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建筑的经常性保养与修护工作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
出处
《江西建材》
2016年第24期19-20,共2页
-
基金
闽中地区传统村落规划改造及民居功能综合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BAL06805-1.
-
文摘
古建筑经常性保养与维护工作,是古建筑的保护与再生过程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其工程内容与具体措施展开分析,围绕古建筑经常性保养与修护工程内容,分析古建筑经常性出现的问题,侧重以瓦屋面、木构件、墙体、石构件、庭院地面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探索,旨在通过加强古建筑经常性的科学保养与修护工作,使之在使用过程中,延缓残毁情况的扩大,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
-
关键词
古建筑
经常性
保养
修护
-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福清“黄阁重纶”石牌楼纠偏修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06年第4期28-29,共2页
-
文摘
“黄阁重纶”牌楼位于福清市融城镇南门外利桥街,始建干明崇祯元年(1628年),是叶长青为纪念其祖叶向高两度任首辅的殊荣而建。坊用白花岗石建造,仿木楼阁式。十二柱,面阔三间(11m),进深二间(3m),通高10.07m。重檐四坡顶。坊门跨街,门额为巨大月梁,下有镂雕神鳌形雀替承。上置青石雕隔扇,双面镂空透雕三组。内容为抚琴与奕棋、读书、作画,人物僧、俗、长、幼神态各异,袍履、须发分明。隔扇上方为诰封牌,列叶向高、父朝荣、祖广彬、曾祖仕俨四代诰封官衔。全文21行,每行6字,另加款识8字,计134字。上置坊匾,匾双面刻楷书:“黄阁重纶”。字径二尺许,顶楼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山面用中柱,四根浮雕蟠龙方形角柱,上承四坡顶。楼中立竖匾“恩荣”,匾周镂刻飞龙,前后檐各有一对垂莲柱,与角柱弓梁连结,如宝盖璎珞悬垂。坊顶正脊两端为神鳌衔脊,中置宝葫芦,次间门洞略低于明间。柱间镶嵌青石镂空透雕隔扇,隔为前后间。分别透雕渔、樵、耕、读。前后檐柱间也各镶青石透雕隔扇,作为门面。透雕分别为“苏武牧羊”、“杨震拒金”、“秉笔直书”等历史故事。柱头用坐斗等构件。仿木构造惟妙惟肖,雕琢精致,是明代石牌坊中的精品。1985年定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
-
关键词
福清市
牌楼
修复
纠偏
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故事
花岗石
宝葫芦
-
分类号
TU-87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福州地区传统民居木构梁架特征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4期56-59,共4页
-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闽中地区传统村落规划改造及民居功能综合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BAL06B05-1
-
文摘
福州地区传统民居木构架属于我国南方穿斗式体系中的闽东扁作的一支,其做法在共通的大原则下又显现了地区性做法的差异。本文对福州地区传统民居木构架结构体系进行考察分析,依梁架结构特性,可分为纯穿斗式、穿斗架与插梁架混合式两种类型,其中插梁架集合了穿斗式与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形成另一类型的木构架形式。通过分析两种类型木构梁架的特征,归纳其各自的做法类型及其特点,并侧重分析了插梁架纵向、横向结构稳定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形式特征。
-
关键词
福州民居
穿斗式
插梁架
横向扛梁
纵向扛梁
-
分类号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福州镇海楼重建设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严龙华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古建筑所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10年第1期71-73,I0010,共4页
-
文摘
福州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都尉王恭跨山筑城,在山巅建楼意为其他诸城门楼的样楼,为城正北的标志,所以屏山也称样山。楼前右侧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
-
关键词
重建设计
镇海
福州
北斗七星
门楼
-
分类号
TU-0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封火墙营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17年第2期88-91,共4页
-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闽中地区传统村落规划改造及民居功能综合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BAL06B05-1
-
文摘
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的封火山墙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是福州传统民居重要构成部分,其封火墙规模较大,保留最为完好,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本文通过在传统民居修缮设计的过程中,对封火山墙的作法进行研究总结,从封火墙的形制、墙体构成及其做法等方面展开分析,为传统民居墙体的保护与修缮工程提供了基础依据。
-
关键词
福州“三坊七巷”
传统民居
封火墙
营造工艺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福州传统民居地面工程做法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
出处
《福建建材》
2017年第1期78-80,共3页
-
文摘
地面工程是构成传统民居不可缺少的部分。基于实地测绘调研分析,将福州传统民居地面工程做法依其铺装材质不同,主要分为三合土地面、斗底砖及粘土砖地面、杉木板地面与石铺地面等几种形式,从地面铺装的材质、应用范围及铺装工艺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依实际勘查过程地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地面铺装修缮的措施。
-
关键词
福州
传统民居
地面工程
-
分类号
TU767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福州三坊七巷古民居空间形态与木构架结构特征
- 7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
出处
《科技信息》
2006年第10X期15-15,34,共2页
-
文摘
福州建筑历史悠久。汉初无诸建冶城,为福建城廊之始。唐代时。建筑业相当发达,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不但有雄伟壮观的罗城,还有颇具规模的佛寺与塔,城里建有“三坊七巷”居民区.现今留存基本为明清时期建筑,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坊巷群,比之其他聚居片区更显布局上的严谨,规模上的浩大和建筑上的科学.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建筑的文化品格,其传统的空间格局,坊巷纵横,流畅的曲线形封火山墙,舒展的门罩牌堵,穿斗式和抬梁式的相结合的木结构极富地方特色。
-
关键词
三坊七巷
历史
天井
庭院空间
入口空间
木构架
穿斗式
抬梁式
稳定体系
-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民国时期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演进与转型特征
- 8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349,共7页
-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4BAL06B05-1)
-
文摘
通过对福州地区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的实地勘测和调查分析,从传统民居的演进与转型路径及其演进特征,剖析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下民国时期福州新本土民居的特性.研究表明:福州传统民居转型期的演进过程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冲突决定的,整个演进过程是这些冲突的调和和再平衡过程.通过分析转型期传统民居演进的特征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福州民居仍沿袭了传统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材料与施工工艺,并局部融合了西方建筑文化特征,而立面与开窗形式及装饰风格等,可以明显看到西学东渐的变异特征.
-
关键词
传统民居
民国时期
福州地区
转型路径
演进特征
-
Keywords
traditional dwellings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uzhou Region
transition path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U098.1
[建筑科学]
-
-
题名福州衣锦坊水榭戏台的修复设计
- 9
-
-
作者
罗景烈
-
机构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建设科技》
2006年第20期74-76,共3页
-
-
关键词
福州市
修复设计
戏台
水
鼓楼区
-
分类号
TU-87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