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对高产春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9
1
作者 章建新 云龙 薛丽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以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高产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呈上升趋势,处理间光合势在鼓粒期差异最大,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主要... 以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高产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呈上升趋势,处理间光合势在鼓粒期差异最大,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鼓粒后;提高鼓粒期群体的光合势,增加鼓粒期间的物质生产是实现大豆高产的关键。以4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5547.81kg/hm2),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4663.1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密度 生长动态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0
2
作者 魏燕华 赵鑫 +3 位作者 云龙 张二朋 陈阜 张海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87-95,共9页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可为探寻有利于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试验于2008年设置了免耕秸秆不还田(NT0)、翻耕秸秆不还田(CT0)、免耕秸秆还田(NT)、翻...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可为探寻有利于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试验于2008年设置了免耕秸秆不还田(NT0)、翻耕秸秆不还田(CT0)、免耕秸秆还田(NT)、翻耕秸秆还田(CT)和旋耕秸秆还田(RT)5个处理。研究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不同耕作方式下的碳库管理指数。通过对不同耕作方式下0~110cm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下降,NT显著增加了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而>10~50cm有机碳含量较其他处理(NT0除外)有所下降,深层(>50~110cm)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0~30cm土层有机碳储量以NT最高,CT与其无明显差异,二者较CT0分别高出13.1%和11.0%,而至0~50cm土层,CT的碳储量最高,但与NT无显著差异(P<0.05);与CT0相比,NT0降低了各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而NT则在0~10cm土层表现为增加;RT、CT分别显著增加了0~10、>10~30cm土层的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碳库管理指数,同时碳库管理指数受耕作方式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CT和RT;NT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增加有机质的输入,可提高上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耕作方式 有机碳储量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高产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倪丽 章建新 +1 位作者 金加伟 云龙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本试验生产条件下和施氮量范围内,具有4500kg·hm-2以上产量潜力品种黑农41随着始花期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对大豆根瘤形成的抑制作用加大,推迟单株伤流液出现的高峰期,增加全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增加各产量构成因素...  在本试验生产条件下和施氮量范围内,具有4500kg·hm-2以上产量潜力品种黑农41随着始花期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对大豆根瘤形成的抑制作用加大,推迟单株伤流液出现的高峰期,增加全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增加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始花期一次施纯氮90kg·hm-2春大豆籽粒产量可达5012.5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氮肥 根系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施氮对高产春大豆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章建新 倪丽 云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高油品种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高产条件下,氮肥对春大豆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始花期施氮肥促进氮素吸收,提高氮素的积累速率,推迟氮素积累高峰期,氮素积累总量增加,促进氮素向子粒分配,提高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为...  以高油品种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高产条件下,氮肥对春大豆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始花期施氮肥促进氮素吸收,提高氮素的积累速率,推迟氮素积累高峰期,氮素积累总量增加,促进氮素向子粒分配,提高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为 0-90kg/hm2 范围内,每生产100kg子粒,氮、磷(P2O5)、钾(K2O)吸收量略增,三者之间的比率稳定,约为 1∶0.28∶0.69,再增加氮肥施用量,钾的吸收比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吸收 高产 春大豆 氮素积累 子粒 氮肥施用量 高油品种 影响 增加 促进
下载PDF
密度对超高产春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云龙 章建新 +1 位作者 薛丽华 李宁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度增高,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降低,倒伏加重,单株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 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度增高,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降低,倒伏加重,单株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重降低,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以45.0万株/hm2处理最佳,产量达5547.81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 单株 春大豆 种植密度 叶面积指数 农艺性状 分枝数 影响 增高 增加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孔凡磊 张海林 +2 位作者 云龙 袁继超 陈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9-756,共8页
在冬小麦季设置秸秆不还田翻耕(CT)、秸秆还田翻耕(CTS)、秸秆还田旋耕(R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华北小麦一玉米两熟区作物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当季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影... 在冬小麦季设置秸秆不还田翻耕(CT)、秸秆还田翻耕(CTS)、秸秆还田旋耕(R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华北小麦一玉米两熟区作物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当季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影响显著,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影响不大,但秸秆还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RTS、CTS、CT3个处理小麦季产量差异不显著,而NTS由于有效穗数不足,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与CT相比,NTS周年产量平均减产5.13%,RTS增产2.69%,CTS增产2.33%。耕作方式对当季小麦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大,而对后茬夏玉米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NTS提高了小麦季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了土壤储水量,与CT相比,0~60cm土壤储水量2010年和2011年分别增加39.07mm和26.65mm。从耗水构成来看,土壤水在冬小麦耗水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灌水和降水;而夏玉米耗水以降水为主,且降水中有一部分转化为土壤水储存起来。NTS提高了冬小麦季土壤储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分的消耗,冬小麦季耗水最少。与CT相比,NTS小麦季平均节水22.40mm,周年耗水量也以NTS最少;但NTS冬小麦产量降低导致其小麦季和周年水分利用效率均最低。从作物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免耕秸秆覆盖小麦季产量,进而提高周年产量,发挥其节水优势,是该耕作模式在华北地区冬小麦一夏玉米两熟区推广应用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两熟区 耕作方式 周年产量 土壤水分含量 耗水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的棉花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姜益娟 郑德明 云龙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用冲根法,研究了常规沟灌、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三种灌溉方式棉花根系的干重、数量、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根系构型。结果表明:根系总重量、主根重量、侧根重量均是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膜下渗灌;根条数量侧是膜下滴灌>... 本文用冲根法,研究了常规沟灌、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三种灌溉方式棉花根系的干重、数量、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根系构型。结果表明:根系总重量、主根重量、侧根重量均是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膜下渗灌;根条数量侧是膜下滴灌>膜下渗灌>常规沟灌;常规灌溉棉花侧根数量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占总根数量的73.7%,以10-20 cm土层根数量最多。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棉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总根数量的68.3%-76.8%,其中0-10 cm土层占侧根总数的42.6%-43.7%;常规沟灌棉花根系在土壤中的平面几何构型呈"垂直断面伞型"或"扇型"。膜下滴灌棉花根系朝滴灌带和膜内侧方向的根系多而密集,其它方向的根系相对较少,呈极不对称构型。膜下渗灌棉花根系的二维平面几何图像呈"马尾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灌溉方式 根系 分布
下载PDF
南疆棉田不同产量构成因素及棉铃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万素梅 郑德明 +2 位作者 云龙 彭杰 胡守林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产量构成因素 空间分布特征 高产棉田 特征研究 棉铃 南疆 皮棉产量 栽培技术 栽培经验 新疆兵团
下载PDF
基于中心对称梯度幅值相位模式的单样本人脸识别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恢先 云龙 +2 位作者 蔡勇勇 奉俊鹏 李球球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9-977,共9页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算法在单训练样本情况下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心对称梯度幅值相位模式(CSGMP)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首先,提取人脸图像的梯度幅值和相位信息;然后,用一种新的中心对称局部方向模式(CSLDP)算子对梯度幅值...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算法在单训练样本情况下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心对称梯度幅值相位模式(CSGMP)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首先,提取人脸图像的梯度幅值和相位信息;然后,用一种新的中心对称局部方向模式(CSLDP)算子对梯度幅值进行编码,再将梯度相位量化到8个区间进行编码,将二者融合形成人脸图像的CSGMP特征;最后,分块统计直方图特征信息,将所有块的直方图串联后作为人脸图像的特征向量,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分类识别。在YALE和AR人脸库上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简单有效,对光照变化、表情变化和部分遮挡等环境下单样本人脸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单样本 中心对称梯度幅值相位模式(CSGMP) 中心对称局部方向模式(CS-LBP) 最近邻分类器
原文传递
NaCl胁迫对奶花芸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云龙 章建新 +1 位作者 李宁 蔡晓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0-33,共4页
 NaCl胁迫对奶花芸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低于90mmol·L-1时,对奶花芸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影响较小,而NaCl溶液浓度高于120mmol·L-1时,对奶花芸豆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奶...  NaCl胁迫对奶花芸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低于90mmol·L-1时,对奶花芸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影响较小,而NaCl溶液浓度高于120mmol·L-1时,对奶花芸豆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奶花芸豆种子的发芽指数、根长、侧根条数、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冠比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高,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奶花芸豆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密度对超高产春大豆叶粒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云龙 章建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荚数、粒数、产量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主茎上,在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在上层和中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水平方向上主茎产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分枝产量逐渐减少直至没有,垂直方向上上层产量所占比例呈增加的趋势,下层产量所占比例呈... 荚数、粒数、产量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主茎上,在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在上层和中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水平方向上主茎产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分枝产量逐渐减少直至没有,垂直方向上上层产量所占比例呈增加的趋势,下层产量所占比例呈减小的趋势,中层产量所占比例变化幅度不大。粒叶比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粒叶比特别是上层粒叶比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45.0×104株/hm2处理产量达5547.81kg/hm2,以主茎结荚为主(主茎占96.07%),产量垂直分布上中层约各占45%左右,下层占10.13%,粒叶比为109.64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粒叶比 主茎 超高产 春大豆 结荚 粒数 增加 比例 趋势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万素梅 胡守林 云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1,共2页
通过系统观察不同土壤类型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的变化,以有效地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土壤含水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黏土地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近似于抛物线,0~... 通过系统观察不同土壤类型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的变化,以有效地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土壤含水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黏土地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近似于抛物线,0~20cm土壤含水量最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至60-80cm达最大,随后又降低。而在沙土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黏土地相反。这种变化与土壤的理化、生物学特性以及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关。不同土壤类型膜下滴灌棉花产量、总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棉花 土壤水分 土壤类型
下载PDF
接种根瘤菌对南疆春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胥雅馨 徐玥 +4 位作者 李玲 吴全忠 陈国栋 黄兴军 云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5,共8页
为筛选南疆结瘤能力强且对春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有积极影响的大豆根瘤菌菌株,探讨大豆品种和根瘤菌的匹配性,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3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对南疆地区3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接种试验,测定大豆根瘤数、根瘤干重、大豆... 为筛选南疆结瘤能力强且对春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有积极影响的大豆根瘤菌菌株,探讨大豆品种和根瘤菌的匹配性,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3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对南疆地区3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接种试验,测定大豆根瘤数、根瘤干重、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均能促进南疆不同春大豆品种根系结瘤,促进结瘤效果存在差异,黑农61接种T6能显著增加中后期根瘤数、根瘤干重,新大豆8号和石大豆2号接种T6和SN7-2能显著增加结瘤数和根瘤干重,SN7-2在春大豆生育前期、T6在生育后期作用明显;黑农61接种SMH12,新大豆8号和石大豆2号接种T6和SN7-2能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新大豆8号接种SN7-2、石大豆2号接种T6、黑农61接种SMH12能促进干物质向生殖器官分配。接种根瘤菌能通过增加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提高春大豆产量,新大豆8号与SN7-2、石大豆2号与SN7-2、黑农61与SMH12匹配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春大豆 南疆 结瘤 生长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猛 梁雪齐 +5 位作者 李玲 张丽 张锋 陈国栋 吴全忠 云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8-244,共7页
为探究匀播冬小麦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不同穗型品种新冬22(A1)和新冬50(A2)为材料,匀播(株行距相等)条件下设置了123万、156万、204万、278万、400万株·hm-2(分别记为M1、M2、M3、M4、M5)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匀播小... 为探究匀播冬小麦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不同穗型品种新冬22(A1)和新冬50(A2)为材料,匀播(株行距相等)条件下设置了123万、156万、204万、278万、400万株·hm-2(分别记为M1、M2、M3、M4、M5)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匀播小麦干物质积累、运转、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匀播条件下,冬小麦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新冬22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籽粒产量均表现为M2处理最高,新冬50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籽粒产量均表现为M4处理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的有效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籽粒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匀播条件下,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56万株·hm-2,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278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匀播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12
15
作者 云龙 文卿琳 +1 位作者 李新裕 吴全忠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年第7期14-15,共2页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在培养合格人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践教学的改进措...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在培养合格人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
下载PDF
智能化滴灌技术及其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明 云龙 章建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主要介绍了智能化滴灌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特点,并比较了智能化滴灌技术和常规滴灌技术在棉花生产应用上的区别,提出了智能化滴灌技术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智能化滴灌 常规滴灌 棉花
下载PDF
不同群体条件下奶花芸豆的生长及产量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云龙 章建新 +1 位作者 倪丽 李宁 《杂粮作物》 CAS 2005年第2期94-95,共2页
研究了奶花芸豆4种不同群体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大,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降低;叶面积指数增大,但密度过大则叶面积指数高值期持续时间较短;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研究了奶花芸豆4种不同群体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大,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降低;叶面积指数增大,但密度过大则叶面积指数高值期持续时间较短;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密度过大,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花芸豆 栽培密度 干物质 叶面积指数 产量
下载PDF
氮肥与根瘤菌配施对南疆春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胥雅馨 徐玥 +5 位作者 李玲 黄兴军 王德胜 吴全忠 陈国栋 云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1-248,共8页
为了探讨最适合南疆地区的氮肥和根瘤菌配施方案,设置3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与3种根瘤菌(SMH12、T6和SN7-2)拌种的田间试验,研究主栽大豆品种新大豆8号结瘤情况、干物质积累... 为了探讨最适合南疆地区的氮肥和根瘤菌配施方案,设置3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与3种根瘤菌(SMH12、T6和SN7-2)拌种的田间试验,研究主栽大豆品种新大豆8号结瘤情况、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施氮及接种根瘤菌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瘤数、根瘤干重、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不施用氮肥不利于大豆生长,供应量过高影响大豆生长代谢、根瘤形成,单施氮肥增产有限,增产幅度为9.41%~14.24%。在相同施氮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可使植株各生长指标显著提高,表现为SN7-2>T6>SMH12>CK,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比仅施氮肥增产11.5%~46.3%。N1处理接种SN7-2根瘤菌的效果最佳,产量高达5 115.3 kg·hm^(-2),比CK增产31.65%,能明显提高大豆根瘤数、根瘤干重以及单株和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是提高南疆大豆结瘤生长和产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根瘤菌 春大豆 新大豆8号 结瘤 生长
下载PDF
叶面喷施不同配方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田甜 陈国栋 +4 位作者 万素梅 云龙 刘婵 马银虎 王沛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0,共5页
为了筛选出1~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用于解决生产上出现的棉花大面积晚熟、早衰、大小苗现象,并为南疆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本试验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选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粉ABT和胺鲜酯DA-6)与... 为了筛选出1~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用于解决生产上出现的棉花大面积晚熟、早衰、大小苗现象,并为南疆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本试验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选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粉ABT和胺鲜酯DA-6)与缩节胺(DPC)组成8组不同浓度处理(含对照),出苗后10d喷施于棉苗叶片,研究其对棉花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ABT-2(DPC45g/hm^(2)+ABT30 g/hm^(2))与DDA-5(DPC45g/hm^(2)+DA-63g/hm^(2))两处理对促进棉苗根系生长发育的作用更为显著,药后30d根系干物质量较CK分别增加66.80%和81.18%,根冠比较CK分别增加40.13%和49.48%,根平均直径较CK分别高出16.47%和24.90%。这表明两个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棉花苗期根系干物质量积累、根系增粗、根体积增大及根冠比升高,对幼苗根系形态建成具有重要意义,为较优配方处理,可为新疆棉花大田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 根系生长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春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兴军 冉新月 +4 位作者 吴树 陈国栋 王德胜 吴全忠 云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556,共11页
为探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南疆春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B1(4月7日)、B2(4月17日)、B3(4月27日)和B4(5月7日),3个密度M1(51.02万株·hm^(-2))、M2(30.86万株·hm^(-2))和M3(22.68万株·hm^(-2)),... 为探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南疆春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B1(4月7日)、B2(4月17日)、B3(4月27日)和B4(5月7日),3个密度M1(51.02万株·hm^(-2))、M2(30.86万株·hm^(-2))和M3(22.68万株·hm^(-2)),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生育进程、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B4相较于B1延长生育期6.3 d,但缩短了R4~R6阶段10.7 d。B4叶面积指数在R6期显著低于其他播期,并且各播期下增大种植密度均能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在R4期,B1播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比B2、B3和B4高29.75%、23.09%和39.40%,并在R6期仍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R4期,M3干物质积累量随播期推迟显著增大,R6期则相反。晚播和增大种植密度会降低分枝荚数、分枝粒数及分枝粒重,从而降低产量。综上,在本研究处理范围内早播和降低种植密度能够保证大豆在R4和R6期有充足的阶段发育时间和较强的叶片光合能力,维持R6期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并且增大分枝荚数、分枝粒数及分枝粒重,从而显著提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种植密度 春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