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的法制考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有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8-59,共12页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的地方政府转型与制度改革。就专员的资格与任期、职权与辖区、组织与经费等方面考察 ,专员制的法制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然专员制度的法律设计与实际状况之间无疑存在着一定的...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的地方政府转型与制度改革。就专员的资格与任期、职权与辖区、组织与经费等方面考察 ,专员制的法制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然专员制度的法律设计与实际状况之间无疑存在着一定的偏离状态 ,但这种偏离没有影响到该制度的基本运作 ,因而专员制度的法制状态应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的。专员制度是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历史长河中发展演变的重要一环 ,也是中国地方政府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过渡的重要一步。而且 ,专员制度的变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制度史 法律制度 行政督察专员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1927-1937)--以赋税与灾荒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15
2
作者 有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4-203,共20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全面抗战前十年间,对农村的治理出现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赋税繁苛,长期过度剥夺农村;防灾、治灾、救灾基础建设严重被忽视而极其薄弱,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大为降低,农村连年遍地灾荒。苛政"人祸"与自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全面抗战前十年间,对农村的治理出现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赋税繁苛,长期过度剥夺农村;防灾、治灾、救灾基础建设严重被忽视而极其薄弱,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大为降低,农村连年遍地灾荒。苛政"人祸"与自然"天灾"交织相迫,农村经济连年衰败;广大贫民也"命悬一线",陷入求生无望、"坐而待毙"的绝境,从而孕育和酿造了群体反抗与革命的普遍土壤。史实表明,农村经济并不存在所谓南京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赋税 灾荒 农村 农民
原文传递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探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有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31,共6页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一改此前地方行政管理三级制发展的趋势,采取省县两级管理体制。而自1931年开始而后逐步确立并推及全国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遂又使省县两级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迄今有关民国地方政制的研究中,对行政督察专员制研...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一改此前地方行政管理三级制发展的趋势,采取省县两级管理体制。而自1931年开始而后逐步确立并推及全国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遂又使省县两级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迄今有关民国地方政制的研究中,对行政督察专员制研究甚为薄弱。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行政督察专员制创设的缘由,探讨了行政督察专员制酝酿试办之初创时期、分途并立之正式实施时期和统一体制及划一实施之定型时期诸阶段的历史概貌与演变轨迹,论述了行政督察专员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行政督察专员制 行政层级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及其知识背景 被引量:11
4
作者 有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5,共9页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是南京政府于20世纪30年代初所创设、后逐渐在国共各治区推行和实施的地方层级制度,对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也产生重要影响。该制在民国时期随着国内局势的重大变化,在抗战以前、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以后,相继发生了相...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是南京政府于20世纪30年代初所创设、后逐渐在国共各治区推行和实施的地方层级制度,对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也产生重要影响。该制在民国时期随着国内局势的重大变化,在抗战以前、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以后,相继发生了相应的变迁,在国共各治区也有不同的特征和命运。在行政督察专员制创设和演变的过程中,也不应忽视其与学术界流行的相关知识、观念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政治与法律制度 行政区划 缩小省区 行政效率
下载PDF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废止时间考 被引量:9
5
作者 有为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0-163,共4页
关键词 南京政府 行政督察专员制 废止时间 地方政治史 戡乱地区
原文传递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的重要地方制度: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被引量:11
6
作者 有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8,共8页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是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普遍实行的督察、管理县级及其以下政权的层级政府制度,它直接援引国民党地方行政层级中的专员制度,间接起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介于省、县苏维埃政权之间的特区苏维埃政府制度。专员制度随着抗...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是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普遍实行的督察、管理县级及其以下政权的层级政府制度,它直接援引国民党地方行政层级中的专员制度,间接起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介于省、县苏维埃政权之间的特区苏维埃政府制度。专员制度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而得到了推行。专员制度及其管理经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的建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府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政权建设 地方制度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专员制度
下载PDF
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 被引量:8
7
作者 有为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67-71,共5页
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翁有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各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了广泛、充分的政治动员,使广大进步和爱国民众不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治体系中来。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具有重要... 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翁有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各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了广泛、充分的政治动员,使广大进步和爱国民众不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治体系中来。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之,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政治动员 政治参与 人民群众 陕甘宁边区 中国共产 中国妇女 山东抗日根据地 民主政治 华中抗日根据地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省委的创设与运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有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78,共17页
中共成立初期,地方组织开始只是在一些有新兴工业的都市设置支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又逐步设置了地委和区委。在国民党发动四一二政变、革命面临严峻危机的时刻,中共把省委制运用到党的组织体系中。中共省委制是中共对传统地方最高... 中共成立初期,地方组织开始只是在一些有新兴工业的都市设置支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又逐步设置了地委和区委。在国民党发动四一二政变、革命面临严峻危机的时刻,中共把省委制运用到党的组织体系中。中共省委制是中共对传统地方最高层管理体制——省制的创造性运用,是中共组织制度网络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对于土地革命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中共省委制的建构,形成了省组织层级凝聚、拱卫在中共中央核心层级之下的组织机制,大大加强了中央的政治中心权威统领军事和领导地方的能力与力量,彻底革除了历史上藩镇和近代军阀自为一体对抗中央之弊,将省与中央的位序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归到健康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省委 土地革命 农村暴动 根据地 中共特委 前委
下载PDF
五四前后时人对军阀现象之认识 被引量:9
9
作者 有为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115,191,共21页
五四前后,时人关注的重要政治焦点问题,就是军阀政治这一现实问题,因为军阀问题,已成为困扰那个时代发展的重要难题。在时人看来,军阀问题的表现,一是军阀干政弄权之乱导致国家纲纪、政治道德败坏;二是军阀各割据一方为霸导致中央与地... 五四前后,时人关注的重要政治焦点问题,就是军阀政治这一现实问题,因为军阀问题,已成为困扰那个时代发展的重要难题。在时人看来,军阀问题的表现,一是军阀干政弄权之乱导致国家纲纪、政治道德败坏;二是军阀各割据一方为霸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失衡;三是军阀内争、兵变之祸"甚于匪祸";四是军阀"率兽食人"陷民生于绝境。根据这种观察,当时的思想界得出了对军阀的否定性认知结论。时人谓军阀"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就是虽显朴实却颇具典型意味的结论。即使在今天看来,五四前后时人对军阀的认识虽不无形容和夸张的成分,但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思想界 军阀问题 否定性认知
原文传递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地方“特委”与农村武装革命 被引量:7
10
作者 有为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大革命失败后 ,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正确方针。通过何种组织有效地领导民众举行武装起义和建立政权 ,是能否贯彻八七会议方针 ,能否挽救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党的地方“特委”这一组织适应和满足了发动武装起义的各种... 大革命失败后 ,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正确方针。通过何种组织有效地领导民众举行武装起义和建立政权 ,是能否贯彻八七会议方针 ,能否挽救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党的地方“特委”这一组织适应和满足了发动武装起义的各种条件 ,弥补了省委、县委在领导武装起义过程中的局限 ,成为大革命失败后各地发动武装起义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委 武装起义 革命根据地 党的建设
原文传递
“五四”前后陈独秀对“封建”意涵的探索——中共“反封建”话语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有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9,共15页
推翻晚清帝制、民国建立后,政治并未像辛亥革命者所期盼的那样使人民永享太平,反呈政纲失序、军人乱政、国家分裂的危险境地。在此情景下,胸怀拯救民族、改造国家的"新青年"知识分子逐渐积聚到一起,其中一部分进而转变为共产... 推翻晚清帝制、民国建立后,政治并未像辛亥革命者所期盼的那样使人民永享太平,反呈政纲失序、军人乱政、国家分裂的危险境地。在此情景下,胸怀拯救民族、改造国家的"新青年"知识分子逐渐积聚到一起,其中一部分进而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核心人物正是陈独秀。他站在五千年文明中国与近代西方文明交汇的"五四"潮头,挟欧风美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新知,提出了关于近代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其中,"五四"前后十余年间关于"封建"意涵的探讨和"反封建"思想理论的构建,主要是由他提出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理论支点的。这些理论在中共早期的理论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值得系统梳理和认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五四”前后 “封建” 军阀 地主 “反封建”
下载PDF
钱穆政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有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2-67,共6页
钱穆政治思想研究翁有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正如他对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体认与审视一样①,他对中国政治也有独到的体认与思考。本文拟从钱穆对中国政治的体认、对中西政治歧异的比较以及他对中国政治前途的构思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一钱... 钱穆政治思想研究翁有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正如他对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体认与审视一样①,他对中国政治也有独到的体认与思考。本文拟从钱穆对中国政治的体认、对中西政治歧异的比较以及他对中国政治前途的构思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一钱穆对中国政治的体认钱穆虽为一介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 中国政治 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 张君劢 西方政治 贤人政治 政治理论 政党政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考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有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68,共7页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954年宪法的制定工作是认真的。但由于形势的迅速转变等多种原因,宪法的实施却成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宪法 毛泽东 刘少奇 斯大林 社会主义改造 宪政实践
下载PDF
吴佩孚与河南政局之嬗变(1920—1924)
14
作者 有为 朱明礼 《民国档案》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1920年初,河南易督风潮发生,加速了吴佩孚北撤。吴佩孚北撤河南后,联合赵倜,排挤河南省省长王印川,使其不安于位,在直皖之战后离职。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赵倜起兵失败,最终被直系军队驱逐出省。战后冯玉祥被任命为河南省督军。吴、冯... 1920年初,河南易督风潮发生,加速了吴佩孚北撤。吴佩孚北撤河南后,联合赵倜,排挤河南省省长王印川,使其不安于位,在直皖之战后离职。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赵倜起兵失败,最终被直系军队驱逐出省。战后冯玉祥被任命为河南省督军。吴、冯又发生权力矛盾,吴将冯玉祥排挤出河南,派自己的亲信张福来督理河南军务。继而驱逐河南省省长张凤台,提拔参谋长李济臣为河南省省长,甚至下令将省署迁移洛阳。吴佩孚更替河南省省长和督军以及强制迁移河南省署的行为,不仅造成直系内部的分裂,而且丧失了民心,为日后战败埋下了祸根。从吴佩孚的行为中亦可以透视出北京政府统治后期由于国家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力量,军政关系和央地关系倒置,国家陷入无休止的纷乱与分裂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孚 河南省省长 河南省督军
原文传递
中共民主革命理论建构中的“封建”意涵之演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有为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8,共6页
"封建"概念在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理论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共在建党之际,从世界革命的视野和历史发展序列中,探讨了军阀的"封建"性质,主要进行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其意涵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国... "封建"概念在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理论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共在建党之际,从世界革命的视野和历史发展序列中,探讨了军阀的"封建"性质,主要进行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其意涵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国共合作建立后,随着大革命的发展,认识到军阀与其背后的农村地主同属"封建"范畴,初步形成了由反城市"封建军阀"到反乡村"封建地主"的理论与实践。土地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以没收地主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反封建地主的土地革命,封建概念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抗战时期,封建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建构新民主主义理论大厦和斗争实践的重要支点,体现了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建构和深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共对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等重大理论与实践的艰辛探索过程,体现了理论既指导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修正和丰富的辩证而生动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革命理论 封建军阀 封建地主 陈独秀 毛泽东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制度转型中的省制刍论 被引量:6
16
作者 有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70,共11页
省制作为地方最高管理层级,元代以后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已经具有不可移动、不能移动的层级功能,对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国家的统一,有着不可代替的重大管理作用。然而,近代以降,由于中国从社会到国家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型之中,省... 省制作为地方最高管理层级,元代以后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已经具有不可移动、不能移动的层级功能,对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国家的统一,有着不可代替的重大管理作用。然而,近代以降,由于中国从社会到国家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型之中,省制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地方层级制度,与近代中国的艰难转型一样,也经历了从传统体制到现代体制的曲折发展历程。在近代省制不断改易、变动的背后,反映的不仅是省制转型的困境,实关乎中央政权的稳定、社会的安宁与国家的统一,是那个历史时代的大问题。省制作为国家建制中的地方最高层级的制度,从制度现代化转型角度探讨省制的变易历程及其发展特点和趋势,对于进一步认识省制在近代中国历史演变中的重大价值及其丰富的历史内涵,认识中国国家现代化转型的艰难历程及其规律和特点,以明国家治道与得失之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制 制度现代化转型 省制改革 地方分离主义 国家统一
原文传递
蒋经国任职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问题补正 被引量:4
17
作者 有为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177,共7页
关键词 蒋经国 江西 国民政府 行政督察专员 赣南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毛泽东对重要民生问题的处理和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有为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7-75,共9页
古今中外历史一再昭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要得民心,关键是执政者必须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尤其是与人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在决策重大政治、军事和外交等问题的同时,基于其政治信仰,对... 古今中外历史一再昭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要得民心,关键是执政者必须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尤其是与人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在决策重大政治、军事和外交等问题的同时,基于其政治信仰,对城市失业者的救济和就业、灾民的救助、疫病的防治这类关系到人民基本生存、生活状况和基本权利的问题,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重视,并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处理意见,对解决和处理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问题,正确与妥善处理新政权的执政者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从而取得人民对新中国政权的支持和拥戴,对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其维护民生的意义,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剿匪、镇压反革命、三反和五反等重大军事和政治运动是一致的,他领导进行上述重大军事和政治运动的同时,也在领导着进行不是"运动"的维护民生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民生问题 执政理念 民心
下载PDF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惩治汉奸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有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65,共10页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特指投降日本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抗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也同国内的叛国、卖国的汉奸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制定了惩治汉奸的立法和...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特指投降日本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抗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也同国内的叛国、卖国的汉奸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制定了惩治汉奸的立法和政策,并依法惩处了一批死心塌地的汉奸卖国贼。惩治汉奸的立法和政策的研究,对于弘扬民族道德和民族精神,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势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惩治汉奸 法规政策
下载PDF
近代中国权力更替与国家中心力量重塑 被引量:4
20
作者 有为 王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58-69,188,共13页
晚清以降,中国遭遇数千年之大变局,内忧外患纷起,原有秩序难以维持;面对此危机清统治者固守家族集团利益,力智均不足以驾驭全局,德能亦不足以收拢绅民之心,地方势力乃借机滋长,终至辛亥鼎革,民国新立。然新建之民国,起于空地,尚乏基础,... 晚清以降,中国遭遇数千年之大变局,内忧外患纷起,原有秩序难以维持;面对此危机清统治者固守家族集团利益,力智均不足以驾驭全局,德能亦不足以收拢绅民之心,地方势力乃借机滋长,终至辛亥鼎革,民国新立。然新建之民国,起于空地,尚乏基础,因而无法拥有支撑其正常运作的强大力量,遂致民初地方势力进一步坐大,以至纷争不断,各以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国家政治生活军事化,国家权力地方化,军队为军阀个人所有,此种状态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亦难以消除。究其根本是国家中心政治力量的缺位。近代中国权力更替与国家中心力量重塑的演进历程表明,中共作为国家中心力量的形成和确立,是近代中国历史演进和发展的结果,是中共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为国家为民族奋斗取得胜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中共 国家中心力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