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周际海
袁东东
+5 位作者
袁颖红
李威
程双怀
陈晏敏
罗
朝
逸
樊后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49-2857,共9页
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碳氮转化和微量气体代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不过迄今在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试...
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碳氮转化和微量气体代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不过迄今在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土壤添加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与不同有机物料混施,探究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共设5个处理:新鲜土壤(S)、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SB)、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1%大豆饼(SBS)、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1%小麦秸秆(SBW)、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1%鸡粪(SBC).研究表明:只添加生物质炭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不明显;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混施使土壤的CO2、N2O排放明显增加,而对CH4的排放影响不明显;从温室气体增温潜势(GWP)变化可以看出有机物料施用对温室效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混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代谢熵(q CO2),各处理的代谢熵是对照处理S的0.18~4.37倍;不同有机物料对FDA水解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表现为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有机物料
土壤温室气体
微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土壤结皮对磷循环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
朝
逸
吴艳宏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7-875,共9页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表层颗粒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胶结形成的混合物,对特殊环境下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论文概述了生物土壤结皮组成、类型和演替过程,简要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的4种功能特性,分析了生物土壤结皮对高山生...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表层颗粒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胶结形成的混合物,对特殊环境下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论文概述了生物土壤结皮组成、类型和演替过程,简要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的4种功能特性,分析了生物土壤结皮对高山生态系统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生物土壤结皮影响磷循环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高山生物土壤结皮对磷生物有效性提升的作用角度,提出高山裸地土壤和植被快速发育的技术路径,为高山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生态系统
生物土壤结皮
功能特性
磷循环
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贡嘎山冰川退缩区土壤-植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磷循环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艳宏
罗
朝
逸
+3 位作者
王治国
祝贺
周俊
邴海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6-705,共10页
对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来说,磷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随成土过程发生改变,同时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通过调整自身养分利用策略,对土壤磷循环产生影响。基于冰川退缩迹地土壤和植被原生演替序列,探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功能多...
对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来说,磷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随成土过程发生改变,同时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通过调整自身养分利用策略,对土壤磷循环产生影响。基于冰川退缩迹地土壤和植被原生演替序列,探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磷循环协同作用过程,分析了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4次冰碛物出露时间(1980、1970、1958、1930年)退缩迹地上发育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磷形态和酶活性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植被演替和土壤发育,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土壤磷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发生明显改变;②成土作用初期,微生物促进了原生矿物磷的转化,并为早期植被发育提供养分;随着原生矿物磷释放量的减少,植物养分利用策略经历了由磷回收循环→简单获取→回收循环3个不同阶段;另外,随着植被演替,微生物更多地参与有机磷活化,提升了植物养分重吸收效率;③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冰碛物磷的快速流失加剧了植物与微生物对磷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
磷循环
植物-土壤反馈
养分重吸收
功能多样性
协同作用
贡嘎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周际海
袁东东
袁颖红
李威
程双怀
陈晏敏
罗
朝
逸
樊后保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鄱阳湖流域水工程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49-285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61065
31760167)
+3 种基金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1BBG70050)
水利部鄱阳湖水资源水环境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ZXKT201708)
2017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No.YC2017-S433)
2017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文摘
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碳氮转化和微量气体代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不过迄今在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土壤添加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与不同有机物料混施,探究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共设5个处理:新鲜土壤(S)、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SB)、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1%大豆饼(SBS)、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1%小麦秸秆(SBW)、新鲜土壤+2%生物质炭+1%鸡粪(SBC).研究表明:只添加生物质炭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不明显;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混施使土壤的CO2、N2O排放明显增加,而对CH4的排放影响不明显;从温室气体增温潜势(GWP)变化可以看出有机物料施用对温室效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混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代谢熵(q CO2),各处理的代谢熵是对照处理S的0.18~4.37倍;不同有机物料对FDA水解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表现为激活作用.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有机物料
土壤温室气体
微生物活性
Keywords
biochar
organic fertilizer
soil greenhouse gases
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土壤结皮对磷循环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
朝
逸
吴艳宏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7-87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064)
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131551KYSB20190028)资助。
文摘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表层颗粒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胶结形成的混合物,对特殊环境下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论文概述了生物土壤结皮组成、类型和演替过程,简要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的4种功能特性,分析了生物土壤结皮对高山生态系统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生物土壤结皮影响磷循环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高山生物土壤结皮对磷生物有效性提升的作用角度,提出高山裸地土壤和植被快速发育的技术路径,为高山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山生态系统
生物土壤结皮
功能特性
磷循环
生态恢复
Keywords
Alpine ecosystem
Biological soil crust
Functional property
Phosphorus cycl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贡嘎山冰川退缩区土壤-植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磷循环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艳宏
罗
朝
逸
王治国
祝贺
周俊
邴海健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6-70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064)。
文摘
对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来说,磷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随成土过程发生改变,同时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通过调整自身养分利用策略,对土壤磷循环产生影响。基于冰川退缩迹地土壤和植被原生演替序列,探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磷循环协同作用过程,分析了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4次冰碛物出露时间(1980、1970、1958、1930年)退缩迹地上发育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磷形态和酶活性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植被演替和土壤发育,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土壤磷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发生明显改变;②成土作用初期,微生物促进了原生矿物磷的转化,并为早期植被发育提供养分;随着原生矿物磷释放量的减少,植物养分利用策略经历了由磷回收循环→简单获取→回收循环3个不同阶段;另外,随着植被演替,微生物更多地参与有机磷活化,提升了植物养分重吸收效率;③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冰碛物磷的快速流失加剧了植物与微生物对磷的竞争。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
磷循环
植物-土壤反馈
养分重吸收
功能多样性
协同作用
贡嘎山
Keywords
biogeochemistry
phosphorus cycling
plant-soil feedback
nutrient resorption
functional diversity
synergism
Gongga mountai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混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周际海
袁东东
袁颖红
李威
程双怀
陈晏敏
罗
朝
逸
樊后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原文传递
2
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土壤结皮对磷循环影响研究进展
罗
朝
逸
吴艳宏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贡嘎山冰川退缩区土壤-植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磷循环的协同作用
吴艳宏
罗
朝
逸
王治国
祝贺
周俊
邴海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