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及生脉液对阿霉素所致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实验性治疗作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彭佑铭 刘伏友 +1 位作者 罗季安 刘瑞洪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2-334,共3页
观察丹参及生脉液对阿霉素所致 S D 大鼠肾小球硬化实验性治疗作用。摘除大鼠左肾7 d 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 g·kg - 1) 。隔日腹腔注射丹参及生脉液,8 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血红蛋白( Hb) 、血尿素氮( B ... 观察丹参及生脉液对阿霉素所致 S D 大鼠肾小球硬化实验性治疗作用。摘除大鼠左肾7 d 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 g·kg - 1) 。隔日腹腔注射丹参及生脉液,8 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血红蛋白( Hb) 、血尿素氮( B U N) 、胆固醇( Ch) 及24 h 尿蛋白含量; E L I S A 法测定肾皮质Ⅳ型胶原( Ⅳcol .) 及层粘连蛋白( L N) ;用免疫组化法,计算机图象分析肾小球系膜区Ⅳcol .及 L N 含量。结果显示:模型丹参及模型生脉液组肾皮质、肾小球系膜区Ⅳcol.及 L N 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 0 .05) ,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0 .01) 。提示丹参及生脉液能减轻阿霉素所致肾小球硬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生脉液 阿霉素 肾小球硬化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脑卒中20例使用甘露醇前后电解质血糖及肾功能变化 被引量:28
2
作者 朱笑萍 罗季安 +1 位作者 刘泽云 胡治平 《新医学》 1997年第6期293-294,共2页
目的:了解甘露醇对脑卒中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及是否有肾毒性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例,观察其使用甘露醇前后血中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血钾在使用甘露醇后明显上升。血糖在脑卒中急性期内明显... 目的:了解甘露醇对脑卒中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及是否有肾毒性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例,观察其使用甘露醇前后血中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血钾在使用甘露醇后明显上升。血糖在脑卒中急性期内明显升高。早期肾功能参数血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在使用甘露醇15天后明显上升。结论:甘露醇对脑卒中患者机体内环境有一定影响,亦有一定肾毒性作用。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能敏感地反映甘露醇造成的早期肾损害,为临床提供了早期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甘露醇 电解质 血糖 肾功能
下载PDF
人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及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伏友 段绍斌 +5 位作者 龙志高 肖平 陈星 潘乾 罗季安 彭佑铭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培养模型 ,检测HPMC细胞外基质蛋白及白细胞介素 (IL - 8)的表达。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 -EDTA消化法 ,从人的腹膜组织中分离HPMC。采用形态学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即SP法 ) ,对培养... 目的 :建立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培养模型 ,检测HPMC细胞外基质蛋白及白细胞介素 (IL - 8)的表达。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 -EDTA消化法 ,从人的腹膜组织中分离HPMC。采用形态学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即SP法 ) ,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采用SP法检测HPMC纤维连接蛋白 (FN)、胶原Ⅲ和胶原V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PMCIL - 8mRNA和FNmRNA的表达。结果 :光镜示细胞融合后呈多边形 ,超微结构下可见丰富的微绒毛和内质网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HPMC可表达角蛋白 ,波形蛋白 ,胶原Ⅲ ,FN ,TGFβ1蛋白 ,Ⅷ因子、胶原V表达阴性。人腹膜间皮细胞亦表达FNmRNA和IL - 8mRNA。结论 :HPMC培养模型的建立 ,可为进一步研究腹膜纤维化的防治及IL - 8在腹膜透析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间皮细胞 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8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丹参、蒲黄、大黄制剂对大鼠草鱼胆中毒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季安 彭佑铭 +2 位作者 夏运成 刘伏友 刘瑞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8-99,共2页
本文观察了丹参、蒲黄、大黄制剂对胃饲草鱼胆汁大鼠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上述药物能降低血肌酐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使肌酐清除率增加,减少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囊腔内有红细胞的肾小球数目。为中药... 本文观察了丹参、蒲黄、大黄制剂对胃饲草鱼胆汁大鼠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上述药物能降低血肌酐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使肌酐清除率增加,减少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囊腔内有红细胞的肾小球数目。为中药治疗鱼胆中毒所致的肾脏损害提供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胆中毒 肾脏损害 丹参 蒲黄 大黄
下载PDF
造影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毒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段绍斌 刘伏友 +4 位作者 彭佑铭 罗季安 蒋云生 夏运成 陈立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相关性肾病 (CAN)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 ,探讨内皮素 (ET1)和一氧化氮 (NO)在CAN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 13例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前后血清肌酐 (SCr)及尿ET1和NO水平变化。CAN诊断标准为造影...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相关性肾病 (CAN)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 ,探讨内皮素 (ET1)和一氧化氮 (NO)在CAN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 13例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前后血清肌酐 (SCr)及尿ET1和NO水平变化。CAN诊断标准为造影后SCr较基础值增加 2 5 %和 88 4μmol/L。  结果 :使用造影剂后SCr均升高较基础值净增 90 6~ 736 μmol/L(平均 2 5 4 6 μmol/L)。CAN的发生率为 6 1 5 %。SCr上升峰值时间为第 3~ 7天(平均 5天 ) ;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为第 10~ 45天 (平均 2 0天 ) ,6例患者SCr未恢复至基础水平。造影后尿ET1水平显著增高 ,NO水平下降 ,ET1/NO水平显著增高 (P均小于 0 0 1)。  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造影剂后肾衰均加重 ,ET1和NO的失衡可能在造影剂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肾毒性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铅性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蒋云生 马育慈 +1 位作者 罗季安 夏运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6-78,共3页
我们检查了铅接触人员1023名,发现铅性肾病84例,患病率8.2%。女性34例(7.2%),男性50例(9%),男女铅性肾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印刷厂空气铅浓度平均0.0069mg/m3,蓄电池厂为0.1005mg/... 我们检查了铅接触人员1023名,发现铅性肾病84例,患病率8.2%。女性34例(7.2%),男性50例(9%),男女铅性肾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印刷厂空气铅浓度平均0.0069mg/m3,蓄电池厂为0.1005mg/m3,铅矿为0.5mg/m3。铅性肾病患病率分别为4.73%,8.3%和28.57%(P<0.005)。分析铅性肾病患病率与年龄和铅接触年限的关系。年龄小于30岁,~40岁,~50岁和大于50岁者,铅性肾病患病率分别为5.5%,8.6%,12.1%,和15.6%(P<0.05)。铅接触年限小于10年,~20年和大于20年者,铅性肾病患病率分别为6.6%,9.9%和13.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性肾病 铅中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实验性草鱼胆汁中毒的肾脏功能和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季安 彭佑铭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胆汁 鱼胆中毒
下载PDF
16年腹膜透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回顾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伏友 彭佑铭 +20 位作者 邹莎琳 凌光辉 聂静 唐文彬 周循 段绍斌 李军 刘映红 刘虹 袁芳 肖力 卓莉 陈俊香 陈星 成梅初 朱健玲 朱笑萍 罗季安 樊敏 张浩 孙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6,共8页
总结16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在国内率先成功构建了腹膜透析及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分离、鉴定了腹膜间皮细胞;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研究了腹膜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腹膜间皮... 总结16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在国内率先成功构建了腹膜透析及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分离、鉴定了腹膜间皮细胞;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研究了腹膜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腹膜间皮细胞透析损伤的分子机制与防治措施,观察了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在腹膜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阐明了它们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首次在腹膜透析研究领域中利用纳米载体介导TGF-β1-shRNA与pCTGF-shRNA质粒在腹膜细胞与组织中的表达。在临床研究方面,研究了腹膜透析置管定位新方法、腹膜透析溶质转运特点及其机制、腹膜透析治疗模式及其他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纤维化 生物相容性 溶质转运
下载PDF
慢性铅性肾病的肾脏病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蒋云生 徐锡萍 +5 位作者 刘瑞洪 罗季安 袁曙光 夏运成 赵克凤 李五书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27-530,共4页
对9例慢性铅性肾病患者进行了肾活检,并分别作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发现,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总结了铅性肾病肾脏病理特点,计数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线粒体的数目。
关键词 铅中毒 肾疾病 病理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乳酸盐腹膜透析液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段绍斌 刘伏友 +4 位作者 肖平 夏家辉 彭佑铭 叶云 罗季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63-466,共4页
目的 研究乳酸盐腹膜透析液 (L PDF)对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HPMC作体外培养 ,以MTT试验测定HPMC增殖程度 ;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 8(IL 8)和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蛋白质水平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 目的 研究乳酸盐腹膜透析液 (L PDF)对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HPMC作体外培养 ,以MTT试验测定HPMC增殖程度 ;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 8(IL 8)和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蛋白质水平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IL 8mRNA的表达 ;用Lowry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内总蛋白。结果 L PDF抑制HPMC的增殖 ,且呈时间依赖关系。L PDF刺激HPMC后 ,培养液中IL 8和FN蛋白质水平明显增高 ,并上调IL 8mRNA的表达。在恢复培养期间 ,若加用脂多糖 (10mg/L)、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10mg/L)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10× 10 6U/L)刺激后发现 ,培养液中FN蛋白质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在TNF α刺激组 ,培养液中IL 8水平亦有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乳酸盐腹膜透析液可抑制HPMC增殖 ,并使培养HPMC增高分泌FN和IL 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乳酸盐类 腹膜间皮细胞 L-PDF HPMC
原文传递
药物对实验性草鱼胆中毒早期肾脏损害防治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罗季安 彭佑铭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鱼胆中毒 肾损害
原文传递
长期低浓度铅接触人群的铅性肾病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蒋云生 罗季安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6-228,共3页
关键词 铅性 肾病
原文传递
慢性肾衰与胃肠道的尿毒素清除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铮 蒋云生 罗季安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0年第S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肾衰 尿毒素 胃肠道 胃肠透析 尿毒症 尿素清除率 肠粘膜 透析液 腹膜透析 吸附剂
原文传递
几种治疗慢性肾衰常用中药对小肠清除肌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铮 陈立平 +1 位作者 蒋云生 罗季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几种治疗慢性肾衰常用中药对小肠清除肌酐的影响。方法 :钳夹兔双肾动脉 ,静脉注射肌酐。造瘘用导浊解毒、活血化瘀和补气固本的中药做小肠透析。结果 :1 .枳壳、党参组的肠粘膜肌酐清除率分别为 1 .1 82和 1 .0 0 1 ml.min-1... 目的 :观察几种治疗慢性肾衰常用中药对小肠清除肌酐的影响。方法 :钳夹兔双肾动脉 ,静脉注射肌酐。造瘘用导浊解毒、活血化瘀和补气固本的中药做小肠透析。结果 :1 .枳壳、党参组的肠粘膜肌酐清除率分别为 1 .1 82和 1 .0 0 1 ml.min-1,与对照组 0 .2 91 ml.min-1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5)。2 .大黄等其他组对小肠肌酐的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结论 :导浊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清除肌酐作用不大 ,行气补气的枳壳、党参液可促进小肠清除肌酐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小肠 肌酐 透析 慢性肾衰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病人尿层粘连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佑铭 罗季安 伍汉文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4-96,共3页
参照近年来国内有关测定血中层粘连蛋白(LN)及国外类似文献,建立了一种测定人尿LN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了28例正常人及42例Ⅱ型糖尿病病人尿LN含量。发现23倒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A组)尿LN含量为32.19士1... 参照近年来国内有关测定血中层粘连蛋白(LN)及国外类似文献,建立了一种测定人尿LN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了28例正常人及42例Ⅱ型糖尿病病人尿LN含量。发现23倒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A组)尿LN含量为32.19士16.78ng/umol·Cr;19例尿白蛋白增高的糖尿病病人(B组)尿LN为54.63土21.84ng/umol·Cr;正常人尿LN为9.21士7.05ng/umol·Cr。A组与B组比较及两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糖尿病组血糖值与尿LN之间无显著相关。结果提示:糖尿尿病病人尿LN排出增高,且随着白蛋白尿的出现而进一步增高,可能对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层粘连蛋白 测定
下载PDF
甘露醇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笑萍 罗季安 +1 位作者 刘伏友 彭佑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336,共4页
目的:利用甘露醇(mannitol)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n=6,2h内给予甘露醇)... 目的:利用甘露醇(mannitol)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n=6,2h内给予甘露醇)、生理盐水(n=6,2h内给予相同溶积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n=6;3d内给予甘露醇40~60g/kg),观察用药后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内皮素及心钠素浓度的变化。结果:小剂量甘露醇组用药后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心钠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大剂量并自由饮水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大剂量并自由饮水组血浆心钠素浓度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甘露醇可能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进一步降低肾血流量,参与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肾素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心钠素
下载PDF
KI的肾内驱铅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云生 夏运成 +2 位作者 徐锡萍 刘瑞洪 罗季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429-430,共2页
通过观察不同治疗组的肾组织铅浓度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数,研究碘化钾(KI)对大鼠实验性铅性肾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KI在驱出肾组织铅及线粒体修复作用方面均较二疏基T-酸钠(DMSA)为佳,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通过观察不同治疗组的肾组织铅浓度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数,研究碘化钾(KI)对大鼠实验性铅性肾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KI在驱出肾组织铅及线粒体修复作用方面均较二疏基T-酸钠(DMSA)为佳,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铅中毒 肾小管 上皮细胞 线粒体 修复
下载PDF
慢性肾衰患者尿毒素对肠道细菌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立平 蒋云生 罗季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取慢性肾衰病人和健康人粪便行需氧培养,并分别将其肠道大肠杆菌接种于肾衰病人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测定培养前后培养基中尿素氮、肌酐、尿酸量以观察细菌对以上尿毒素的降解作用。结果显示,慢性肾衰患者肠道大肠杆菌能明显降解尿素氮... 取慢性肾衰病人和健康人粪便行需氧培养,并分别将其肠道大肠杆菌接种于肾衰病人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测定培养前后培养基中尿素氮、肌酐、尿酸量以观察细菌对以上尿毒素的降解作用。结果显示,慢性肾衰患者肠道大肠杆菌能明显降解尿素氮、肌酐、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尿毒素 大肠杆菌 细菌变异
下载PDF
尿路感染与免疫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云生 罗季安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89年第4期149-151,共3页
近年来,尿路感染(以下简称尿感)的免疫研究进展很快。出现了可喜的成果,对尿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极重要的价值。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作一扼要综述。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体液免疫 免疫
下载PDF
甘露醇对兔肾血流量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军 朱笑萍 +1 位作者 刘伏友 罗季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8-420,共3页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一氧化氮 (NO)生成的影响 ,探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可能机制。 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 ,观察肾脏功能...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一氧化氮 (NO)生成的影响 ,探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可能机制。 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 ,观察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血和尿中NO代谢终产物NO-2 /NO-3 的变化。小剂量甘露醇组肾功能、肾血流量及血NO-2 /NO-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而大剂量并自由饮水组肾功能、肾血流量明显下降 ,血NO-2 /NO-3 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三组间尿NO-2 /NO-3 排泄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大剂量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其明显降低肾血流量有关 ,而内皮衍化舒张因子 (EDRF)生成似有代偿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血流量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