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危机及广泛开展节水农业前景初探 被引量:45
1
作者 罗良 任爱胜 +1 位作者 王瑞梅 郭鸿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12,共5页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利用特征、水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 ,探讨了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水资源危机 节水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下载PDF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罗良 闻大中 沈善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1-304,共4页
1994~1996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及养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稻田生态系统中,N输入输出基本相抵,处于平衡状态;K输入输出稍有盈余,唯P施用量较输出高1倍,使土壤中P有所积累.通过合理... 1994~1996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及养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稻田生态系统中,N输入输出基本相抵,处于平衡状态;K输入输出稍有盈余,唯P施用量较输出高1倍,使土壤中P有所积累.通过合理水肥调控措施,使水稻单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作水稻 稻田生态系统 养分平衡 养分效率
下载PDF
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罗良 李宁辉 杨建仓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近几年 ,我国粮食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暂时性出现了缺口 ,但利用库存和市场调节 ,基本达到了粮食的产需平衡。而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的产需关系在总体上仍可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时期。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中国 粮食供求状况 恢复性增长 库存 供给 市场调节 暂时性 关系 分析
下载PDF
青铜峡灌区水稻田化肥氮去向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晴雯 张惠 +5 位作者 易军 罗良 张爱平 王芳 刘洳亮 杨正礼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07-1714,共8页
青铜峡灌区是我国古老的特大型灌区和粮食主产区之一,灌区农田氮肥的过量施用已经导致化肥氮向水体流失.用15N示踪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青铜峡引黄灌区习惯灌溉量条件下水稻田化肥氮素去向.结果表明,施氮量为当地习惯施氮300kg.hm-2时,水... 青铜峡灌区是我国古老的特大型灌区和粮食主产区之一,灌区农田氮肥的过量施用已经导致化肥氮向水体流失.用15N示踪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青铜峡引黄灌区习惯灌溉量条件下水稻田化肥氮素去向.结果表明,施氮量为当地习惯施氮300kg.hm-2时,水稻吸收的化肥氮在籽粒中最多,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45.93%,吸收的土壤氮约占52.63%;作物中的回收率为27.90%,在0~90cm土壤中的残留率为23.31%,作物-土壤体系中的回收率为51.21%,氮肥的损失率为48.79%;氮肥除了被当季作物吸收和部分以矿质氮残留在土壤中外,灌区19×104hm2的水稻田化肥氮年流失量为2.78×104t,生产1000kg水稻(净籽粒),排放纯氮20.17kg;在0~90cm土壤层中均有化肥氮残留,残留化肥氮主要富集在表层0~30cm,在60~90cm检测到化肥氮,说明青铜峡引黄灌区在习惯灌溉量条件下,水稻田当季的化肥氮淋溶到90cm以下,成为浅层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水稻田 化肥氮去向 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原文传递
日本长期不同施肥稻田N_2O和CH_4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罗良 近藤始彦 伊藤纯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00-3206,共7页
观测了75年长期连续不施肥、施硫酸铵、施熟制水稻秸秆与豆饼混合堆肥、施绿肥苜蓿4种处理下日本单季稻田温室气体N2O和CH4的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季节,不同处理间N2O排放无显著差异,但CH4排放差异显著;长期连续施... 观测了75年长期连续不施肥、施硫酸铵、施熟制水稻秸秆与豆饼混合堆肥、施绿肥苜蓿4种处理下日本单季稻田温室气体N2O和CH4的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季节,不同处理间N2O排放无显著差异,但CH4排放差异显著;长期连续施用有机肥虽然没有增加N2O排放却促进了CH4排放.各系统排放N2O和CH4所产生的累积全球增温潜势(GWP)以绿肥处理最大(310.7gCO2e·m-2),熟制有机堆肥次之(151gCO2e·m-2),硫酸铵处理最小(60.6gCO2e·m-2).稻田系统的GWP主要来自CH4排放,控制和减少稻田系统CH4排放是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问题.长期连续施用熟制有机堆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地力,满足水稻高产,又能实现CH4减排,是实践中值得推荐的水稻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管理 水稻 温室气体排放 静态箱法
原文传递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罗良 许健民 +1 位作者 罗启仕 闻大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1-376,共6页
1993~1995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田模式其总耗水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节水模式和节水节肥模式较常规模式节省灌溉水达15~23%,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以上.各模式... 1993~1995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田模式其总耗水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节水模式和节水节肥模式较常规模式节省灌溉水达15~23%,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以上.各模式蒸发蒸腾耗水量在同一生长季内基本相同.田间结构及调控管理对其无明显影响实测水稻生育期田间蒸发蒸腾量与计算的可能蒸发蒸腾量相差不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生态系 水分平衡 水分效率
下载PDF
国内外农业清洁生产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2
7
作者 罗良 杨世琦 +2 位作者 张庆忠 杨正礼 黄仁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4,共7页
农业清洁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都在围绕农业清洁生产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本文从清洁生产理念的提出、内涵的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关注点与实践行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中国农... 农业清洁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都在围绕农业清洁生产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本文从清洁生产理念的提出、内涵的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关注点与实践行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中国农业清洁生产迫切需要加强农业清洁生产立法、基础研究、示范、宣传培训与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清洁生产 研究与实践 进展
原文传递
“一提一补”水价改革节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静 陆秋臻 罗良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长期靠超采地下水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长期的地下水超采使桃城区已成为冀枣衡地下深层淡水沉降漏斗区的中心。在如此严峻形势下,该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于2005年8月首创“一提一补”节水制度。本文利用河北省衡水市...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长期靠超采地下水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长期的地下水超采使桃城区已成为冀枣衡地下深层淡水沉降漏斗区的中心。在如此严峻形势下,该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于2005年8月首创“一提一补”节水制度。本文利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332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倍差法模型定量分析桃城区农业水价改革“一提一补”实施后农户灌溉用水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政策对玉米灌溉用水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小麦种植上,试点村农户比非试点村农户的灌溉用水量显著减少了20%以上,可见“一提一补”水价改革有利于缓解华北平原的地下水超采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水价 一提一补 节水效果 倍差法
原文传递
种植规模、环保认知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基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21
9
作者 耿飙 罗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为探索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微观治理机制,了解种植户的生产规模和他们的环保认知是否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的推广应用,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97个水稻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影... 为探索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微观治理机制,了解种植户的生产规模和他们的环保认知是否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的推广应用,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97个水稻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模经营和环保认知提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多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种植规模相比,环保认知对环保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较大。此外,农户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也有助于采用农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规模 环保认知 环境友好型 农业技术 负二项回归
原文传递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N_2O排放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惠 杨正礼 +5 位作者 罗良 张晴雯 易军 杨世琦 陈媛媛 王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606-6615,共10页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高产区过量施肥现象十分突出,氮肥过量施用引起土壤氮素盈余,导致N2O排放量增大,由此引起的温室效应引起广泛关注。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黄河上游灌区稻田不同施肥处理下N2O排放特征。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包括常...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高产区过量施肥现象十分突出,氮肥过量施用引起土壤氮素盈余,导致N2O排放量增大,由此引起的温室效应引起广泛关注。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黄河上游灌区稻田不同施肥处理下N2O排放特征。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包括常规氮肥300 kg/hm2下单施尿素和有机肥配施2个处理,分别用N300和N300-OM代表;优化氮肥240 kg/hm2下单施尿素和有机肥配施2个处理,分别用N240和N240-OM代表;对照不施氮肥用N0代表。试验结果得出,灌区水稻生长季稻田土壤N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前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稻田氮肥施用、灌水及土壤温度的变化对N2O排放通量影响较大,不同处理水稻各生育阶段N2O累积排放量与稻田土壤耕层NO-3-N含量动态变化显著相关。稻田N2O排放不是黄河上游灌区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但灌区稻田N2O排放的增温潜势较大;稻田氮肥过量施用会显著增加N2O排放量,在相同氮素水平下,有机肥配施会显著增加稻田土壤N2O的排放量(P<0.01)。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灌区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稻田不同处理的水稻整个生长季土壤N2 O排放总量为2.69—3.87 kg/hm2,肥料氮通过N2 O排放损失的百分率仅为0.43%—0.64%。在灌区习惯灌水和高氮肥300 kg/hm2时,N300-OM处理的稻田N2 O排放量达3.87 kg/hm2,在100 a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增温潜势(GWPs)为20.76×107 kg CO2/hm2;优化施氮240 kg/hm2水平下,N240和N240-OM处理的N2O累计排放量较N300-OM处理,分别降低了1.18 kg/hm2和0.57 kg/hm2,在100 a尺度上每年由稻田N2 O排放引起的GWPs分别降低了6.33×107 kgCO2/hm2和3.06×107 kg CO2/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灌区 稻田 氮肥施用 N2O排放 全球增温潜势
下载PDF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惠 杨正礼 +5 位作者 罗良 张晴雯 易军 王永生 陈媛媛 王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1139,共9页
采用密闭气室间歇式抽气法研究了黄河上游灌区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在水稻全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量为N 27.6~94.1 kg/hm2,肥料氮损失率为16.4%~22.2%;不同施肥阶段氨挥发损失持续时间为10 d左右,... 采用密闭气室间歇式抽气法研究了黄河上游灌区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在水稻全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量为N 27.6~94.1 kg/hm2,肥料氮损失率为16.4%~22.2%;不同施肥阶段氨挥发损失持续时间为10 d左右,氨挥发最大峰值均发生在施肥后2~3 d;分蘖肥后氨挥发损失量最大,损失量占全生育期损失总量的27.1%~37.0%。温度、光照、pH值是黄河上游灌区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稻田田面水铵浓度与氨挥发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稻田氨挥发损失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习惯施肥(N300)相比,减氮20%(N240)及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N240-1/2OM)均能有效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且这两个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灌区 稻田 施肥 氨挥发
下载PDF
结构调整与区域比较优势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罗良 李宁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1-27,共7页
 文章采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位移-份额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粮食主产区、主产省在1992~1995、1996~1999和2000~2002三个不同时期的农业结构变动和区位优势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主产省的总位移特征总是...  文章采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位移-份额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粮食主产区、主产省在1992~1995、1996~1999和2000~2002三个不同时期的农业结构变动和区位优势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主产省的总位移特征总是与其差异位移保持高度一致,而反映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均衡位移则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配套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增长保持或超过全国农业平均增长水平,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增长 农业结构 区域优势 位移份额分析
下载PDF
植物修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罗良 陈崇娟 +2 位作者 赵天成 刘汝亮 杨林章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水环境污染是造成全球水资源水质性紧缺非常重要的因素。农业面源污染则是继工业源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得到有效治理之后水体污染主要的贡献者,特别是地表水中过量氮、磷的主要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植物修复技术因其可以对受污... 水环境污染是造成全球水资源水质性紧缺非常重要的因素。农业面源污染则是继工业源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得到有效治理之后水体污染主要的贡献者,特别是地表水中过量氮、磷的主要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植物修复技术因其可以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和避免二次污染等特点,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污染水体的治理中。本文从植物修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视角,综述了农田退水氮、磷在主要去除途径与影响因素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植物修复农田退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继续强化植物组合对水污染负荷消减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对植物的经济利用价值、生态景观价值和社会效益开展研究,以及深化植物修复从室内模拟到野外小区域示范、再到大区域的推广应用研究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治理农田面源污染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农田退水
下载PDF
我国主要类型农业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健民 闻大中 +1 位作者 罗良 罗启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7-42,共6页
通过对我国 5个典型农业类型区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的调查 ,建立了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数据库 ,在分析了各典型调查地区的土地利用、作物接续、作物搭配、系统类型单元等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 ,计算出各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标 .结果表... 通过对我国 5个典型农业类型区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的调查 ,建立了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数据库 ,在分析了各典型调查地区的土地利用、作物接续、作物搭配、系统类型单元等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 ,计算出各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标 .结果表明 ,我国主要类型农业地区的最大丰富度相差不大且普遍偏低 ;各地区间平均丰富度 ( Ta)差异明显 ,且总体上丘陵地区高于平原 ,平原地区自南向北递减 ;各地区间的均匀度 ( E)和优势度( D)无明显差异 ,丘陵地区的 E相对高于平原地区 ,而 D与 E相反 .据此提出了建设多样化的农田生态系统结构、改进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 农田生态系 多样性
下载PDF
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4
15
作者 尼雪妹 罗良 +3 位作者 李宁辉 王娜娜 潘亚茹 杨森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1-310,共10页
为解决我国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滞后的问题,在深刻理解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终极目标,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简明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行性与可比性和现实性与导向性原则之上,... 为解决我国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滞后的问题,在深刻理解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终极目标,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简明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行性与可比性和现实性与导向性原则之上,采用文献综述与专家咨询方法构建针对水稻作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组合多重相关法进行主观赋权研究。系统构建了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并基于专家组合的多重相关主观赋权方法分别对3个层次指标进行赋权,确立了每个指标的主观权重。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推动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研发更具目标性和指向性;基于专家组合多重相关法的应用集中了专家的整体意见,克服了传统主观赋权法存在个别专家差异性引起偏差的弊端,可为科学开展各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综合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作物 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指标体系 基于专家组合多重相关的主观赋权方法
下载PDF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莉敏 刘合光 罗良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6期71-75,共5页
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展并不顺利。本文在考察梳理国外经验和我国废弃物利用现状和方向的基础上,借鉴管理激励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所面临的困境,从经济、技术、文化3个... 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展并不顺利。本文在考察梳理国外经验和我国废弃物利用现状和方向的基础上,借鉴管理激励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所面临的困境,从经济、技术、文化3个维度探讨了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的策略,并提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实践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博 杨颖 +1 位作者 王芊 罗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共11页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兼顾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通过生态补偿措施来激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政策措施实用且有效,推动了可持续农业的快速发展。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开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兼顾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通过生态补偿措施来激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政策措施实用且有效,推动了可持续农业的快速发展。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开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效果,并基于我国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生态农业和生态标记等方面的生态补偿实践,指出了制约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发挥更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补偿金额、补偿期限和补偿方式。同时,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清单等政策建议,对于加快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农业 生态补偿 实践 效果
原文传递
宁夏灌区湿地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晴雯 杨正礼 +1 位作者 罗良 张爱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80,共7页
湿地是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汇集地,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和重金属含量是指示水体营养状况的地球化学指标之一。该文分析了宁夏黄灌区湿地沉积物剖面中TOC、TN、TP、Zn、Cu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并与湿地周围农田、排水沟和猪场排污口沉积物... 湿地是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汇集地,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和重金属含量是指示水体营养状况的地球化学指标之一。该文分析了宁夏黄灌区湿地沉积物剖面中TOC、TN、TP、Zn、Cu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并与湿地周围农田、排水沟和猪场排污口沉积物相应层次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湿地沉积物剖面中TOC、TN垂向分布规律相似,在0-50cm有富集,湿地沉积物中TOC的含量是农田和排水沟的5~7倍、是猪场排污口的2.4倍,湿地沉积物中TN的含量是农田和排水沟的3倍左右,是猪场排污口的1.24倍。湿地沉积物中TP的含量与农田、排水沟土壤剖面中的含量差别不大,但远低于猪场排污口。湿地沉积物中Zn的含量小于农田、排水沟和猪场排污口,Cu的含量高于农田和排水沟但远低于猪场排污口。湿地沉积物剖面中TP、Zn、Cu垂向分布规律相似,在湿地入口处0-10cm表层有富集,10cm以下基本均匀分布,且在湿地腹地整个剖面基本均匀分布。湿地沉积物中TOC、TN、TP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湿地沉积物剖面中的TOC、TN、TP与农田土壤剖面中相应层次元素的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湿地沉积物表层明显有TOC、TN、TP、Zn、Cu的富集,由于元素本身化学性质和来源影响的差异,在沉积物剖面中富集的深度不同,农田退水携带的营养型污染物及养殖排污是湿地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灌区 湿地 沉积物 营养盐 重金属
下载PDF
日本食物消费结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良 王艳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4-109,共6页
本研究根据收集到的与食物消费紧密相关的日本现有的历史数据资料,从食物消费结构总特征、不同人群年龄特征和收入水平、Marshall交叉价格弹性分析来解读日本国民食物消费结构(或模式)的演变过程以及相应阶段食物营养元素摄入变化特征。
关键词 日本 食物 消费结构 膳食营养
下载PDF
青铜峡灌区典型排水沟水污特征解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强坤 胡亚伟 罗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79-1586,共8页
以2009年青铜峡灌区排水沟实测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为基础,结合典型排水沟纳污现状调查及灌区灌溉与排水特点,对比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浓度和负荷特征,对典型排水沟污染物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青铜峡灌区典型排水沟农田排水期盐分、... 以2009年青铜峡灌区排水沟实测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为基础,结合典型排水沟纳污现状调查及灌区灌溉与排水特点,对比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浓度和负荷特征,对典型排水沟污染物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青铜峡灌区典型排水沟农田排水期盐分、氨氮、总磷月平均浓度依次为1 124、8.59、0.48 mg.L-1,非农田排水期盐分、氨氮、总磷月平均浓度分别为1 952、18.13、4.15 mg.L-1,农田排水期月平均输出盐分、氨氮、总磷负荷为20 896、90.35、5.80 t,非农田排水期月平均输出盐分、氨氮、总磷负荷分别为7 842、67.81、21.38 t.其中,第一排水沟水污过程与农田灌溉排水周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第一排水沟以农田灌溉排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第三排水沟、银新沟等则在承接农田灌溉排水的基础上,接纳了较多的点源污染,表现出点源与非点源综合污染并以点源污染为主导的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峡灌区 排水沟渠 水污染 农业非点源污染 污染负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