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应用倒刺线行胆肠吻合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谭喜娟 +4 位作者 陆礼柏 宗将 马嘉盛 赵振荣 汪建初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53-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倒刺线行胆肠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行腹腔镜胆肠吻合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缝线分为倒刺线组(n=18)与对照组(n=20),倒刺线组于腹腔镜下应用倒刺线行胆肠吻合,其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倒刺线行胆肠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行腹腔镜胆肠吻合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缝线分为倒刺线组(n=18)与对照组(n=20),倒刺线组于腹腔镜下应用倒刺线行胆肠吻合,其中良性病变12例,包括Ⅰ型、Ⅳb型胆总管囊肿9例,胆总管下端狭窄2例,吻合口狭窄拆除重建1例;恶性病变6例,包括胰头癌3例、壶腹周围癌3例。对照组于腹腔镜下使用可吸收缝线行胆肠吻合,其中良性病变13例,均为Ⅰ型、Ⅳb型胆总管囊肿;恶性病变7例,包括胰头癌3例、壶腹周围癌4例。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倒刺线组胆肠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0±1.33)min vs.(23.06±2.44)min,P<0.05],倒刺线组与对照组肝总管内径[(18.83±2.92)mm vs.(19.80±1.91)mm]、胆肠吻合口内径[(17.33±2.47)mm vs.(18.00±1.7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胆肠吻合口引流管拔除时间、吻合口漏及第1天、第3天、第7天肝功能、感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狭窄。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术后1~3个月门诊复查CT,未发现胆管扩张、新增腹腔积液,无腹痛、发热等症状,近期预后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应用倒刺线行胆肠吻合是安全、可行的,可缩短胆肠吻合口的缝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胆肠吻合 倒刺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