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炎沙门氏菌ssrAB、hilA、hilD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正露 曹堃 +3 位作者 张丽 韩敏敏 李郁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5-1205,共11页
【背景】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新型防治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目的】探究ssrAB、hilA、hilD基因对肠炎沙门氏菌致病作用的影响,筛选安全可靠的沙门氏菌减毒活疫苗或载体用菌株。【方法... 【背景】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新型防治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目的】探究ssrAB、hilA、hilD基因对肠炎沙门氏菌致病作用的影响,筛选安全可靠的沙门氏菌减毒活疫苗或载体用菌株。【方法】采用自杀性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构建ssrAB、hilA、hilD单基因缺失株(ΔssrAB、ΔhilA、ΔhilD)、双基因缺失株(ΔssrABhilA、ΔssrABhilD、ΔhilAhilD)和三基因缺失株(ΔssrABhilAhilD),并比较上述缺失菌株与亲本菌株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基因缺失后菌株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变化(P>0.05);除ΔhilD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外,其他基因缺失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变化不显著(P>0.05);ΔssrABhilAhilD和ΔssrABhilA的LD50值最高,ΔssrAB、ΔhilA、ΔhilD次之;亲本菌株引起的小鼠十二指肠的病变程度较所有缺失菌株明显严重;在所有缺失菌株中,ΔssrABhilAhilD对HeLa细胞的黏附力最低,ΔhilD在小鼠体内的定殖率最高;而机体分泌IL-1、IL-18、IFN-γ的能力与沙门氏菌ssrAB、hilA、hilD基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构建的7株基因缺失株中,ΔssrAB、ΔhilA、ΔhilD、ΔssrABhilA和ΔssrABhilAhilD有致病力低、生长速率良好、能有效刺激细胞因子产生等特性,具备作为沙门氏菌减毒活疫苗或载体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ssrAB hilA hilD 缺失菌株 构建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生物被膜形成对猪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正露 陈传荣 +3 位作者 姚明 张丽 李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45,共7页
旨在探究猪源沙门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成膜能力)对其耐药性和毒力的影响。通过96孔微量板法、K-B纸片法、微量稀释法和寇氏改良法,测定来源于腹泻仔猪的69株沙门氏菌的成膜能力、耐药表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 旨在探究猪源沙门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成膜能力)对其耐药性和毒力的影响。通过96孔微量板法、K-B纸片法、微量稀释法和寇氏改良法,测定来源于腹泻仔猪的69株沙门氏菌的成膜能力、耐药表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显示,69株沙门氏菌成膜阳性率为92.8%(64/69),以弱阳性(1+)为主(84.4%,54/64)。成膜菌对四环素(TET)和强力霉素(DOX)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6.6%(49/64)和75.0%(48/64);多重耐药率为15.6%(10/64),共有9种多重耐药谱,耐药模式70.0%为四环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TET-DOX-AMX-AMP-TMP-SXT-FFC);TET和DOX对成膜菌的MIC较其浮游菌分别提高2倍~16倍和2倍~8倍。强阳性(3+)成膜菌对小鼠的LD_(50)值最大,与弱阳性(1+)之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受试沙门氏菌普遍具有成膜能力,多重耐药范围广、耐药谱复杂,成膜菌对TET和DOX的耐药性与其成膜能力呈正相关,随着成膜能力增强,其LD_(50)值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生物被膜 耐药性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hilD基因缺失株的免疫效果评价
3
作者 张丽 唐正露 +4 位作者 韩敏敏 曹堃 魏建忠 李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95-3105,共11页
为探究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hilD基因缺失株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亲本株S.T(pcDNA3.1)、hilD基因缺失株S.T(ΔhilD+pcDNA3.1)和回补株S.T(ΔhilD+pcDNA3.1-hilD)免疫小鼠,通过比较小鼠的血清Ig G抗体... 为探究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hilD基因缺失株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亲本株S.T(pcDNA3.1)、hilD基因缺失株S.T(ΔhilD+pcDNA3.1)和回补株S.T(ΔhilD+pcDNA3.1-hilD)免疫小鼠,通过比较小鼠的血清Ig G抗体效价、血清抑菌能力、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CD4^(+)/CD3^(+)与CD8^(+)/CD3^(+)比率、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NF-β,MCP-1)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和肠粘膜s Ig A抗体水平等指标,以评价S.T(ΔhilD+pcDNA3.1)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与S.T(pcDNA3.1)和S.T(ΔhilD+pcDNA3.1-hilD)相比,S.T(ΔhilD+pcDNA3.1)免疫小鼠后,除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CD4^(+)/CD3^(+)与CD8^(+)/CD3^(+)比率优于S.T(pcDNA3.1)与S.T(ΔhilD+pcDNA3.1-hilD)外,血清IgG抗体效价、血清抑菌能力、相关细胞因子水平(IL-4,IL-10,IFN-γ,TNF-β,MCP-1)、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及肠粘膜s Ig A抗体水平均显著优于S.T(pcDNA3.1)与S.T(ΔhilD+pcDNA3.1-hilD);小鼠经二次免疫后攻毒,S.T(ΔhilD+pcDNA3.1)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提供的免疫保护率可达100%,且小鼠各脏器损伤程度最低;对肠炎沙门氏菌提供的交叉免疫保护率也达到60%。结果表明S.T(ΔhilD+pcDNA3.1)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在攻毒后能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力及交叉免疫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hilD基因缺失减毒株 免疫效果 生物安全性 昆明小鼠
原文传递
鼠伤寒沙门氏菌hilD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表型分析
4
作者 唐正露 +1 位作者 曹堃 李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48-2755,共8页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hilD基因的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T hilD基因缺失菌株S.T(ΔhilD),电转化法构建hilD基因回补株S.T(ΔhilD+pcDNA3.1-hilD)、hilD基因缺失株空质粒菌S.T(ΔhilD+pcDNA3.1)和亲本...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hilD基因的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T hilD基因缺失菌株S.T(ΔhilD),电转化法构建hilD基因回补株S.T(ΔhilD+pcDNA3.1-hilD)、hilD基因缺失株空质粒菌S.T(ΔhilD+pcDNA3.1)和亲本株空质粒菌S.T(pcDNA3.1),进而对S.T(ΔhilD+pcDNA3.1)与S.T(pcDNA3.1)、S.T(ΔhilD+pcDNA3.1-hilD)的表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T(ΔhilD+pcDNA3.1)和S.T(ΔhilD+pcDNA3.1-hilD)遗传性状稳定;三株菌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S.T(ΔhilD+pcDNA3.1)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高于S.T(pcDNA3.1)和S.T(ΔhilD+pcDNA3.1-hilD)的(P<0.05);而对于小鼠的致病力及对Hela细胞的黏附力和侵袭力,S.T(ΔhilD+pcDNA3.1)均显著低于S.T(pcDNA3.1)和S.T(ΔhilD+pcDNA3.1-hilD)(P<0.05)。表明S.T hilD基因的缺失不影响其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但毒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hilD基因 缺失株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