异物、真菌性角膜炎、坏死性巩膜炎3大类。板栗刺异物应尽早取出,一旦发生真菌性角膜炎应尽早药物或手术干预。坏死性巩膜炎常由长期异物存留诱发,巩膜切开探查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眼损伤 眼异物 角膜炎 巩膜炎 眼感染 真菌性
原文传递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倩倩 +3 位作者 程钧 王君怡 刘卫卫 李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751-756,共6页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发病、发病时间、临床特征、主要致病菌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10月至2016年1月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发生真菌感染患者29例...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发病、发病时间、临床特征、主要致病菌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10月至2016年1月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发生真菌感染患者29例(34眼),其中男25例(86%),女4例(14%)。分析患者原发病、植片真菌感染与角膜移植间隔时间、发病月份、诱发因素、病灶特征、致病菌及治疗情况。数据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角膜植片真菌感染的34眼中,25眼(74%)既往接受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9眼(26%)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术前原发病大多为感染性角膜炎(24眼,70%)。植片发生真菌感染与角膜移植间隔时间为l~144个月,平均(39.5±43.0)个月,其中9眼(26%)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3眼(9%)发生于6-12个月。植片真菌感染发生时间多在9-11月(17眼,50%)。27眼(79%)真菌培养结果阳性,致病菌主要为镰刀菌(9眼,33%)和链格孢霉菌(6眼,22%)。29眼(85%)真菌感染灶局限于角膜植片,5眼(15%)同时累及角膜植片和植床。22眼(65%)位于植片中央及旁中央区,其中15眼病灶直径〉4mm,7眼≤4mm;12眼(35%)位于植片周边区,病灶长径均〈4mm。27眼选择药物联合手术治疗,4眼选择单纯药物治疗,3眼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角膜移植术是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16眼,59%),其次是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6眼,22%)。结论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真菌感染多发生于秋季农忙季节。致病菌以镰刀菌和链格孢霉菌为主。角膜移植术是治疗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手术方式。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角膜植片真菌感染对视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眼感染 真菌性 植片感染
原文传递
甘油冷冻保存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建美 +2 位作者 程均 赵靖 谢立信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717-719,724,共4页
目的分析甘油冷冻保存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治疗圆锥角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屈光状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圆锥角膜患者用甘油冷冻保存的角膜材料行DALK治疗的44例(49眼)病例资料,其中17例(17眼)患者于术后... 目的分析甘油冷冻保存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治疗圆锥角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屈光状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圆锥角膜患者用甘油冷冻保存的角膜材料行DALK治疗的44例(49眼)病例资料,其中17例(17眼)患者于术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按期进行随访,且随访资料完整。分析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视力以及屈光状态。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9.0±12.6)个月,无一例发生植片免疫排斥。术前平均内皮细胞密度(ECD)为(2597±578)个/mmz.术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时平均ECD为(1790±409)cells/mm2、(1703±443)cells/mm2,(1632±389)cells/mm2、(1638±357)cells/mm2、(1675±283)cells/mm2、(1611±421)cells/mm2。术后4年ECD较术前减少34.2%。术前平均裸眼视力(UCVA)为(1.40±0.60)logMAR,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0.98±0.54)logMAR,术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平均BCVA分别为(0.44±0.12)logMAR、(0.36±0.20)logMAR、(0.32±0.23)logMAR、(0.29±0.20)logMAR、(0.27±0.16)logMAR。结论使用甘油冷冻保存的角膜材料的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可获得较好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内皮细胞 甘油保存 圆锥角膜
原文传递
继发性淀粉样角膜变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子蓓 +2 位作者 刘廷 孔倩倩 程钧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26-432,共7页
目的观察倒睫相关的继发性淀粉样角膜变性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 月至2015年12 月期间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倒睫相关的继发性淀粉样角膜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 目的观察倒睫相关的继发性淀粉样角膜变性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 月至2015年12 月期间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倒睫相关的继发性淀粉样角膜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评估病变累及角膜的深度.结果:共纳入7 例患者,其中男5 例,女2 例,年龄11~86 岁.所有患者均有倒睫病史.角膜病变表现为单眼发病、角膜表面有新生物隆起,新生物具有表面欠平整、边界清晰和形状不规则等特征.OCT和UBM结果显示所有病例中病变深度均未累及后弹力层.有3 例患者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1 例患者行角膜病变切除联合羊膜覆盖术;3 例患者行睑内翻及倒睫矫正术,因病灶对视力无明显影响,未行角膜病变切除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角膜上皮下方有大量无定形的嗜酸性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阳性,在偏振光下呈现“苹果绿”双折射现象.结论:与倒睫相关的继发性淀粉样角膜变性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患眼同时存在倒睫及角膜新生物2 种病变,且新生物的发病位置与倒睫刺激角膜的位置-致;角膜病变特点为倒睫刺激角膜的部位有新生物隆起,新生物表面欠平整,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睫 继发性淀粉样角膜变性 临床表现 病理学改变
原文传递
桥状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带角巩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球形角膜5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钧 +4 位作者 王君怡 董燕玲 王爽 丛林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6-922,共7页
目的探讨桥状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带角巩膜缘全板层角膜移植术对球形角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例(8只眼)球形角膜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67岁。记... 目的探讨桥状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带角巩膜缘全板层角膜移植术对球形角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例(8只眼)球形角膜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67岁。记录患者的病史、诊断、视力、屈光状态、中央角膜厚度、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随访1.0~4.5年。结果3只眼行桥状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只眼因外伤导致角膜穿通伤,1只眼后弹力层脱离),5只眼行带角巩膜缘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5例患者中,3例较年幼的患者同时合并蓝巩膜。术前患者视力均低于0.05,行带角巩膜缘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为0.2,行桥状瓣穿透角膜移植术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为0.5,行桥状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3只眼术后角膜上皮均在1周内完全愈合,且未再次出现角膜上皮缺损。行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1只眼术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行睑裂缝合术治疗后上皮愈合;另一只眼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缓慢,戴角膜绷带镜2个月后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其余3只眼角膜上皮均在1周内完全愈合。行桥状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眼中有2只眼在术后2个月时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给予抗排斥治疗后角膜植片恢复透明;行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无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发生。结论对角膜持续变薄,矫正视力不能提高的球形角膜患者行含角巩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可有效加固角膜,避免轻微外伤导致的角膜贯通伤,提高患者视力。对于已发生无法修复的角膜贯通伤或后弹力层脱离的患者行桥状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亦可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 角膜移植 眼损伤 穿透性 预后
原文传递
青岛某医院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原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晓彤 +4 位作者 白曜 程钧 丛林 孔倩倩 郝文培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75-381,共7页
目的:分析过去10余年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手术原因及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接受PKP的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与2005-2010年在青岛眼科医院接受PKP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 目的:分析过去10余年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手术原因及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接受PKP的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与2005-2010年在青岛眼科医院接受PKP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年龄、性别和接受PKP相关的临床诊断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2个时间段的PKP的手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7年间,共行PKP855例,前4位的手术原因依次为化脓性角膜炎303例(35.4%)、再次角膜移植132例(15.4%)、圆锥角膜130例(15.2%)和病毒性角膜炎115例(13.5%)。2005-2010年间,共行PKP875例,前4位手术原因依次为化脓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圆锥角膜和大泡性角膜病变。2个时间段内,PKP的主要手术原因均为化脓性角膜炎,其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χ^2=0.543,P=0.461)。再次角膜移植的比例增加,成为青岛眼科医院2013-2017年间PKP第2位的手术原因(χ^2=33.294,P<0.001)。圆锥角膜始终居于PKP手术原因的第3位,但2013-2017年间PKP手术原因中所占比例较2005-2010年增加(χ^2=6.061,P=0.014)。病毒性角膜炎的比例下降,从2005-2010年的第2位下降到2013-2017年第4位的手术原因(χ^2=6.397,P=0.011)。结论:化脓性角膜炎是2013-2017年青岛眼科医院PKP的首位手术原因,然后依次为再次角膜移植、圆锥角膜和病毒性角膜炎。与2005-2010年相比,2013-2017年青岛眼科医院因再次角膜移植与圆锥角膜行PKP的比例上升,而病毒性角膜炎的比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回顾性研究 角膜疾病
原文传递
暴露后弹力层的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进展
16
作者 李琳 宋鹏 +1 位作者 《国际眼科纵览》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是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技术,该技术将去除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的供体角膜移植到去除全部基质的植床上,以期望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术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是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技术,该技术将去除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的供体角膜移植到去除全部基质的植床上,以期望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术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DALK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关键步骤是暴露后弹力层.暴露后弹力层的方法经历了直接分离法、基质无菌空气辅助分离法、水分离法、黏弹剂法、大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不断改进且日趋成熟.DALK的优点是保留了眼球结构和免疫的相对完整性,可减少术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植片慢性功能失代偿以及角膜植片因外伤哆开的风险.本文就DALK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为其技术改进和广泛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后弹力层 大泡技术
原文传递
角膜再移植原因与植片失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文培 +5 位作者 孙晓彤 张雅妮 朱艳辉 孔倩倩 程钧 张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34-140,共7页
目的分析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因及影响角膜植片存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移植患者2060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因、首次角膜移植的原发病、既往及再次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因及影响角膜植片存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移植患者2060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因、首次角膜移植的原发病、既往及再次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其中228例为再次角膜移植术(11.07%)。204例患者(207眼)接受再次角膜移植,其中189眼接受1次再次角膜移植,15眼接受2次再次角膜移植,3眼接受3次再次角膜移植,男性137例,女性67例,接受再次移植时的年龄为11~81岁,平均(49.93±14.32)岁。再次角膜移植的主要原因为角膜植片溃疡(60例,26.32%)、角膜植片内皮功能失代偿(58例,25.44%)、原发病复发(41例,17.98%)及角膜移植片混浊(32例,14.04%)。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发病主要为化脓性角膜炎(69眼,33.3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2眼,15.46%)、角膜烧伤(22眼,10.63%)与角膜营养不良和变性(21眼,10.14%)。202例再次角膜移植的术式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8.60%),26例再次角膜移植的术式为板层角膜移植术(11.40%),内皮移植术0例。再次角膜移植术式与既往角膜移植术式之间存在相关性(连续性校正χ^2=43.365,P<0.01),既往手术方式影响再次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感染性原发病(P=0.005)、角膜植片直径>8.75 mm(P=0.040)、继发青光眼(P=0.027)以及角膜植片免疫排斥(P=0.047)是穿透性角膜移植失败的危险因素;感染性原发病(P=0.011)、角膜植片直径>8.75 mm(P=0.016)是前板层角膜移植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再次角膜移植的主要原因为角膜植片溃疡,其次为角膜植片内皮功能失代偿,再次为原发病复发。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发病以化脓性角膜炎最多见,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再次为角膜烧伤。既往手术方式影响再次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感染性原发病、角膜植片直径>8.75 mm、继发青光眼及发生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角膜移植 病因 植片存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非外伤性角膜穿孔的原发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立信 +1 位作者 董晓光 史伟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分析非外伤性角膜穿孔的原发病,为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角膜穿孔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对山东省眼科研究所1997年1月至2007年6月间377例非外伤性角膜穿孔住院患者(383只眼)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角膜穿孔的原发病。结果感... 目的分析非外伤性角膜穿孔的原发病,为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角膜穿孔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对山东省眼科研究所1997年1月至2007年6月间377例非外伤性角膜穿孔住院患者(383只眼)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角膜穿孔的原发病。结果感染性角膜病是导致角膜穿孔最多见的原发病。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 keratitis,HSK)最多(145例,37.9%),其次为真菌性角膜炎(95例,24.8%),再次为细菌性角膜炎(52例,13.6%)。8只眼发生2次角膜穿孔,原发病分别为HSK(4例)、Mooren溃疡(2例)、坏死性角巩膜炎与细菌性角膜炎各1例。33只眼为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穿孔,植片穿孔的原因依次为植片自溶(10例,30.3%)、HSK复发(8例,24.3%)、植片细菌感染(6例,18.2%)、免疫排斥(4例,12.1%)、Mooren溃疡复发(4例,12.1%)与真菌性角膜炎复发(1例,3.0%)。结论感染性角膜病是导致角膜穿孔最多见的原发病。其中HSK与真菌性角膜炎分别居于首位与第2位。1只眼多次发生角膜穿孔的原发病中,HSK与Mooren溃疡常见。植片自溶与HSK复发是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再次穿孔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穿孔 原发病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