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GRAPES-GEPS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与检验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
月
琳
高丽
+2 位作者
陈权亮
蔡宏珂
任宏利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658,共13页
集合预报在数值天气预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提取集合样本信息以提高集合预报技巧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中国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GEPS)的500 hPa高度场集合资料开展对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并对集合...
集合预报在数值天气预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提取集合样本信息以提高集合预报技巧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中国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GEPS)的500 hPa高度场集合资料开展对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并对集合聚类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通过在传统Ward聚类法中引入动态聚类的“手肘法”方案,发展了环流集合预报分类释用方法。针对该方法的个例分析表明,对于中国中东部地区环流集合预报的聚类释用方法能够有效地划分出最有可能发生的环流形势类型并提供发生概率。确定性预报综合检验结果显示,集合预报聚类结果中发生概率最高的集合大类相对于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有明显提升,并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提升更明显。总体来看,通过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划分环流形势类型可以为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分类释用
Ward聚类
环流
检验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集合预报统一后处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丽
郑嘉雯
+3 位作者
招佐森
罗
月
琳
任鹏飞
姚国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1-1222,共12页
集合预报是数值天气预报中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已成为当前预报预测业务准确率和产品丰富性的重要保障。过去30年间,伴随着国际上集合数值预报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业务集合预报技术和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集合预报链条中面向下游用...
集合预报是数值天气预报中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已成为当前预报预测业务准确率和产品丰富性的重要保障。过去30年间,伴随着国际上集合数值预报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业务集合预报技术和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集合预报链条中面向下游用户的信息输出端,后处理系统已经成为大规模数据生成和产品制作功能一体化、多层次预报分析方法和技术高度集约化的综合平台,在发挥集合预报优势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集合预报后处理系统发展历程以及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和走向,归纳并阐述了集合预报后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一步详细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全球/区域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的集合预报统一后处理系统针对上述各方面主要功能的设计思路、结构框架、关键技术和常规产品等研发进展情况,并重点阐释了如何充分利用该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实时大样本集合预报数据信息开发的极端预报指数、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等多样化新产品及其在业务中的实际应用。总体来看,集合预报后处理将成为充分发挥集合预报准确度高、信息量大以及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的研发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GEPS/REPS
集合预报
统一后处理
业务系统
预报产品
原文传递
题名
GRAPES-GEPS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与检验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
月
琳
高丽
陈权亮
蔡宏珂
任宏利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658,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冬奥中短期精细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应用研发”(2018YFF030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138、42075087、U20A2097)
气象预报业务关键技术发展专项(YBGJXM2020)。
文摘
集合预报在数值天气预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提取集合样本信息以提高集合预报技巧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中国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GEPS)的500 hPa高度场集合资料开展对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并对集合聚类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通过在传统Ward聚类法中引入动态聚类的“手肘法”方案,发展了环流集合预报分类释用方法。针对该方法的个例分析表明,对于中国中东部地区环流集合预报的聚类释用方法能够有效地划分出最有可能发生的环流形势类型并提供发生概率。确定性预报综合检验结果显示,集合预报聚类结果中发生概率最高的集合大类相对于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有明显提升,并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提升更明显。总体来看,通过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划分环流形势类型可以为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分类释用
Ward聚类
环流
检验分析
Keywords
Ensemble prediction
Classification interpretation method
Ward analysis
Circulation
Verification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集合预报统一后处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丽
郑嘉雯
招佐森
罗
月
琳
任鹏飞
姚国华
机构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集合预报室
广州市气象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广东省气象局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1-122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极端温度事件的中期天气可预报性和集合概率预报方法研究”(编号:41875138)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集合预报分类释用与概率订正方法研究”(编号:42175015)资助
文摘
集合预报是数值天气预报中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已成为当前预报预测业务准确率和产品丰富性的重要保障。过去30年间,伴随着国际上集合数值预报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业务集合预报技术和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集合预报链条中面向下游用户的信息输出端,后处理系统已经成为大规模数据生成和产品制作功能一体化、多层次预报分析方法和技术高度集约化的综合平台,在发挥集合预报优势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集合预报后处理系统发展历程以及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和走向,归纳并阐述了集合预报后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一步详细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全球/区域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的集合预报统一后处理系统针对上述各方面主要功能的设计思路、结构框架、关键技术和常规产品等研发进展情况,并重点阐释了如何充分利用该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实时大样本集合预报数据信息开发的极端预报指数、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等多样化新产品及其在业务中的实际应用。总体来看,集合预报后处理将成为充分发挥集合预报准确度高、信息量大以及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的研发新方向。
关键词
CMA-GEPS/REPS
集合预报
统一后处理
业务系统
预报产品
Keywords
CMA-GEPS/REPS
Ensemble prediction
Unified post-processing
Operational system
Forecast products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GRAPES-GEPS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与检验
罗
月
琳
高丽
陈权亮
蔡宏珂
任宏利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集合预报统一后处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高丽
郑嘉雯
招佐森
罗
月
琳
任鹏飞
姚国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