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嵬》诗“不及卢家有莫愁”辨义
- 1
-
-
作者
罗雁泽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
-
文摘
《唐诗鼓吹注解大全》对《马嵬》结句的释义成为明代晚期诗家普遍使用的话语模式。清代初期的《唐诗鼓吹笺注》改写了《唐诗鼓吹注解大全》的部分表述,引导清代诗家如姚培谦、姜炳璋等将“卢家夫妇”释为“民间夫妇”,影响至今。这种阐释缺乏历史依据。“卢家”是唐代的世家大族,唐文宗曾有“顾不及崔、卢”之语,和《马嵬》同调。义山诗中的“卢家”皆为显贵,“莫愁”亦为豪门之妾,没有例外,且唐代诗人如杜甫也认为乱世之中,“民间夫妇”的相守其实更为困难。故而《马嵬》的结句应释义为王室权力败落,无法庇佑“妇人”,可世家大族却依然显贵如旧,其义批判性强,抒情性弱。此外,《马嵬》也是检视义山人生轨迹的诗证之一。
-
关键词
李商隐
《马嵬》
“卢家”
“莫愁”
-
Keywords
Li Shangyin
Ma Wei
Lu Jia
Mo Chou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符号·图像·文学母题:周文王“非熊梦”源流考
- 2
-
-
作者
罗雁泽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小说刊刻的地域分布及其交流互鉴研究”(项目编号23AZW015)的阶段成果。
-
文摘
“非熊梦”是一个常见的文学母题。汉简《六韬》与唐代的《史记》文本中已出现周文王获“非熊”的卜辞,与唐代避“虎”讳无关,“非熊”在唐代就已成为吕尚的代指。《左传》与《周志》及《离骚》王逸注文中的“梦黄熊”与“梦得圣人”之事,是“非熊梦”的两种叙事蓝本。唐代李商隐运用高超的使事、用典技巧,将“非熊”与“梦得圣人”进行联结,形成“非熊(罴)梦”的文学符号,这在宋代得到广泛继承。元代建本《武王伐纣平话》不仅对文学母题“非熊梦”加以详细叙写,更将之刻为插图。明代《列国志传》与《封神演义》对于“非熊梦”的改写呈现出“羽翼信史”和“谬悠荒唐”的不同题材特征。建本《平话》、建本《志传》与吴本《志传》中的“非熊梦”插图相异,而吴本《演义》的文、图则更多受到建本《志传》的影响。
-
关键词
非熊梦
文学母题
白话小说
插图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骷髅符号与全真话语:《红楼梦》风月宝鉴新释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罗雁泽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101,共15页
-
文摘
《红楼梦》风月宝鉴中的骷髅符号,在小说中表现出戒色的宗教思想,具有戒色思想的骷髅符号具有深远的文学传统。《红楼梦》中的骷髅符号在批淫戒色的基础上,将批判对象转向了纵欲本身,摆脱了性别的限定。风月宝鉴的持护者、建造者以及其存放的空间,与道教乃至道教中的全真教派密切相关。全真教在建教及传播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有关骷髅的诗文、词曲、仪式、壁画,这些有关骷髅的表述在其教义理念、图像性与镜像性、批判指向性以及其理念传播的工作机制等方面,共同构成了风月宝鉴中骷髅符号的文化渊源。而《红楼梦》也借由小说文学的艺术本质,在叙述过程中赋予风月宝鉴及其骷髅符号独特的艺术价值。
-
关键词
红楼梦
骷髅符号
全真教
风月宝鉴
-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臭嘴巴的小河马
- 4
-
-
作者
罗雁泽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0年第8期6-7,共2页
-
文摘
小河马学了一句骂人话,他觉得很好玩,就总说这句话。
-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臭嘴巴的小河马》
-
分类号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水浒后传》看晚明士人及小品文的审美情趣
- 5
-
-
作者
冯托托
罗雁泽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
-
文摘
作为《水浒传》的续书,《水浒后传》出现了一系列与《水浒传》迥然相异的描写片段,这些片段具有性灵文学的特质,表现出一种雅致、诗化的审美情趣,与《水浒传》中的游民美学大相径庭。《水浒后传》承接了《水浒传》的外部结构,但受晚明士人生活及晚明小品文中广泛存在的审美情趣的影响,整体上呈现风流清雅的生活情趣、精致空灵的文学情趣等美学特征。同时,对李师师形象的塑造,反映晚明社会对娼妓符号的审美转向。
-
关键词
《水浒后传》
晚明
士人
审美情趣
-
Keywords
A Sequel to Water Margin
late Ming Dynasty
scholar
aesthetic taste
-
分类号
I207.41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拜月亭》刻版插图与戏文中的伞戏演变
- 6
-
-
作者
罗雁泽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6-93,共8页
-
文摘
《拜月亭》不同版本的插图对伞戏的表现存在异同。伞戏起码在《风月锦囊》刊行的时期就出现在舞台表演之中,其后刊行的版本插图中伞戏出现新变,也影响了舞台上的伞戏表演。与之相应,弋阳腔与青阳腔的《拜月亭》选本(滚调时本)中,存在抢伞与还伞的戏文,这些独特的戏文应是继承并发展了早期舞台演出中的初级伞戏。莆仙戏《蒋世隆》则在滚调时本的基础上,对其伞戏进行二次创作,使伞道具成为通部戏前半段的重要"戏眼"。乾隆时期,昆曲因受花部影响,最终在钱编《缀白裘》中将有关"隆兰相遇"的出目定名为《踏伞》,沿用至今。
-
关键词
《拜月亭》
伞戏演变
插图
戏文
-
Keywords
The Moonlight Pavilion
evolution of umbrella performances
illustrations
text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汽车哨兵”——三角警告牌自行小车的设计与研制
- 7
-
-
作者
刘晨东
罗雁泽
蒋子潇
陆锴
王梓扬
朱行远
-
机构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13年第11期22-22,共1页
-
文摘
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行进过程中难免出现故障,这时就需在汽车后方较远处放置三角警告牌,提醒和警告后面来的车。
-
关键词
汽车
哨兵
交通工具
日常生活
-
分类号
U472.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