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文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3,共2页
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年,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改革走过十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即将颁布。如何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是本刊目前和今后着力探讨的内容,... 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年,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改革走过十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即将颁布。如何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是本刊目前和今后着力探讨的内容,欢迎读者朋友们结合《纲要》精神,就"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新课程十年的变化"中的某一点,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观点要新,内容要实,1500字左右。投稿信箱是:ywjsxln@163.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作文能力 思维能力 学生
下载PDF
体味真情 赏析细部 深度探究——例谈“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罗进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温儒敏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也要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在阅读课... 温儒敏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也要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在阅读课中要获取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就应该学会“品鉴文心”。所谓“文心”,按照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名著《文心雕龙》中的解释,即为“为文之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心” 品鉴 个性化行为 学生阅读 真情 体味 细部
下载PDF
让文章拥有夺人眼球的“亮点”——兼谈命题作文“对镜”的写作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进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写作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在学生应考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的文章出现夺人眼球的“亮点”,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结合命题作文“对镜”的写作情况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建议。我... 写作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在学生应考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的文章出现夺人眼球的“亮点”,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结合命题作文“对镜”的写作情况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建议。我曾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写作 眼球 文章 学生作文 语文素养 “镜子” 作文题
下载PDF
材料作文“我怕”的导写意见与佳作点评
4
作者 罗进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3年第4期28-30,共3页
一.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以来,他所断言的那个社会似乎正以加速度来到我们的身边。他认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 一.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以来,他所断言的那个社会似乎正以加速度来到我们的身边。他认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贝克这样比较过去和今天:“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近年来,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曾让我们陷于惊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作文 佳作点评 风险社会 写意 阶级社会 加速度 核电站 贝克
下载PDF
真情、细部、深度——《项羽之死》的教学重构课例与点评
5
作者 罗进 虞黎明 林富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2-36,共5页
一、说明《项羽之死》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本课试图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注重“言”而忽略“文”的套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以“真情、细部、深度”为教学设计的三个基点... 一、说明《项羽之死》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本课试图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注重“言”而忽略“文”的套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以“真情、细部、深度”为教学设计的三个基点,重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项羽之死》的文字比较浅显,温州中学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弄清楚文章的内容大意。文章的疑难之处在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和“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等一直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项羽 细部 重构 课例 教学内容 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思辨:写好论述类文章的关键因素
6
作者 罗进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6年第12期28-30,共3页
【主持人语】这是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里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人生之事,于此二者,不能缺一。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注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 【主持人语】这是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里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人生之事,于此二者,不能缺一。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注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自拟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 修能 材料内容 自拟题目 期中考试 人能 德兰修女 明代初期 教学指导 如玉
下载PDF
“深文”如何做好“浅教”——《今生今世的证据》课例赏鉴
7
作者 李娜 罗进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6年第5期45-49,共5页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的一篇有关追忆和思索故乡的当代著名散文。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的一篇有关追忆和思索故乡的当代著名散文。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文本所具有的这一独特的文学意味和文人情怀,理应成为本课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生今世的证据》 课例 文学意味 文人情怀 课堂实施 教学设计 故乡 苏教版
下载PDF
“文言经典”教学应唤醒学生的真情体验
8
作者 罗进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8,共3页
在当下的"文言经典"教学语境中,语文教师往往会遭遇以下的教育尴尬和教学冷遇:当教师激情满怀地向学生教习《项羽之死》时,学生往往更喜欢关注"项羽该不该自刎"的生存问题,却对项羽之死所具有的悲情意义嘻嘻哈哈;当教师热情洋溢地... 在当下的"文言经典"教学语境中,语文教师往往会遭遇以下的教育尴尬和教学冷遇:当教师激情满怀地向学生教习《项羽之死》时,学生往往更喜欢关注"项羽该不该自刎"的生存问题,却对项羽之死所具有的悲情意义嘻嘻哈哈;当教师热情洋溢地向学生教习《陈情表》时,那一句"读此文而不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语境 学生 文言 真情 唤醒 语文教师 《陈情表》 生存问题
下载PDF
真情·细部·深度——《项羽之死》的教学重构课例
9
作者 罗进 虞黎明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 2010年第5期30-33,共4页
一、《项羽之死》课例说明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项羽之死》倾注了司马迁的大量心血,是不朽的文言名篇。“《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 一、《项羽之死》课例说明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项羽之死》倾注了司马迁的大量心血,是不朽的文言名篇。“《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本课试图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注重“言”(文字知识)的教学而忽略“文”(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陈旧套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本纪》 文言文教学 课例 重构 细部 真情 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鉴赏
原文传递
例谈议论文写作的有序表达
10
作者 罗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1,共3页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说理过程杂乱、无序,对于主题的表达,没有条分缕析的意识,不能对材料进行有层次的深度和广度的剖析,从而导致写作缺乏厚度和力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论述缺少应有的井然有...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说理过程杂乱、无序,对于主题的表达,没有条分缕析的意识,不能对材料进行有层次的深度和广度的剖析,从而导致写作缺乏厚度和力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论述缺少应有的井然有序的表达力度,或者说是缺乏论述的条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有序 条分缕析 条理性 力度 学生
下载PDF
记叙类文章场景技法点拨
11
作者 罗进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3年第3期28-30,共3页
柏拉图说过:“空间是永恒的,是不会毁坏的,它为所有的创造物提供了场所,一一存在必定处于某一位置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既不在空中也不在地上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 点拨 技法 场景 文章 记叙 柏拉图 空间
下载PDF
品书圣文心 赏书法神韵
12
作者 罗进 《语文学习》 2013年第3期18-19,共2页
在讲完《兰亭集序》的文句意义、结构文脉之后,我说,刚才我们在文中读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的良辰,山林修竹、清流急湍的美景,流觞曲水、畅叙幽情的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乐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中又氤氲着一种消极伤... 在讲完《兰亭集序》的文句意义、结构文脉之后,我说,刚才我们在文中读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的良辰,山林修竹、清流急湍的美景,流觞曲水、畅叙幽情的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乐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中又氤氲着一种消极伤感的情绪。请大家找出一些表达这种情绪的语句来加以体会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 书法 文心 《兰亭集序》 情绪 伤感
原文传递
一处“晋君”称号 几多言语玄机
13
作者 罗进 《语文学习》 2013年第11期22-24,共3页
作为一篇记录春秋大国博弈的著名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大国的生存之道、大国的外交之道等方面着实可为后世的读者提供诸多的辞令样本和智慧范例.本节课就以文章中的一处"晋君"外交称号作为教学切入口,管窥其中的人物言语玄机.
关键词 人物言语 玄机 称号 《烛之武退秦师》 大国博弈 生存之道 文章 外交
原文传递
高考作文应如何走向深刻
14
作者 罗进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2年第3期28-29,共2页
按照高考的作文发展等级的说法,文章的“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作文是否具有深刻思维的重要指标,只要学生的习作能够做到其中的一两点,就可... 按照高考的作文发展等级的说法,文章的“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作文是否具有深刻思维的重要指标,只要学生的习作能够做到其中的一两点,就可以成为深刻的文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发展等级 启发作用 文章 习作 学生
下载PDF
回应时代关切体 现评价功能——刍议“文化传承”类高考作文题
15
作者 罗进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20年第3期62-64,共3页
梳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可以发现,“文化传承”成为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热点。这回应了新时代对“文化传承”的极大关切,较好地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和“引导教学”三大核心功能。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文化传承 命题研究
下载PDF
真情·细部·深度--《项羽之死》的教学重构课例
16
作者 罗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9,共3页
一、《项羽之死》课例说明《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项羽之死》倾注了司马迁的大量心血,是不朽的文言名篇。“《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
关键词 《项羽本纪》 课例 教学 细部 真情 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鉴赏 选修教材
下载PDF
深刻 流畅 精进——浅谈高考作文的三种思维品质
17
作者 罗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67,共3页
良好的思维品质往往是很多作文获得高分的秘诀。而深刻性、流畅性和精进性等思维品质在高考作文中尤为重要。值得研究。
关键词 思维品质 流畅性 高考
原文传递
应该让作文主体走向开放
18
作者 罗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5,共3页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作...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作文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创造性思维 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 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
原文传递
呼啸而过的青春列车
19
作者 罗进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我中学就读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学校,它位于一个名叫"矾山"的浙南偏僻小镇,不过这里明矾储量丰富,被称为"世界矾都"。矾山中学是伴随着矾矿的兴盛而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里有一幢二层楼的苏式建筑教学楼,楼层之间有做工考究的楼梯,二... 我中学就读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学校,它位于一个名叫"矾山"的浙南偏僻小镇,不过这里明矾储量丰富,被称为"世界矾都"。矾山中学是伴随着矾矿的兴盛而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里有一幢二层楼的苏式建筑教学楼,楼层之间有做工考究的楼梯,二楼教室和走廊都铺设有木板,脚踏上去有"咯噔"的响声,恰好迎合着青春跃动的生命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而过 北京胡同 矾山 言情小说 金庸 《射雕英雄传》 浙南 《忏悔录》 梁羽生 春潮涌动
下载PDF
思辨性写作及其教学研究述评
20
作者 罗进 卢洁洁 罗芷佩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第5期48-53,共6页
对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做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对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思辨性写作”的文体意识得到强化,研究者立足文体本身特点划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类型的思辨性写作教学;“思辨”作... 对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做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对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思辨性写作”的文体意识得到强化,研究者立足文体本身特点划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类型的思辨性写作教学;“思辨”作为写作技能和学习工具的价值得到挖掘,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理性思辨;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研究者们往往将“思辨”作为学习内容,探索“思辨性写作”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思辨性读写 写作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